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肝细胞在聚砜膜生物界面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志 王英杰 +2 位作者 张世昌 刘俊 刘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实验乳猪肝细胞在聚砜膜生物界面生长的情况,探索聚砜膜作为生物人工肝中空纤维反应器膜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分离的新生实验小型猪肝细胞接种到聚砜膜和聚苯乙烯界面,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功能测定,观察培养猪肝细...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实验乳猪肝细胞在聚砜膜生物界面生长的情况,探索聚砜膜作为生物人工肝中空纤维反应器膜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分离的新生实验小型猪肝细胞接种到聚砜膜和聚苯乙烯界面,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功能测定,观察培养猪肝细胞的酶漏出量。结果乳猪肝细胞在聚砜膜界面培养呈球型黏附、铺展,形成多细胞聚集体。与聚苯乙烯组相比较,聚砜膜组的尿素合成和蛋白分泌能力更强,氨转化率也明显提高,LDH和AST的漏出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聚砜膜是良好的乳猪肝细胞生长的生物界面,可以作为生物人工肝中空纤维反应器的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细胞 聚砜膜 生物人工肝 生物反应器 生物界面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界面上的化学过程——关于化学生物学研究前沿的讨论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夔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8-435,共8页
在细胞和固体表面建立的生物界面上发生的化学 -生物学过程是一个医学、环境、农业和生物技术共同面对的问题。以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再吸收过程为例阐述过程中的生物事件顺序 ,提出有待解决的化学问题。
关键词 生物界面 化学过程 化学生物 研究前沿 细胞 矿物 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藏高分子界面及生物界面分子结构的和频振动光谱研究(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4-521,共18页
界面的分子结构决定界面的性质.为了以优化界面的结构来改进材料的性质,原位实时地研究界面的分子结构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和频振动光谱已发展成为一个很有效及独特的手段来研究隐藏界面的分子结构,例如液/液界面、固/液界面及固/固界面等... 界面的分子结构决定界面的性质.为了以优化界面的结构来改进材料的性质,原位实时地研究界面的分子结构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和频振动光谱已发展成为一个很有效及独特的手段来研究隐藏界面的分子结构,例如液/液界面、固/液界面及固/固界面等.这篇综述讨论了和频振动光谱在研究高分子界面及生物界面等复杂界面的分子结构上的应用.具体说来,本文论述了高分子表面在水里的分子结构变化,高分子及模型粘合促进剂硅烷在界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和隐藏的高分子/高分子及高分子/金属界面的结构.另外,此文还将介绍不同二级结构的多肽及几个有代表性的蛋白分子在界面的结构.界面在诸如化学、生物、物理、材料科学及工程和纳米技术等许多领域都很重要.发展一个独特的能原位研究隐藏界面的分子结构的技术会有力地促进这些领域的研究及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和界 生物界面 多肽 蛋白质 粘合 二级结构 a-螺旋 b-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开发出微生物界面活性剂应用技术
4
《功能材料信息》 2011年第4期42-42,共1页
据报道,日本东京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更安全、更环保的生物制剂取代化学原料也成为潮流。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利用微生物开发出一种新型界面活性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生物界面活性剂 应用 开发 可持续发展问题 技术 日本东京 化学原料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生物医学成像表征与医学功能生物界面
5
作者 李茗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9期178-178,共1页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纳米生物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提出并得到发展,纳米生物学成像表征在医学功能生物界面研究中的应用,为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对纳米级的生物界面成像及其表征进...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纳米生物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提出并得到发展,纳米生物学成像表征在医学功能生物界面研究中的应用,为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对纳米级的生物界面成像及其表征进行研究,对纳米生物医学成像在医学功能生物界面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推动医学功能生物界面研究更为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功能生物界面 纳米生物医学 成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细胞/微孔聚丙烯超滤膜生物界面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承宏 韩宝三 +6 位作者 高长有 马祖伟 赵之明 王涌 刘宏 张桂娣 杨梅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 建立与人肝细胞相容的微孔聚丙烯超滤膜杂化界面 ,为用聚丙烯中空纤维管构建生物人工肝的反应器奠定先期基础。方法 通过化学接枝聚合的方法在微孔聚丙烯超滤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 ,并结合微载体cytodex 3对人肝细胞L 0 2在其表... 目的 建立与人肝细胞相容的微孔聚丙烯超滤膜杂化界面 ,为用聚丙烯中空纤维管构建生物人工肝的反应器奠定先期基础。方法 通过化学接枝聚合的方法在微孔聚丙烯超滤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 ,并结合微载体cytodex 3对人肝细胞L 0 2在其表面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评价。 结果同接枝前比较 ,接枝改性微孔聚丙烯超滤膜的静态水相接触角由 78°± 5°降低为 2 7°± 4°(P <0 0 5 ) ,提高了亲水性 ,使人肝细胞L 0 2只在微载体cytodex 3表面生长 ,提高了培养肝细胞L 0 2的密度、活性和微孔聚丙烯超滤膜的滤过效能。结论 在微孔聚丙烯超滤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是建立人肝细胞 /微孔聚丙烯超滤膜相容生物杂化界面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孔聚丙烯 超滤膜 生物界面 微载体 特性
原文传递
纳米生物医学成像表征与医学功能生物界面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全梅 冯建涛 韩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449-2465,共17页
基于微尺度(微/纳米)功能生物界面的成像与表征,集成并发展了以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纳米源头技术为主导的,具有相互协同、验证、补充的多信息、多层次联合成像、表征及微加工设备功能群,实现了活体生物界面微尺度成像与... 基于微尺度(微/纳米)功能生物界面的成像与表征,集成并发展了以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纳米源头技术为主导的,具有相互协同、验证、补充的多信息、多层次联合成像、表征及微加工设备功能群,实现了活体生物界面微尺度成像与表征方法学上的突破.进而,强调"医学功能界面"的概念,针对血管、骨和肿瘤相关医学功能界面,深入开展"微尺度构建-功能-力学耦合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受血管内皮细胞为载体的血流/血液/血管相互作用功能界面的启发,实现黏附可控医学功能界面的仿生设计与制备;同时在中医"补气活血"理论的指导下,开辟"生物力药理学"这一新的交叉研究领域,强调生物力学因素在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可作为Biomarker另一类形式的临床样品微尺度力学参数指标,并倡导将"实验台/病床"双向引导的转化医学模式实施于诊断与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医学 医学功能生物界面 原子力显微镜环境 扫描电子显微镜 设备功能群 生物力药理学 转化医学
原文传递
无机纳米晶-生物界面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星灿 张丽 +2 位作者 雷文琪 纪仕辰 梁宏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1-624,共14页
无机纳米晶材料以其独特的光、电、磁、力学性质,成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功能的关键材料.本文总结了无机纳米晶的表面化学活性、离子释放性、晶相结构、晶格缺陷、表面吸附和表面修饰等与尺寸相关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综述了无... 无机纳米晶材料以其独特的光、电、磁、力学性质,成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功能的关键材料.本文总结了无机纳米晶的表面化学活性、离子释放性、晶相结构、晶格缺陷、表面吸附和表面修饰等与尺寸相关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综述了无机纳米晶与蛋白质、磷脂生物膜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探讨了纳米晶-生物界面作用的分子机理.这有助于理解无机纳米晶的生物行为和毒理性质,指导设计安全、高效的纳米晶生物医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纳米-生物界面 相互作用 纳米毒性 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基于石墨烯独特生物界面效应的功能化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岳华 马光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4-1256,共13页
二维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生物界面的相互作用,展现出相比于传统维度粒子截然不同的特性,为功能化医药载体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潜力策略.除了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等性能外,石墨烯的独特的二维性质,可以引起细胞更强的应激反应,包括与细胞... 二维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生物界面的相互作用,展现出相比于传统维度粒子截然不同的特性,为功能化医药载体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潜力策略.除了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等性能外,石墨烯的独特的二维性质,可以引起细胞更强的应激反应,包括与细胞膜发生水平摩擦/竖直嵌入/三明治超级结构、选择性被细胞内吞、胞内限域折叠、引发细胞自噬以及隐形活化效应.基于上述独特界面效应以及理论模拟机制,对石墨烯进行合理设计,可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满足药物递送、疫苗佐剂、成像传感、光热治疗等需求.本综述结合课题组近10年在(氧化)石墨烯与生物界面效应、微观作用机理及应用开发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同时涵盖了国际最新进展,以期为石墨烯高效、安全体系的设计、构建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前瞻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生物界面效应 二维载体 药物递送 疫苗佐剂
原文传递
功能生物界面的“微纳尺度构建-功能-力学耦合”机制
10
作者 孙全梅 敖卓 +2 位作者 冯建涛 李宏义 韩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153-2159,共7页
功能生物界面由于其呈现出的独特功能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而微纳尺度结构是其关键结构基元,它们是界面特定功能的内在本质.然而直到目前描述刻画特定功能的整个形成过程依旧困难.越来越多的证据开始支持功能生物界面上的"微纳尺... 功能生物界面由于其呈现出的独特功能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而微纳尺度结构是其关键结构基元,它们是界面特定功能的内在本质.然而直到目前描述刻画特定功能的整个形成过程依旧困难.越来越多的证据开始支持功能生物界面上的"微纳尺度构建-功能-力学耦合"的论点.本文重点介绍不同微纳尺度复合功能生物界面上的"形貌和力学耦合行为",以获得对微米纳米复合结构更好的理解.还介绍了自然界中生物体表气/液/固三相生物界面的"形貌-力学耦合行为",生物体内微纳尺度的"形貌-力学耦合行为",微纳尺度人工界面上活细胞的"形貌-力学耦合行为"和微纳尺度形貌、界面曲率与力学微环境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基于空间曲率的形貌-力学耦合行为"、"医学功能生物界面"和"生物力药理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尺度复合 生物界面 形貌 力学 曲率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化学修饰及纳米-生物界面作用机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明昊 徐明 刘思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7-887,共11页
由于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氧化石墨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与人体健康等相关领域.然而,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氧化石墨烯的优势与特点,并克服其自身固有性质导致的生物不良效应,依然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为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由于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氧化石墨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与人体健康等相关领域.然而,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氧化石墨烯的优势与特点,并克服其自身固有性质导致的生物不良效应,依然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为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化学调控和生物作用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氧化石墨烯的物理化学特性、典型的表面化学调控策略(氧化还原、羧基化、氨基化、有机小分子修饰、聚合物修饰、多肽/蛋白修饰、核酸修饰和纳米颗粒修饰),以及不同表面修饰引起的生物效应.继而,重点总结了氧化石墨烯表面修饰影响其生物效应的主要界面作用机理,包括蛋白冠形成、细胞膜损伤、膜受体作用与氧化应激损伤.最后,针对氧化石墨烯表面化学调控和生物效应与机理相关研究所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化学修饰 纳米-生物界面 作用机理 生物效应
原文传递
纳米生物界面对淀粉样蛋白聚集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琳 邹宜旻 +3 位作者 林雨晨 郑永芳 杨延莲 王琛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0-515,共16页
本文以阿尔兹海默症的致病多肽β淀粉样蛋白(Aβ)为例,介绍了疾病相关淀粉样蛋白的分子精细结构、组装和聚集过程、聚集体形貌及神经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以纳米生物界面对于淀粉样蛋白构象、组装结构、聚集动力学、神经细... 本文以阿尔兹海默症的致病多肽β淀粉样蛋白(Aβ)为例,介绍了疾病相关淀粉样蛋白的分子精细结构、组装和聚集过程、聚集体形貌及神经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以纳米生物界面对于淀粉样蛋白构象、组装结构、聚集动力学、神经细胞毒性等生物功能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和探讨了纳米生物界面与淀粉样蛋白分子或者聚集体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机理,有助于加深对淀粉样多肽和调节剂之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方式的理解,对深入了解淀粉样多肽的组装机理和调控机制以及探索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淀粉样蛋白 调控机制 纳米生物界面
原文传递
无机纳米-生物界面作用的SERS研究
13
作者 文长春 张亮亮 +3 位作者 韦春芳 纪仕辰 沈星灿 梁宏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90,共8页
探索生命体对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答机制是高效、安全、可控地应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在生物体系中无机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间的纳米.生物界面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纳米-生物界面具有拉曼增强效应的金、银纳米材料... 探索生命体对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答机制是高效、安全、可控地应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在生物体系中无机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间的纳米.生物界面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纳米-生物界面具有拉曼增强效应的金、银纳米材料;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原位研究金、银等无机纳米材料表/界面吸附的核酸、蛋白质、磷脂等生物分子,以及细胞、病毒和细菌等与金、银纳米材料表/界面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了SERS技术在探索纳米-生物界面作用机制、生物分子测定、生物分子界面行为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界面 SERS 无机纳米材料 生物分子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口腔美学的生物界面第一部分:牙周/修复界面
14
作者 Gerd Kōrner Arndt Happe 刘若宇(译)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2年第5期257-264,共8页
邵龙泉教授点评:在前牙美学的构成要素中,矛周组织占据重要地位。牙周组织围绕着天然牙齿或修复体,它们与口唇、颜面组织的动静态协调关系是体现前牙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健康、功能、舒适、美观的治疗总目标,其成功实现取决于... 邵龙泉教授点评:在前牙美学的构成要素中,矛周组织占据重要地位。牙周组织围绕着天然牙齿或修复体,它们与口唇、颜面组织的动静态协调关系是体现前牙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健康、功能、舒适、美观的治疗总目标,其成功实现取决于一整套全面的、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治疗计划。矛周美学治疗涉及各个部位的相互协调。牙周组织,作为矛齿的一个支持组织,决定美观修复体的环境,矛周手术应视为任何美学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口腔医师近年来对口腔临床美学治疗理想境界的追求被概括为“红白美学”,其中“白”是指天然牙齿或天然矛的修复体;“红”则代表牙龈乳头、附着龈和牙槽粘膜等软组织。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口腔美学中涉及牙周领域的“红色问题”及牙周治疗技术与修复治疗之间的关联,通过矛周外科手术与修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来恢复患者外形的美观、功能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口腔美学 修复体 生物界面 治疗计划 前牙美学 外科手术 多学科合作
原文传递
接枝高分子对纳米-生物界面黏附性能的调控
15
作者 李舒嘉 施兴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633-3641,共9页
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而获得了持续的关注.本文对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所涉及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梳理.通过在纳米药物表面接枝聚合物... 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而获得了持续的关注.本文对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所涉及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梳理.通过在纳米药物表面接枝聚合物,可以抑制生物小分子的随机吸附,从而减少蛋白冠厚度,减轻免疫反应,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此外,聚合物接枝还能改变药物载体的表面结构性能,从而提高其在生理组织中的输运效率.本文涉及的机理分为两大类:界面物理和界面化学.前者主要关注微观结构和形态,可以通过接枝密度、接枝长度、链拓扑等进行调节.本文着重介绍了与接枝聚合物的高熵特性密切相关的两种物理机制:熵弹空间位阻和链段动力学.后一类机理通过特殊的化学基团实现,特别是官能团的亲疏水性.通过在接枝链上加入适当的化学基团修饰,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强的生物分子吸附抑制.此外,通过化学基团对温度、光照、pH的依赖性,可以对接枝聚合物涂层的生物黏附性能进行动态调节,实现对外部刺激响应智能化.本文有望为该领域未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材料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高分子 纳米-生物界面 黏附 化学 物理
原文传递
Kanebo佳丽宝成功开发出微生物界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技术一一环保安全型化妆品的可持续开发成为可能
16
《中国化妆品》 2012年第9期70-71,共2页
Kanebo佳丽宝护肤研究所成功开发出了将微生物界面活性剂在稳。定状态下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的技术。这项技术的成功,使得应用微生物界面活性剂来调制化妆水、面霜等多种护肤品成为可能。Kanebo佳丽宝的此项技术不仅对人体皮肤具有高度安... Kanebo佳丽宝护肤研究所成功开发出了将微生物界面活性剂在稳。定状态下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的技术。这项技术的成功,使得应用微生物界面活性剂来调制化妆水、面霜等多种护肤品成为可能。Kanebo佳丽宝的此项技术不仅对人体皮肤具有高度安全性,而且非常环保。可以说这是未来生产可持续性安全环保化妆品所必需的一项技术。Kanebo佳丽宝于2011年6月24日在“日本化妆品技术者会第68回研究讨论会”上发表了该技术,并表示今后会将此技术应用于护肤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界面活性剂 可持续开发 安全环保 化妆品 技术 应用 安全型 护肤品
原文传递
纳米生物无机界面的构筑与循环肿瘤细胞分离
17
作者 刘学丽 王树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09-1616,共8页
纳米生物无机界面的研究是无机化学学科新兴的前沿领域之一。纳米结构的无机材料在仿生界面、细胞界面、生物检测界面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无机纳米结构被尝试用于痕量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 纳米生物无机界面的研究是无机化学学科新兴的前沿领域之一。纳米结构的无机材料在仿生界面、细胞界面、生物检测界面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无机纳米结构被尝试用于痕量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分离的基础探索研究中,并展现出非常吸引人的应用前景。痕量CTCs的高效分离对于癌症早期检测、术后监测及生物学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纳米生物无机界面在CTCs分离中的应用,详细介绍其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做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材料 纳米结构 生物界面 循环肿瘤细胞(CTCs) 癌症诊断 细胞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材料与模拟生物膜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武烈 姜秀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3-1354,共12页
石墨烯材料在生物领域的蓬勃发展使其纳米生物界面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方向。生物膜是石墨烯材料进入生物体系环境中的第一道屏障,深入理解石墨烯材料与磷脂膜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石墨烯基生物材料的功能界面优化设计和生物学... 石墨烯材料在生物领域的蓬勃发展使其纳米生物界面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方向。生物膜是石墨烯材料进入生物体系环境中的第一道屏障,深入理解石墨烯材料与磷脂膜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石墨烯基生物材料的功能界面优化设计和生物学效应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石墨烯材料进行了简要介绍,系统总结了近几年石墨烯材料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材料 纳米生物界面 生物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表面蛋白冠的形成机制和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永杰 黄彬铜 翟月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18-2334,共17页
在生物体液环境中,纳米颗粒表面会快速结合蛋白质,形成蛋白冠,这会极大地改变其理化性质,并影响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理解蛋白冠的形成机制和动态变化有助于优化纳米颗粒的设计,提高纳米药物的靶向性和有效性,减少副作用。在这篇综述... 在生物体液环境中,纳米颗粒表面会快速结合蛋白质,形成蛋白冠,这会极大地改变其理化性质,并影响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理解蛋白冠的形成机制和动态变化有助于优化纳米颗粒的设计,提高纳米药物的靶向性和有效性,减少副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首先回顾了蛋白冠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蛋白冠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方法和现阶段表征技术,最后讨论了现阶段蛋白冠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基于此提出展望,以期不断深化对蛋白冠的认识,推动纳米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拓展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纳米-生物相互作用 蛋白冠 纳米无机-生物界面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纳米所在三维碳材料神经支架方面取得进展
20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2-272,共1页
中科院纳米-生物界面重点实验室程国胜团队一直以来致力于开发基于碳材料的三维生物支架,模拟体内微环境的复杂性,构建神经干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的生长微环境。该团队率先提出了三维石墨烯泡沫神经支架,经过多年努力,对三维石墨烯如何调... 中科院纳米-生物界面重点实验室程国胜团队一直以来致力于开发基于碳材料的三维生物支架,模拟体内微环境的复杂性,构建神经干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的生长微环境。该团队率先提出了三维石墨烯泡沫神经支架,经过多年努力,对三维石墨烯如何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粘附,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系统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碳材料 三维 支架 纳米 神经干细胞 苏州 生物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