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项目式复习教学——探秘非遗湿拓画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莹莹 熊莉 +1 位作者 黎泓波 王素琴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48,共7页
以“探秘非遗湿拓画”为项目主题,学生通过完成四个项目任务——制备并检验画液性能、探究牛磺酸在颜料配制中的作用、分析颜料在液面上的扩散现象以及解释拓印图案的原理,深入分析特定的分子结构特征,推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解释物... 以“探秘非遗湿拓画”为项目主题,学生通过完成四个项目任务——制备并检验画液性能、探究牛磺酸在颜料配制中的作用、分析颜料在液面上的扩散现象以及解释拓印图案的原理,深入分析特定的分子结构特征,推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解释物质的性质,加强对“分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物质性质”内在联系的理解,发展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分子结构 分子间作用力 物质的性质 证据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为中心”理念下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研究——以“水的净化”为例
2
作者 叶婷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认识,落实核...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认识,落实核心素养。通过设计观“生命吸管”识“水的净化”悟“水的净化”三个环节,认识化学物质,感受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学习化学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变化,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为中心 初中化学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物质的性质辨析
3
作者 戈艳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22年第7期81-82,共2页
我们在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比较中,往往难以分辨其性质间的差异,在解析相关题目时,对一些物质的性质混淆不清,造成解题失误,现原创两道试题进行辨析。
关键词 物质的性质 解题失误 辨析 常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4
作者 刘明 《中学理科(初中数理化)》 2003年第1期13-18,93,共7页
关键词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结构 物理性质 中考 化学 专题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 物质的性质与制备
5
作者 陈保立 《中学理科(初中)》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本题是以学生实验活动所得出的结论为背景,设计出的一道选择题,旨在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解答该题应抓住“溶液”、“蓝色”等信息。A选项符合题意。
关键词 物质的性质与制备” 中考 化学 专题复习 知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究
6
作者 陆金凤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5年第5期11-14,共4页
立足于“物质的性质与转化”,从模型建构、模型修正和模型运用方面阐释化学“模型认知”的内涵,又分别从单元教学整体思路、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路径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模型认知”素养的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路径。
关键词 模型认知 单元整体教学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原文传递
知识与素养同步发展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以“物质的性质与转化”为例
7
作者 邵国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5年第8期42-44,共3页
以“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教学为例,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和明确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最后,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前提,结合3个活动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此完善“知识与素养”同步的化... 以“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教学为例,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和明确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最后,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前提,结合3个活动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此完善“知识与素养”同步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与素养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复习教学设计——以一轮复习课“物质的组成、性质和转化”为例
8
作者 徐伟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16期77-80,96,共5页
本文探讨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的创新策略,强调深度学习在提升复习效率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关键作用。针对传统复习模式的不足,提出整合复习内容、深化复习本质、凸显化学学科思维及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旨在有效促进学生成绩与学科... 本文探讨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的创新策略,强调深度学习在提升复习效率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关键作用。针对传统复习模式的不足,提出整合复习内容、深化复习本质、凸显化学学科思维及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旨在有效促进学生成绩与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学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机衔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9
作者 林双龙 杨晓环 +4 位作者 王妍 次立杰 胡江浦 周健 侯悦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28,共4页
各学段的衔接教育一直以来是国家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化学学科的衔接研究主要集中在初高中衔接,针对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相关研究较少,但作为化学启蒙的小学科学课程不该被忽视。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为例,通过对比分析202... 各学段的衔接教育一直以来是国家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化学学科的衔接研究主要集中在初高中衔接,针对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衔接的相关研究较少,但作为化学启蒙的小学科学课程不该被忽视。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为例,通过对比分析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与2个科目的教材,找准2个学科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上的衔接点,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衔接建议。研究发现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在课程标准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这部分内容的衔接点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衔接教学设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小学科学 衔接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原文传递
从“性质-原理-价值”阐释物质分离问题
10
作者 刘忠英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离问题是考查学生对单质、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审题能力的重要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要求较高.笔者从物质的性质、分离的原理、分离的价值系统阐述物质的分离问题.
关键词 审题能力 物质分离 实验操作能力 掌握程度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离 物理性质
原文传递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晶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9-23,共5页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学习主题进行解读,该主题体现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化要求,包括以大概念为统领的主题内容结构和要求、明确核心素养表现期望的学业要求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提示建议等。
关键词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物质的多样性 大概念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探究教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杰 王磊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2,共3页
探究教学的深入开展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教学设计为背景,详述了3个核心探究:范德华力的成因、范德华力的影响因素和氢键模型的建构.对实施创造性探究教学的策... 探究教学的深入开展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教学设计为背景,详述了3个核心探究:范德华力的成因、范德华力的影响因素和氢键模型的建构.对实施创造性探究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反思:在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打造展示和发展思维的环境;在实施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探究教学 高级思维能力 物质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的性质及其对土壤环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2
13
作者 袁金华 徐仁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9-785,共7页
在厌氧或者绝氧的条件下对生物质进行热解,可产生含碳丰富的固体物质,称为生物质炭。由于生物质炭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巨大应用前景和对土壤碳的增汇减排作用,近期成为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生物质炭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对土... 在厌氧或者绝氧的条件下对生物质进行热解,可产生含碳丰富的固体物质,称为生物质炭。由于生物质炭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巨大应用前景和对土壤碳的增汇减排作用,近期成为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生物质炭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对土壤环境功能的影响,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含有大量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植物的生长;生物质炭一般呈碱性,施用生物质炭可以降低土壤的酸度和有毒元素如铝和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生物质炭表面含有丰富的-COOH、-COH和-OH等含氧官能团,它们产生的表面负电荷使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CEC),施用后可以提高土壤的CEC;生物质炭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生物质炭具有高度的孔隙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空隙度和保水能力,降低土壤容重,有利植物根系生长;生物质炭是一种含碳的聚合物,主要由单环和多环的芳香族化合物组成,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较强的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增强了土壤的固碳作用,减少碳向大气的再释放。该文可为从事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固碳减排、污染土壤修复和土壤改良与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的性质 土壤肥力 固碳减排 污染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化学微项目学习——以“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复习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刚 许燕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37,共7页
在化学课堂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结合微项目学习模式,从课堂教学角度出发,构建选定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交流成果等4个教学流程,确立实施教学的核心问题,设计了鲁科版高一化学“物质的性质与转... 在化学课堂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结合微项目学习模式,从课堂教学角度出发,构建选定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交流成果等4个教学流程,确立实施教学的核心问题,设计了鲁科版高一化学“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复习课”,进行了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化学微项目学习的实践教学,结合实践的基本情况提出4点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微项目学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单元复习
原文传递
基于科学探究的“物质性质与检验”复习教学——以“走近生石灰干燥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宏春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3年第11期6-9,共4页
以生活中常见的生石灰干燥剂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对久置生石灰干燥剂成分的预测与实验验证,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复习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与检验方法,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沉淀的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发展其对钙... 以生活中常见的生石灰干燥剂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对久置生石灰干燥剂成分的预测与实验验证,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复习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与检验方法,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沉淀的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发展其对钙元素化舍物之间联系与转化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运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与检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灰干燥剂 科学探究 物质的性质与检验 复习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实现物质的除杂
16
作者 凡江华 《初中生辅导》 2023年第18期68-70,共3页
物质的除杂是指根据物质性质上的差异,利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含量较少的杂质,从而获得所需物质(以下简称“目标物”)。物质的除杂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难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 物质的除杂是指根据物质性质上的差异,利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含量较少的杂质,从而获得所需物质(以下简称“目标物”)。物质的除杂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难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实现杂质的分离和转化。下面将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对物质的除杂进行分类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方法 物质的性质 分类讨论 重难点 初中化学学习 除杂 物质 化学性质
原文传递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知识小结
17
作者 郑云忠 王桂珍 《中学生理科月刊(初三版)(中考金刊)》 2004年第5期16-19,53,共5页
一、复习要求 1.常识性介绍:催化剂;爆炸;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金属活动性;pH和酸碱指示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一、复习要求 1.常识性介绍:催化剂;爆炸;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燃;金属活动性;pH和酸碱指示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中考 化学 专题复习 知识点 复习要求
原文传递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概念辨析及考题例释
18
作者 边永平 《高中数理化》 2023年第14期45-47,共3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质世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为了方便研究,需要将众多的物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探索各类物质的共性与特性.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能从不...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质世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为了方便研究,需要将众多的物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探索各类物质的共性与特性.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学生要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释 物质分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不同层次 考题 共性与特性 物质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物质挥发性对化学实验的干扰
19
作者 余忠良 《高中数理化》 2020年第12期55-55,共1页
许多物质具有挥发性,用具有挥发性的物质进行气体制取实验时,产生的气体中往往混有挥发性的反应物,这样就会对气体的检验、气体性质比较产生干扰,影响制取物质的质量.1干扰物质性质的比较在物质的性质比较实验中,先反应的生成物中混有... 许多物质具有挥发性,用具有挥发性的物质进行气体制取实验时,产生的气体中往往混有挥发性的反应物,这样就会对气体的检验、气体性质比较产生干扰,影响制取物质的质量.1干扰物质性质的比较在物质的性质比较实验中,先反应的生成物中混有挥发性的反应物,对后续实验会产生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性质 化学实验 干扰物质 物质的性质 挥发性 气体制取 影响 生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研究
20
作者 张亚静 《高中数理化》 2024年第4期75-76,共2页
实验探究题是高考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考题,一般考查物质的性质或者反应原理.本文结合实例,对该类题型加以总结.1性质探究类实验.性质探究实验主要考查试剂的选择、装置仪器的规范、步骤优化、实验设计、现象的探究和结论的评价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 反应原理 实验探究题 探究实验 解题研究 实验设计 高考化学实验 物质的性质 结合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