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化聚甘露糖醛酸的合成及抗阿尔茨海默症细胞氧化与凋亡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志杰 刘琼 +4 位作者 陈平 续旭 倪嘉缵 杨思林 宋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以聚甘露糖醛酸为原料,采用先磺化、再硒化的方法合成了硒化聚甘露糖醛酸,产率为54%,产物硒含量为437.25μg/g.在2.5μmol/L硒浓度下,硒化聚甘露糖醛酸促细胞生长能力达到最适范围,能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氢损伤,显著提高阿尔茨海默症(AD... 以聚甘露糖醛酸为原料,采用先磺化、再硒化的方法合成了硒化聚甘露糖醛酸,产率为54%,产物硒含量为437.25μg/g.在2.5μmol/L硒浓度下,硒化聚甘露糖醛酸促细胞生长能力达到最适范围,能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氢损伤,显著提高阿尔茨海默症(AD)模型细胞N2a-APP695-sw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促进Bcl-2表达的同时抑制Bax的表达,从而具有抑制AD细胞凋亡的功能.硒化聚甘露糖醛酸也能抑制AD病理相关蛋白BACE1和APP的表达.结果表明,硒化聚甘露糖醛酸在抗AD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 硒化聚甘露糖醛酸 阿尔茨海默症(AD) 活性氧自由基(ROS)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甘露糖醛酸对中国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和溶菌溶血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刘岩 汪晓路 +1 位作者 吕青 管华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9-553,共5页
在中国对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聚甘露糖醛酸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中国对虾进行注射刺激后... 在中国对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聚甘露糖醛酸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中国对虾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溶菌和溶血活性有显著提高;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也有明显增加,在72h,ACP活性由对照组的3.21U·100mL-1提高到9.69U·100mL-1,ALP活性由4.09U·100mL-1提高到 13.2U·100mL-1,而血清和肌肉中这两种酶活性的变化不很明显。在血清、肝胰腺和肌肉中POD活性变化不明显。聚甘露糖醛酸多糖具有一定的增强中国对虾免疫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甘露糖醛酸多糖 免疫活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甘露糖醛酸寡糖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斌 王长云 +7 位作者 张洪荣 王斌贵 魏玉西 康凯 李亮 于广利 耿美玉 管华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487,共3页
A series of oligomannuronates with series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28) were prepared by acid hydrolysis from alginate-derived homopolymannuronate block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oligosaccharides were analyzed. T... A series of oligomannuronates with series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28) were prepared by acid hydrolysis from alginate-derived homopolymannuronate block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oligosaccharides were analyzed. The macromolecule of alginate was treated by partial acid hydrolysis and fractionated at pH2.85 resulting in homopolymannuronate blocks. The homopolymer was degraded by acid hydrolysis, and the oligosaccharide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gel chromatography. The oligosacchari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luorophore-assisted carbohydrate electrophoresis(FACE), and the structures of derived oligomannuronates were determined by ESI-MS, NMR as well as FTIR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酸降解 甘露糖醛酸寡糖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中聚甘露糖醛酸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彩 施松善 +3 位作者 洪其明 王顺春 王峥涛 胡之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89-2192,共4页
以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wakame)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S-300和Sephacryl S-2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2个酸性多糖UPPS03和UPPS04.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结果表明,其为均一多糖,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 以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wakame)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S-300和Sephacryl S-2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2个酸性多糖UPPS03和UPPS04.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试结果表明,其为均一多糖,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6×104和1.1×104.采用糖组成分析、高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糖醛酸还原、甲基化、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对该多糖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个多糖均为1,4连接的聚甘露糖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甘露糖醛酸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酸结构对酚酸-g-聚甘露糖醛酸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唐裕芳 杨雨欣 +4 位作者 艾世杰 严玥 李玉芹 周蓉 王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6-1365,共10页
海藻酸钠水解产物聚甘露糖醛酸(PM)的羧基与乙二胺(EDA)的一个氨基反应制得了中间体PM-EDA,PM-EDA分别与8种酚酸(PA)接枝共聚,制得了8种接枝共聚物酚酸-g-聚甘露糖醛酸(PA-g-PM)。对PM-EDA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了PA结构对PA-g-PM... 海藻酸钠水解产物聚甘露糖醛酸(PM)的羧基与乙二胺(EDA)的一个氨基反应制得了中间体PM-EDA,PM-EDA分别与8种酚酸(PA)接枝共聚,制得了8种接枝共聚物酚酸-g-聚甘露糖醛酸(PA-g-PM)。对PM-EDA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了PA结构对PA-g-PM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PM)∶n(EDA)=1∶1.5,n(PM)∶n(碳二亚胺)∶n(N-羟基琥珀酰亚胺)=1∶2∶1,pH 8.0条件下反应24 h,获得最高取代度(17.27%)的PM-EDA。8种PA-g-PM的接枝率在(4.171±0.16)~(8.880±0.32)mg没食子酸/g之间。UV-Vis、FTIR、XRD表征证实酚酸已成功接枝到PM上。相比于PM,8种PA-g-PM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铁的还原力均显著提升。PA-g-PM的抗氧化性能与其中的酚羟基个数呈正相关关系,含有对位酚羟基的PA-g-PM的抗氧化性能优于含有邻位酚羟基的PA-g-PM的抗氧化性能,PA-g-PM中的酚羟基被甲氧基取代后抗氧化性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甘露糖醛酸 酚酸 抗氧化性能 食品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古罗糖醛酸三糖和甘露糖醛酸三糖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续旭 于广利 +3 位作者 刘斌 徐家敏 岩本佳子 村松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23,共7页
以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 (Pseudoalteromonas sp.strain No. 2 72 )分别降解均聚古罗糖醛酸(PG)和均聚甘露糖醛酸 (PM) ,经 Bio- Gel- P6和 POROS- HQ2 0分离得到 2种三糖纯品 ,经 ESI- MS,1 H- NMR,1 3 C- NMR,1 H- 1 H COSY,1 H- 1 3 C ... 以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 (Pseudoalteromonas sp.strain No. 2 72 )分别降解均聚古罗糖醛酸(PG)和均聚甘露糖醛酸 (PM) ,经 Bio- Gel- P6和 POROS- HQ2 0分离得到 2种三糖纯品 ,经 ESI- MS,1 H- NMR,1 3 C- NMR,1 H- 1 H COSY,1 H- 1 3 C HMQC确定其结构为 Δ4,5-古罗糖醛酸 - α(1→ 4 ) - L-古罗糖醛酸 -α(1→ 4 ) - L -古罗糖醛酸 (简写为Δ GG)和Δ4,5-甘露糖醛酸 -β (1→ 4 ) - D-甘露糖醛酸 -β (1→ 4 ) - D-甘露糖醛酸 (ΔMM) ,为进一步从事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古罗糖醛酸三糖 甘露糖醛酸三糖 ESI MS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产生多聚甘露糖醛酸的突变菌株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洪波 韩峰 +2 位作者 林育姿 韩文君 于文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本文旨在以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QDA褐藻多糖(alginate)生物合成操纵元中的algG基因为靶点,利用DNA重组技术改建褐藻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以期获得产生甘露糖醛酸的突变菌株。首先,利用PCR克隆幽G基因两侧大小分别为1.7kb和1.... 本文旨在以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QDA褐藻多糖(alginate)生物合成操纵元中的algG基因为靶点,利用DNA重组技术改建褐藻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以期获得产生甘露糖醛酸的突变菌株。首先,利用PCR克隆幽G基因两侧大小分别为1.7kb和1.8kb的DNA片段作为同源片段,用编码Gm抗性的aacCl基因替换algG基因,构建成打靶载体pEX100TUDG。将打靶载体转入QDA,利用Gm抗生素和蔗糖为选择压力进行培养,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获得了突变菌株。^1H—NMR、PAGE和GPC分析发现,突变菌株胞外产物为多聚甘露糖醛酸。该突变菌株的获得丰富了具有较高药物开发价值的甘露糖醛酸的来源,为褐藻多糖途径工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甘露糖醛酸 途径工程 假单胞菌 差向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解方法制备褐藻胶甘露糖醛酸寡糖的结构特点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钊 范莹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综述了以不同降解方法制备的甘露糖醛酸寡糖的结构特点,及其甘露糖醛酸寡糖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等谱图上的特征。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 寡糖 酸降解 酶解 氧化降解 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的Loop区域结构对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明 李唐 +2 位作者 赵小明 阎圣刚 尹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5,共4页
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系统,成功异源表达并纯化了来自Pseudomonas syringae的一种周质甘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AlgG_PSEAM及其loop^(439-455)截短体。通过对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截去loop^(439-455)后,该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 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系统,成功异源表达并纯化了来自Pseudomonas syringae的一种周质甘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AlgG_PSEAM及其loop^(439-455)截短体。通过对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截去loop^(439-455)后,该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的活性提高了14.7%。进一步分析,发现AlgG_PSEAM同时具有褐藻多糖裂解酶活性且通过测定其裂解酶活性发现,截去loop^(439-455)后,裂解酶活性提高了23.3%。截去loop^(439-455),可同时提高AlgG_PSEAM的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和褐藻多糖裂解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OP 异源表达 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 褐藻多糖裂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甘露糖醛酸和聚古罗糖醛酸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浩贤 许加超 +1 位作者 付晓婷 高昕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8期9-11,16,共4页
褐藻胶经过稀HCl降解,pH值2.85分级获得2种聚糖粗品。通过dowex阴离子交换分离,浓度0.5~2.0 mol/L的醋酸梯度洗脱提纯,即获得高纯度的聚甘露糖醛酸(PM)和聚古罗糖醛酸(P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分子量及纯度进行初步测定,利用... 褐藻胶经过稀HCl降解,pH值2.85分级获得2种聚糖粗品。通过dowex阴离子交换分离,浓度0.5~2.0 mol/L的醋酸梯度洗脱提纯,即获得高纯度的聚甘露糖醛酸(PM)和聚古罗糖醛酸(P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分子量及纯度进行初步测定,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其分子结构和纯度进行最终鉴定。由核磁共振图谱可得其结构保持了M,G的原有结构,且制得的2种聚糖纯度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 聚古罗糖醛酸 离子交换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甘露糖醛酸胶束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家曦 王腾斌 +1 位作者 陈祥艳 张永勤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脱氧胆酸为原料通过碳二亚胺法成功制备了聚甘露糖醛酸两亲性聚合物胶束(PM-cc-DA),并通过评估PM-cc-DA胶束的理化性质和载药性能来确定PM-cc-DA最佳制备方法。结果表明所制备PM-cc-DA胶束为均匀球状胶束,粒径为186nm,PDI为0.186,具... 以脱氧胆酸为原料通过碳二亚胺法成功制备了聚甘露糖醛酸两亲性聚合物胶束(PM-cc-DA),并通过评估PM-cc-DA胶束的理化性质和载药性能来确定PM-cc-DA最佳制备方法。结果表明所制备PM-cc-DA胶束为均匀球状胶束,粒径为186nm,PDI为0.186,具有良好粒径分布,其临界胶束浓度为67.3mg·L^(-1),这表明胶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制备载药胶束其载药量及包封率为13.7%及69.2%,载药性能较好,并且PBS溶液中36h内释药量为25.4%,对药物的保护能力较好,有望成为递送抗肿瘤药物的理想的胶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 胶束 乙二胺 脱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硫酸苯酚法建立一种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林育姿 宫倩红 +2 位作者 张真庆 韩峰 于文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1,共4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的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研究发现相同分子质量的聚甘露糖醛酸和聚古罗糖醛酸与苯酚硫酸试剂反应后显色程度不同,以此可以用来测定β-D-甘露糖醛酸/α-L-古罗糖醛酸(M/G)值的变化,从而计算甘露糖醛...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的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研究发现相同分子质量的聚甘露糖醛酸和聚古罗糖醛酸与苯酚硫酸试剂反应后显色程度不同,以此可以用来测定β-D-甘露糖醛酸/α-L-古罗糖醛酸(M/G)值的变化,从而计算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的活性。利用本方法测定了已知结构的褐藻胶片断的M/G比,其结果与传统的1H-NMR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苯酚法 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 酶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醛酸寡糖增敏环丙沙星抑制大肠埃希菌机制的研究
13
作者 谢笑莹 郭怀忠 +2 位作者 曹丽军 马梦楠 崔秀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通过考察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体内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的含量以及联用不同浓度甘露糖醛酸寡糖(MOS)对CPFX抑制E.coli效果的影响,探讨了MOS增敏CPFX抑制E.coli活性的作用机制.在菌液中加入CPFX和不同质量浓度的MOS,37... 通过考察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体内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的含量以及联用不同浓度甘露糖醛酸寡糖(MOS)对CPFX抑制E.coli效果的影响,探讨了MOS增敏CPFX抑制E.coli活性的作用机制.在菌液中加入CPFX和不同质量浓度的MOS,37℃培养150 min,观察抑菌效果,并用HPLC法测定E.coli体内CPFX的含量,同时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E.coli体内CPFX的荧光强度进行验证.还考察了Ca^(2+)对MOS增敏CPFX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PFX与高浓度的MOS联用时,E.coli体内CPFX的含量较低;与较低浓度的MOS联用时,E.coli体内CPFX的含量较高,与其抑菌实验联用MOS高浓度时拮抗,低浓度时增敏的结果一致.Ca^(2+)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高浓度MOS与CPFX的拮抗作用.该研究可为新型抗菌增效剂的开发和抗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寡糖 环丙沙星 大肠埃希菌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褐藻的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比值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曲艳艳 王伟伟 +4 位作者 曹增梅 王娜 李晓捷 张壮志 梁广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通过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褐藻(多肋藻、海带、裙带菜、海蒿子和萱藻)的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比值(M/G)。结果显示,多肋藻在所测褐藻中的M/G值最大(2.22),其次为海带(2.10),萱藻最小(0.60)。多肋藻与海带的褐藻胶凝胶强度... 通过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褐藻(多肋藻、海带、裙带菜、海蒿子和萱藻)的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比值(M/G)。结果显示,多肋藻在所测褐藻中的M/G值最大(2.22),其次为海带(2.10),萱藻最小(0.60)。多肋藻与海带的褐藻胶凝胶强度小,持水性好,而萱藻的褐藻胶凝胶强度大,持水性差。同一生长期、不同海带品种(系)的M/G值相差不大,海带在生长期的M/G值呈下降趋势,在成熟期达到最低。此研究结果可为褐藻在相关生产领域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 甘露糖醛酸 古罗糖醛酸 M/G值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氚标记褐藻胶来源甘露糖醛酸寡糖的方法
15
作者 杨钊 范莹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氚标记褐藻胶来源甘露糖醛酸寡糖的方法。方法用氚(-3H)对甘露糖醛酸寡糖混合物(oligo-M)进行标记,并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获得了氚标记甘露糖醛酸二糖,三糖,四糖和五糖。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褐藻胶来源甘露糖醛... 目的建立一种氚标记褐藻胶来源甘露糖醛酸寡糖的方法。方法用氚(-3H)对甘露糖醛酸寡糖混合物(oligo-M)进行标记,并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获得了氚标记甘露糖醛酸二糖,三糖,四糖和五糖。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褐藻胶来源甘露糖醛酸寡糖的氚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甘露糖醛酸 寡糖 氚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提取甘露糖醛酸寡糖生产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柳 李边卓 冼尚德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7期73-74,共2页
文章就目前工业化生产中由海藻中提取甘露糖醛酸寡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为广东省乃至国家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点借鉴与引导作用。
关键词 褐藻 海藻酸盐 甘露糖醛 甘露糖醛酸寡糖 可再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甘露糖醛酸单甲基三羟基硅烷(商品名ALGISIUMC)的配方二则
17
《日用化学工业信息》 2001年第1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单甲基三羟基硅烷 配方 护肤膏 化妆品 皮肤保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稀有单糖2,3-二氨基-D-甘露糖醛酸的合成
18
作者 田光宗 谢苏晴 +3 位作者 孙文斌 邹小鹏 胡静 尹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043-3052,共10页
目的合成2种功能性2,3-二氨基-D-甘露糖醛酸糖苷,为研究其构效关系及生物医学应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烯丙基D-阿洛糖苷为原料,经C3位S_(N)2叠氮基亲核取代、C6位羟基氧化得到关键中间体3-叠氮基-D-葡萄糖醛酸,然后经端基位连接臂组装... 目的合成2种功能性2,3-二氨基-D-甘露糖醛酸糖苷,为研究其构效关系及生物医学应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烯丙基D-阿洛糖苷为原料,经C3位S_(N)2叠氮基亲核取代、C6位羟基氧化得到关键中间体3-叠氮基-D-葡萄糖醛酸,然后经端基位连接臂组装、C2位叠氮基亲核取代、叠氮基还原以及氨基的选择性乙眯基和乙酰基修饰等反应制得2种目标产物。结果所有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结构均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产物纯度经HPLC检测>99.0%。结论2种功能性稀有糖苷的合成路线操作简便,目标产物纯度高,为后续其免疫活性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氨基-D-甘露糖醛酸 化学合成 1 2-顺式-糖苷键 亲核取代
原文传递
利用Fenton试剂制备甘露糖醛酸系列寡糖研究
19
作者 杨钊 范莹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建立用Fenton试剂制备甘露糖醛酸系列寡糖的方法。方法利用Fenton试剂降解聚甘露糖醛酸,经分离和纯化得到系列甘露糖醛酸寡糖。结果制得了纯度高的甘露糖醛酸二糖、三糖、四糖、五糖、六糖、七糖和八糖等系列寡糖。结论本研究建立了... 目的建立用Fenton试剂制备甘露糖醛酸系列寡糖的方法。方法利用Fenton试剂降解聚甘露糖醛酸,经分离和纯化得到系列甘露糖醛酸寡糖。结果制得了纯度高的甘露糖醛酸二糖、三糖、四糖、五糖、六糖、七糖和八糖等系列寡糖。结论本研究建立了Fenton试剂制备甘露糖醛酸系列寡糖的方法,丰富了褐藻胶降解的方法,为其他多糖的降解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 FENTON试剂 甘露糖醛酸寡糖
原文传递
聚甘露糖醛酸硫酸酯及寡糖在表达FGFR1c的BaF3细胞中可激活FGF1/19/21信号通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兰莹 郝翠 张丽娟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近几年来发表的数据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包括FGF1,FGF19和FGF21,具有类似于胰岛素的代谢调节功能。例如,在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中,FGF1的单次注射足以使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同时FGF19或FGF21过表达可以校正糖耐量受... 目的近几年来发表的数据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包括FGF1,FGF19和FGF21,具有类似于胰岛素的代谢调节功能。例如,在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中,FGF1的单次注射足以使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同时FGF19或FGF21过表达可以校正糖耐量受损的小鼠。在细胞表面,FGFs通过FGF受体(FGFR)和糖胺聚糖进行信号传导。FGF1与属于糖胺聚糖的肝素具有高亲和力,而FGF19和FGF21与肝素无亲和力。糖胺聚糖结构多样,是信息含量最高的生物大分子。作者认为如果非肝素类多糖可以刺激FGF19/FGFR和FGF21/FGFR的信号传导,这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调节代谢疾病的新型药物。方法采用表达FGFR1c的BaF3细胞作为筛选具有活性多糖与寡糖的模型。结果发现聚甘露糖醛酸硫酸酯(PMS)及寡糖(PMS12及PMS25)可以增强FGF19和FGF21介导下的BaF3细胞中3 H-胸苷嘧啶标记的DNA合成,而聚甘露糖醛酸(PM)无此作用。此外,PMS,PMS寡糖包括其二糖与肝素类似具有增强FGF1/FGFR1c信号通路介导的BaF3的细胞增殖作用。结论由于PMS及其寡糖可通过口服途径被吸收,因此这些廉价的海藻酸衍生物有可能通过增强FGF1/FGFR1c,FGF19/FGFR1c和FGF21/FGFR1c的信号传导而被开发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醛酸硫酸酯 甘露糖醛酸硫酸酯寡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