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丹牡丹果荚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分析
1
作者 张延萍 张晨曦 +4 位作者 左海超 高迪 吴琪琪 宋亚飞 赵李缘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17,共9页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牡丹果荚的生物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证明其存在开发和利用的潜力。通过对牡丹果荚提取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其含有88种成分,其中17种成分被选为网络药理学研究对象,对应219个靶点。...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牡丹果荚的生物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证明其存在开发和利用的潜力。通过对牡丹果荚提取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其含有88种成分,其中17种成分被选为网络药理学研究对象,对应219个靶点。在基因本体论分析中,交集靶点主要涉及对异源物质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的富集结果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的分子对接结合能都低于-5.0 kJ/mol,可以稳定结合。综上,牡丹果荚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参与多种生物过程来发挥抗炎和抗菌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牡丹果荚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牡丹果荚 抗炎和抗菌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牡丹花果胶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陈玲 宁二娟 王学方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以丹凤牡丹花为原料,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牡丹花果胶提取工艺,并检测牡丹花果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优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5℃,pH值为1.5,提取时间2 h,溶剂倍数20倍,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花果... 以丹凤牡丹花为原料,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牡丹花果胶提取工艺,并检测牡丹花果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优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5℃,pH值为1.5,提取时间2 h,溶剂倍数20倍,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花果胶提取率为(19.06±0.18)%,与预测值几乎相当。牡丹花果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3.44±0.12)、(2.13±0.11)mg/mL,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4.23±0.10)mmol T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果胶 响应面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牡丹不同茶类夏秋茶香气品质差异分析
3
作者 唐梦婷 廖献盛 +5 位作者 吴先寿 魏明秀 郑玉成 金珊 张见明 叶乃兴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以‘金牡丹’品种夏、秋季嫩梢为原料,分别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及红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夏、秋季的5类茶中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夏茶中鉴定出52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 以‘金牡丹’品种夏、秋季嫩梢为原料,分别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及红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夏、秋季的5类茶中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夏茶中鉴定出52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及醇类为主;秋茶中鉴定出50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为主。香气活性值分析表明,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癸醛、苯甲酸甲酯、香叶醇等是金牡丹绿茶的关键呈香物质;β-紫罗兰酮、2-乙氧基-3-甲基吡嗪、癸醛、苯甲酸甲酯、香叶醇等是金牡丹黄茶的关键呈香物质;香叶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E)-芳樟醇氧化物、2-乙氧基-3-甲基吡嗪等是金牡丹白茶的关键呈香物质;吲哚、苯甲酸甲酯、苯乙醛、香叶醇、(E)-芳樟醇氧化物等是金牡丹乌龙茶的关键呈香物质;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醛、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等是金牡丹红茶的关键呈香物质。秋茶中呈香物质的贡献、种类与数量均多于夏茶,其中,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等42种关键呈香物质在秋季样品中香气活性值均高于夏季。整体而言,金牡丹茶以花香类为主要香型,秋茶香气品质显著优于夏茶,香叶醇、芳樟醇、2-乙氧基-3-甲基吡嗪、苯甲酸甲酯等14种挥发性代谢物为金牡丹茶品种的关键香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不同茶类 夏秋茶 香气品质 香气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中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4
作者 陈玲 王学方 +3 位作者 李智宁 张立攀 李晓 宁二娟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对丹凤和香玉两种牡丹花中的游离酚、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和不溶性结合态酚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主要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凤和香玉... 对丹凤和香玉两种牡丹花中的游离酚、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和不溶性结合态酚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主要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凤和香玉牡丹花的游离酚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总酚含量分别为31.45、32.64 mg/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1.11、40.67 mg/g,其次是酯键合态酚和糖苷键合态酚,不溶性结合态酚含量较低;两种牡丹花游离酚均含有17种成分,其主要成分是白藜芦醇、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大波斯菊苷;酯键合态酚、糖苷键合态酚中主要成分是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不同形态酚类化合物中游离酚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丹凤、香玉牡丹花游离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为855.03、367.10、230.54μmol/g和499.06、290.64、196.39μmol/g;丹凤和香玉牡丹花的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2.15、13.87μg/mL。研究结果对丹凤和香玉多酚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游离酚 酯键合态酚 糖苷键合态酚 不溶性结合态酚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控制
5
作者 彭腾腾 李海燕 +4 位作者 尹盼盼 王信 范彬 马趣环 石晓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并控制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粉用量、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交联聚维酮用量为影响因素,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结合反向传播神经... 目的优化紫斑牡丹花粉片制备工艺,并控制其半成品颗粒质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粉用量、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交联聚维酮用量为影响因素,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试验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遗传算法(GA)优化制备工艺。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测定半成品颗粒含水量、流动性、可压性、吸湿性。结果最佳条件为花粉用量76%,乳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1∶2,交联聚维酮用量13%,交联聚维酮内外加入比例1∶2,乙醇体积分数70%,综合评分为33.2分。半成品颗粒平均休止角为18.67°,压缩度为18.71%,豪斯纳比率为1.23%,最大吸湿率为13.17%,临界相对湿度为55.72%。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紫斑牡丹花粉相关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并且其半成品颗粒质量可控,能保证制粒过程顺利和提高花粉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花粉片 制备工艺 半成品颗粒 质量控制 响应面试验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遗传算法(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活性成分及功效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邵玉如 乔琦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29,共6页
牡丹花是药食同源植物,每年因大量花瓣凋落而未充分利用造成浪费,牡丹花除了观赏价值外,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不可忽视。该研究综述了牡丹花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牡丹花的活性成分、功效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以期为牡丹花在食品、医药和... 牡丹花是药食同源植物,每年因大量花瓣凋落而未充分利用造成浪费,牡丹花除了观赏价值外,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不可忽视。该研究综述了牡丹花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牡丹花的活性成分、功效及应用的最新进展,以期为牡丹花在食品、医药和日化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成分 功能 黄酮类 酚类
原文传递
基于DSS标记鉴别牡丹、芍药及川赤芍
7
作者 陈灵丽 王多梅 +4 位作者 蒲婧哲 胡冲 蒋超 袁媛 张亚中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鉴别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DNA特征序列(DSS)标记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基于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采用IdenDSS软件筛选出DSS组及其特异性引物对,经DNA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测序、序列比对进...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鉴别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DNA特征序列(DSS)标记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基于芍药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采用IdenDSS软件筛选出DSS组及其特异性引物对,经DNA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测序、序列比对进行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目标DSS验证。结果:通过对5对候选DSS的验证,确定联合2个DSS(GTAACTTGCTATCCTCTTGCCTAGCAGGCAAAGATTTACT、ACTACGAA GAAGTTCCGGGGGTTACAAAGGAAACTTCGAG)标记可用于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鉴定,将DSS上传至中药分子鉴定平台(http://www. herbsdna. com)标准数据库中,结合数据库的BLAST功能,可实现牡丹、芍药及川赤芍的快速、准确鉴定。结论:筛选的DSS标记可用于牡丹皮、白芍及赤芍的基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芍药 川赤芍 DNA特征序列 基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暖趋势下1951—2020年牡丹江区域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8
作者 薛宇声 王菲 +2 位作者 周毓彦 宋英俊 刘莹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研究旨在分析牡丹江区域1951—2020年逐日气温变化,探索其趋势、突变点及周期性特征,以评估气温变化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统计... 研究旨在分析牡丹江区域1951—2020年逐日气温变化,探索其趋势、突变点及周期性特征,以评估气温变化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年均气温及极端气温进行详细分析,识别气温变化的趋势、突变点和周期性。研究结果:1951—2020年,牡丹江区域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1980年后气温上升速率加快,气温差缩小幅度显著。突变点分析显示,1980年为重要转折点。周期性分析发现,1960—1980年期间存在显著的中期周期性波动,1990年后周期性有所减弱,但0.2Hz左右的周期性波动仍存在。研究结论:研究揭示了牡丹江区域过去70a间显著的气温上升趋势和周期性特征,为理解该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及制定区域性应对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趋势性 突变性 周期性 牡丹江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牡丹元素在现代汉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9
作者 伊梦茹 陈炜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菏泽牡丹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章主要阐述了菏泽牡丹元素在现代汉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首先介绍了菏泽牡丹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牡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接着分析了牡丹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尤其是牡丹元素在... 菏泽牡丹文化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章主要阐述了菏泽牡丹元素在现代汉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首先介绍了菏泽牡丹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牡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接着分析了牡丹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尤其是牡丹元素在汉服设计应用中的发展前景。通过以上研究分析,设计一系列作品作为菏泽牡丹元素在现代汉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牡丹 现代汉服 设计创新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提取工艺优化
10
作者 周芳 牛壮伟 +1 位作者 袁继承 赵鲁亚 《中国药业》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优化牡丹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标准煎剂总抗氧化能力、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牡丹皮最佳提取工艺为... 目的优化牡丹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标准煎剂总抗氧化能力、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牡丹皮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在该提取工艺下,出膏率为(46.2586±0.1886)%,芍药苷和丹皮酚的含量分别为(9.4856±0.0897)mg/g、(18.2244±0.4642)mg/g,总抗氧化能力为(0.5780±0.0022)μmol Trolox/mL。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可行性及稳定性良好,为制备更高品质的牡丹皮配方颗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芍药苷 丹皮酚 总抗氧化能力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色彩在昆曲服饰中的运用——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11
作者 王媛媛 李奕锦 胡斯羽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1期158-161,共4页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国民的民族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这股文化热潮已深深渗透各种设计范畴,而在服装设计行业内尤为凸显,设计师越来越多地汲取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作出富有东方神韵的作...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国民的民族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这股文化热潮已深深渗透各种设计范畴,而在服装设计行业内尤为凸显,设计师越来越多地汲取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作出富有东方神韵的作品。由此,文章深入探讨昆曲服饰中传统色彩的运用及其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昆曲的艺术特征,尤其是服饰美学,揭示色彩在昆曲表演中的独特作用。对经典剧目《牡丹亭》进行详尽剖析,并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对比古代与现代昆曲演出服饰的用色,旨在彰显色彩如何承载情感、塑造人物性格,并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审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服饰 传统色彩 服饰美学 青春版《牡丹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刘慧 文春玲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3-97,共5页
牡丹江市作为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主产区,其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分析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近年来,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量产值稳步增长,栽培... 牡丹江市作为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主产区,其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分析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近年来,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量产值稳步增长,栽培品种多样,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多渠道整合营销取得进展,但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菌种选育能力弱,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精深加工水平有限,线上营销能力较弱,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菌种选育能力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强精深加工,拓宽营销渠道,强化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发展现状 牡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牡丹汤对湿热型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党萍 蒋华 《中医药学报》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评估大黄牡丹汤对湿热型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就诊的湿热型便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仅使用聚乙二醇治疗,... 目的:评估大黄牡丹汤对湿热型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4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就诊的湿热型便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仅使用聚乙二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水平、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和便秘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问卷(PAC-QOL)、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升高(P<0.01),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降低(P<0.01)。且联合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LPS、D-LA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便秘症状评分中,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PAC-QOL及GSRS评分均降低(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牡丹汤治疗湿热型便秘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有效缓解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牡丹 湿热型便秘 肠道菌群 肠道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果荚机械化采摘装置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党凤魁 赵振鹏 +3 位作者 杜哲 刘义豪 张力元 谢梦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3,34,共7页
针对我国油用牡丹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油用牡丹果荚采摘装置。对控制系统、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并根据油用牡丹生物力学特性确定关键部件工作参数。选取输送带速度、拨禾板转速、拨禾板与往复式切割器垂直... 针对我国油用牡丹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油用牡丹果荚采摘装置。对控制系统、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并根据油用牡丹生物力学特性确定关键部件工作参数。选取输送带速度、拨禾板转速、拨禾板与往复式切割器垂直距离为试验因素,以果荚收获率为试验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的台架试验及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果荚收获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拨禾板速度、输送带速度、拨禾板与往复式切割器垂直距离;输送带速度1.2 m/s,拨禾板转速7.2 rad/s,拨禾板与往复式切割器垂直距离0 cm为最优参数组合;基于最优参数组合,油用牡丹果荚的田间收获率为95.18%,满足油用牡丹果荚收获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果荚 采摘装置 往复式切割器 拨禾板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北麓浅山区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15
作者 谷瑞宁 《西北园艺》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油用牡丹集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一体,是乡村绿化美化、观光旅游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树种。祁连山东段北麓浅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油用牡丹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从栽植地选择、栽植技术、田间管理、籽粒采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甘... 油用牡丹集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一体,是乡村绿化美化、观光旅游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树种。祁连山东段北麓浅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油用牡丹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从栽植地选择、栽植技术、田间管理、籽粒采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甘肃省天祝县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对祁连山油用牡丹优质高产栽培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栽培 技术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州牡丹苗木培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6
作者 邵聘 王忠藏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98-100,共3页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近年来牡丹种植技术不断更新,为使种植户系统掌握牡丹栽培技术,集成了牡丹实生苗播种方法、分株繁殖,观赏牡丹嫁接技术如劈接、嵌接,及培养“什样锦”采用嵌接、贴接、嫩枝嫁接,成活率在85%以上,同时介绍牡丹栽培抚...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近年来牡丹种植技术不断更新,为使种植户系统掌握牡丹栽培技术,集成了牡丹实生苗播种方法、分株繁殖,观赏牡丹嫁接技术如劈接、嵌接,及培养“什样锦”采用嵌接、贴接、嫩枝嫁接,成活率在85%以上,同时介绍牡丹栽培抚育管理等,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播种 分株 高接 抚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麦冬立体套种栽培模式
17
作者 张继雨 孙晓慧 +3 位作者 尉菊萍 王连祥 李敏敏 吕令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油用牡丹种植3年后开始获得效益,为了解决油用牡丹盛果期之前结实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以及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在开展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工作中,通过对油用牡丹和麦冬生态学、生物学习性对比分析,探讨了油用牡丹套种麦冬的可... 油用牡丹种植3年后开始获得效益,为了解决油用牡丹盛果期之前结实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以及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在开展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工作中,通过对油用牡丹和麦冬生态学、生物学习性对比分析,探讨了油用牡丹套种麦冬的可行性。套种实践表明,在油用牡丹进入大量结实前,麦冬经济效益能够弥补油用牡丹的成本投入,该复合经营模式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本文作者对油用牡丹套种麦冬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麦冬 套种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亭》中的花园“阈限空间”阐释
18
作者 董茳桐 《戏剧之家》 2025年第2期9-12,共4页
汤显祖在戏曲《牡丹亭》中凭借空间叙事的能力,赋予花园以超验色彩,创造了介于宅院内外、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花园“阈限空间”。花园使杜丽娘照见了内在生命力,从而脱离了类别的社会结构实现了对爱情的追求,杜丽娘对阈限空间的体验成为生... 汤显祖在戏曲《牡丹亭》中凭借空间叙事的能力,赋予花园以超验色彩,创造了介于宅院内外、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花园“阈限空间”。花园使杜丽娘照见了内在生命力,从而脱离了类别的社会结构实现了对爱情的追求,杜丽娘对阈限空间的体验成为生存体验的内在形式,于此发觉其自我真实的心灵和情感。花园阈限空间因其在结构中处于边缘、模糊的位置,构成了对以礼教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威胁与破坏,彰显了无序的危险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花园 阈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和伊藤杂种复色品种的花色分类
19
作者 王心怡 郭可为 +3 位作者 康仲英 康建慧 张贵敏 袁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65-72,共8页
牡丹为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 Moutan)植物,是中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花,花色、花型多样且品种繁多;伊藤杂种(P. Itoh Group)为芍药属的牡丹组和芍药组(Sect. Paeonia)组间杂交后育成的品种群。复色是一种特殊的花色呈色类型,... 牡丹为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 Moutan)植物,是中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花,花色、花型多样且品种繁多;伊藤杂种(P. Itoh Group)为芍药属的牡丹组和芍药组(Sect. Paeonia)组间杂交后育成的品种群。复色是一种特殊的花色呈色类型,牡丹和伊藤杂种复色品种丰富,现有的花色分类无法全面描述复色品种的花色特征。笔者经实地调查,结合文献分析,将2个类群中复色品种的花色分为单株复色、单花复色、花期复色3类,其中单花复色分6种类型。牡丹品种复色类型丰富,尤其是西北牡丹品种群中复色品种较多;伊藤杂种复色品种占比大,以渐变复色类型为主,少数品种兼具条纹、斑点和单株复色等多种类型。本文提出了新的牡丹与伊藤杂种花色复色分类方案,可为芍药属花色改良与新品种DUS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伊藤杂种 复色品种 花色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20
作者 郭振国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89-90,206,共3页
牡丹是菏泽一张亮丽的名片,牡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菏泽市的影响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目前菏泽市牡丹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未形成深加工产业体系、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牡丹产品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完... 牡丹是菏泽一张亮丽的名片,牡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菏泽市的影响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目前菏泽市牡丹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未形成深加工产业体系、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牡丹产品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完善牡丹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方面提出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产业 菏泽市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