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的生化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婉瑜 杨长久 +4 位作者 杨上川 熊郁良 武祥福 林南琴 陈远聪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1-8,共8页
用DEAE A-50柱层析从湖南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tus)蛇毒中分离出一个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组分(ⅩⅢ峰),随后经Sephadex G-75,Bio-gel等柱层析纯化,得到湖南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简称TMVA。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点,分子... 用DEAE A-50柱层析从湖南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tus)蛇毒中分离出一个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组分(ⅩⅢ峰),随后经Sephadex G-75,Bio-gel等柱层析纯化,得到湖南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简称TMVA。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点,分子量,氨基酸组成,N—末端,含糖量以及几种酶活性测定,表明:TMVA是一个由两种不同分子量亚基组成的糖蛋白聚合体,含有1.8%的中性糖,0.5%的唾液酸及3.75%的己糖胺。其等电点为5.2,由56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末端氨基酸残基为门冬氨酸(Asp)分子量为68,000,两种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13,700和12,000,纯化后的TMVA不具有粗毒中的何任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己糖胺 血小板聚集 烙铁头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筛选和评价血小板活化抑制药物的模式——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婉瑜 熊郁良 +1 位作者 杨长久 杨上川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55-60,共6页
本文报道一个新的筛选和评价血小板活化抑制药物的模式——TMVA。用兔子和人血小板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凡能抑制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均能对原有的血小板活化途径的ADP,花生四烯酸(AA)或... 本文报道一个新的筛选和评价血小板活化抑制药物的模式——TMVA。用兔子和人血小板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凡能抑制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均能对原有的血小板活化途径的ADP,花生四烯酸(AA)或胶原等多种诱导剂引起血小板聚集起抑制作用,因此该模型是目前筛选和评价血小板活化抑制药物较理想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抑制药物 烙铁头蛇毒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莽山烙铁头蛇毒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蔡荫和 蓝海 +1 位作者 陈远辉 王英敏 《蛇志》 2010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收集一条中国特有品种莽山烙铁头蛇的新鲜毒液,对其蛇毒蛋白作生化分析。方法先以电泳胶片法分析比较莽山烙铁头蛇毒与中国大陆及台湾、日本琉球各地其它品种的烙铁头蛇和各地其他品种的烙铁头蛇的粗蛇毒,在凝胶电泳中展现之异同。... 目的收集一条中国特有品种莽山烙铁头蛇的新鲜毒液,对其蛇毒蛋白作生化分析。方法先以电泳胶片法分析比较莽山烙铁头蛇毒与中国大陆及台湾、日本琉球各地其它品种的烙铁头蛇和各地其他品种的烙铁头蛇的粗蛇毒,在凝胶电泳中展现之异同。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莽山烙铁头蛇毒中的磷脂酶分离,再以质谱仪等鉴定,并与以往相同方法分析莽山烙铁头蛇所得到的磷脂酶分析结果比较。结果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莽山烙铁头蛇毒含唯一主要的磷脂酶,其含量大约占蛇毒总重量的58%,与中国其他烙铁头蛇品种及日本琉球烙铁头蛇的蛇毒某些碱性磷脂酶之氨基酸序列及蛋白结构特别相似。此碱性磷脂酶主要毒性是水肿、局部炎症及肌肉坏死。结论莽山烙铁头蛇咬伤的临床表现为抗凝与出血,局部炎症坏死等特点,亦可由其蛇毒成分得到印证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山烙铁头蛇毒 蛋白质组学 蝮蛇磷脂酶A2 烙铁头蛇毒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对体外血凝及纤溶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符民桂 朱柳 +1 位作者 管锦霞 余清声 《蛇志》 1996年第4期10-13,共4页
行体外血凝及纤溶观察结果表明:①烙铁头蛇毒能明显延长凝血活酶时间(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显示出较强的抗凝活性;②对人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有较强的溶解作用,这种作用不完全是单一的... 行体外血凝及纤溶观察结果表明:①烙铁头蛇毒能明显延长凝血活酶时间(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显示出较强的抗凝活性;②对人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有较强的溶解作用,这种作用不完全是单一的活化素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烙铁头蛇毒 血液凝固 纤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素(TMVA)对动物体内血小板的聚集与止血功能
5
作者 熊郁良 杨长久 +1 位作者 王婉瑜 杨上川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23-31,共9页
兔子实验表明静脉注射TMVA后血小板数量降低70%以上,3小时后回升,12小时左右接近正常。经注射TMVA后PF_(3),PF_(4)活性增强,出血时间缩短,全血凝固时间也略有缩短,在不同时间内取心脏血测定结果证明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低剂量组呈波浪... 兔子实验表明静脉注射TMVA后血小板数量降低70%以上,3小时后回升,12小时左右接近正常。经注射TMVA后PF_(3),PF_(4)活性增强,出血时间缩短,全血凝固时间也略有缩短,在不同时间内取心脏血测定结果证明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低剂量组呈波浪状变化,24小时尚未恢复正常。经对给药后兔子24小时及30天的病理切片检查发现仅个别动物有血栓,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沉积。小白鼠腹腔注射TMVA后,出血时间也明显缩短,而大剂量组5小时后出血时间略有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 血小板第3 第4因子 ADP途径 TXB_(2)途径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对体内血小板的影响
6
作者 包承鑫 甘芾 +2 位作者 梁妮 袁学文 梁晓岚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17-21,共5页
给动物注射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Aggregoserpentin,TMVA)后观察到小白鼠血小板数迅速下降,并伴血小板体积增高。用显微电视系统观察了地鼠颊囊微血管中血小板行为,发现给地鼠注射TMVA后虽有血小板数下降... 给动物注射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Aggregoserpentin,TMVA)后观察到小白鼠血小板数迅速下降,并伴血小板体积增高。用显微电视系统观察了地鼠颊囊微血管中血小板行为,发现给地鼠注射TMVA后虽有血小板数下降,但未见微血管内有血小板聚集体形成。在病理形态观察中,实验动物的脾脏红髓噬细胞内出现被吞噬的红色块状物(可能为血小板)。上述结果表明,实验动物体内循环血小板数的下降可能是受TMVA作用的血小板在未形成聚集体之前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破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 血小板聚集 吞噬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作为筛选抗血小板药物的模式初探
7
作者 马国义 张子昭 陈植和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47-50,共4页
本文利用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作为筛选抗血小板药的工具,对三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普罗托品,三七叶总皂甙和珠子参总皂甙进行了筛选,并与ADP模式相比较。结果发现普罗托品及珠子参总皂甙对ADP及TMV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 本文利用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作为筛选抗血小板药的工具,对三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普罗托品,三七叶总皂甙和珠子参总皂甙进行了筛选,并与ADP模式相比较。结果发现普罗托品及珠子参总皂甙对ADP及TMV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而三七叶总皂甙则只能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不能抑制TMV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普罗托品抑制ADP及TMVA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IC;分别为26.85±10.07μM和38.04±12.11μM。珠子参总皂甙(2mg/ml)抑制ADP及TMV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1.7±4.7和50.3±4.7%。三七叶总皂甙(3mg/ml)抑制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最大抑制率为44.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托品 三七叶总皂甙 珠子参总皂甙 血小板聚集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TM-N49诱导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
8
作者 莫雅贞 何韶衡 +2 位作者 魏继福 林梓霞 傅意玲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索烙铁头蛇毒TM-N49对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SP-SephadexC-25,肝素凝胶,Superdex75分子筛及HPLC纯化TM-N49。将手术切除的人肺、大肠和扁桃体组织在37℃条件下用Ⅰ型胶原酶和Ⅰ型透明质酸酶消化,经悬浮后... 目的探索烙铁头蛇毒TM-N49对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SP-SephadexC-25,肝素凝胶,Superdex75分子筛及HPLC纯化TM-N49。将手术切除的人肺、大肠和扁桃体组织在37℃条件下用Ⅰ型胶原酶和Ⅰ型透明质酸酶消化,经悬浮后的细胞均匀地加入含TM-N49、刺激剂或缓冲液的试管中,进行激发实验并用荧光显色法测量上清液的组胺水平。结果纯化后的TM-N49在SDS-PAGE上呈一条带。TM-N49能诱导人肺、大肠和扁桃体肥大细胞发生剂量依赖性组胺释放。浓度为0.3μg/ml时,TM-N49就能诱导大肠肥大细胞显著性的组胺释放,但对于人肺肥大细胞来说,诱导它释放相同量组胺所需最低TM-N49浓度为3μg/ml,而对于扁桃体肥大细胞,TM-N49浓度为30μg/ml时才能诱导它显著性的组胺释放。TM-N49诱导大肠和肺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10min和8min时达高峰,而扁桃体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则在16min时达高峰。人大肠、肺和扁桃体肥大细胞经代谢抑制剂和百日咳毒素预先处理后,浓度低于30μg/ml的TM-N49诱导其释放组胺的作用明显减弱,但当其浓度达到30μg/ml时,上述处理对TM-N49诱导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无影响。缺乏外源性钙、镁离子时,TM-N49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也明显减弱。结论TM-N49可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激活人肥大细胞或通过细胞毒等途径作用于肥大细胞,从而参与毒蛇咬伤人体后所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烙铁头蛇毒TM—N49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的血小板聚集诱导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9
作者 宋善俊 魏文宁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65-68,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蛇毒的促凝血及抗凝血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注意。1984年,我们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离出的烙铁头蛇毒作为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进行了对正常人及某些组疾病患者血小板聚...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蛇毒的促凝血及抗凝血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注意。1984年,我们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离出的烙铁头蛇毒作为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进行了对正常人及某些组疾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影响的研究,现将初步结果予以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烙铁头蛇毒 诱导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及药物影响
10
作者 徐理纳 王建平 刘秦越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39-45,共7页
采用比浊法观察烙铁头Trimer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TMVA在0.5μg/ml加即可引起血小板聚集,20—50μg/ml聚集率可高达80%左右,均为不可逆聚集。对低浓度(5μg/ml)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阿魏酸... 采用比浊法观察烙铁头Trimer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TMVA在0.5μg/ml加即可引起血小板聚集,20—50μg/ml聚集率可高达80%左右,均为不可逆聚集。对低浓度(5μg/ml)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阿魏酸钠和前列腺素E_(1)没有明显影响,前列环素(PGI_(2))可增强其聚集活性;对高浓度(20μg/ml)TMVA诱导的聚集,阿魏酸钠和前列腺素E_(1)可拮抗其聚集作用,PGI_(2)有抑制聚集趋势。静注阿魏酸钠(236mg/kg)不影响以TMV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胶原诱导的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川芎嗪(1—4mM)对TMVA诱导的聚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 血小板聚集 大鼠 阿魏酸钠 前列腺素E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对血小板电泳行为及几种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素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镇涛 李承晏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51-54,共4页
为了探讨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与ADP对血小板电泳行为的影响,我们分别观察了加有TMVA或ADP的血小板电泳。实验结果表明:TMVA或ADP能降低血小板表面电荷,因此,我们认为TMVA或ADP能通过与血小板膜的结合方式来降低血小板表面电荷... 为了探讨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与ADP对血小板电泳行为的影响,我们分别观察了加有TMVA或ADP的血小板电泳。实验结果表明:TMVA或ADP能降低血小板表面电荷,因此,我们认为TMVA或ADP能通过与血小板膜的结合方式来降低血小板表面电荷。 此外,我们观察了川芎嗪、维脑路通、刺五加、潘生丁及阿斯匹林对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除维脑路通外,其余四种药物都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只有川芎嗪能抑制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后者通过一条不依赖TXA;生成的途径来诱导血小板聚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 血小板聚集 药物 血小板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的分离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
12
作者 崔昊 孙黔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对烙铁头蛇毒进行分离及部分生物活性的初筛,为发现新的功能蛋白奠定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本文采用阴离子交换凝胶Q Sepharose Fast Flow和氯化钠直线梯度洗脱方法对国产烙铁头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进行柱层析分离,... 目的:对烙铁头蛇毒进行分离及部分生物活性的初筛,为发现新的功能蛋白奠定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本文采用阴离子交换凝胶Q Sepharose Fast Flow和氯化钠直线梯度洗脱方法对国产烙铁头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进行柱层析分离,对分离峰进行抗补体活性、水肿活性、出血活性、流血时间、精氨酸酯酶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水解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获得6个蛋白峰;其中第1峰具有抗补体活性;1~6峰均有较强水解纤维蛋白原活性,同时都有精氨酸酯酶活性;1~6峰均有水肿活性,其中1、3峰活性较强;1~4峰有出血活性。结论:烙铁头蛇毒中具有抗补体、水解纤维蛋白原及抗凝等活性蛋白,该工作为从烙铁头蛇毒中分离纯化出新的生理活性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 抗补体活性 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诱导的人血小板活化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宏 万海英 阮长耿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9-16,共8页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诱导人血小板聚集,同时伴有5羟色胺释放和血栓烷B_(2)(即血栓烷A_(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形成。ADP清除系统(CP/CPK)或阿斯匹林阻断环氧化酶的不能抑制TMVA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反应。TMVA在有纤维蛋白原存在时... 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诱导人血小板聚集,同时伴有5羟色胺释放和血栓烷B_(2)(即血栓烷A_(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形成。ADP清除系统(CP/CPK)或阿斯匹林阻断环氧化酶的不能抑制TMVA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反应。TMVA在有纤维蛋白原存在时可以诱导凝血酶处理后脱颗粒的血小板发生聚集。这些结果提示TMV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不依赖于释放反应和血栓烷A_(2)的形成。阿的平、川芎嗪和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同样能阻断TMV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人血小板活化作用,提示TMVA可能与PAF具有某种共同的活化途径促使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聚集素 烙铁头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烙铁头蛇毒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玉静 杨立明 +2 位作者 金珊珊 何韶衡 魏继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7,共4页
烙铁头蛇是世界上剧毒的蛇种之一,其所携带的毒素能够导致严重的机体损伤。应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湖南烙铁头蛇蛇毒蛋白的蛋白质组分进行分析。通过等电聚焦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获得完整的烙铁头蛇毒全蛋白质的图谱,经胶体考马... 烙铁头蛇是世界上剧毒的蛇种之一,其所携带的毒素能够导致严重的机体损伤。应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湖南烙铁头蛇蛇毒蛋白的蛋白质组分进行分析。通过等电聚焦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获得完整的烙铁头蛇毒全蛋白质的图谱,经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应用PDQuest软件对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通过等电聚焦和SDS-PAGE凝胶电泳有83个蛋白质组分被检测出来。其中大约90.00%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分布在15~45 kDa之间,大约72.29%的蛋白质等电点(pI)在4.0~7.0之间。通过对烙铁头蛇毒的蛋白组学研究,获得其蛇毒蛋白质组分的表征特点,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各组分的身份和潜在功能奠定基础,既可以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又可以为新的药理应用提供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蛋白 双向电泳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烙铁头蛇毒纤溶制剂对局部血栓形成脑卒中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吕梁 王子灿 李麟仙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3-28,共6页
采用铜丝置入猫大脑中动脉诱导血栓形成,复制血栓形成性局部脑卒中模型。颈内动脉局部小剂量持续给药,以尿激酶作阳性对照,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的再通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脑缺血梗塞体积,并测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聚... 采用铜丝置入猫大脑中动脉诱导血栓形成,复制血栓形成性局部脑卒中模型。颈内动脉局部小剂量持续给药,以尿激酶作阳性对照,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的再通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脑缺血梗塞体积,并测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蛇毒纤溶制剂及尿激酶均可使血管再通,分别达5/6及6/7,与对照组比P<0.01:CT扫描未见颅内出血;两组梗塞体积与对照组相比P<0.01。给药后纤维蛋白原降低,全血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1。结果表明:烙铁头蛇毒纤溶制剂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溶栓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制剂 烙铁头蛇毒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制抗蝮蛇和抗五步蛇毒血清对烙铁头蛇毒毒性成份的中和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柳 符民桂 +2 位作者 余清声 赵路宁 管锦霞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7-10,16,共5页
本文通过交叉免疫反应与毒素中和实验,利用抗原抗体中和反应原理,进一步证明精制抗蝮蛇和抗五步蛇毒血清对烙铁头蛇毒具有交叉免疫活性,能够中和烙铁头蛇毒中的出血毒素、坏死毒素和抗凝组份,而对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没有影响。
关键词 精制抗蝮蛇毒血清 精制抗五步蛇毒血清 烙铁头蛇毒 交叉免疫反应 毒素中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莽山烙铁头蛇粗毒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东宋 刘宇 +2 位作者 吴喆 刘立超 朱政斌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点聚焦-SDS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莽山烙铁头粗毒进行了分析,通过银染法显色,电脑软件识别出约40个蛋白质点.其中分子量超过130 kD的蛋白质点很少,分子量90 kD^10 kD的区域均有蛋白质点分布,分子量34 kD区域的蛋... 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点聚焦-SDS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莽山烙铁头粗毒进行了分析,通过银染法显色,电脑软件识别出约40个蛋白质点.其中分子量超过130 kD的蛋白质点很少,分子量90 kD^10 kD的区域均有蛋白质点分布,分子量34 kD区域的蛋白质点较为密集,且它们的含量明显较高.从蛋白质点的等电点分布范围分析,偏于碱性端的蛋白质明显多于酸性端的蛋白质,且分布在中性偏碱(pH 7~8)的区域.质谱数据的数据库搜寻结果表明:莽山烙铁头蛇毒中含有类凝血酶组分、纤溶酶组分、血小板聚集蛋白、抗血小板聚集蛋白和平滑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等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山烙铁头蛇毒 二维电泳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蛇毒试剂(PAgVR)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松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9期800-801,共2页
本文以从TMV提取的有效成份制成的PAgVR,诱导30名正常人及162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与ADP诱导剂作为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该蛇毒试剂诱导血小板聚集与ADP相似,量效关系十分明显,其诱聚的波型以双相聚集波为主... 本文以从TMV提取的有效成份制成的PAgVR,诱导30名正常人及162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与ADP诱导剂作为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该蛇毒试剂诱导血小板聚集与ADP相似,量效关系十分明显,其诱聚的波型以双相聚集波为主。实验中观察到:高凝状态,PAgVR诱导的聚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同ADP诱聚的效应基本一致。低凝状态,其诱导的聚集率虽有下降,与正常比较无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蝮蛇毒血清的交叉中和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克贤 郭惠英 +2 位作者 陈正伟 龚全元 马颖杰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1年第S01期173-175,共3页
用免疫扩散和中和试经法研究了浙江蝮蛇毒马抗血清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蝮蛇毒和日本蝮蛇毒以及其他蝮亚科蛇毒之间的关系。蛇毒对抗蛇毒血清所得的免疫扩散沉淀线见图A,B。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一毫升抗蛇毒血清能分别中和蝮蛇毒素4~5毫克... 用免疫扩散和中和试经法研究了浙江蝮蛇毒马抗血清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蝮蛇毒和日本蝮蛇毒以及其他蝮亚科蛇毒之间的关系。蛇毒对抗蛇毒血清所得的免疫扩散沉淀线见图A,B。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一毫升抗蛇毒血清能分别中和蝮蛇毒素4~5毫克;五步蛇毒素1毫克;烙铁头蛇毒素和竹叶青蛇毒素1.5毫克。(表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血清 蛇毒 交叉中和试验 免疫扩散 五步蛇毒 烙铁头蛇毒 中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结果
20
作者 王婉瑜 熊郁良 +4 位作者 杨长久 杨上川 吴筱芬 李明 台红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S01期73-73,74,共2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不同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烙铁头蛇毒血小板聚集素(TMVA)、肾上腺素(Adr)、花生四烯酸(AA)和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测定了冠心病、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见表。
关键词 烙铁头蛇毒 血小板聚集 瑞斯托霉素 冠心病 脑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