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9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自身给予之非因果性——论马里翁“事件”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文静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45-56,共12页
作为当今欧陆现象学继承者与领军人物的马里翁,“事件”理论是其给予性现象学之核心理论。事件在时间中自发涌现、突然降临、无限绵延,具有非因果性、非对象性和事实性,最为典型地彰显了现象自身给出与显现的根本模式。通过阐发“事件... 作为当今欧陆现象学继承者与领军人物的马里翁,“事件”理论是其给予性现象学之核心理论。事件在时间中自发涌现、突然降临、无限绵延,具有非因果性、非对象性和事实性,最为典型地彰显了现象自身给出与显现的根本模式。通过阐发“事件”理论来祛除形而上学主体强加于现象自身之上的因果性等知性桎梏,马里翁为我们揭示现象自身给予之充溢与过度的事件性特征,并废黜传统形而上学笛卡尔式思维主体的操控性权威,恢复现象的本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翁 事件 非因果性 现象自身 给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的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研究
2
作者 肖海清 黄璐宁 +1 位作者 王鑫瑶 陈晓菲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 文章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文本资料,探究青少年阅读偏食的行为表征、驱动因素和认知态度。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主要表征为阅读品位偏狭和阅读样态排斥,其受父母、学校、社会和同伴因素驱动,青少年对自身阅读偏食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态度。据此,提出青少年阅读偏食行为纠偏策略,即加强家庭阅读指导,提高父母阅读认知;完善学校阅读服务体系,促进青少年均衡阅读;净化和提升阅读环境,保障青少年阅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偏食 青少年 阅读行为 解释现象学分析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胡钦太 危妙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促进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遵循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探寻了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与现象学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存在... 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是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促进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遵循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探寻了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与现象学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存在隐忧,表现在内隐行为上,回归育人本真意识淡化;外显教学呈示上,生活境脉设计贫化;教学互动上,师生情感联结表征弱化;提问呈现上,问题类型设计单一简化;媒介使用上,人与技术协同关系异化;评价上,数据驱动的深度反思减化;课堂管理上,技术支持的课堂管控固化等。基于此,研究以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行为问题为核心,构建了融合“目标—内容—策略—工具—评价”的POCSTE改进体系,以期对数字时代教学改革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现象 数字化课堂 教学行为 改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社会责任的“海水稻渗透现象”主线式情境教学实践
4
作者 仇敬运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
以“渗透现象”一节教学为例,在“海水稻”这一主线真情境中,学生经历“起境、承境、转境、合境”等情境的变化。在问题生成、任务驱动下,积极地进行了科学实验探索,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海水稻 主线式情境 渗透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图析学视角下高校科研人员数字囤积行为形成机理研究
5
作者 彭丽徽 周媛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文章利用现象图析学方法解读高校科研人员数字囤积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从数字存储、数字囤积和暂时脱离数字囤积3个环节,以及情境触发、感知判断、情绪发酵和行为反馈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研人员数字囤积行为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高... 文章利用现象图析学方法解读高校科研人员数字囤积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从数字存储、数字囤积和暂时脱离数字囤积3个环节,以及情境触发、感知判断、情绪发酵和行为反馈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研人员数字囤积行为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人员数字囤积行为干预策略,即感知学术信息价值,统筹规划科研周期;提高学术素养,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促进团队交流分享,引导情绪正向迭代;深化自我认知,吸取经验重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人员 数字囤积 现象图析学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本质到现象抑或从现象到本质——辨识马克思的经济分析思维
6
作者 朱富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82,共16页
一般来说,“从现象到本质”思维的目的在于发现“本质”,致力于探究根本性的但不紧迫的宏观社会问题,从而主要适用于社会哲学领域;与此不同,“从本质到现象”思维的目的则在于解悉“现象”,致力于关注和解决具体的微观社会问题,从而更... 一般来说,“从现象到本质”思维的目的在于发现“本质”,致力于探究根本性的但不紧迫的宏观社会问题,从而主要适用于社会哲学领域;与此不同,“从本质到现象”思维的目的则在于解悉“现象”,致力于关注和解决具体的微观社会问题,从而更适用于社会经济学。显然,马克思学说同时关注社会根本问题和社会具体现象,从而也就嵌入了“从现象到本质”和“从本质到现象”这两种思维和研究路线。不过,由于马克思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因而也就集中关注根本性的认知论范畴,这使得“从现象到本质”研究路线得到更为充分的运用。但是,在平稳发展的当今社会,经济学要认识和解决具体的微观现象和问题,更需要承继和发展马克思学说中的“从本质到现象”研究路线。更进一步地,本质的获得也不是源于对现象的简单归纳,不能局限于数理逻辑和计量分析的使用;相反,它需要将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契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根基于辩证思维的溯因推理法。由此,就可以不断推进我们的社会认知,促进现代经济理论的进步,进而更好地实现“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这双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经济分析 从本质到现象 哲学思维 溯因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图析学视角下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机理研究
7
作者 张艳丰 余忞谦 《科技情报研究》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目的/意义]探析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交互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深入解析用户健康焦虑现象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方法/过程]利用现象图析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机理... [目的/意义]探析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交互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深入解析用户健康焦虑现象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方法/过程]利用现象图析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机理进行深入挖掘,基于I-PACE理论模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4个维度,对用户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机理可分为情绪触发、浏览调节、认知控制、行为反馈4个子机理,进而基于研究提出健康焦虑情境下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图析学 健康焦虑 信息搜寻行为 交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化消费现象观察与评析
8
作者 徐望 《当代经济》 2025年第3期3-11,共9页
将文化消费现象概分为文化艺术、文化旅游两类,运用现象学方法观察与评析,并提炼共性现象,可以看到:在文化艺术消费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老树发新芽”;NFT艺术品走进消费者视线;联名式文化创意引发消费潮。在文化旅游消费方面,旅游... 将文化消费现象概分为文化艺术、文化旅游两类,运用现象学方法观察与评析,并提炼共性现象,可以看到:在文化艺术消费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老树发新芽”;NFT艺术品走进消费者视线;联名式文化创意引发消费潮。在文化旅游消费方面,旅游模式多元化、个性化、零散化;文旅景区创意化、场景化、舞台化;博物馆参观与旅游热度持续上升。当前,文化艺术和文化旅游消费共时共性现象为:视觉消费成为文化消费时代的主潮;体验消费成为文化消费强大驱力;数字消费成为文化消费新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现象 文化消费现象 文化消费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身生育与多元形态家庭生活:育龄青年新生育现象
9
作者 韩敏 吴卓然 杨雪珂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一代青年已进入生育年龄,他们具有高度个体主体意识,生育观念迥然于父辈,同时积极地在社交平台上展现前卫的生育观念,大龄女性青年单身生育就是其中之一。以社交媒体平台上单身生育博主的数字化内容为研究对象... 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一代青年已进入生育年龄,他们具有高度个体主体意识,生育观念迥然于父辈,同时积极地在社交平台上展现前卫的生育观念,大龄女性青年单身生育就是其中之一。以社交媒体平台上单身生育博主的数字化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单身生育母亲对这一新生育行为的认知、动机和困惑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展演“无偶式育儿”的单身生育博主经济实力较强,对于自我生活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享受单身生育幸福感的同时,她们也存在着对于父职缺席的文化困惑与情感需求。这种由女性主导生育的“新返祖行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松动,中国的家庭生活将出现多元化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身生育 新生育现象 多元家庭 新返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适切的工程知识论现象向度阐释
10
作者 赵运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STEM教育推动融合创新,是21世纪最有价值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所蕴含的知识生成属性契合着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立场,从知识融合的语境切入STEM教育价值“黑箱”潜藏的工程知识论,剖解具身性技术“实践智慧... STEM教育推动融合创新,是21世纪最有价值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所蕴含的知识生成属性契合着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立场,从知识融合的语境切入STEM教育价值“黑箱”潜藏的工程知识论,剖解具身性技术“实践智慧”每一环节所涵盖工程知识的生成、运作与综合,分述“实践优位”建构、“场域惯习”嵌入、“深度教学”整合、“意象形塑”表征四重维度,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现象学向度和方法对工程发生的情境条件进行境域分析,解释存在论意义上工程知识的生态性与社会性,管窥“大工程理念”下工程知识范式转变、工程主体秩序重构、工程教学方法迭代,致力于“造物论”视角深挖延展本土化适用性的工程知识向度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工程知识论 工程范式 现象学向度 哲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象式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读写教学实践探究
11
作者 王芳 陈国群 《英语学习(中英文)》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学习内容尤为关键。本文以具体教学实践为例,尝试凝练了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整合和技术应用的教学原则,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跨学科读写教学应用现象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读写学习动机,促进个性化探... 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学习内容尤为关键。本文以具体教学实践为例,尝试凝练了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整合和技术应用的教学原则,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跨学科读写教学应用现象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读写学习动机,促进个性化探究和深度学习,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科学探究技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式教学 跨学科学习 英语读写结合 创新实践 小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家群体现象与书法史研究——读张明《元代馆阁文人群体书法研究》有感
12
作者 张函 《大学书法》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在今天,想要界定史学研究的范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在“新史学”的关照下,任何一种研究都变得多维而立体,甚至很难去判断应使用哪些研究方法、运用什么样的研究理念才能准确表达。事实上,历史本来就很难再现。史学研究最大限度... 在今天,想要界定史学研究的范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在“新史学”的关照下,任何一种研究都变得多维而立体,甚至很难去判断应使用哪些研究方法、运用什么样的研究理念才能准确表达。事实上,历史本来就很难再现。史学研究最大限度彰显着后来者对历史的人文理解和理论阐释,好在今天研究者有着一种“回观历史”或者“俯视历史”的优势,才能弥补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同样,书法史研究隶属于这样的范畴,既要满足书法历史的真实镜像呈现,也要满足艺术史的客观规律需要,如何把客观、理性同主观、感性相结合,有效开展书法史研究,特别是断代书法史研究,则成为衡量研究者学术洞察力的一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研究 书法史研究 群体现象 人文理解 新史学 史学研究 研究理念 存在的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本质再诠释
13
作者 李林峰 刘启明 饶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鉴于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农村集体经济本质缺乏共识,本研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别是一般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技术,系统地审视了“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是什么”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全面梳理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 鉴于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农村集体经济本质缺乏共识,本研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别是一般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技术,系统地审视了“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是什么”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全面梳理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维认知,从而为其本质探索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在搁置既有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开放的态度识别出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共相,这一发现为理解其本质提供了关键线索。进一步从源初意向性与结构性剖析农村集体经济,揭示其本质在于注重公正,并凸显了其深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这种本体论式反思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科学性及其生命力,更展示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独有的文化烙印。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为理解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现象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跳跃现象及机理分析
14
作者 彭晓为 张晓申 +2 位作者 孙喆 赵雷 时振刚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0,共9页
针对电磁轴承-转子系统过临界模态时的跳跃现象,应用多尺度法分析其行为特性,并基于能量平衡关系阐释其发生的物理机理,进而提出抑制跳跃现象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力非线性导致的特定转速范围内的多解共存是跳跃现象的根源;多... 针对电磁轴承-转子系统过临界模态时的跳跃现象,应用多尺度法分析其行为特性,并基于能量平衡关系阐释其发生的物理机理,进而提出抑制跳跃现象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力非线性导致的特定转速范围内的多解共存是跳跃现象的根源;多个平衡解分布在低于线性化模型模态频率的转速范围,导致系统在运行中表现出软弹簧特性;在不稳定平衡解附近,能量与振动幅度和相位之间构成正反馈关系,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电磁力与不平衡激励将驱使系统进一步远离平衡解,这是系统发生跳跃现象的根本物理原因;基于机理的参数讨论,合理的转子偏心距与控制器比例增益、微分增益均对跳跃现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跳跃现象 多尺度法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纵向不均衡调整现象研究进展与展望
15
作者 马子普 吴保生 +4 位作者 张原锋 薛源 沈逸 覃超 张红武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黄河下游河道存在明显的纵向不均衡调整现象,即河道沿程冲淤分布不均匀以及纵比降的调整等。不均衡调整现象研究是河床演变学的前沿,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抑制黄河下游河床抬升及悬河发展、保障下游河道防... 黄河下游河道存在明显的纵向不均衡调整现象,即河道沿程冲淤分布不均匀以及纵比降的调整等。不均衡调整现象研究是河床演变学的前沿,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抑制黄河下游河床抬升及悬河发展、保障下游河道防洪安全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梳理了黄河下游各类不均衡调整现象,回顾和总结了黄河下游河道纵向不均衡调整及“驼峰”现象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涉及的科学问题。当前,对黄河下游纵向不均衡调整的形成机制还缺乏清晰认识,地形对不均衡调整的影响还不明确,溯源冲淤与沿程冲淤的影响还无法区分,侵蚀基准面的影响作用还无法量化;“驼峰”现象的研究仍以资料分析为主,对“驼峰”河段的迁移规律、响应机制及未来的演变趋势仍缺乏深刻的机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调整 “驼峰”现象 侵蚀基准面 溯源冲淤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捻纱线芯吸现象的模拟与分析
16
作者 杜世仪 万贤福 汪军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分析加捻纱线的垂直芯吸现象,基于毛细效应建立了一个理想结构纱线的芯吸数值模拟模型。为验证该数值模型,选取直径为55μm、圆形横截面的37根涤纶纤维制备6种不同捻度的涤纶纱线,并进行一系列垂直芯吸实验,分析了纱线捻度及理想结构... 为分析加捻纱线的垂直芯吸现象,基于毛细效应建立了一个理想结构纱线的芯吸数值模拟模型。为验证该数值模型,选取直径为55μm、圆形横截面的37根涤纶纤维制备6种不同捻度的涤纶纱线,并进行一系列垂直芯吸实验,分析了纱线捻度及理想结构纱线3种不同排列方式对纱线芯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数值模型模拟结果的芯吸速率趋势一致,模型在纱线芯吸研究中具备可行性;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芯吸速率显著减小;开启式(圆周形)理想结构纱线的孔隙形状随纱线中纤维层数的变化而变化,相同孔隙率条件下,开启式排列的纱线表现出较高的芯吸速率,密闭式(正六边形)次之,正方形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捻纱线 理想结构纱线 毛细效应 芯吸现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意识研究的方法论困境与出路
17
作者 王振华 方家乐 曲扬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现象意识问题是当前哲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但如何研究却是相当棘手。通常要确定现象意识状态不可避免的需要报告,如果没有了报告,现象意识是否还存在?对于认知取用是否部分地构成了现象意识,相关性研究的NCC①进路表明主动报告与无报告的... 现象意识问题是当前哲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但如何研究却是相当棘手。通常要确定现象意识状态不可避免的需要报告,如果没有了报告,现象意识是否还存在?对于认知取用是否部分地构成了现象意识,相关性研究的NCC①进路表明主动报告与无报告的范式都存在不同类别的混淆风险;因果性研究的自然类进路则在簇数量识别问题上过于理想化。但是,相比之下,自然类进路可以容纳更多的理论发展空间,且对经验领域保持开放。文章最后,我将对自然类进路反驳予以回应,表明自然类进路在研究现象意识问题上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意识 取用意识 方法论困境 NCC 自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重”的现象学之思:从康德开始
18
作者 张任之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7,197,共24页
“敬重”概念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并受到了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等德国经典现象学家的关注。这些现象学家都对康德的“敬重理论”作出了诠释。跟随这些经典现象学家,可以从对敬重作为道德意识、作为道德动机、作为存在领会三... “敬重”概念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并受到了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等德国经典现象学家的关注。这些现象学家都对康德的“敬重理论”作出了诠释。跟随这些经典现象学家,可以从对敬重作为道德意识、作为道德动机、作为存在领会三个维度展开现象学分析,揭示了敬重在其对象层面的统一性,以及它本身的双重意向性结构。这些分析最终展示出康德“敬重”概念所包含的核心环节,并将之与“人是什么”这一关键问题关联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现象 敬重 道德意识 道德自身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审美共同体问题的现象学思路——以阿诺德·伯林特为例
19
作者 陈军 廉晓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6,共8页
当代审美共同体理论试图重构差异性共同体,现象学既是其方法基础,又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角度探讨了审美共同体的形成及意义。伯林特的环境审美共同体尤其体现出现象学思路,他将环境视为社会关系的母体,认为环境是诸文化要素互惠联系的... 当代审美共同体理论试图重构差异性共同体,现象学既是其方法基础,又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角度探讨了审美共同体的形成及意义。伯林特的环境审美共同体尤其体现出现象学思路,他将环境视为社会关系的母体,认为环境是诸文化要素互惠联系的过程并作为文化环境构成了审美经验的“语境化背景”,个体与环境相互塑造形成的连续统一体是共同体的本真面貌。伯林特的贡献在于融合了个体感知与共同体实践两方面内容,提出了更加完整的审美共同体思路。但如何将共同体推及更大范围,仍是其理论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共同体 现象 环境共同体 伯林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身体作为情境化理解的具身形式——论海德格尔现象学和当代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具身问题
20
作者 刘环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2,159,共11页
海德格尔思想中的身体隐匿问题在西方学界一直备受诟病,但《存在与时间》的此在分析却经由德雷福斯等学者的阐释,启发了20世纪人工智能具身研究的发展。这表明海德格尔现象学中暗含了某种不明显的身体观。德雷福斯将海德格尔的“存在理... 海德格尔思想中的身体隐匿问题在西方学界一直备受诟病,但《存在与时间》的此在分析却经由德雷福斯等学者的阐释,启发了20世纪人工智能具身研究的发展。这表明海德格尔现象学中暗含了某种不明显的身体观。德雷福斯将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解”解读为前反思的具身意向性,后者是支配人类具身实践的情境化理解,无法被还原为抽象统一的逻辑符号和人工计算机语言,基于此,德雷福斯批驳了人工智能表征主义思想。本文尝试立足于德雷福斯的工作,重构海德格尔的身体阐释:现象学身体不是自然主义视角下物理生物系统的躯体,而是一种前反思性的情境化理解的具身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身体 存在理解 情境化 框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