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青蒿素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以“物质的分离提纯”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玉叶 杨发福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充分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将我国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展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融入化学课堂,有助于丰富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为例,以... 充分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将我国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展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融入化学课堂,有助于丰富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为例,以科学家屠呦呦研究、提取青蒿素的历程为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菁蒿素精神 文化自信 化学教学 物质的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例
2
作者 梁真珍 范斌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3期62-65,共4页
文章以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课“物质的分离提纯”为例,探讨在大概念统领下进行高三专题复习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从高考真题出发,分析其设计的背景、问题的设置方式等,抽离出物质分离提纯的底层逻辑,即“性质差异”大概念,在此大概念的基础... 文章以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课“物质的分离提纯”为例,探讨在大概念统领下进行高三专题复习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从高考真题出发,分析其设计的背景、问题的设置方式等,抽离出物质分离提纯的底层逻辑,即“性质差异”大概念,在此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解决高考真题中的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构建物质分离提纯的解题思维模型,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高三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离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新授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永才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3-17,共5页
针对《化学1》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阐述了基于学科观念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实录以及教学反思。教学形式上求新,模仿央视2套"是真的吗"节目的环节开展讨论;教学内容上求实,联系"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实际... 针对《化学1》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阐述了基于学科观念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实录以及教学反思。教学形式上求新,模仿央视2套"是真的吗"节目的环节开展讨论;教学内容上求实,联系"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上求变,从原理的迁移、装置的改进和仪器的选择等角度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及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和理解,以求引领学生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思维发展和个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化学学科观念 设计思想 教学实录 教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发展的“物质的分离”主题探究教学模型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秦林 王磊 孔德靖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综述关于“物质的分离”的已有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的分离”的教学模型.在学生情况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整体设计和实施了《化学1》第一章第一节物质分离的3个教学任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完善了“物质的分离... 在综述关于“物质的分离”的已有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的分离”的教学模型.在学生情况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整体设计和实施了《化学1》第一章第一节物质分离的3个教学任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完善了“物质的分离”主题探究教学模型和实施策略.在实施各环节的探究活动中展示了对学生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学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教学素材、突显生产生活素材与学科知识的关系,体现物质分离知识的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教学模型 物质的分离 高级思维 教学策略 化学学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教学实录和点评 被引量:4
5
作者 江敏 朱慧仪 吴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55,共5页
对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进行了教学实录,并从知识的价值、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处理、课堂的开放等方面对该节课进行了点评。
关键词 物质的分离 过滤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解决模式下化学实验素养的形成与落实——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韩书影 潘则南 曹育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展示实物,使学生经验程序化;抽象实验流程图,形成定量分析的模型;引入辅助实验突破认识障碍;渗透化学实验应急措施;引入化学史进行情感升华等,建构起对典型案例... 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展示实物,使学生经验程序化;抽象实验流程图,形成定量分析的模型;引入辅助实验突破认识障碍;渗透化学实验应急措施;引入化学史进行情感升华等,建构起对典型案例的全方位理解,有利于化学实验素养的提高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学生问题 实验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与翰林版化学教科书在物质的分离实验上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第10期29-30,共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实验设置与翰林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实验设置有相似处也有不同处。通过将物质的分离这一实验进行对比,在使用人教版教科书进行实验教学时,借鉴翰林版中有关实验的一些内容,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 人教版 翰林版 高中化学教科书 物质的分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质的分离和除杂”解题技巧初探
8
作者 戴晓晓 《中学化学》 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
一、建构物理分离方法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中,有些学生由于思维的局限,总想着如何用化学方法进行解答,殊不知有些简便的物理分离方法如过滤,结晶,蒸馏等更加快速,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通过例题,帮助学生建构初中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有利... 一、建构物理分离方法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中,有些学生由于思维的局限,总想着如何用化学方法进行解答,殊不知有些简便的物理分离方法如过滤,结晶,蒸馏等更加快速,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通过例题,帮助学生建构初中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1选择合适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分离 科学思维 分离和提纯 简单问题复杂化 学生建构 物质的分离 技巧初探 初中
原文传递
依托变构学习模型的教学实践探究——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例
9
作者 葛蕊干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2年第4期26-28,共3页
变构学习模型是关于学习复杂性机理的一种理论解释,它突破了从单一维度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而以综合的视角将学习看作学习者的自我创新过程。在苏教版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教学中,教师依托变构学习模型开展教学,以“青蒿素的提取... 变构学习模型是关于学习复杂性机理的一种理论解释,它突破了从单一维度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而以综合的视角将学习看作学习者的自我创新过程。在苏教版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教学中,教师依托变构学习模型开展教学,以“青蒿素的提取”为情境素材,设计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样化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构学习模型 物质的分离提纯 情境教学 提取青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认知模型,促进思维发展--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为例
10
作者 陈迎春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 2021年第9期39-42,38,共5页
以“如何煮出一杯浓香的普洱茶”为情境开展主题式教学,在“选茶、洗茶”、“投茶、煮茶”、“出茶、饮茶”三个教学环节中设置了“普洱茶叶表面白白的物质是什么?”、“如何辨别白霜和霉变?”、“茶壶盖上的水珠从何而来?”和“怎么分... 以“如何煮出一杯浓香的普洱茶”为情境开展主题式教学,在“选茶、洗茶”、“投茶、煮茶”、“出茶、饮茶”三个教学环节中设置了“普洱茶叶表面白白的物质是什么?”、“如何辨别白霜和霉变?”、“茶壶盖上的水珠从何而来?”和“怎么分离出“茶氲””等生活问题,以问题解决为抓手,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模型认知,促进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模型认知 思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性质-原理-价值”阐释物质分离问题
11
作者 刘忠英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离问题是考查学生对单质、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审题能力的重要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要求较高.笔者从物质的性质、分离的原理、分离的价值系统阐述物质的分离问题.
关键词 审题能力 物质分离 实验操作能力 掌握程度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分离 物理性质
原文传递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化学探究活动一般思路方法建构——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复习课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莫璇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学生面对化学实验探究问题无从下手的情况,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一类探究实验为例,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解决"物质分离与提纯"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方法。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复习课
原文传递
基于“物质分离与提纯”模型的“水的净化”教学研究
13
作者 刘国豪 《化学教与学》 2022年第6期48-52,共5页
通过模型建构的教学模式,逐步探索“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而在熟悉情境中应用模型、修整模型、完善模型,深入挖掘学科知识背后的核心素养,整合教材内容,提供单元主题类教学案例。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模型建构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水的净化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习课中的思维与复习课设计——以初中化学“混合物的分离和物质提纯”专题复习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俊 朱盈 吴俊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2,共4页
复习中的认知思维活动主要包含基础性思维活动、概括性思维活动、系统性思维活动、应用性思维活动以及发展性思维活动等五种类型。介绍对"混合物的分离和物质提纯"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着重阐释复习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 复习中的认知思维活动主要包含基础性思维活动、概括性思维活动、系统性思维活动、应用性思维活动以及发展性思维活动等五种类型。介绍对"混合物的分离和物质提纯"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着重阐释复习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总体构思与流程,并讨论兴趣与学生主动思维,问题与引导激活思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思维 混合物的分离物质提纯 复习课设计 初中化学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大概念统领下发展模型认知的单元教学实践——以“水处理过程的化学”主题为例
15
作者 谭湘湘 何彩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8,共7页
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以“水处理过程的化学”为例开展主题教学,整体考虑水的净化、硬水软化、含铬污水处理3个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并应用拓展“水处理”认知模型,促进学科知识结构化,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 认知模型 物质的分离与转化 水处理 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知识 联系实际: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以“水的净化”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金萍 何彩霞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水的净化”教学为例,聚焦学科知识本质与思维方法,关注学生认识与思维发展,通过真实情景素材,把知识学习融入问题解决之中,力求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
关键词 水的净化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知识结构与思维方法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讨论的化学实验复习教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华兴 相佃国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49,共4页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学生失分最多的试题.根据高中学生思维及化学实验内容的特点,采用问题讨论的方式,结合动手实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复习教学,能够有效突破化学实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问题讨论 化学实验 复习教学 实验基本操作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以“海水中的化学”主题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巢生 《基础教育课程》 2021年第22期64-71,共8页
中学化学课堂中,实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基于教材内容的再建构、化学学科观念的发展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本文以“海水中的化学”主题为例,通过... 中学化学课堂中,实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基于教材内容的再建构、化学学科观念的发展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本文以“海水中的化学”主题为例,通过单元目标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课堂教学,使化学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有系统、有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 海水中的化学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的项目式教学——以“设计净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淑贤 商晓绪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33,共6页
以"设计净水系统"为项目主题,介绍了项目教学主题选取、项目目标确定、项目规划、实施与评价策略。项目教学中,关注学生认知与思维发展,随着净水系统的设计、制作、测试和再设计项目学习活动的展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物... 以"设计净水系统"为项目主题,介绍了项目教学主题选取、项目目标确定、项目规划、实施与评价策略。项目教学中,关注学生认知与思维发展,随着净水系统的设计、制作、测试和再设计项目学习活动的展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物理、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提炼真实情境下"物质分离与提纯"解决思路,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体验和感受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水的净化 素养发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初中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