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dermid电镀三价铬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5年第6期30-32,共3页
对M acderm id公司的三价铬镀液的施镀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施镀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的实验测试,得出三价铬在施镀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镀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利用X-射线法测定镀层表面的晶体结构。
关键词 Macdermid电镀 管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三价铬镀液中Cr^(6+)的直接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臧海梅 屠振密 +2 位作者 毕四富 程谨宁 孙化松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4,共3页
研究了三价铬镀铬液中Cr6+的测定方法。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为显色剂,对甲苯磺酸为辅助显色剂,异戊醇为萃取剂,吸收波长为540nm,在5mm光池中直接测量了三价铬镀液中Cr6+。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稀释,对三价铬电镀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电镀 光度分析法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对槽针电镀三价铬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晗 董威威 +4 位作者 白云峰 骆祎岚 范金辉 丁浩 朱世根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3,共6页
针对槽针电镀三价铬时常常存在针钩烧焦、阴极电流效率低的问题,分别采用石墨阳极和钛基尺寸稳定阳极(DSA)对SK5高碳钢槽针电镀三价铬。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显微硬度测量和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了采用不同阳极时槽针不同部位Cr镀层的... 针对槽针电镀三价铬时常常存在针钩烧焦、阴极电流效率低的问题,分别采用石墨阳极和钛基尺寸稳定阳极(DSA)对SK5高碳钢槽针电镀三价铬。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显微硬度测量和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了采用不同阳极时槽针不同部位Cr镀层的微观形貌,以及槽针表面Cr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使用DSA能够提高镀液的深镀能力,使针槽内壁与外壁的Cr镀层形貌相近,都较为致密,针钩处镀层无烧焦现象。与采用石墨阳极时相比,采用DSA时所得Cr镀层的显微硬度更高,耐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针 电镀 钛基尺寸稳定阳极 石墨阳极 阴极电流效率 微观形貌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装饰铬工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剑 屠振密 +2 位作者 李宁 张景双 杨闯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研究了一种以甲酸、乙酸及第三种配位剂组合的三价铬电镀工艺,并对该镀液和镀层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体系所得镀层外观光泽明亮,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宽(可使用的电流密度从2.5~25.0A/dm2);镀液的pH值容易控制,分散能力和覆盖... 研究了一种以甲酸、乙酸及第三种配位剂组合的三价铬电镀工艺,并对该镀液和镀层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体系所得镀层外观光泽明亮,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宽(可使用的电流密度从2.5~25.0A/dm2);镀液的pH值容易控制,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可在室温下电镀,镀液性能比较稳定;通过Taf-el测试和CASS试验证明,三价铬镀铬层的耐蚀性和六价铬镀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特性 耐蚀性 Tafel曲线 CASS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高效硫酸盐三价铬电镀工艺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化松 屠振密 +2 位作者 李永彦 李炳江 李宁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7,56,共4页
六价铬电镀工艺严重污染环境,有望被三价铬电镀取代。三价铬电镀分为氯化物体系和硫酸盐体系,其中硫酸盐体系因具有阳极无有害气体析出、不腐蚀设备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通过大量试验开发出常温甲酸-草酸体系硫酸盐工艺,并借助小槽... 六价铬电镀工艺严重污染环境,有望被三价铬电镀取代。三价铬电镀分为氯化物体系和硫酸盐体系,其中硫酸盐体系因具有阳极无有害气体析出、不腐蚀设备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通过大量试验开发出常温甲酸-草酸体系硫酸盐工艺,并借助小槽挂镀、Tafel曲线、EIS曲线和CASS试验等方法对镀液和镀层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该工艺镀层沉积速率高达0.18μm/min以上,分散能力93%,覆盖能力96%,耐蚀性好,是一种性能优良、高效的三价铬电镀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硫酸盐体系 常温 沉积速率 分散能力 覆盖能力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慧敏 康健强 +2 位作者 左正忠 梁国柱 赵国鹏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研究了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的工艺.实验表明:溶液的pH值、温度、搅拌、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都会影响镀层质量及外观,其中pH值升高是铬结晶层无法增厚的一个主要原因.当Cr(Ⅵ)的浓度≥10mg/L时会对镀层的外观及质量产生影响,甚至无镀... 研究了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的工艺.实验表明:溶液的pH值、温度、搅拌、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都会影响镀层质量及外观,其中pH值升高是铬结晶层无法增厚的一个主要原因.当Cr(Ⅵ)的浓度≥10mg/L时会对镀层的外观及质量产生影响,甚至无镀层.加入稳定剂能抑制Cr(Ⅲ)向Cr(Ⅵ)的转化.在全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中,加入光亮剂前后铬的电结晶机理不会改变,均遵循瞬时成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硫酸盐体系 电镀 稳定剂 光亮剂 成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工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管勇 毛祖国 +4 位作者 丁运虎 石敏 马爱华 何杰 顾卡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开发了一种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工艺,确定了其所使用的阳极,并将所获得的产品相关性能参数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涂层钛阳极(DSA)寿命长,可很好抑制Cr6+的产生。自制镀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光亮区电流密度范围... 开发了一种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铬工艺,确定了其所使用的阳极,并将所获得的产品相关性能参数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涂层钛阳极(DSA)寿命长,可很好抑制Cr6+的产生。自制镀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光亮区电流密度范围为2~25A/dm2,分散能力为84%~100%,覆盖能力均为100%;所获得镀层白亮而略带蓝色,结晶细密,其综合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硫酸盐体系 DSA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硫酸盐电镀铬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永彦 李宁 +1 位作者 屠振密 赵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22,共6页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硫酸盐体系 镀液稳定性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杜登学 隋永红 +2 位作者 周磊 李文鹏 张志鹏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着重阐述了三价铬的发展历史、电镀工艺、阴极反应机理及电镀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前镀铬中存在的问题,从电镀体系的选择、配位剂的选择、阳极及电镀电源的选择、pH值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对三价铬电镀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电镀 反应机理 发展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体系铬-镍合金电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胜利 朱玉法 +2 位作者 冯绍彬 夏守禄 王茂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7,共3页
以工业级的革鞣剂和硫酸镍为主盐,研究了硫酸盐体系电镀铬镍合金工艺配方与工艺规范、阴极电流密度、pH值、温度对镀层的影响,讨论了镀层中的铬含量对镀层耐腐蚀性和钎焊性的影响。通过工艺调整使合金中铬质量分数控制在10%~50%。镀层... 以工业级的革鞣剂和硫酸镍为主盐,研究了硫酸盐体系电镀铬镍合金工艺配方与工艺规范、阴极电流密度、pH值、温度对镀层的影响,讨论了镀层中的铬含量对镀层耐腐蚀性和钎焊性的影响。通过工艺调整使合金中铬质量分数控制在10%~50%。镀层中铬质量分数在10%以下时,镀层有良好的钎焊性。通过测定镀层腐蚀电流,比较其耐腐蚀性,镀层中铬质量分数在25%~40%时,镀层的耐腐蚀性较好,铬质量分数为30%时,腐蚀电流最小可达4.18×10-7A,采用有隔膜电镀槽,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工艺 电镀 -镍合金 腐蚀电流 钎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液中金属杂质离子浓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及其处理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秋红 胡光辉 +3 位作者 潘湛昌 古晓雁 肖楚民 徐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1,80,共3页
三价铬电镀液中金属杂质离子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影响镀层质量。通过Hull Cell试验,探讨了TCR-3000三价铬电镀液对金属杂质离子的容忍度及其对镀层外观的影响。采用选择性阳离子处理树脂对镀液中的金属杂质离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 三价铬电镀液中金属杂质离子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影响镀层质量。通过Hull Cell试验,探讨了TCR-3000三价铬电镀液对金属杂质离子的容忍度及其对镀层外观的影响。采用选择性阳离子处理树脂对镀液中的金属杂质离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镀液对杂质Cu2+,N i2+,Zn2+的容忍度分别为10,50,60 mg/L;以选择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污染的镀液,可使金属杂质离子浓度显著降低,镀液恢复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金属杂质离子 容忍度 交换树脂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燕 季孟波 +1 位作者 何安国 魏子栋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16-20,共5页
介绍了三价铬电镀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三价铬电镀中杂质的去除和镀硬(厚)铬工艺。三价铬电镀对杂质非常敏感,极少量的杂质就会大大恶化镀层质量。常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螯合剂等方法来除去杂质;另外,三价铬不能镀厚铬也是目前... 介绍了三价铬电镀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三价铬电镀中杂质的去除和镀硬(厚)铬工艺。三价铬电镀对杂质非常敏感,极少量的杂质就会大大恶化镀层质量。常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螯合剂等方法来除去杂质;另外,三价铬不能镀厚铬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原因之一是因为阴极上有大量的氢气析出,pH升高,从而Cr3+形成氢氧化物,附着在镀件表面,致使镀层不致密,易脱落而无法增厚;此外,Cr3+氧化产物Cr6+还会毒化镀液。因此,要镀上厚铬,就必须对镀液进行调整,如降低pH,或选择更好的缓冲剂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电镀 代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装饰铬新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崇武 赖奂汶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开发了Trich-6771氯化物体系三价铬电镀装饰铬新工艺。在10A/dm2的电流密度下,沉积速率达到0.2μm/min,镀层厚度小于0.5μm。中性盐雾试验168h,乙酸盐雾试验96h,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48h,镀层无明显变化。恒定湿热试验360h,镀层不长霉点... 开发了Trich-6771氯化物体系三价铬电镀装饰铬新工艺。在10A/dm2的电流密度下,沉积速率达到0.2μm/min,镀层厚度小于0.5μm。中性盐雾试验168h,乙酸盐雾试验96h,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48h,镀层无明显变化。恒定湿热试验360h,镀层不长霉点。人造汗液测试和抗化学污染测试满足行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沉积速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羧酸盐配位剂对装饰性三价铬电镀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建文 邓型深 +1 位作者 徐浩森 杨文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1,共3页
装饰性三价铬电镀层难以增厚、镀液不稳定、色泽不能令人满意。为此,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探讨了甲酸铵、乙酸铵、草酸铵、柠檬酸铵4种羧酸盐配位剂体系中镀光亮镍钢表面电还原三价铬的极化特征,开发了草酸铵和甲酸铵复合配位剂三价铬电... 装饰性三价铬电镀层难以增厚、镀液不稳定、色泽不能令人满意。为此,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探讨了甲酸铵、乙酸铵、草酸铵、柠檬酸铵4种羧酸盐配位剂体系中镀光亮镍钢表面电还原三价铬的极化特征,开发了草酸铵和甲酸铵复合配位剂三价铬电镀工艺,并对铬镀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铵配位能力较强,可作为三价铬电镀的配位剂,甲酸铵既是配位剂也是消除六价铬干扰的还原剂,两者复配加入三价铬电镀液,可以获得较好的镀铬层,其厚度可达1.0~1.3μm,光亮度为2级,耐蚀性、结合力等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装饰用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盐配位剂 电镀 装饰性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硫酸盐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崇武 赖奂汶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1,共3页
介绍了一种硫酸盐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镀铬沉积速度达到0.055μm/min,镀层厚度可达到0.2μm。镀层光滑,枪黑色,中性盐雾试验48h不变色,恒定湿热试验、冷热冲击试验、人造汗液测试和抗化学污染测试均合格。生产实践表明,镀液性能稳定,... 介绍了一种硫酸盐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镀铬沉积速度达到0.055μm/min,镀层厚度可达到0.2μm。镀层光滑,枪黑色,中性盐雾试验48h不变色,恒定湿热试验、冷热冲击试验、人造汗液测试和抗化学污染测试均合格。生产实践表明,镀液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于维护,用户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硫酸盐 沉积速度 镀液稳定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运虎 毛祖国 +2 位作者 肖伟平 马爱华 付念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5,1,共3页
为了寻找更环保、更稳定的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采用Hull Cell和小槽试验优选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黑铬电镀液中发黑剂、辅助发黑剂的种类及用量,并对镀液和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最优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为35 g/L碱式硫酸铬,30 mL/L... 为了寻找更环保、更稳定的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采用Hull Cell和小槽试验优选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黑铬电镀液中发黑剂、辅助发黑剂的种类及用量,并对镀液和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最优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为35 g/L碱式硫酸铬,30 mL/L配位剂,150 g/L硫酸钠,80 g/L硫酸钾,70 g/L硼酸,3 mL/LBNW-1润湿剂,2~4 g/L半胱氨酸,1~2 g/L硫氰酸钾,pH值3.4~3.8,温度50~60℃,阴极电流密度5~10A/dm2;以该工艺进行三价铬电镀黑铬,镀液稳定性好、分散能力强,电流密度范围宽,可达2.5~15.0 A/dm2;该工艺制备的黑铬镀层主要成分为Cr,S以及少量有机物;镀层黑度好,耐蚀性好,与基体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硫酸盐体系 Hull Cell 小槽 发黑剂 辅助发黑剂 镀液性能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三价铬电镀新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炳江 屠振密 +3 位作者 孙化松 李宁 毕四福 赵超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研究了一种以甲酸盐-羧酸盐为配位剂的三价铬电镀新工艺,并对镀液和镀层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镀层外观光泽明亮,光亮范围宽,镀液性能稳定,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镀液pH值易控制;镀层通过电化学测试和CASS实验,三价铬镀层的耐... 研究了一种以甲酸盐-羧酸盐为配位剂的三价铬电镀新工艺,并对镀液和镀层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镀层外观光泽明亮,光亮范围宽,镀液性能稳定,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好,镀液pH值易控制;镀层通过电化学测试和CASS实验,三价铬镀层的耐蚀性和六价铬镀层的相当,可与国外同类工艺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硫酸盐 耐蚀性 电化学测试 CASS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铬镀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秋红 潘湛昌 +2 位作者 胡光辉 肖楚民 古晓雁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467-469,共3页
对一种硫酸型三价铬镀层性能进行了分析,从镀层的结合力、耐腐蚀性、镀层晶态结构,微观形貌可知,三价铬镀层与基体有良好的结合能力,Tafel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三价铬镀层的腐蚀电位高于六价铬镀层,XRD分析三价铬沉积铬为铬-铁镀层,这也是... 对一种硫酸型三价铬镀层性能进行了分析,从镀层的结合力、耐腐蚀性、镀层晶态结构,微观形貌可知,三价铬镀层与基体有良好的结合能力,Tafel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三价铬镀层的腐蚀电位高于六价铬镀层,XRD分析三价铬沉积铬为铬-铁镀层,这也是它耐腐蚀性的原因之一,SEM观察镀层表面形态为微型针孔,造成腐蚀电流略大于六价铬镀层.综合分析,三价铬镀层与六价铬镀层性能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镀层 耐蚀性 Tafel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硬铬电镀及镀层性能表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家柱 李艳景 +6 位作者 田孝华 邹玲 赵新 万三凤 孙宁 侯蔚 李文刚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2-365,共4页
采用BSC12型三价铬镀硬铬工作液(含三价铬28 g/L、复合配位剂35 g/L、缓冲剂120 g/L和催化剂20 g/L左右)在45钢和42Cr Mo钢棒材上进行了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考察了镀层的金相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 采用BSC12型三价铬镀硬铬工作液(含三价铬28 g/L、复合配位剂35 g/L、缓冲剂120 g/L和催化剂20 g/L左右)在45钢和42Cr Mo钢棒材上进行了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考察了镀层的金相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厚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该工艺镀速可达到1μm/min,所得铬镀层为纯金属铬,厚度可超过60μm,显微硬度900 HV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厚度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崇武 赖奂汶 《全面腐蚀控制》 2011年第8期46-49,共4页
回顾了三价铬电镀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装饰铬的新工艺。新工艺镀铬速度增加到0.057~0.077μm/min,并且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镀液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于维护。镀层质量优良,色泽美观,厚度能够达到0.3μm以上。中性... 回顾了三价铬电镀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铬电镀装饰铬的新工艺。新工艺镀铬速度增加到0.057~0.077μm/min,并且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镀液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于维护。镀层质量优良,色泽美观,厚度能够达到0.3μm以上。中性盐雾试验、恒定湿热试验、冷热冲击试验、人造汗液测试、抗化学污染测试均能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新工艺性能优越,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研究历程 最新进展 速度 镀液稳定性 镀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