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0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地名用字“灶”探究
1
作者 刘波 姜红 《今古文创》 2025年第8期127-129,共3页
某一用字在特定地区地名中的高频出现,必然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对盐城高频地名用字“灶”进行地理分布与命名类别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灶”字地名在盐城分布广泛且其命名具有规律性。进而深入探究了该现象背后的命名逻... 某一用字在特定地区地名中的高频出现,必然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对盐城高频地名用字“灶”进行地理分布与命名类别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灶”字地名在盐城分布广泛且其命名具有规律性。进而深入探究了该现象背后的命名逻辑与成因,指出“灶”字在盐城地名中的运用,不仅因为灶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象征美好愿景,还因为其作为盐城传统制盐工艺的关键工具,常被用于地点指称。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证了“灶”字地名所展现的盐城方言及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 地名 用字 海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单位{乘}的用字历史考察
2
作者 张艳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车辆单位。它产生于西周晚期,此后传世和出土文献共出现过“椉”“■”“■”“■”“■”“乗”“■”“乘”8个字位记录。早期习用字位“椉”记录,从从木,构形理据清晰;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出现了“■”“■”“... {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车辆单位。它产生于西周晚期,此后传世和出土文献共出现过“椉”“■”“■”“■”“■”“乗”“■”“乘”8个字位记录。早期习用字位“椉”记录,从从木,构形理据清晰;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出现了“■”“■”“■”“■”四种变体;秦汉至宋元时期习用字位“乗”记录;明清以来习用字位“乘”记录。汉字的“表达律”、书写变异和社会因素都在车辆单位{乘}的用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单位{乘} 用字 文献释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商品名称用字规范刍议
3
作者 张为 林清霞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1期76-81,共6页
作为畅销海内外的名茶,“凤凰单丛茶”的商品名称却存在着长期书写混乱的现象。如果将繁简二体合在一起计算,其写法竟然多达七种。通过对社会用字的实际调查,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并不仅存在于凤凰单丛茶的商品包装中,网络用字、出版发行... 作为畅销海内外的名茶,“凤凰单丛茶”的商品名称却存在着长期书写混乱的现象。如果将繁简二体合在一起计算,其写法竟然多达七种。通过对社会用字的实际调查,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并不仅存在于凤凰单丛茶的商品包装中,网络用字、出版发行物用字乃至报刊、科技文献中,都存在着书写不一的状况。通过对相关用字字源字义以及地区方言用字的梳理,可以将“凤凰单丛”确定为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如何推广和普及这种正确的书写方法,是凤凰单丛茶宣传和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用字情况 规范写法 社会用字 文献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经文字》中的文献用字分析
4
作者 张金霞 王海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五经文字》注释重文与正字间的字际关系,计有异字同用和借字同用两大类。其中异字同用又可以分为构件省简、同字异构、同字异写、构件异位四种;借字同用又可以分为通假字、古今字两种。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当时经典文献用字的面貌及规律... 《五经文字》注释重文与正字间的字际关系,计有异字同用和借字同用两大类。其中异字同用又可以分为构件省简、同字异构、同字异写、构件异位四种;借字同用又可以分为通假字、古今字两种。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当时经典文献用字的面貌及规律,从而为典籍阅读和汉字演变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文 文献用字 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名用字异读现象及其规范化
5
作者 刘波 李佳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16-20,共5页
地名作为专有名词的一种,其读音往往能够反映出某一地区的历史语音情况。我国一部分地名用字在读音上存在着异读现象,具体表现为地名的用字具有不同于普通话常用读音的特殊读音。该文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收录的地名用字及读... 地名作为专有名词的一种,其读音往往能够反映出某一地区的历史语音情况。我国一部分地名用字在读音上存在着异读现象,具体表现为地名的用字具有不同于普通话常用读音的特殊读音。该文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收录的地名用字及读音,就我国目前地名用字异读现象进行考察,发现其与文白异读、古音遗存、约定俗成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地名用字的异读现象呼吁的是地名定音、定字的规范化,而地名的读音问题受到历史、方言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审定工作需要结合历史读音,并尊重当地读音,同时遵循汉语语音的发展趋势,以制定合适的标准并进行专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地名用字 异读 规范化 方言 古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净化和规范社会用字的思考——从牌匾、橱窗用字谈起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磊 《北方论丛》 2002年第5期64-66,共3页
我国加入WTO以后 ,频繁的国际交流需要一个规范的、标准的语言文字环境。目前 ,我国社会用字仍然十分混乱 ,尤其是牌匾、橱窗的用字更是如此。社会用字的混乱 ,不但导致交际的失败 ,而且有损于民族的尊严。我们必须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 我国加入WTO以后 ,频繁的国际交流需要一个规范的、标准的语言文字环境。目前 ,我国社会用字仍然十分混乱 ,尤其是牌匾、橱窗的用字更是如此。社会用字的混乱 ,不但导致交际的失败 ,而且有损于民族的尊严。我们必须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早日实现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用字 规范化 牌匾用字 橱窗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土文献{秋}的用字差异及演变动因探析
7
作者 张阳 周竹筠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2期29-39,125,共12页
{秋}是汉语中重要的纪时名词,秦汉之后习用“秋”字记录,但在先秦存在诸多字形。殷商时期,字形有“■”“■”等;西周至春秋时期,字形有“■”“■”等;战国时期,{秋}的用字最为复杂,尤以秦、楚系文字之间差异最大,秦系文字多作“秋”,... {秋}是汉语中重要的纪时名词,秦汉之后习用“秋”字记录,但在先秦存在诸多字形。殷商时期,字形有“■”“■”等;西周至春秋时期,字形有“■”“■”等;战国时期,{秋}的用字最为复杂,尤以秦、楚系文字之间差异最大,秦系文字多作“秋”,楚系文字则作“[炅禾]”“[日禾]”与“[艹炅禾]”等。这些字形彼此间不仅形体差异较大,构形理据也完全不同。利用出土文献探索{秋}的用字演变现象与成因,有助于深入了解汉字的构形因革、地域差异、形义关系认知的时代变迁等,进而更好地探寻汉字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 用字 构形 构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名用字在语文辞书中的合理呈现问题
8
作者 程荣 《辞书研究》 2024年第2期17-29,I0001,共14页
文章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例,分析归纳现代语文辞书对地名专用字及地名专用义和专用音择收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当前几个热议地名用字为例,探讨地名用字定形定音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和前提条件,认为不宜单一性... 文章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例,分析归纳现代语文辞书对地名专用字及地名专用义和专用音择收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当前几个热议地名用字为例,探讨地名用字定形定音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和前提条件,认为不宜单一性理解“名从主人”这一原则;同时还认为《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地名用字的处理仍有改进完善的可提升空间;对民政部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地名规范字信息库》等措施,充满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辞书 地名用字 呈现方式 规范化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齐白石篆刻中的用字来源与艺术化变形手法
9
作者 朱天曙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齐白石印章研究中,学者多注意其印风的发展取法和印文内容的考察,对其用篆的来源和艺术化变形的方法还没有专门讨论。本文试图对齐白石印章中篆法的来源和具体作品中的字形取法问题作初步讨论。一、关于齐白石印章用字的来源。齐白石在... 齐白石印章研究中,学者多注意其印风的发展取法和印文内容的考察,对其用篆的来源和艺术化变形的方法还没有专门讨论。本文试图对齐白石印章中篆法的来源和具体作品中的字形取法问题作初步讨论。一、关于齐白石印章用字的来源。齐白石在篆法、章法和刀法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格式,以极个性化的面貌“胆敢独造”。在印章用字上也不拘前人,虽然他也用前人篆法,但每每有其独到处。其在《看书》诗中说:“篆文许慎说后止,典故康熙篆后无。二者不能增一字,老夫长笑世人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法 齐白石 变形手法 印章 印风 用字 艺术化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研制——附录:常用字、次常用字 被引量:12
10
作者 傅永和 《语文建设》 1988年第2期24-33,共10页
1952年6月5日教育部公布《常用字表》,收常用汉字2000个。1964年《简化字总表》公布后,《常用字表》中的字经过精简合并,实际字数只有1968个了。另外,从《常用字表》公布到现在,时隔30多年,社会用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语文教学... 1952年6月5日教育部公布《常用字表》,收常用汉字2000个。1964年《简化字总表》公布后,《常用字表》中的字经过精简合并,实际字数只有1968个了。另外,从《常用字表》公布到现在,时隔30多年,社会用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语文教学、词书编纂以及汉字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需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从1986年6月开始研制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字 次常用字 《简化总表》 社会用字 对外汉语教学 语体文应用字 词书 机械处理 常用构词 中国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的用字演变研究
11
作者 陈赟昊 《现代语文》 2024年第9期47-53,共7页
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对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一词的用字演变进行探讨。商代文字中,多以“黍”来记录,另有少量的“■”,仅见于花园庄东地刻辞。西周文字中,目前并没有发现确定的“黍”。春秋时期,曾文字以“黍... 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相关知识,对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一词的用字演变进行探讨。商代文字中,多以“黍”来记录,另有少量的“■”,仅见于花园庄东地刻辞。西周文字中,目前并没有发现确定的“黍”。春秋时期,曾文字以“黍”“■”“■”来记录,三者并无分别。战国文字中,其主要字形仍然是“黍”,三晋文字又以“余”记录,楚文字则以“■”“■”记录。秦代文字中,都是由“黍”记录的。西汉文字中,除了“黍”以外,又有“黍”下部类化为“米”而作“■”“■”的现象。经过历时与异地的考证、梳理,其用字规律可以概括为:主要以“黍”来记录,“黍”字形应明确是“香”字所从。{黍}不仅可以表示名词义“黍子”,而且可以表示动词义“种黍”。对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中{黍}的用字情况进行梳理,不仅能够揭示出其演变轨迹与用字规律,也能够为相关出土文献的形成、分域、断代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 出土文献 用字 词义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韵学角度探讨丽水话的若干方言用字
12
作者 王文胜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方言本字应根据其历史音韵地位并结合特定方言的音变规律进行确定。方言用字可以选择方言本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变通。基于传统音韵学以及丽水话小称音变规律、连读变调规律等,结合文献及其他方言的用例,文章推荐“、细庚儿、劳... 方言本字应根据其历史音韵地位并结合特定方言的音变规律进行确定。方言用字可以选择方言本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变通。基于传统音韵学以及丽水话小称音变规律、连读变调规律等,结合文献及其他方言的用例,文章推荐“、细庚儿、劳钿、■蛲、桕子树、芒菅、公公莥莥、雷公、剉树、赖哭、半罕绽、宽慢记、昏多”等作为丽水话“姐姐、小孩儿、钞票、蝉、乌桕树、菅草、蓬蘽与覆盆子(合称)、响雷、砍树、哭、半饱半瘪、慢慢儿、很多”等的方言用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 丽水话 方言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汉字视域下化学用字及读音问题
13
作者 叶子暄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724-733,共10页
中国自古便有冶金、冶炼的传统,自清代现代化学传入中国,化学逐渐成为一门重要学科。为满足现代科学发展和现代学科建设,化学专有名词命名就显得尤为重要,历经百年不断增订、修改确定其规范。本文将以汉字造字的视角探析化学用字,考察... 中国自古便有冶金、冶炼的传统,自清代现代化学传入中国,化学逐渐成为一门重要学科。为满足现代科学发展和现代学科建设,化学专有名词命名就显得尤为重要,历经百年不断增订、修改确定其规范。本文将以汉字造字的视角探析化学用字,考察化学元素及有机化学方面的专用字,对化学元素的中文命名规律、特点及理据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且针对化学术语的读音以及当下读白字的现象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用字 化学元素 规范 化学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古字书《音训篇立》用字研究
14
作者 马丽娜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245-255,共11页
《音训篇立》留存了丰富的古字形、历史字用信息和合文、一字分书现象。其中不少传世文献未见的古字形可与出土文献相印证,正确利用这些字形信息有助于对古文献的释读和理解。《音训篇立》更加注重文献中字形和字义的实际对应关系,其对... 《音训篇立》留存了丰富的古字形、历史字用信息和合文、一字分书现象。其中不少传世文献未见的古字形可与出土文献相印证,正确利用这些字形信息有助于对古文献的释读和理解。《音训篇立》更加注重文献中字形和字义的实际对应关系,其对历史字用关系的反映有助于厘清个体汉字记词功能的变化和单音词用字历史的变化。其合文、一字分书现象与古文字的合文、一字分书形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训篇立》 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梁平区地名用字研究
15
作者 侯翠萍 《湛江文学》 2024年第1期0060-0063,共4页
人们在认识一个地区时,往往先认识该地区的名。地名作为一个地区面向社会第一面貌,往往能体现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状况。对一个地区的地名用字进行探析,往往能揭示该地独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文章以四川省梁平县地名录... 人们在认识一个地区时,往往先认识该地区的名。地名作为一个地区面向社会第一面貌,往往能体现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状况。对一个地区的地名用字进行探析,往往能揭示该地独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文章以四川省梁平县地名录、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重庆市第二次地名普查为主要数据来源,对重庆梁平地区地名用字进行语言学分析和社会文化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用字 地名文化 地名演变 梁平 生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客家方言书写用字系统的构建和推广
16
作者 王秋珺 《客家文博》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从有文献记载客家话开始至今,客家方言的书写用字一直存在诸多不统一的现象,造成书写用字杂乱无章、随心所欲,非常不利于客家方言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传播。为了尽快推动客家方言的规范用字,建议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构建客家... 从有文献记载客家话开始至今,客家方言的书写用字一直存在诸多不统一的现象,造成书写用字杂乱无章、随心所欲,非常不利于客家方言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传播。为了尽快推动客家方言的规范用字,建议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构建客家方言的书写用字系统,并通过不同形式扩大影响,进而不断地推广使用客家方言的书写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书写用字 自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區分戰國各國通行字與地域用字的意義
17
作者 葉玉英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232-243,共12页
古文字學界非常重視戰國文字的分域研究,自李學勤先生在《戰國題銘概述》一文中將戰國文字分爲“齊國題銘”“燕國題銘”“三晋題銘”“楚國題銘”“秦國題銘”(1)五類以來,學術界一般都采用這種五分法,如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本... 古文字學界非常重視戰國文字的分域研究,自李學勤先生在《戰國題銘概述》一文中將戰國文字分爲“齊國題銘”“燕國題銘”“三晋題銘”“楚國題銘”“秦國題銘”(1)五類以來,學術界一般都采用這種五分法,如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本)、《戰國文字聲系》,黄德寛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周波《戰國銘文分域研究》,莊新興《戰國璽印分域篇》,肖毅《古璽文分域研究》,蕭欣浩《戰國文字構形特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 分域 疏證 用字 五分法 意義 通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字的使用权限——关于书法篆刻创作用字结构位移现象的检讨
18
作者 吴顺 周叶青 《上海视觉》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正体字与异构字之间的转换需要历经结构位移,异构字与正体字的形体看似不同,但它们的构件和字义是一样的,能够用于书法篆刻创作。不过,当某个字不存在异构字,抑或改变结构位置、方向之后,其构意和字义与原字不相同时,该转换过程就变成... 正体字与异构字之间的转换需要历经结构位移,异构字与正体字的形体看似不同,但它们的构件和字义是一样的,能够用于书法篆刻创作。不过,当某个字不存在异构字,抑或改变结构位置、方向之后,其构意和字义与原字不相同时,该转换过程就变成了一种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显然,文字构形和书法布局的审美需求应当让位于文字的特定意义,而区分异构字与具有异构倾向的另字及错别字是规范书法用字的一项重要任务。异构字产生的年代不尽相同,其字义也有所变化。因此,书法篆刻创作须在文字意义不变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共时而慎重使用历时异构字,杜绝另字异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创作 规范用字 结构位移 异构 书法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據出土文獻看{福}的用字演變
19
作者 陳俊安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4年第2期212-225,共14页
{福}這個詞産生於西周早期,到今天一共使用了27個字位來記録,“福”字在各個時期都是記録{福}的習用字,有16個字位是在“福”字的基礎上發生的訛變或改造。影響用字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多樣的,包括文字内部的因素,語音的影響以及國族用字... {福}這個詞産生於西周早期,到今天一共使用了27個字位來記録,“福”字在各個時期都是記録{福}的習用字,有16個字位是在“福”字的基礎上發生的訛變或改造。影響用字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多樣的,包括文字内部的因素,語音的影響以及國族用字的習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字 際關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帛文献用字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贵元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简帛文献用字的研究对于汉字发展史和汉字理论的研究、简帛文献的释读整理、工具书的编撰等具有重要意义。简帛文献用字主要表现为字形与表义功能的关系问题,就现有认识,大致可分为异写字、异构字、据音借用字、同源通用字、同形字和形... 简帛文献用字的研究对于汉字发展史和汉字理论的研究、简帛文献的释读整理、工具书的编撰等具有重要意义。简帛文献用字主要表现为字形与表义功能的关系问题,就现有认识,大致可分为异写字、异构字、据音借用字、同源通用字、同形字和形近混用字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 用字 用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