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血栓弹力图为导向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
作者 郝秋丽 刘丹丹 白雪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讨以血栓弹力图(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输血方案)和研究组(以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方案)各41例。比较两... 目的 探讨以血栓弹力图(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输血方案)和研究组(以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方案)各41例。比较两组术中用血量、细胞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术中浓缩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的输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CD3^(+)、CD4^(+)、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TEG为导向的成分输血可有效减少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中用血量,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成分输血 胃肠肿瘤 用血量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对手术用血量影响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文玲 杨融辉 +2 位作者 金晶纯 肇硕 郝一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5期501-506,共6页
目的分析患者血液管理对手术科室围手术期用血的影响。方法统计对比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手术科室等临床用血相关数据。结果用血量前十科室中,手术科室红细胞及冷沉淀总量略高于非手术科室用血总量,且呈逐年下降状态(P<0.05),血... 目的分析患者血液管理对手术科室围手术期用血的影响。方法统计对比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手术科室等临床用血相关数据。结果用血量前十科室中,手术科室红细胞及冷沉淀总量略高于非手术科室用血总量,且呈逐年下降状态(P<0.05),血小板用量基本持平,红细胞人均用量呈逐年下降状态,非手术科室及手术科室近4年人均血浆用量基本呈微弱下降势态,血小板用量基本持平。手术例均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及冷沉淀用量呈逐年下降状态(P<0.05),术例均血小板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血量前十科室手术例均用血与手术科室下降趋势基本相同。贮存式自体输血自2015年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术中自体输血自2017年起大幅度增长,总体自体输血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对我院手术科室实施患者血液管理,可助于管理临床用血,降低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血液管理 用血总量 人均用血量 例均用血量 自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家三甲医院前10个临床科室及病种用血量调查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眉 邓波 +2 位作者 安邦权 朱小灯 王茂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掌握临床主要用血科室和主要用血病种的用血情况,了解其临床医生输血适应征掌握程度,避免血源浪费,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查阅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发血登记表及输血申请单,统计出各科室用血情况及各种疾病的输血量。结果... 目的掌握临床主要用血科室和主要用血病种的用血情况,了解其临床医生输血适应征掌握程度,避免血源浪费,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查阅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发血登记表及输血申请单,统计出各科室用血情况及各种疾病的输血量。结果 1)血液用量10大科室为心外科(38 704.25 U)、血液科(38657.2 U)、肝胆外科(28 153.35 U)、骨外科(15 275 U)、感染科(10 778.5 U)、ICU(8 853.5 U)、消化内科(8 734U)、胃肠外科(8 252 U)、急诊科(7 612.25 U)和妇科(7 181.5 U),占全院用血总量的78.8%,成分输血率>99.9%;10大疾病为白血病(29 700.5 U)、风心病(24 969.3 U)、先心病(15 523.4 U)、肝硬化(14 979.5 U)、骨折(8 997.5 U)、消化道出血(7 860 U)、再障(7 780 U)、胰腺炎(6 470 U)、肝癌(4 923.1 U)和重型肝炎(3 956 U),占全院各病种用血总量的57.2%,成分输血率>99.9%;全院人均用血量6.15 U,10大科室和10大病种用红细胞/血浆比例为0.21~3.72和0.21~2.65。2)用血量排序前10位科室2007~2011年除血液科、感染科和妇科外其余科室用血总量和患者数量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本院用血量最大的临床科室和病种是心外科和白血病;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征基本掌握,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输血现象,亟待继续在各临床科室普及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和提高安全用血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室 用血量 输血适应症 成分输血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椎体、椎骶肿瘤手术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与围术期用血量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波 刘银 +2 位作者 刘业 周晔 唐晓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骨椎体、椎骶肿瘤患者体内凝血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用TEG测定372名骨椎体、椎骶肿瘤患者的凝血象,以检测结果高凝、低凝及正常图像状态分成实验组1、2、3组,对照组25人为正常健康献血者;结合患者术前凝血...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骨椎体、椎骶肿瘤患者体内凝血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用TEG测定372名骨椎体、椎骶肿瘤患者的凝血象,以检测结果高凝、低凝及正常图像状态分成实验组1、2、3组,对照组25人为正常健康献血者;结合患者术前凝血象的检测结果,及肿瘤切除围手术期用血量的状况,了解患者凝血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TEG高凝状态(1组)占37.10%(138/372)、低凝状态(2组)占5.38%(20/372)、正常图像状态(3组)占57.53%,与患者的围手术期输血量(悬浮红细胞)有着直接相关性;实验组患者的凝血象(除TT之外)、D-D检测结果都呈现异常现象,与患者的TEG高、低凝状态结果无直接相关性(P>0.05)。实验结果证实了TEG检测实验1组、2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3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可根据术前TEG的检测结果来判断骨椎体、椎骶患者围手术期用血量的状态,正确估算、申请围手术期备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骨肿瘤 骨椎体 椎骶 围术期输血 用血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乐爱平 刘威 +5 位作者 李建林 陈世彪 杨鹃 杨丽云 胡飘萍 吴承高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构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临床用血计划科学制订、考核评价和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1)医院临床用血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利用临床输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采集2009-2014年医院临床用血... 目的构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临床用血计划科学制订、考核评价和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1)医院临床用血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利用临床输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采集2009-2014年医院临床用血数据,对临床用血量与出院患者人次及其增长率、输血出院患者人次、异体输血患者人次、自体输血患者人次、手术台次、输血手术台次、出院患者输血率、自体输血率、出院患者均异体用血量、成分构成比等质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构建临床用血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1)临床用血量与输血出院患者人次、输血手术台次、异体输血手术台次、术中输血率、输血出院患者均异体RBC量间相关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成分血成分构成比在2009-2014各年度及均值间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用血量与出院患者人次、自体输血患者人次、手术台次、自体输血率间呈正相关(P<0.05),而与异体输血患者人次、出院患者输血率、出院患者异体输血率、出院患者均RBC量、出院患者均异体RBC量间呈负相关(P<0.05);异体输血患者人次、患者输血率、异体输血率、人均红细胞(RBC)用量、人均异体RBC用量均呈随患者自体输血增长而下降的变化趋势。3)临床用血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10 737.37-17.67×X1-3.54×X2+227 631.76×X3-149 980.71×X4(R2=1.0,P<0.05),回归方程检验具统计学意义(F=20 988.38,P<0.05),回归系数亦均具显著性意义(t=123.12、-77.94、-18.64、88.88、-71.77,P<0.05),临床用血量预测值与实际值间不具统计学意义(t=-0.159,P=0.88;P>0.05)。结论 1)异体输血患者人次、自体输血患者人次、自体输血率、出院患者均RBC用量、出院患者均异体RBC用量是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计划科学制订、考核评价和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过程中减少患者输血需求,控制临床用血量及保护血液资源的有效质量控制指标;2)临床用血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临床用血计划科学制订、考核评价和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量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临床用血计划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二、三级医院2009~2014年临床用血量趋势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国军 王乐三 +4 位作者 张统宇 胡玲玲 周伟标 施建华 何江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1-144,共4页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二、三级医院临床用血量情况,为医院血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收集浦东新区医院2009~2014年的基本业务、临床各成分血用量情况,统计分析相关指标。结果浦东新区医院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临床用量呈逐年上升趋...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二、三级医院临床用血量情况,为医院血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收集浦东新区医院2009~2014年的基本业务、临床各成分血用量情况,统计分析相关指标。结果浦东新区医院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临床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依次是1.91%、2.74%、9.74%和11.83%,均次用血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三级医院各成分血的每床位年用血量、每千人住院人次用血量和每千人住院手术人次用血量均高于二级医院。结论浦东新区医院用血总量呈增长趋势,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均次临床用血量有明显差异,建议医院加强血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合理用血 人均用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回归分析法进行临床用血量的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邹艳艳 薛茜 +1 位作者 杨蕾 吕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606-607,共2页
目的:探索保持血站血液适宜库存状态的有效方法,避免血液不足。方法:运用自回归分析法对2001~2007年血液中心的"成品库月报"建立各月临床用血量的预测模型。结果:1、2、7、8月缺口值较大,预计2008年全年临床用血量为58869U,... 目的:探索保持血站血液适宜库存状态的有效方法,避免血液不足。方法:运用自回归分析法对2001~2007年血液中心的"成品库月报"建立各月临床用血量的预测模型。结果:1、2、7、8月缺口值较大,预计2008年全年临床用血量为58869U,缺口量为3743U。结论:血站可通过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健康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鼓励在缺口值大月份积极献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分析 临床用血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临床用血量短缺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方春燕 张娟 +1 位作者 刘艳 朱江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66-867,共2页
近年来,全国性的血液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尽管近5年中总血液采集量有小幅度上升,但难以满足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用血大幅攀升。这种临床血液需求的增长是刚性的、持续性的。本研究对北京市医疗机构血液需求增长和血液供应量进行分析,探讨... 近年来,全国性的血液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尽管近5年中总血液采集量有小幅度上升,但难以满足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用血大幅攀升。这种临床血液需求的增长是刚性的、持续性的。本研究对北京市医疗机构血液需求增长和血液供应量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血液供需矛盾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量 北京市 供需矛盾 医疗机构 血液 采集量 持续性 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用血量预测的统计学方法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峰 韦丽娟 +1 位作者 王永梅 李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将统计学方法应用到临床用血预测中,为科学采供血服务。方法应用季节周期回归模型、趋势季节模型对2004-2008年度临床用血进行统计分析,预测2009年度各季度临床用血量。结果预测出2009年各季度的临床用血量分别为:14086.3,1503... 目的将统计学方法应用到临床用血预测中,为科学采供血服务。方法应用季节周期回归模型、趋势季节模型对2004-2008年度临床用血进行统计分析,预测2009年度各季度临床用血量。结果预测出2009年各季度的临床用血量分别为:14086.3,15038.9,15664.7,14775.2和14029.3,15134.3,15851.2,14599.1,单位为U。两种方法的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统计模型均能较好预测临床用血量,以制定合理的采供血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模型 趋势季节模型 临床用血量 统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市11家医院用血量相关业务信息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亮 颜香云 卢智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6-507,共2页
目的了解本地主要医院的用血量相关业务信息,寻求建立临床用血量指标管理的依据。方法选择业务总收入、住院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3项指标与用血量关联分析。结果不同医院每百万元业务收入用血量、每百住院人次数用血量、每百住院手术... 目的了解本地主要医院的用血量相关业务信息,寻求建立临床用血量指标管理的依据。方法选择业务总收入、住院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3项指标与用血量关联分析。结果不同医院每百万元业务收入用血量、每百住院人次数用血量、每百住院手术人次数用血量相差很大,不同医院在用血管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医院在临床合理用血方面还需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血量 业务总收入 住院人次数 住院手术人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周期回归模型在预测临床用血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回归模型 临床用血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医院临床用血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薛斌利 蒋媛媛 张建耕 《中国医院统计》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了解西安近几年各医院医疗用血量发展变化情况,为以后的血液集采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用统计学原理统计了2003—2008年西安地区各主要医院的红细胞、血浆用量情况,得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西安各医院临... 目的了解西安近几年各医院医疗用血量发展变化情况,为以后的血液集采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用统计学原理统计了2003—2008年西安地区各主要医院的红细胞、血浆用量情况,得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西安各医院临床红细胞、血浆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平均每年约10%以上速度递增。结论最近这些年来,西安地区的临床用血和血浆的量呈逐年大幅度的增长,我们血站不得不加大采血的力度,包括加大采血数量,多加采血点采集血液,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但是凭成分分离的血浆却根本满足不了医院临床需要,我们有时不得不向外市调血浆以满足临床供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红细胞 医院 用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2010年~2012年临床用血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2期82-83,共2页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用于临床是Landsteiner发现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开始的,迄今仅有百年历史,一直处于发展中的输血事业长期以来并未引人注目。然而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医学领域渗透发展,临床输血学已经成为一个迅...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用于临床是Landsteiner发现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开始的,迄今仅有百年历史,一直处于发展中的输血事业长期以来并未引人注目。然而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医学领域渗透发展,临床输血学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发展并备受重视的科学领域。充足的血液供应是保证社会医疗安全的重要基础,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及时、有效是血站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最大程度地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同时,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减少输血风险,提高输血效率,是血站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量 采血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数的中远期用血量预测和血站面积规划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杨图深 罗力 +2 位作者 陈锦艳 王长金 周奕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人口数的中远期用血量预测和血站面积规划方法,为保障临床用血需要,并为血站的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南海区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中远期用血量预测和血站面积规划方法。结果第一,相关分析得出:1)出... 目的建立基于人口数的中远期用血量预测和血站面积规划方法,为保障临床用血需要,并为血站的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南海区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中远期用血量预测和血站面积规划方法。结果第一,相关分析得出:1)出院人次和用血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8106。手术人次数和用血量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R2为0.6735。宜选择相关系数较高的出院人次和用血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预测用血量。2)出院人数和人口数之间比例呈稳定上升趋势。拟通过7年内最高的住院率7.961%测算出院人数。3)采血量和用血量关系分析之间比例关系较稳定,基本稳定在1.1左右水平。第二,建立了通过人口预测-出院人数预测-用血量预测-采血量预测-血站业务面积用房预测的一整套方法。结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血量 预测 血站面积规划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临床用血量管理指标构建
15
作者 关亮 颜香云 +1 位作者 林云明 卢智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用血量 住院人次 指标构建 业务总收入 住院手术 医疗技术 医疗资源配置 最大差异 建立关系 管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血量大于等于20U患者围术期血液管理
16
作者 张娇 虞雪融 +1 位作者 袁青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相关用血量大于等于20 U患者围术期血液管理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度用血量大于等于20 U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比较未经历非计划二次手术和经历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共36例患者纳入研究,经... 目的探讨手术相关用血量大于等于20 U患者围术期血液管理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度用血量大于等于20 U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比较未经历非计划二次手术和经历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共36例患者纳入研究,经历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n=12)初次择期手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未经历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n=24),分别为1300和3000 ml(P<0.05);但非计划二次手术相较于其初次择期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ASA)分级明显增高,Ⅰ、Ⅱ、Ⅲ、Ⅳ、Ⅴ级分别为0、0、4、8、0例和2、9、1、0、0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0和1050 ml)和输血量(红细胞分别为8和1 U,血浆分别为400和100 ml)亦均明显增加(P均<0.05)。36例患者中18例并发术前贫血。结论对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的患者,在充分评估术中出血风险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纠正术前贫血,术中严密止血,加强围术期凝血功能检测,可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血量大于等于20U 围术期 血液管理 非计划二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Ⅲ类以上手术病人用血量的控制
17
作者 王俊兴 胡小铭 +9 位作者 卞西武 阮善平 章卫国 彭从斌 候勇 汪杰 梁军波 褚江洪 赵路云 何晓峰 《中国医院院长》 2006年第16期50-52,共3页
血液是医院在抢救危重缺血病人及重大手术病人必不可少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类重大手术的增多,对血液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血源也越来越紧张,因此义务献血成了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但作为医务人员,如何去珍惜每一点血,... 血液是医院在抢救危重缺血病人及重大手术病人必不可少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类重大手术的增多,对血液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血源也越来越紧张,因此义务献血成了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但作为医务人员,如何去珍惜每一点血,把有限的血源充分利用到抢救无限的生命中去,却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我们利用“六西格玛”原理,对神经外科Ⅲ类以上手术病人的手术输血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从而显著降低了手术用血量,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手术病人的费用,优化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病人 神经外科 用血量 控制 Ⅲ类 现代医学技术 义务献血 重大手术 医务人员 手术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诊治量与用血量关系的回顾分析
18
作者 孟庆宝 《中国输血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用血量 冷沉淀 出院人数 机采血小板 红细胞悬液 手术量 出院人次 出院病人数 临床控制 病床使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抢救输血患者出凝血与用血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鑫方 乌宇波 +3 位作者 杨李辉 夏荣 刘景汉 兰炯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4-1209,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按《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指导的ABO同型血液储备无法满足需求时发生紧急抢救输血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探讨术中血液制剂用量与出凝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外科患者术中用血>1 600 ml... 目的:通过研究按《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指导的ABO同型血液储备无法满足需求时发生紧急抢救输血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探讨术中血液制剂用量与出凝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外科患者术中用血>1 600 ml的病例218例,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A组,106例)和凝血功能异常组(B组,紧急抢救输注O型红细胞患者31例)和未输注O型红细胞患者(C组,81例),比较各组患者基本信息,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病毒灭活冰冻血浆(virus-inactivated frozen plasma,VIFP)、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冷沉淀血浆(cryoprecipitate plasma,CP)、血小板(platelets,Plt)(ml),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数据;分析用血量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对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24 h、3 d、7 d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未结合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安全和疗效。结果:A组和B组患者年龄及血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A型和AB型比例、输注RBC、FFP、CP和Plt量最高(P<0.05);B组和C组的PT、APTT、INR、FIB明显异常(P<0.05),与RBC、FFP、C的输注量相关(P<0.05)。各组患者输血前DAT和不规则抗体阴性,输血后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C组患者输血后Hb与输血前无统计学差异,且输血后IBiL无明显升高(P>0.05),提示紧急抢救输血安全有效。结论:术前凝血功能是术中血液制剂输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临床术前评估患者术中出血和用血的依据,而紧急抢救输注O型红细胞可以达到ABO同型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抢救输血 凝血功能 术中用血量 术前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切口与正中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用血量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振宇 乔晨晖 虎旖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9-590,共2页
关键词 用血量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