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库氯铵、顺阿曲库铵、氯化琥珀胆碱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肌松效果比较及对CRP、PCT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白玉玮 迟晓慧 +3 位作者 卫晓娜 陈永学 王新波 苑进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1925-1928,共4页
目的观察米库氯铵、顺式阿曲库铵、氯化琥珀胆碱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的肌松效果及对CRP、PCT的影响,选择出适合小儿腹腔镜疝手术的肌松药物。方法将行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的80例月龄12~36个月男性患儿随机分为氯化琥珀胆碱(Ⅰ... 目的观察米库氯铵、顺式阿曲库铵、氯化琥珀胆碱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的肌松效果及对CRP、PCT的影响,选择出适合小儿腹腔镜疝手术的肌松药物。方法将行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的80例月龄12~36个月男性患儿随机分为氯化琥珀胆碱(Ⅰ组)、米库氯铵(Ⅱ组)、顺阿曲库铵(Ⅲ组)和顺阿曲库铵+氯化琥珀胆碱(Ⅳ组),记录4组术中心率、肌松效果、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术前及术后CRP、PCT水平。结果 4组手术时间、插管成功率、组胺释放情况及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组心率变化最大,Ⅲ组最小;术中肌松效果Ⅱ、Ⅲ、Ⅳ组显著好于Ⅰ组(P均<0.05);拔管时间、清醒时间Ⅰ组最快,Ⅲ组时间最长;Ⅱ组与Ⅳ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米库氯铵、顺式阿曲库铵、氯化琥珀胆碱均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对术前、术后CRP、PCT无明显影响,但米库氯铵、顺阿曲库铵复合氯化琥珀胆碱相对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镜 疝囊结扎 肌松效果 米库氯铵 氯化琥珀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顾绍栋 王瑛珣 +2 位作者 罗洪 许祥飞 李鑫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单孔腹腔镜下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与Prolene线行腹膜外疝囊结扎术,利用Prolene线的硬度实现了留置线环、送入...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单孔腹腔镜下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与Prolene线行腹膜外疝囊结扎术,利用Prolene线的硬度实现了留置线环、送入第二根线、拉出腔内缝线的操作。首先用脊柱穿刺针带一根Prolene线完成部分疝囊分离后预留一个线环在腹腔内,不完全回撤脊柱穿刺针,将脊柱穿刺针的针尖回撤至腹膜外,腹壁下方肌肉与腹膜的间隙,拐向另一侧带着线完成另外半圈的疝囊分离,穿过预留的线环。自针芯内送入第二根Prolene线作为结扎线,撤出脊柱穿刺针后,用第一根线将结扎线带出体外打结,打结后线结将回撤到肌肉与腹膜间隙。结果:3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手术,未发生皮下血肿。单侧疝手术时间8~10 min,平均(9.46±1.99)min,双侧疝13~18 min,平均(15.50±2.14)min。术后随访半年,无线结反应、切口感染及复发病例。结论:单孔腹腔镜下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与Prolene线行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方便、实用,无需改造疝针及其他辅助设备,安全、有效,创伤小,线结排异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囊结扎 腹膜外 腹腔镜检查 单孔 女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喉罩在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高艳 王丽 +2 位作者 汪业铭 滕金亮 李福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4-85,88,共3页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PLMA)在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PLMA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经静脉麻醉诱导后,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PLMA)在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PLMA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30例,经静脉麻醉诱导后,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波形、双肺听诊确定双管喉罩到位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_1)、插入后1 min(T_2)及5 min(T_3)、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T_4)、拔后1 min(T_5)及5 min(T_6)记录MAP和HR。记录2组插入喉罩(气管导管)成功率,术中监测气道峰压(P_(peak))、P盯CO_2及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组T_1、T_2时HR较T_0时增快,MAP升高(P<0.05);T_5时HR较T_4增快,MAP升高(P<0.05)。T组T_1、T_2、T_5时HR较P组增快,MAP升高(P<0.05)。2组各时点P_(peak)、P_(ET)CO_2在正常范围内,且P组P_(peak)低于气道密封压。与P组比较,T组苏醒期呛咳、躁动、咽部疼痛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双管喉罩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喉罩 气管插管 小儿 腹腔镜疝囊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疝并腹水封闭式疝囊结扎修补术
4
作者 钟勇 张朝胜 +1 位作者 陈冲 凡巨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 封闭式疝囊结扎 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林奕彬 舒海华 叶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6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术中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8岁择期行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3例,根据术中不同舒芬太尼使用剂量,随机分为3组,S1组O.6ug/kg,s2组0.8ug/kg,S3组... 目的:观察术中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腹腔镜疝囊结扎术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8岁择期行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3例,根据术中不同舒芬太尼使用剂量,随机分为3组,S1组O.6ug/kg,s2组0.8ug/kg,S3组1.0ug/kg。记录患儿气管插管后5分钟(T。)、切皮(T1)、气腹(T2)及疝囊套扎(T3)和停麻醉药后5分钟(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后恢复时间和副作用。结果:s2与s3组术中HR和MAP变化明显较sl组平稳(P〈0.05)。S1组术中需追加瑞芬太尼镇痛以及气管拔管后躁动,需追加舒芬太尼镇痛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s2、S3组(P〈0.05),而s3组出现拔管后非常镇静的患儿明显高于S1、s2组(P〈0.05)。3组患儿麻醉后恢复时间S1组〈S2组〈S3组(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舒芬太尼的适宜剂量为0.8ug/蚝,该剂量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镇痛不足发生率低.麻醉苏醒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小儿腹腔镜 疝囊结扎 麻醉苏醒
原文传递
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洪健 侯远发 +2 位作者 石毅军 官伟军 杨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 目的比较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戳孔疝、疝囊积液/积气)以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总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治疗费用较高且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 腹腔镜单孔高位结扎 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冯青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7期2333-233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2013年来我院诊治的3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横纹小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术,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结果:所有患儿全部临床治愈,无1例复发,出现阴囊水肿6例,阴囊血... 目的:探讨小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2013年来我院诊治的3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横纹小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术,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结果:所有患儿全部临床治愈,无1例复发,出现阴囊水肿6例,阴囊血肿2例,治疗后消失。结论:腹横纹小切口高位疝囊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纹小切口 小儿 腹股沟斜 高位疝囊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结扎术麻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皓 高维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结扎术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腹股沟疝行疝囊结扎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结扎术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腹股沟疝行疝囊结扎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常规麻醉,观察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观察组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疝囊结扎术中,能够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提升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复合麻醉 小儿腹股沟 疝囊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地佐辛在幼儿疝囊结扎全麻与术后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艳 田江艳 +3 位作者 杨昌勇 田桃苇 余陶 刘恒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第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地佐辛在幼儿术后镇痛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1-11-2014-11于我院接受手术的120例疝囊结扎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Ⅰ组(观察组)、Ⅱ组(对照1组)和Ⅲ组(对照2组)各40例,诱导方法:Ⅰ组,地佐辛七氟烷...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地佐辛在幼儿术后镇痛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1-11-2014-11于我院接受手术的120例疝囊结扎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Ⅰ组(观察组)、Ⅱ组(对照1组)和Ⅲ组(对照2组)各40例,诱导方法:Ⅰ组,地佐辛七氟烷加地塞米松;Ⅱ组,地佐辛七氟烷;Ⅲ组舒芬太尼七氟烷加地塞米松;插入喉罩,七氟烷维持,行SIMV辅助通气,对比研究三组患儿观察项目。术中观察:HR、MBP:入室时(t0)、切皮时(t1)、出室时(t2)和Sp O2、PEFCO2入室时(t0)、出室时麻醉后(t2)值;麻醉和苏醒时间;术后观察:4(T1)、8(T2)、12(T3)、24(T4)、48(T5)时点:Sp O2:不吸氧大于95%、疼痛VAS:0-4分;Ramsay:2-4分,BCS:2-4分的例数分配情况,PONV:0-2分的例数和百分比。结果:术中情况:Ⅰ组、Ⅱ组t1的MBP和第Ⅲ组t1、t2的MBP;t2的PEFCO2组内与相应的t0比较,P〈0.05。Ⅰ组、Ⅱ组t1的HR、Ⅲ组t1、t2的HR组内与相应的t0比较;苏醒时间Ⅲ组与Ⅰ组级间比较,P〈0.01。术后情况:镇痛VAS评分:Ⅱ组T2;Ⅲ组T1、T2、T4、与Ⅰ组比较,P〈0.05;Ⅱ、Ⅲ组T3,与Ⅰ组比较,P〈0.01。Sp O2≥96不吸氧例数:Ⅱ组T2和Ⅲ组T1、T2、与Ⅰ组比较,P〈0.05。Ramsay2-4分评分:Ⅱ组T2、T4和Ⅲ组T4与Ⅰ组比较,P〈0.05,Ⅱ组T3和Ⅲ组T1、T2、T3、与Ⅰ组比较,P〈0.01。BCS 2-4分评分:Ⅱ组T2与Ⅰ组比较,P〈0.05;Ⅱ组T3和Ⅲ组T1、T2、T3、与Ⅰ组比较,P〈0.01。呕吐VAS评分〈2分:Ⅱ组T3与Ⅰ组比较,P〈0.05;T1、T2与Ⅰ组比较,P〈0.01,Ⅱ组呕吐发生率最高(45%),Ⅰ组、Ⅲ组相似较低。结论:地佐辛七氟烷全麻,诱导、苏醒平稳,加用地塞米松后,术后镇痛可靠,时效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幼儿麻醉和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幼儿 疝囊结扎 麻醉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双线与单线疝囊结扎术治疗儿童巨大疝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丽明 李云全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线不同部位与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巨大疝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男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9,行腹腔镜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研究组(n=...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线不同部位与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巨大疝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男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9,行腹腔镜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研究组(n=50,行腹腔镜双线不同部位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情况、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两组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双线不同部位结扎腹股沟内环口是治疗儿童巨大疝安全、可靠的术式,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高位结扎 双线 单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P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后镇痛效果研究
11
作者 陆伟帆 孙盈盈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术前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术前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观察组患儿注入0.2%罗哌卡因0.5 mL/kg,对照组患儿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将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作为比较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数据分析两组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性等。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术后30 min、术后6 h、术后12 h的应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HR、SBP、DBP、SpO_(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P阻滞使用罗哌卡因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控制好患儿的血压及心率,将患儿血氧饱和度调至适宜状态,还可以改善患儿疼痛症状,在镇痛方面的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 腹腔镜 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董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4,共4页
评价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36例入组患儿均等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双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观察组则接受创新的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 评价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36例入组患儿均等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双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而观察组则接受创新的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通过对两组患儿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新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疝气针水分离法疝囊高位结扎术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该术式不仅能够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予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 腹腔镜 单孔 气针 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ERAS策略在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段书亚 肖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究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下行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 目的探究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下行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8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ERAS策略干预。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2.55±0.37)d短于对照组的(6.36±1.29)d,住院费用(6645.42±135.34)元低于对照组的(7880.69±147.75)元(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1d、术后2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35±0.36)、(2.63±0.41)、(1.92±0.63)、(1.29±0.66)分,呈现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组的(6.59±0.25)、(4.76±0.55)、(3.56±0.47)、(3.55±0.81)分(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χ^(2)=4.129,P=0.042<0.05)。研究组的总满意率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2.05%(32/39)(χ^(2)=5.014,P=0.025<0.05)。结论ERAS策略联合单部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使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围术期指标均得到改善,而且该方法具有疼痛程度低、安全性较高的优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患儿的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部位腹腔镜 高位结扎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 小儿腹股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支持的前瞻性护理对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负面情绪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高燕楠 李刚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支持的前瞻性护理在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100例)实施常...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支持的前瞻性护理在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实施基于循证支持的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支持的前瞻性护理在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儿的负性情绪,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循证支持的前瞻性护理 高位结扎 负性情绪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双线与单线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巨大疝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王洪超 王衡兵 刘群 《中外医疗》 2025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在小儿巨大疝中应用腹腔镜下双线与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巨大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线组(腹腔镜下行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双线组(... 目的比较在小儿巨大疝中应用腹腔镜下双线与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巨大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线组(腹腔镜下行单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双线组(腹腔镜下行双线疝囊高位结扎术),每组6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术后6 h、12 h、24 h及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术后1年疝气复发率。结果双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单线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2,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单线组手术时间相比,双线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复发率双线组低于单线组[0(0/60)比10.0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6,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双线疝囊高位结扎术可进一步提高对巨大疝患儿的治疗效果,并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疝囊结扎 腹腔镜 巨大 复发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对防治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
16
作者 李媛媛 张俊丽 +2 位作者 尹静 杨鸿源 白耀武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对防治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医院接受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予以右...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对防治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医院接受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B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C组予以动画片干预。分析3组围术期焦虑、诱导期合作度、苏醒期躁动及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入手术室即刻、麻醉诱导前、术后12 h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分别为(52.19±11.46)分、(54.27±12.09)分、(40.60±7.68)分,均低于B组的(60.07±12.74)分、(65.92±13.45)分、(47.25±8.59)分以及C组的(59.74±12.30)分、(63.48±13.20)分、(46.15±8.11)分(均P<0.05)。A组入手术室即刻、麻醉诱导前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分别为(3.35±0.70)分、(3.67±0.82)分,均低于B组的(4.22±1.09)分、(4.93±1.15)分及C组的(4.30±1.04)分、(4.62±1.26)分(均P<0.05)。A组最高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及离开PACU时PAED评分分别为(6.19±0.30)分、(4.21±0.25)分,均低于B组的(7.05±0.38)分、(5.41±0.28)分及C组的(7.07±0.39)分、(5.60±0.29)分(均P<0.05)。A组术后1 d、7 d、30 d不良行为发生率均低于B组、C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可有效改善全麻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围术期焦虑、诱导期合作度、苏醒期躁动及术后不良行为改变,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 右美托咪定 动画片 不良行为改变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辅助对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17
作者 李媛媛 张俊丽 +2 位作者 杨鸿源 白耀武 尹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B组(予以动画片干预)、C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每组9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以及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情况、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在术前麻醉准备期间(T 2)、入手术室(T3)、术后苏醒即刻(T4),C组HR、MAP低于A组、B组(P<0.05)。3组P_(ET)CO_(2)、SpO_(2)、RR在组间、时间及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C组mYP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ICC、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率低于A组、B组(P<0.05)。术后1、7 d,C组行为改变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3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可降低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提升患儿麻醉诱导合作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 右美托咪定 动画片 麻醉 全身 儿童 血流动力学 行为改变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WBC、CRP水平及1年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恕 周正武 +1 位作者 付伟 李浩浩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1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来金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儿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0)和传统组(n=... 目的 探究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1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来金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儿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30)和传统组(n=30),传统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2 h的应激指标WBC及CRP水平,术后6、12、24 h的疼痛(VAS)评分。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t=13.519、14.434、6.280,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组(t=13.351,P<0.05);术后,两组患儿的WBC及CRP水平均升高,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4、6.562,P<0.05);术后6、12、24 h,腹腔镜组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t=4.111、4.989、4.864,P<0.05);随访1年,腹腔镜组和传统组的复发率分别为0.00%、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传统组的30.00%(χ^(2)=7.680,P<0.05)。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创伤小,能有效改善炎症反应水平,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高位结扎 腹股沟 小儿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学龄前患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影响
19
作者 庄渊钊 谢文钦 +3 位作者 黄计璇 胡伟泽 郭育青 陈英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对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学龄前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学龄前患儿197例,男118例,女79例,年龄1~6岁,BMI 14.0~24.5 kg/m... 目的探讨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对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学龄前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学龄前患儿197例,男118例,女79例,年龄1~6岁,BMI 14.0~24.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口服咪达唑仑组(M组,n=100)和口服糖盐水组(C组,n=97)。患儿由家属陪伴进入观察室,M组给予咪达唑仑0.5 mg/kg,C组给予5%糖盐水0.25 ml/kg,30 min后由“小丑”医师陪同进入手术室。记录入观察室前、入手术室前改良的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依从性检查表(ICC)评分。记录术后即刻、术后6、24 h儿童疼痛评估量表(FLACC)以及儿童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发生情况。于出院后1、7、14、30 d对患儿家属随访,采用儿童术后行为量表(PHBQ)评估NPOBCs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M组入手术室前m-YPAS评分、麻醉诱导前ICC评分、术后即刻PAED评分、术后1、7、14、30 d NPOBC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入观察室前YPAS评分、术后6、24 h PAED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可以有效缓解围术期焦虑情绪,降低NPOBCs发生率,且不增加患儿苏醒延迟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口服溶液 儿童 高位结扎 术后不良行为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曹川 董自强 +3 位作者 郑敬 黄泽宗 陈玲 罗潇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拟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S...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拟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S组60例(BIS术中维持在40~50)、对照组60例(由麻醉师根据患儿情况调节麻醉药物使用);对比BIS组和对照组患儿不同时间的心率(HR)、平动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BIS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使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分析,BIS组和对照组的HR、MAP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的HR、MAP测定值波动较对照组小;BIS组和对照组的SpO_(2)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和对照组的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使用量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可减小七氟烷用量、更好的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七氟烷 吸入麻醉 小儿 腹腔镜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