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对称信息下的提成制销售激励合同设计
1
作者 陈植元 张蕊 段婷婷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代理商销售模式下,不对称信息对制造商产品定价与销售合同设计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构建了两种信息情况下提成制激励合同模型,对比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产品定价与代理商提成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代理商收... 代理商销售模式下,不对称信息对制造商产品定价与销售合同设计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构建了两种信息情况下提成制激励合同模型,对比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产品定价与代理商提成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代理商收益、制造商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最优定价与高需求实现概率和努力成本密切相关,当高需求市场实现概率较小且努力成本较高时,制造商将放弃对代理商的激励,并设定较低产品价格。当制造商激励代理商努力时,不对称信息有利于提高代理商期望收益,但会降低制造商期望利润,不影响价格高低。此外,不对称信息会缩小制造商可接受的努力成本区间,当代理商努力成本较大时,制造商会因薪酬支出过高而放弃对代理商的激励,而不对称信息使得代理商薪酬进一步提高,使得制造商更倾向于不激励代理商努力,相应定价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不对称信息 激励合同 产品定价 提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市场中的销售人员激励合同设计
2
作者 鲍磊 隽志如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239,共6页
与传统企业类似,平台企业需要雇佣销售人员开展促销活动,但与传统企业不同,平台企业两边的用户存在交叉网络效应。构建平台企业雇佣销售人员进行促销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交叉网络效应对于销售激励合同设计和平台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 与传统企业类似,平台企业需要雇佣销售人员开展促销活动,但与传统企业不同,平台企业两边的用户存在交叉网络效应。构建平台企业雇佣销售人员进行促销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交叉网络效应对于销售激励合同设计和平台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代理人的工资与直接销售挂钩,即平台仅对销售人员直接施加努力的一边进行补偿,则交叉网络效应的增强不见得总是有利于平台利润的提高。但是,如果将平台另一边的销售量也纳入激励合同,则代理人需要在平台两边都分担风险,这将促使代理人提高努力水平,也有利于增加平台利润。研究揭示了,双边市场中的激励合同设计不但需要考虑平台两边用户由于交叉网络效应导致的溢出效应和风险传导,还需要考虑平台的费用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市场 平台 销售人员 激励合同设计 交叉网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回收激励合同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聂佳佳 王拓 丁龙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在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研究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激励合同设计策略,按照回收努力程度和回收投入两种标准设计激励合同,并与无激励合同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定价与回收策略进行了比较。发现回收激励合同能够有效提高零售商... 在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研究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激励合同设计策略,按照回收努力程度和回收投入两种标准设计激励合同,并与无激励合同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定价与回收策略进行了比较。发现回收激励合同能够有效提高零售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比例,并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回收激励合同对产品批发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回收节约成本的大小;回收激励合同的建立直接提高了制造商的利润水平,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提高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按照回收努力程度设计回收激励合同的制造商利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物流 再制造 回收模式 回收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最优激励合同机制的设计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偲苑 张巍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7-151,155,共6页
立足于招投标双方各自利益最大化,达到“双赢”目的.把成本、工期、质量这3个在合同中招标人最为关心的因子同时作为激励因素,并整合到一个数学模型中,考虑使用CPIF合同时,通过建立主从递阶决策激励模型,对招投标双方的收益进行优化,达... 立足于招投标双方各自利益最大化,达到“双赢”目的.把成本、工期、质量这3个在合同中招标人最为关心的因子同时作为激励因素,并整合到一个数学模型中,考虑使用CPIF合同时,通过建立主从递阶决策激励模型,对招投标双方的收益进行优化,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收益条件下的最低成本,最短工期,最优质量.最后,介绍了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并给出了简单的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激励合同 Stackelberg决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委托情境下国企过度自信高管激励合同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垒 刘新民 丁黎黎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0,154,共8页
考虑国企高管代理人表现出的过度精确和过高估计两种不同过度自信心理形式,分析了国企高管在异质委托情境下,不同过度自信形式对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纳什均衡合同中最优契约激励系数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包含国有股东、非国有股东和国... 考虑国企高管代理人表现出的过度精确和过高估计两种不同过度自信心理形式,分析了国企高管在异质委托情境下,不同过度自信形式对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纳什均衡合同中最优契约激励系数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包含国有股东、非国有股东和国企高管三方博弈模型发现:在异质委托情境下,国企高管过度精确的自信行为提高了纳什均衡合同中促进经济任务努力的最优激励系数,而对纳什均衡合同中促进社会任务努力的最优激励系数没有影响;国企高管过高估计的自信行为提高了纳什均衡合同中促进社会任务努力的最优激励系数,而对纳什均衡合同中促进经济任务努力的最优激励系数没有影响。从国企高管代理人的努力类型来看,过度精确的自信行为降低了自身对经济任务的努力水平,而过高估计的自信行为提高了自身对社会任务的努力水平。在我国当前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该契约理论模型将委托代理参与人扩展到包含国有股东、非国有股东和国企高管三方参与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非理性国企高管对国企双重任务的行为差异,研究结论可对完善国企治理及高管薪酬机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异质股东 过度自信 国有企业 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共赢的电信业务创新动态激励合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晓明 李仕明 +1 位作者 杨华刚 沈焱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1-678,共8页
用价值偏好参数修改了委托人(运营商)的目标函数,同时增加了代理人(服务提供商)对机会的选择决策,建立了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之间跨阶段的业务创新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均衡性质.结果表明:1)当价值偏好参数增大时,服务提供... 用价值偏好参数修改了委托人(运营商)的目标函数,同时增加了代理人(服务提供商)对机会的选择决策,建立了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之间跨阶段的业务创新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均衡性质.结果表明:1)当价值偏好参数增大时,服务提供商相同阶段下最优生产性努力与机会性努力间的差值,以及不同阶段下最优生产性努力间的差值随之缩小;2)当隐性激励系数增大时,不同阶段下最优分享系数间的差值,以及相同阶段下最优生产性努力与机会性努力间的差值随之拉大,而不同阶段下的最优生产性努力间的差值则缩小.这些结果揭示了共赢对合同参数的影响,机会主义的根除不是运营商实现共赢目标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业务创新 机会主义 隐性激励 共赢 动态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下制造商激励合同及价格策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和 彭伟真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4-485,共12页
针对成本信息不对称和价格可变的情形,构建了制造商从常规供应商和紧急供应商的订货模型.研究了紧急供应商的激励合同设计、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与常规供应商)和价格决策问题,并比较了差异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方式对制造商决策和各企业... 针对成本信息不对称和价格可变的情形,构建了制造商从常规供应商和紧急供应商的订货模型.研究了紧急供应商的激励合同设计、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与常规供应商)和价格决策问题,并比较了差异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方式对制造商决策和各企业期望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差异定价情形下,制造商将对交货期较短的产品制定更低的产品销售价格.紧急供应商的存在将减少常规供应商的利润,并增加制造商的利润.与统一定价策略相比,采用差异定价策略将减少制造商向常规供应商的订货量,并提高其总体期望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激励合同 差异定价 订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挣值的项目管理激励合同 被引量:10
8
作者 戴春爱 唐小我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以挣值管理(EVM)中的计划差异(SV)和成本差异(CV)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简单但更综合的业绩测度,并基于该测度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通过该模型,证明了最优激励合同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并给出了最优合同参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外生参数... 以挣值管理(EVM)中的计划差异(SV)和成本差异(CV)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简单但更综合的业绩测度,并基于该测度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通过该模型,证明了最优激励合同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并给出了最优合同参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外生参数对激励效果(期望项目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参数,项目期望业绩:①随着代理人的能力水平的增加而提高;②随着代理人的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而降低;③随着项目外部环境的不确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挣值 挣值管理 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厌恶下合作研发的双边激励合同 被引量:3
9
作者 代建生 田惠文 秦开大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67,共5页
通过构建基于纳什谈判的团队生产模型,在风险厌恶下考察合作研发的双边激励和谈判问题。分析研发组织的研发效率、风险厌恶以及产出波动等因素对线性激励合同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所得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自身(对方)研发效率的上升而增大... 通过构建基于纳什谈判的团队生产模型,在风险厌恶下考察合作研发的双边激励和谈判问题。分析研发组织的研发效率、风险厌恶以及产出波动等因素对线性激励合同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方所得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自身(对方)研发效率的上升而增大(下降),随自身(对方)风险厌恶程度的上升而减小(增大);而最优线性分享比例随研发产出方差的变化依赖于两个组织的风险厌恶程度与研发效率乘积的相对大小;最后剖析了风险厌恶、谈判能力、研发效率和产出波动等因素对激励合同及研发产出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研发 双边激励合同 风险厌恶 纳什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基金管理中的最优激励合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建香 钱省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2,48,共5页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讨论;对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成果为单一可观测变量时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情况下的代理成本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除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成果外存在其他可...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讨论;对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成果为单一可观测变量时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情况下的代理成本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除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成果外存在其他可观测变量(如另一个风险投资基金的收益)时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指出当其他可观测变量能提供更多与基金管理人努力水平相关的信息时,把该变量写入合同将降低代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委托-代理理论 激励合同 风险基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武器装备研制激励合同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滕达 李孟军 欧朝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10-216,共7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武器装备研制激励合同设置问题,拓展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认为激励合同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为双方对自然状态项不同认识的情况。以参数化例子阐述军方根据承研承制单位武器装备研制活动而设定激励合同的内容。研究...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武器装备研制激励合同设置问题,拓展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认为激励合同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为双方对自然状态项不同认识的情况。以参数化例子阐述军方根据承研承制单位武器装备研制活动而设定激励合同的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武器装备研制活动中,军方与承研承制单位具有委托代理关系;承研承制单位的最优努力水平是成本系数和奖惩因子的比值;军方设定的奖惩因子是成本系数、风险规避量以及自然状态项方差的递减函数;合理的激励合同实施可以使军方和承研承制单位明晰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 研制 委托代理 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理奖金激励合同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汤学俊 周春光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42-43,共2页
激励约束制度是提高经理 (员工 )积极性的基本措施 ,是企业有效运转的根本保障。激励约束制度的安排就是要解决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和优化问题。在基于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分析框架下 。
关键词 激励合同 委托代理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托——代理问题的抵押激励合同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基农 张跃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82-84,共3页
运用成本——收益方法设计委托——代理激励机制 ,提出将代理人的每年收益的一部分作为抵押资产 ,得到有效的重复博弈长期激励机制 ,使代理成本最小化 。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抵押 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采购中线性激励合同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国江 曲炜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8-22,共5页
在装备采购中,信息非对称使得军方无法正确了解企业的努力水平,从而给装备采购经济活动带来了道德风险。结合装备采购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道德风险的线性激励合同设计方法,并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装备采购项目风险、代理人最... 在装备采购中,信息非对称使得军方无法正确了解企业的努力水平,从而给装备采购经济活动带来了道德风险。结合装备采购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道德风险的线性激励合同设计方法,并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装备采购项目风险、代理人最佳努力水平以及激励合同中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为装备采购合同制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采购 信息非对称 道德风险 线性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贷联动试点的银企间信息结构与激励合同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云章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来不缺乏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创新的动力,但是,如果要确保其同样具有向科创企业前移金融服务的激励,那么,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必须能够重塑其与科创企业间的信息结构。借用动态道德风险框架下研究两期问题的相关模型,可以对... 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来不缺乏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创新的动力,但是,如果要确保其同样具有向科创企业前移金融服务的激励,那么,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必须能够重塑其与科创企业间的信息结构。借用动态道德风险框架下研究两期问题的相关模型,可以对投贷联动试点业务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间的三种信息结构及相应激励合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投贷联动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的银企间信息结构具有了重复博弈特征和消解信息不对称的组织基础;投贷联动试点业务重在探索形成投资功能子公司与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过,即使双方达成最优合同,也难以约束科创企业的自利性跨阶段行为权衡;也无法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周期对科创企业的惜贷甚至抽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贷联动 银企信息结构 动态道德风险 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雇员激励合同的风险与规避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东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1-97,共7页
政府雇员制作为一种新的政府人事制度,对于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雇员制的实施存在道德风险和激励错误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及博弈模型分析,要规避我国的政府雇员激励合同的风险... 政府雇员制作为一种新的政府人事制度,对于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雇员制的实施存在道德风险和激励错误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及博弈模型分析,要规避我国的政府雇员激励合同的风险,不仅需要完善激励合同,将效率工资和激励工资结合起来,还应完善法律规范等制度措施,构建长效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雇员 激励合同 激励机制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代理人激励合同探析——基于水电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强 《电力技术经济》 2004年第6期24-27,共4页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水电投资中委托人(业主)将多任务委托于多代理人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分析各代理人行为的基础上,尝试选择和设计针对多任务委托,多代理人个体和多代理人团队的激励合同。
关键词 水电投资 多代理人 代理人行为 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算的两个激励合同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月欣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09B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激励合同 激励机制 合同模型 企业管理 经营者 所有者 预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总价合同下建筑工程多因素激励合同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偲苑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立足于承包、发包双方的收益,结合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从质量-工期交换关系出发,把工期作为激励因子,质量作为约束条件,整合到一个模型中.考虑使用固定总价合同时,通过建立主从递阶决策激励模型,对招标、投标双方的收益进行优化,使得承... 立足于承包、发包双方的收益,结合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从质量-工期交换关系出发,把工期作为激励因子,质量作为约束条件,整合到一个模型中.考虑使用固定总价合同时,通过建立主从递阶决策激励模型,对招标、投标双方的收益进行优化,使得承包、发包双方都能达到最好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 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会计信息质量的委托——代理激励合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维 刘新芝 张东光 《山东经济》 2001年第5期79-80,共2页
针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为企业领导人人为造假这种现象 ,分析了人为造假产生的根源在于考核激励制度的不完善 ,提出了利用委托—代理理论 ,在考虑经济效益与会计信息质量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设计激励合同 ,以促使企业领导人从... 针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为企业领导人人为造假这种现象 ,分析了人为造假产生的根源在于考核激励制度的不完善 ,提出了利用委托—代理理论 ,在考虑经济效益与会计信息质量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设计激励合同 ,以促使企业领导人从自身利益出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激励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