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的护理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张玉荣 许昉方 +1 位作者 吴淑萍 樊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8期2274-2276,2280,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的护理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 目的:探究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的护理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和研究组(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的护理模式联合心理护理),每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儿多动指数(CIH)、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儿童睡眠紊乱量表-睡眠启动与维持障碍维度(SDSC-DIMS)评分]、特应性皮炎积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多动指数、PSQI、SDSC-DIMS、特应性皮炎积分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5、7.279、0.294、0.140、0.233、0.20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2,P<0.05)。结论:在特应性皮炎患儿治疗期间开展基于SCORAD的护理模式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多动症状和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 心理护理 多动指数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达灿 刘炽 +3 位作者 朱海莉 刘俊峰 黄楚君 莫秀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96-296,共1页
目的评价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ing AD,SCORAD)指数在评估特应性皮炎(AD)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SCORAD指数3个单项之间以及单项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皮损面积与皮损强度、SCORAD指数... 目的评价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ing AD,SCORAD)指数在评估特应性皮炎(AD)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SCORAD指数3个单项之间以及单项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皮损面积与皮损强度、SCORA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02,0.000)。皮损面积与主观症状无显著相关(P>0.05)。皮损强度与主观症状、SCORA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27,0.000)。主观症状与SCORA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00)。结论SCORAD指数在评估AD病情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的护理模式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灵珊 申婷 宁玲丹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7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的护理模式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的护理模式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SCORAD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多动指数、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儿童睡眠紊乱量表-睡眠启动与维持障碍维度(SDSC-DIMS)]、特应性皮炎积分。结果:观察组多动指数各项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PSQI和SDSC-DI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主观症状及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治疗期间开展基于SCORAD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多动症状和睡眠质量,降低其特应性皮炎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 婴儿期 多动指数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的针对性护理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冰清 王宋明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1期2962-2965,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的针对性护理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 目的:探索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的针对性护理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6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特应性皮炎积分、睡眠质量及多动症状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皮肤破损范围、皮肤破损严重程度、主观症状评价及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多动指数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特应性皮炎积分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特应性皮炎积分,提升其睡眠质量,缓解其多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皮炎积分 针对护理 睡眠质量 多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泡浴方外洗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细菌定植情况研究
5
作者 金琴琴 蔡钰 +2 位作者 尤姗姗 桑振华 王晓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评价湿疹泡浴方外洗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皮肤微生态的影响,为湿疹泡浴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挑选100例符合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患儿(3个月~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 目的:评价湿疹泡浴方外洗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皮肤微生态的影响,为湿疹泡浴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挑选100例符合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患儿(3个月~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保湿基础上加用湿疹泡浴方外洗,对照组仅采取保湿治疗。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两组特应性皮炎评估(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SCORAD积分由(48.23±7.72)分显著降至(18.91±4.16)分(P<0.01);EASI评分由(20.52±5.45)分显著降至(5.51±1.67)分(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密度显著下降(P<0.05)。以上指标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湿疹泡浴方外洗可明显减轻特应性皮炎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是一种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湿疹泡浴方 皮炎临床积分 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细菌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鹏月 彭戈 +3 位作者 崔丽霞 慕珍珍 杨帆 韩秀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5-28,33,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血清中维生素D与特应性皮炎(AD)积分指数评分(SCORAD)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血常规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血清总IgE、血清钙离子及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与SCORA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 目的研究儿童血清中维生素D与特应性皮炎(AD)积分指数评分(SCORAD)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血常规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血清总IgE、血清钙离子及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与SCORA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44例AD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时期相同数量健康儿童的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用SCORAD进行评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测定其血常规、血清总IgE、血清钙离子和血清维生素D,并根据体质量、身高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MI),由同1名医师对患儿进行SCORAD计算。结果观察组中血清维生素D与SCORAD呈负相关(r=-0.305,P=0.044),与钙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366,P=0.015)。另外,SCORAD与嗜酸粒细胞百分比、绝对值及总IgE值呈正相关(r1=0.355,r2=0.398,r3=0.397;P1=0.018,P2=0.008,P3=0.008)。观察组的25(OH)D浓度低于对照组(Z=-2.028,P=0.043),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总IgE和钙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Z1=-3.965,Z2=-4.112,Z3=-2.479;P1<0.001,P2<0.001,P3=0.013)。结论儿童25(OH)维生素D可能与SCORAD有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维生素D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免疫指标和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佳佳 翟盼盼 +1 位作者 尹一 黄岩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2087-2091,209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特应性皮炎(AD)患儿免疫指标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AD患儿15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将150例AD患儿分为轻...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特应性皮炎(AD)患儿免疫指标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AD患儿15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将150例AD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AD组,选择同时期在该院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和AD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并检测2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食物特异性IgE(sIgE)、白细胞介素(IL)-4、IL-5水平。结果不同组别间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AD组EOS及血清tIgE、IL-4、IL-5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重度AD组血清tIgE水平显著高于轻度AD组和中度AD组(P均<0.05),重度AD组血清IL-4和IL-5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AD组(P均<0.05)。轻度、中度、重度AD组食物过敏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AD组食物过敏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AD组和中度AD组(P均<0.05);轻度、中度和重度AD组患儿均以心火脾虚证型最多见。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脾虚湿蕴证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轻度AD组(P均<0.05)。结论IgE介导的超敏反应,特别是食物过敏可能是AD患儿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不同严重程度的AD患儿中医证型均以心火脾虚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皮炎 疾病严重程度 中医证型 特应性皮炎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濮益菁 吴卫刚 夏治华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饮子加味治疗,2...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饮子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瘙痒程度、皮肤屏障功能及临床疗效,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SCORAD、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SCORA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经皮水分丢失(TEWL)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TEWL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疗效较好,能缓解瘙痒症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血虚风燥证 当归饮子 氯雷他定 特应性皮炎积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皮肤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针对性护理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影响
9
作者 张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6期129-132,共4页
观察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以30适合本次研究的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30例为样本,样本均是本院在2019年06月至2022年0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特应... 观察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以30适合本次研究的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30例为样本,样本均是本院在2019年06月至2022年0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特应性皮炎患儿15例,应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特应性皮炎患儿15例,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对照组患儿和研究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的效果,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特应性皮炎积分、睡眠质量评分、多动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特应性皮炎患儿在接受针对性护理之后,相对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特应性皮炎患儿,在特应性皮炎积分、睡眠治疗评分以及多动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特应性皮炎患儿,两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应用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特应性皮炎积分,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多动症状,建议临床医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护理 特应性皮炎积分 婴儿期皮炎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特应性湿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娟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特应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脾虚湿蕴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儿均予氯雷他定片与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并给予润肤剂、健康教育、沐浴指导等...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特应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脾虚湿蕴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儿均予氯雷他定片与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并给予润肤剂、健康教育、沐浴指导等基础处理措施。观察组加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评价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和研究者整体评价法(IGA)评分,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情况。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SCORAD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CDLQI及IG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CDLQI及I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特应性湿疹可进一步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儿童 脾虚湿蕴证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生活质量 特应性皮炎积分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茜茜 王位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11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吡美莫司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症状积分(SCORAD)和皮肤病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吡美莫司乳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症状积分(SCORAD)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QLI)及血清claudin-1、白介素(interleukin,IL)-17A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CORAD、DQL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laudin-1、IL-17A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血清claudin-1水平升高(P<0.05),血清IL-17A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这可能与其调节血清claudin-1、IL-17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皮炎 皮炎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普利尤单抗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汪静 王严建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2期447-452,共6页
目的观察度普利尤单抗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94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次,1次/... 目的观察度普利尤单抗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94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次,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成人首剂注射负荷剂量600 mg,2周后剂量300 mg。儿童体质量60 kg及以上,首剂负荷剂量600 mg,2周后第2剂300 mg。30 kg≤体质量<60 kg,首剂负荷剂量400 mg,2周后第2剂200 mg;15 kg≤体质量<30 kg,给予1剂600 mg。两组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皮肤病生活质量问卷(DLQI)评分、特应性皮炎积分表(SCORAD)评分、瘙痒/睡眠和皮肤美观度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皮肤红斑和皮肤丘疹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LQI评分、SCORAD评分、瘙痒/睡眠–数字评分分级法(NRS)和皮肤美观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与度普利尤单抗协同治疗,可改善患者特应性皮炎症状,促使炎性反应减弱,缓解患者皮损状态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中重度皮炎 皮肤病生活质量问卷 特应性皮炎积分 皮肤美观度评分
原文传递
连苓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青少年特应性皮炎发作期心火脾虚证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13
作者 范子怡 孙占学 +4 位作者 张慧丽 李林仙 马胜南 雷胜屹 张莉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42-2449,共8页
目的评价连苓方治疗青少年特应性皮炎(AD)发作期心火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A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依巴斯汀片,治疗组口服连苓方,两组皆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 目的评价连苓方治疗青少年特应性皮炎(AD)发作期心火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A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依巴斯汀片,治疗组口服连苓方,两组皆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改善50%(SCORAD50)和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改善75%(SCORAD75)达标率、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5例,采用意向性分析,最终两组各46例纳入统计。两组治疗后SCORAD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SCORAD50和SCORAD75的达标率分别为80.43%、47.8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63.04%、26.09%(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CDLQI评分、AI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C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A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CORAD评分中的红斑、丘疹/水肿、渗出/结痂、表皮剥脱、干燥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患儿红斑、丘疹/水肿、渗出/结痂、干燥情况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红斑、渗出/结痂、表皮剥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中的心烦、瘙痒、口干、纳差、大便不调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瘙痒、心烦、小便赤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瘙痒、口干、纳差、大便不调、小便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连苓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可有效改善青少年AD发作期心火脾虚证的临床症状,在减轻患儿皮损、瘙痒、缓解伴随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连苓方 随机对照试验 心火脾虚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
原文传递
中药脐疗贴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汪洋 李耀耀 +2 位作者 李嫦嫦 陈信春 林晓琼 《中华全科医学》 2025年第4期665-668,共4页
目的特应性皮炎(AD)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常规治疗的效果有限。本研究探讨中药脐疗贴治疗儿童AD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9例AD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特应性皮炎(AD)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常规治疗的效果有限。本研究探讨中药脐疗贴治疗儿童AD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9例AD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吡美莫司乳膏和润肤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脐疗贴治疗,治疗4周后通过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并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评估疗效,并比较实验室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皮肤屏障功能[皮损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和经皮水分丢失(TEW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SCORA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11.27±2.64)分vs.(14.01±3.45)分]低于对照组,SSRI[(53.92±12.79)%vs.(41.23±10.25)%]、总有效率[95.56%(43/45)vs.79.55%(35/4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gE、外周血EOS和TEWL均较治疗前下降,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IgE、外周血EOS和TEWL低于对照组,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疗贴能有效缓解患儿AD症状和下调血清IgE、外周血EOS水平,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增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儿童 脐疗贴 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 皮肤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湿疹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少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治疗+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湿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治疗+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湿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GAS)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4、IL-13、IL-17水平、皮损范围、严重程度、瘙痒和睡眠、VAS评分及SCORAD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SCORAD积分、IL-4、IL-13、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AS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有效降低湿疹患者机体炎性反应,调节胃泌素紊乱状况,进而改善皮损、减轻瘙痒,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健脾化湿汤 丁酸氢化可的松 胃泌素 因子 特应性皮炎积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