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丝含水率和雾化剂复配比例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径分布和浓度的影响
1
作者 李智 肖忠铧 +5 位作者 赵文涛 汪旭 杨菁 冯奇 刘成 高乃平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目的】研究烟丝含水率和雾化剂复配比例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径分布和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CS抽吸模拟采样机和DMS500快速粒径谱仪系统,测试不同烟丝含水率和雾化剂复配比例的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径分布和浓度。【结果】①不同含... 【目的】研究烟丝含水率和雾化剂复配比例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径分布和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SCS抽吸模拟采样机和DMS500快速粒径谱仪系统,测试不同烟丝含水率和雾化剂复配比例的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径分布和浓度。【结果】①不同含水率和雾化剂复配比例电加热卷烟烟气气溶胶粒径范围为10~300 nm,粒径分布轮廓主要趋向于单峰分布,当烟丝含水率较高,雾化剂为纯甘油时,第2口或第3口的粒径呈双峰分布;②在同一含水率下,雾化剂为纯甘油的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浓度、粒数中值粒径和体积浓度呈现不同的逐口变化趋势;③丙二醇含量较高时,逐口粒数浓度、粒数中值粒径和体积浓度逐口变化都较为平稳;④烟丝含水率为6.9%~17.1%时,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的粒数浓度在含水率为11.9%时最大,粒数中值粒径和体积浓度则在含水率为6.9%时最大,且体积浓度随含水率的提高逐渐减少;⑤研究范围内,随着丙二醇含量的提高,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的粒数浓度和体积浓度均逐渐增大,粒数中值粒径则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卷 含水率 雾化剂复配比例 溶胶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PI+研究南昌碳气溶胶粒径分布与肺沉积表面积
2
作者 邹长伟 徐唱 +2 位作者 黄虹 周星明 申钊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8,共11页
掌握气溶胶及碳组分的粒径分布有助于识别来源和探讨形成机制,肺沉积表面积(LDSA)是气溶胶颗粒在人体呼吸道肺泡区沉积的健康风险评估重要指标。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利用荷电低压颗粒物采样分析仪(ELPI+)研究南昌室内、外气溶胶和碳... 掌握气溶胶及碳组分的粒径分布有助于识别来源和探讨形成机制,肺沉积表面积(LDSA)是气溶胶颗粒在人体呼吸道肺泡区沉积的健康风险评估重要指标。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利用荷电低压颗粒物采样分析仪(ELPI+)研究南昌室内、外气溶胶和碳组分的粒径分布与LDSA,结果显示,采样期间环境空气混合受体点、道路旁、打印室、学生宿舍的主要空气颗粒物分别为核模态与积聚模态、爱根核模态与核模态、核模态、积聚模态。室外、室内空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粒径分布特征相似,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0.256~0.382μm;颗粒物中元素碳(EC)的粒径分布在室内呈单峰型,在室外呈多峰型;不同微环境颗粒物OC/EC比值的粒径分布大多呈“L”型,打印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OC/EC比值无明显差异,近似呈“—”型。室外空气颗粒物中优势碳组分是OC_(2)、OC_(3)、OC_4和EC_(1),主要源于燃煤排放和机动车尾气,室内空气颗粒物的优势碳组分是OC_(1)、OC_(2)、OC_(3),主要源于香烟燃烧和室外空气渗透。不同微环境颗粒物的LDSA有差异,室外混合受体点、道路旁和室内打印室、学生宿舍的LDSA日均值分别为49.0、10.9、29.9和31.0μm^(2)/cm^(3);在有明显贡献源(如打印机工作或香烟燃烧)的室内环境中,特别是香烟燃烧的影响下,短时间内颗粒物LDSA非常高,超过环境空气颗粒物LDSA的最高值;道路旁空气中小于100 nm颗粒的LDSA占比高,存在香烟燃烧的室内100~600 nm粒径颗粒物的LDSA占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有机碳 元素碳 粒径分布 肺沉积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放射性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峰 李鹏翔 +2 位作者 李煜 王瑞俊 任晓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不同粒径范围放射性气溶胶造成的内照射危害,首先选择某场所天然放射性气溶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开展流场分布研究,得到代表性采样点位。接着使用8级撞击式采样器捕集场所气溶胶并对各级滤膜...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不同粒径范围放射性气溶胶造成的内照射危害,首先选择某场所天然放射性气溶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技术开展流场分布研究,得到代表性采样点位。接着使用8级撞击式采样器捕集场所气溶胶并对各级滤膜中铀和210Po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中铀浓度没有明显的粒径分布规律;由于210Po更容易吸附在比表面积更大的小粒径颗粒物上,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43μm的气溶胶中测得的210Po活度浓度最大,活度浓度范围为(90.3~105.7)μBq/m^(3),占比为(37.0~43.9)%。该工作将为下一步开展乏燃料后处理场所内照射剂量估算参数的修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粒径分布 放射性核素 工作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三个功能区空气微生物中值直径及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31
4
作者 方治国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胡利锋 王效科 林学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20-3224,共5页
空气中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与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外,还与微生物粒子的大小密切相关,并且不同粒径的空气微生物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不同。通过定点试验调查,运用国产安德森生物粒子取样器着重研究北京市3个功能区(文教区... 空气中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与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外,还与微生物粒子的大小密切相关,并且不同粒径的空气微生物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不同。通过定点试验调查,运用国产安德森生物粒子取样器着重研究北京市3个功能区(文教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所在区域、交通干线-西直门和公园绿地-北京植物园)空气微生物的中值直径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的粒径分布相同,空气细菌,真菌与放线菌的粒径分布各不相同。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空气真菌呈对数正态分布,空气放线菌的分布特征与空气真菌相反,主要分布在>8.2μm和<2.0μm级中。不同属真菌的粒径分布也不相同,枝孢属、青霉属和曲霉属呈对数正态分布,链格孢属和无孢菌为偏态分布。空气细菌的中值直径明显大于空气真菌和放线菌。交通干线和公园绿地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中值直径明显大于文教区,放线菌粒子中值直径交通干线明显高于文教区和公园绿地。空气微生物中值直径在一年各月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中值直径 粒径分布 偏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低温加热状态下气溶胶粒径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周顺 王孝峰 +8 位作者 宁敏 徐迎波 李振华 何庆 张亚平 佘世科 朱栋梁 汪华 陈刚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81,共6页
为评价低温加热状态下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采用稳态热解装置和碰撞采样器联用系统建立了表征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测试方法,考察了温度、一级进气流量、二级进气流量和样品种类对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稳态热解装... 为评价低温加热状态下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采用稳态热解装置和碰撞采样器联用系统建立了表征气溶胶粒径分布的测试方法,考察了温度、一级进气流量、二级进气流量和样品种类对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稳态热解装置和碰撞采样器联用系统可用于分析评价低温加热状态下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②低温加热状态下,与升高温度相比,增加一级和二级进气流量均可更有效抑制气溶胶颗粒间凝并,促进气溶胶粒径分布整体向小尺寸方向移动,并降低气溶胶质量平均粒径,其中增加一级进气流量最为有效。③在相同低温加热环境下,各烟草样品按气溶胶质量平均粒径从大到小排序为:白肋烟>烤烟>膨胀烟丝≈再造烟叶>香料烟>膨胀梗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加热 溶胶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煤燃烧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定量研究及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颖军 毕新慧 +2 位作者 麦碧娴 盛国英 傅家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5-417,423,共4页
通过对蜂窝煤燃烧排放的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 ,研究了 17种多环芳烃在烟气颗粒相和气相中的分配以及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室温下燃煤排放的多环芳烃总量以在气相中存在为主 ,但总体毒性则主要存在于颗粒相... 通过对蜂窝煤燃烧排放的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定量分析 ,研究了 17种多环芳烃在烟气颗粒相和气相中的分配以及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在室温下燃煤排放的多环芳烃总量以在气相中存在为主 ,但总体毒性则主要存在于颗粒相中 ;多环芳烃主要分布在亚微米级颗粒上 ,分子量越大的多环芳烃越趋于富集在细颗粒上 ,因而对健康的危害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颗粒物 煤燃烧 排放 细颗粒 粒径分布 蜂窝煤 亚微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和来源解析
7
作者 卢睿霖 曹芳 +2 位作者 林煜棋 吴长流 章炎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9-1088,共10页
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与其来源、形成过程、环境及健康效应密切相关。而过去对不同季节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来源对粗、细颗粒物的贡献的研究相对较少。于2022年12月(冬季)和2023年8月(夏季)在南京采集了大气分粒径... 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与其来源、形成过程、环境及健康效应密切相关。而过去对不同季节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来源对粗、细颗粒物的贡献的研究相对较少。于2022年12月(冬季)和2023年8月(夏季)在南京采集了大气分粒径颗粒物样品,分析了粗颗粒物(PM_(2.1-10))和细颗粒物(PM_(2.1))中碳质组分和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进行PM_(2.1-10)和PM_(2.1)的源解析。结果表明,在粒径分布特征上,冬夏两季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平均浓度呈双峰型分布。SO_(4)^(2-)和NO_(3)^(-)的季节平均浓度均为双峰型分布。NH_(4)^(+)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中,季节平均浓度呈单峰型分布,冬夏季均在0.43-0.65μm出现峰值。在季节变化上,颗粒物中除Na^(+)和SO_(4)^(2-)外的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均在冬季高于夏季。冬夏两季Ca^(2+)、Mg^(2+)主要集中在粗颗粒物中。根据PMF模型解析结果,南京大气颗粒物主要有4类来源贡献,即交通源、二次生成、生物质燃烧和扬尘源。PM_(2.1)主要来自二次生成和生物质燃烧源,冬夏季分别贡献了65.7%和61.0%,其中冬季生物质燃烧和二次硝酸盐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而夏季主要来自二次硫酸盐的贡献。冬季PM_(2.1-10)主要来自交通源(41.8%),夏季则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和硝酸盐的二次生成贡献(43.9%)。研究探讨了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季节差异及来源,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碳质溶胶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季节差异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烟草烟气粒径分布及其对光散射的影响
8
作者 李耀东 张启兴 +2 位作者 王锋 胡海兵 张永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为了测量典型办公室内环境中环境烟草烟气悬浮颗粒物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以及其对颗粒光散射的影响,在6.8 m×3.2m×2.8 m的试验间进行试验,采用测量范围为5~1 000 nm的DMS500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进行粒径测量。结果表明,... 为了测量典型办公室内环境中环境烟草烟气悬浮颗粒物的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以及其对颗粒光散射的影响,在6.8 m×3.2m×2.8 m的试验间进行试验,采用测量范围为5~1 000 nm的DMS500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进行粒径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卷烟样品的烟气粒径分布曲线近似,都可以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来描述。4种卷烟样品粒径分布及参数变化速率相似,在4 800 s内数中值粒径CMD平均值从105 nm增大至155 nm,几何标准差GSD平均值从1.58减小至1.45,CMD和GSD的变化趋势近似符合指数函数。利用基于Mueller光散射理论的程序计算烟颗粒对散射光的影响。粒径分布的变化显著改变了颗粒散射光强度,CMD最大使散射光强度增大7倍,GSD引起的强度变化较小。综合考虑烟气颗粒数浓度降低和粒径分布的变化,散射光强度最大增大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环境 粒径分布 颗粒数浓度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烟丝含水率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司晓喜 张凤梅 +9 位作者 赵乐 杨建云 朱瑞芝 王洪波 崔华鹏 申钦鹏 刘春波 何沛 刘强 刘志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烟丝含水率对烟气颗粒的影响。【方法】采用DMS500快速粒径谱仪和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在ISO抽吸模式下,考察不同烟丝含水率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数粒径分布和质量粒径分布特征。【结果】(1)不同含水率(8.1%、12.6%和17.6%)卷烟... 【目的】烟丝含水率对烟气颗粒的影响。【方法】采用DMS500快速粒径谱仪和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在ISO抽吸模式下,考察不同烟丝含水率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数粒径分布和质量粒径分布特征。【结果】(1)不同含水率(8.1%、12.6%和17.6%)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数粒径均在40~400 nm呈近似对数正态分布。随着含水率增加,全部抽吸口数的烟气粒子平均数浓度无显著变化、体积浓度明显降低、粒数中值直径(CMD)和粒子体积中值直径(VMD)呈降低趋势。(2) 3种含水率卷烟的烟气气溶胶质量主要集中在100~1000 nm,随着含水率增加,质量粒径分布向小粒径位移,抽吸口数相同条件下捕集的气溶胶颗粒总质量降低。【结论】上述规律可为卷烟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和卷烟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主流 溶胶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烟用添加剂对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司晓喜 朱瑞芝 +7 位作者 王洪波 刘强 张凤梅 崔华鹏 赵乐 向能军 缪明明 刘志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为研究典型烟用添加剂(包括丙二醇、丙三醇、呋喃酮、香兰素、乙酰丙酸、亚麻酸和棕榈酸)对不同粒径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质量分布的影响以及在气溶胶中的粒径分布,采用单通道吸烟机-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分12级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进行... 为研究典型烟用添加剂(包括丙二醇、丙三醇、呋喃酮、香兰素、乙酰丙酸、亚麻酸和棕榈酸)对不同粒径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质量分布的影响以及在气溶胶中的粒径分布,采用单通道吸烟机-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分12级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进行重量分析研究粒相物的质量分布,并采用GC-MS和LC-MS/MS测定了7种添加剂在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添加7种添加剂的卷烟样品,其气溶胶粒相物的质量均主要分布在中间粒径上(0.14~1.17μm),但添加不同添加剂对气溶胶质量粒径分布的影响不同,总体趋势如下:香兰素、乙酰丙酸、亚麻酸和呋喃酮能增加大于0.431μm处粒相物质量,使小于0.261μm处粒相物质量减小;丙二醇和丙三醇使0.261μm处粒相物的质量减少;棕榈酸无明显影响。7种添加剂在不同粒径气溶胶粒相物中的释放量均随粒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与粒相物质量分布一致,并主要分布在中等粒径0.261~0.722μm的颗粒中,但不同添加剂在不同粒径粒相物中的浓度(释放量与粒相物质量之比)呈现不同的分布趋势:随着粒径的增加,丙二醇、乙酰丙酸、亚麻酸和棕榈酸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小,丙三醇的浓度先减小后略微增加,香兰素和呋喃酮的浓度无明显差异。添加合适的烟草添加剂可改变烟气气溶胶粒相物的分布,并在不同粒径粒相物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卷烟配方设计及卷烟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草添加剂 粒相物 质量分布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烟尘气溶胶粒径分布的研究
11
作者 张兴凯 李怀宇 菅小东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1995年第2期38-40,共3页
作者在峒室的沙土中进行爆破试验,测定爆破产生烟尘气溶胶的沉降规津,研究其行为过程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烟尘气溶胶的粒径小于10μm,其中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占总数的90%以上.
关键词 爆破 溶胶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生物碱在不同粒径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琴 刘志华 +5 位作者 朱瑞芝 杨国荣 张凤梅 张建荣 王亚明 司晓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0-1386,共7页
建立了烟气气溶胶中7种生物碱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并采用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分12级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研究了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7种生物碱含量和浓度的粒径分布。捕集的气溶胶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氯甲烷进行碱... 建立了烟气气溶胶中7种生物碱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并采用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分12级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研究了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7种生物碱含量和浓度的粒径分布。捕集的气溶胶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氯甲烷进行碱法提取,提取液经DB-5MS弹性毛细管柱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法检测主流烟气气溶胶中7种生物碱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6.4%,检出限为0.39~14.84 ng/cig,加标回收率为85.5%~124.8%。7种生物碱主要分布于0.144~0.722μm的中等粒径气溶胶粒相物中,在粒径0.431μm的粒相物中含量最高,与捕集的粒相物质量分布一致。7种生物碱在不同粒径气溶胶粒相物中的浓度基本趋于一致,其浓度随气溶胶粒径的分布无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 溶胶 生物碱 粒径分布 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酚类物质的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晓喜 朱琴 +7 位作者 朱瑞芝 王洪波 刘强 张凤梅 向能军 赵乐 缪明明 刘志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299,共7页
为研究酚类物质在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的粒径分布,采用单通道吸烟机-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通过12级聚酯薄膜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了14种酚类在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捕集... 为研究酚类物质在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的粒径分布,采用单通道吸烟机-电子低压撞击器(ELPI),通过12级聚酯薄膜捕集烟气气溶胶粒相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了14种酚类在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捕集得到气溶胶粒相物质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14种酚类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9,检出限低于1.2 ng/cig,回收率在80.1%~115.0%之间,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采用本方法研究了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14种酚类物质含量和浓度的粒径分布,发现除了4-乙基愈创木酚在捕集的气溶胶中未检出外,其它13种酚类物质在不同粒径气溶胶粒相物中的含量分布随粒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粒相物质量分布一致,并主要集中在中等粒径(0.261~0.722μm)的粒相物中,在粒径0.431μm的粒相物中含量最高;不同酚类物质在不同粒径气溶胶中的浓度分布趋势有差异,苯酚和单取代苯酚类的浓度分布有特异性,其浓度随着粒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中等粒径的粒相物中(0.261~0.722μm)浓度最高;苯二酚类和单取代苯二酚的浓度在0.144~1.166μm的粒相物中分布无明显差异,二取代苯酚类的浓度随着粒径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酚类 粒相物 荧光检测法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卷烟和电子烟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段沅杏 赵伟 +4 位作者 杨继 韩敬美 孙志勇 杨柳 陈永宽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解传统卷烟和电子烟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按照ISO的抽吸模式,分别对10个品牌的传统卷烟和电子烟进行测试。通过在线稀释,采用模拟循环吸烟机和快速粒径谱仪对气溶胶粒径和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抽吸条件下,传统... 为了解传统卷烟和电子烟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性,按照ISO的抽吸模式,分别对10个品牌的传统卷烟和电子烟进行测试。通过在线稀释,采用模拟循环吸烟机和快速粒径谱仪对气溶胶粒径和浓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抽吸条件下,传统卷烟气溶胶的颗粒、单位体积数浓度都比电子烟大;(2)在不同抽吸口数下,传统卷烟气溶胶粒径每口之间差异很大,而电子烟气溶胶粒径每口之间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粒径分布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抽吸模式下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 被引量:28
15
作者 司晓喜 汤建国 +7 位作者 朱瑞芝 韩敬美 尤俊衡 李振杰 蒋薇 苏钟璧 缪明明 刘志华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7-52,共6页
为研究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性,采用DMS500快速粒径谱仪和模拟循环吸烟机,考察了加拿大深度抽吸(HCI)和ISO抽吸模式下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1)烟气稀释比为350∶1时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好。(... 为研究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性,采用DMS500快速粒径谱仪和模拟循环吸烟机,考察了加拿大深度抽吸(HCI)和ISO抽吸模式下电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1)烟气稀释比为350∶1时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好。(2)HCI和ISO两种抽吸模式下IQOS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均呈近似对数正态分布,且主要分布在20~200 nm;逐口烟气浓度均先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HCI抽吸模式下烟气浓度明显高于ISO抽吸模式;逐口粒数中值直径(CMD)均先略微增加后趋于稳定,全部口数的平均CMD分别为50.2和58.5 nm。(3)ISO抽吸模式下,IQOS卷烟烟气气溶胶浓度明显高于glo卷烟,但glo卷烟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范围大于IQOS卷烟;二者气溶胶的CMD相近。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溶胶粒径稍大于电子烟,但明显小于传统卷烟;CMD、烟气浓度的逐口变化趋势也与传统卷烟和电子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不燃烧卷 电加热 溶胶 粒径分布 抽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电流对焊接烟尘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皙 王智慧 《现代制造》 2008年第19期47-49,共3页
焊接烟尘是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细小的气溶胶颗粒对环境及人体具有严重的影响。通过对焊接烟尘的分粒径收集,来研究焊接电流改变对焊接烟尘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以更好地控制焊接烟尘。
关键词 溶胶颗粒 焊接 粒径分布 焊接电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溶胶粒径分布测定电子烟烟雾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霞 韩熠 +7 位作者 李寿波 巩效伟 雷萍 韩敬美 陈永宽 缪明明 孙志勇 朱东来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开发了一种基于气溶胶粒径分布测定电子烟烟雾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步骤:采用吸烟循环模拟机(SCS)-快速粒径谱仪(DMS500)抽吸电子烟,测定产生的烟雾中的气溶胶颗粒粒径分布和数目;并测定气溶胶体积流量C和检测时间t;(2)... 开发了一种基于气溶胶粒径分布测定电子烟烟雾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步骤:采用吸烟循环模拟机(SCS)-快速粒径谱仪(DMS500)抽吸电子烟,测定产生的烟雾中的气溶胶颗粒粒径分布和数目;并测定气溶胶体积流量C和检测时间t;(2)计算方法:由气溶胶颗粒粒径分布和数目划分出气溶胶颗粒物各分级直径d_i并计算出各d_i对应的气溶胶颗粒物的平均数浓度n,并推导出计算公式W=28∑i=1(1/6πd_i^3×ρ_0×10^(-18)×n×∫_t_0~t_1cdt);(3)评价比较:按照此计算公式对产生的烟雾量进行计算。依据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的10种电子烟的烟雾量进行了评价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电子烟烟雾量进行实时的客观评价,避免目前感官评价方法因个体视觉差异引起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雾量 溶胶粒径分布 数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类溶剂对电子烟雾化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诗太 金勇 +6 位作者 李克 范红梅 赵国玲 彭新辉 谭海风 刘金云 喻赛波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了解烟油的溶剂组成对电子烟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采用电子低压冲击仪(ELPI)分别测试了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丙三醇、1,2,4-丁三醇、PEG200、PEG400等常见醇类溶剂在相同雾化条件下的烟雾颗... 为了解烟油的溶剂组成对电子烟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采用电子低压冲击仪(ELPI)分别测试了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丙三醇、1,2,4-丁三醇、PEG200、PEG400等常见醇类溶剂在相同雾化条件下的烟雾颗粒粒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烟油中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配比对电子烟雾化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醇类溶剂的羟基数目小于3时,溶剂雾化气溶胶粒径分布曲线是单峰,颗粒数浓度峰值在0.02~0.05μm范围内,且正丁醇>正丙醇≥乙醇;1,4-丁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2)丙三醇和1,2,4-丁三醇雾化气溶胶粒径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分别位于0.02~0.05μm和0.1~1μm范围。3)PEG200、PEG400雾化气溶胶粒径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分别位于0.05~0.1μm和0.1~1μm范围内。4)碳链长度相同时,羟基数目从1增加到3,雾化气溶胶大颗粒数增多。5)随着烟油中1,2-丙二醇比例降低(丙三醇比例增加),雾化气溶胶的大颗粒有增多趋势,雾化气溶胶的每口粒子数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溶胶 粒径分布 丙二醇 丙三醇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和垂直分布 被引量:88
19
作者 徐宏辉 王跃思 +1 位作者 温天雪 何新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2004-09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80、240m3个不同高度,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NO3^-、K^+的浓度在0.43—1.1μm出现峰值;Ca^2+、Mg^2+的浓... 2004-09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80、240m3个不同高度,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NO3^-、K^+的浓度在0.43—1.1μm出现峰值;Ca^2+、Mg^2+的浓度在4.7—5.8μm出现峰值;Na^+,Cl^-的浓度在0.65—1.1μm和4.7—5.8μm出现峰值.观测期间,二次离子(SO4^2-,NH4^+、NO3^-)的峰值从“凝结模态”向“液滴模态”移动,高湿度可能是形成液滴模态的重要原因.二次离子(SO4^2-,NH4^+、NO3^-)随着高度升高,浓度有增加的趋势;Ca^2+、Mg^2+在80m出现高值;K^+、Na^+、Cl^-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顶夏季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及其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徐宏辉 王跃思 +3 位作者 杨勇杰 赵亚南 温天雪 吴方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5-309,共5页
为研究我国华北地区大气污染区域传输过程,2006-06在泰山日观峰上的泰山气象站,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K^+的浓度在0.43~0.65μm出现峰值;Ca^2+... 为研究我国华北地区大气污染区域传输过程,2006-06在泰山日观峰上的泰山气象站,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K^+的浓度在0.43~0.65μm出现峰值;Ca^2+、Mg^2+的浓度在4.7~5.8μm出现峰值;NO3^-、Na^+、Cl^-的浓度在0.43~0.65μm和4.7~5.8μm出现峰值.观测期间,高浓度的硫酸盐的质量中位直径在0.5~0.8μm,属于“液滴模态”.二次离子(SO4^2-、NH4^+、NO3^-)和K^+浓度变化很剧烈,其它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其中SO4^2-的变化幅度最大,最低浓度为4.0μg·m^-3,最高浓度达到42.3μg·m^-3.来自泰山南方潮湿的气团是形成二次离子高值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离子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