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牡丹亭》中的花园“阈限空间”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汤显祖在戏曲《牡丹亭》中凭借空间叙事的能力,赋予花园以超验色彩,创造了介于宅院内外、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花园“阈限空间”。花园使杜丽娘照见了内在生命力,从而脱离了类别的社会结构实现了对爱情的追求,杜丽娘对阈限空间的体验成为生存体验的内在形式,于此发觉其自我真实的心灵和情感。花园阈限空间因其在结构中处于边缘、模糊的位置,构成了对以礼教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威胁与破坏,彰显了无序的危险力量。
作者 董茳桐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戏剧之家》 2025年第2期9-12,共4页 Home Dram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5

  • 1周宁.花园:戏曲想像的异托邦[J].戏剧文学,2004(3):22-26. 被引量:22
  • 2道格拉斯,玛丽.2008.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柳博贽,卢忱,译.北京:民族出版社.
  • 3[1]Mary Douglas.Purity and Danger-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M].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imited,1966.
  • 4孙施文.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翻转——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评论[J].城市规划,2007,31(8):80-87. 被引量:31
  • 5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 6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4.
  • 7涂尔干,莫斯.[1903]2005.原始分类[M].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8Ardener, Edwin. 1967. "Review: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 Man(New Series) 2(1).
  • 9Douglas, Mary. 1970. Natural Symbols: Exploration in Comsmology. New York: Pantheen Books.
  • 10Fardon, Richard. 1999. Mary Douglas :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共引文献16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