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政府间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合目的性检视与优化
1
作者 孟庆瑜 余惠民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2,共9页
地区政府间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中国已有超过10年的制度实践,对其实施效果有重新估量和考察的必要。剖析补偿协议的理论预期,形式上具有延展权限、加强合作的目标,实质上具有合理摊销成本、保障治理公平、优化流域国土空间的重任。然... 地区政府间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中国已有超过10年的制度实践,对其实施效果有重新估量和考察的必要。剖析补偿协议的理论预期,形式上具有延展权限、加强合作的目标,实质上具有合理摊销成本、保障治理公平、优化流域国土空间的重任。然而,以19份补偿协议为分析样本予以实际考察可发现,形式层面基本达到理论预期,而实质层面则主要强化了水污染防治。从合目的性检视,补偿协议中实质内容之所以未达预期,主要在于资金短缺无法弥补治理成本、公平失衡导致地区发展不均、要素脱节造成系统调节受限。欲解决上述问题,可在补偿协议中增加调整出资比例、动态调节机制、机会成本核算和产业补偿等具有实质意义的内容,使补偿协议更加有效、公平、可持续地为流域治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协议目的 实质优化 流域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研究
2
作者 邓冉 付思文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1期13-18,67,共7页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调节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保护和发展利益关系、平衡区域发展差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手段。四川是全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千河之省,作为经济大省和国家战略发展大后方,肩负着“生态”与“发展...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调节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保护和发展利益关系、平衡区域发展差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策手段。四川是全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千河之省,作为经济大省和国家战略发展大后方,肩负着“生态”与“发展”的双重使命。分析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并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表明: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在生态补偿资金、考核标准、补偿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需不断拓宽市场化渠道、改进考核机制、丰富补偿模式,促进四川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进而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困境检视与进路完善
3
作者 梁豆豆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能够有效整合流域内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促进流域内生态平衡与互惠共享。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定位,山西省开展了汾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但由于山西省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法律...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能够有效整合流域内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促进流域内生态平衡与互惠共享。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定位,山西省开展了汾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但由于山西省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法律规范供给不足,市场化、多元化补偿缺乏,保障机制阙如等现实困境,亟待进行理论探索。结合试点实施状况,借鉴其他地区实践经验,从完善以地方性法规为基础、政府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规范体系,构建以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多元化补偿方式,同时加强监督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等保障机制三个层面提出进路完善,以期促进山西省汾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多元化补偿 配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治理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困境及制度完善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峰 梁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54-67,113,114,共16页
在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契约治理可以有效促进多个主体之间平等协商、协同治理,进而成为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常见实践样态。近十年来,我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签订数量迅速增长,与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契约治理的... 在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契约治理可以有效促进多个主体之间平等协商、协同治理,进而成为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常见实践样态。近十年来,我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签订数量迅速增长,与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契约治理的实践需求相比,其制度设计尚显匮乏,突出的问题如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效力不明,协议透明度不足、缺乏公众参与,协议对上下游之间权利义务配置失衡等,影响其效果的发挥。在确定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性质的基础上,对其法律效力应当予以阐明,区分协议的对内效力与对外效力以及协议与缔约主体辖区内规范的效力;将协议纳入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性规范;完善协议的效益评估制度以平衡上下游之间的权利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治理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公共利益 公众参与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流域海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实践反思与规范重塑——以长江口—杭州湾为例
5
作者 刘志仁 杨子月 《环境保护》 CSSCI 2024年第20期18-22,共5页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通过财政调控手段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激发区域协同环境保护动力的重要制度。建立流域海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实现“陆海统筹”目标的必要手段。本文回顾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构建历程,根据长江口—杭州湾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通过财政调控手段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激发区域协同环境保护动力的重要制度。建立流域海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实现“陆海统筹”目标的必要手段。本文回顾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构建历程,根据长江口—杭州湾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法治实践,指出了流域海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构建存在法制空白、标准体系有待统一、体制难以产生动力等问题。为完善我国流域海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应把握立法时机,通过开展实践试点提供法治经验;缓解跨行政区合作的阻力,在“生态目标”导向下衔接流域海域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利用制度价值转化功能,通过构建海洋区域发展平台激发市场活性,以经济发展带动生态保护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 流域海域协同治理 长江口 杭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税收视角的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析
6
作者 朱前涛 孙苗苗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55,共7页
为给基于税收视角下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尤其是横向生态补偿税收机制提供参考,分析了黄河流域现有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纵向生态补偿、省(区)内横向生态补偿、省(区)际横向生态补偿等生态补偿方案的局限性,提出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为给基于税收视角下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尤其是横向生态补偿税收机制提供参考,分析了黄河流域现有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纵向生态补偿、省(区)内横向生态补偿、省(区)际横向生态补偿等生态补偿方案的局限性,提出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费改税”的思路。从税收调节视角探讨了税收补偿在外部性治理、制度设计、纵横互补与生态补偿央地关系重构等方面的优势。在机制设计上,将水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及生态补偿税与水源涵养、跨省(区)界水污染、水土保持作用发挥和生态补偿一体化管理等生态补偿重点领域进行了对应分析。将税收制度设计融入生态补偿机制,可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水资源税 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践与制度展开——兼对《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修改建议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彬辉 林塬犇 《时代法学》 2021年第5期8-15,共8页
流域政府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所建立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实现流域治理成本共担、合作共治、效益共享的重要方式。虽然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签订与履行已有很多实践,但因欠缺法律安排而陷入诸多困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公开征求意... 流域政府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所建立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实现流域治理成本共担、合作共治、效益共享的重要方式。虽然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签订与履行已有很多实践,但因欠缺法律安排而陷入诸多困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开启了对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制度化安排,但仍存不足。《条例》有必要在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签订中增加公众参与的程序,规定协议的必备条款,对不同层级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效力进行区分,明确规定补偿基准确定的法律原则,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必备条款 补偿基准 补偿协议效力 协议纠纷解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补偿政策能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黄河流域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简冠群 任淑瑜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4年第2期92-102,共11页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内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为应对黄河流域生态恶化带来的挑战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本文立足生态补偿政策并构建准自然实验,以2005—2019年黄河流域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期双重差...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内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为应对黄河流域生态恶化带来的挑战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本文立足生态补偿政策并构建准自然实验,以2005—2019年黄河流域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对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产权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对黄河流域上游和国有企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和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政府补助增加是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推进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上述研究结论在经过PSM-DID、更换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后仍然具有稳健性。研究全面考虑了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在流域内不同区域发挥作用的渠道,有利于充分发挥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 黄河流域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护一江水”的降碳力量:来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谌仁俊 李新月 江闯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101,共17页
在区域生态治理中协同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新安江、九洲江、汀江-韩江三大流域为例,考察在跨省流域实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协同降碳作用。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促使沿线地区采取优化能源结构、限制高碳密集型行业... 在区域生态治理中协同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新安江、九洲江、汀江-韩江三大流域为例,考察在跨省流域实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协同降碳作用。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促使沿线地区采取优化能源结构、限制高碳密集型行业企业进入等源头防治方式,释放出较大的协同降碳效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共护一江水”的协同降碳效应存在一定的经济代价,沿线地区出现了减产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作为补偿区的下游地区,作为受偿区的上游地区实现了更大的降碳效应,这主要得益于上游地区采取了创新驱动减排的策略,不仅通过节能技术应用大幅降低能源强度,还鼓励企业从事绿色自主创新。本文的研究能为全面推广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提供有益的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流域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协同降碳 源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创新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
10
作者 璩爱玉 樊瑞娜 +2 位作者 董战峰 郝春旭 刘新民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13期27-32,共6页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对于明确流域内上下游各方的经济及生态关系、推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进展和成效,分析了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岷江为例设计了流...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对于明确流域内上下游各方的经济及生态关系、推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进展和成效,分析了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岷江为例设计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框架,包括厘清生态保护补偿主体的利益关系,优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完善补偿配套措施等,以完善现有的流域补偿机制,并对资金筹集和分配进行了测算,为深化四川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 补偿机制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绩效评价关键问题探讨——以潮白河流域为例
11
作者 谢婧 刘桂环 +3 位作者 张逸凡 于洋 华妍妍 文一惠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61,共8页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目前我国应用广泛的环境经济政策,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推进十余年来,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参与签订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但近期也出现了激励作用和参与意愿有所下降的现象。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目前我国应用广泛的环境经济政策,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推进十余年来,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参与签订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但近期也出现了激励作用和参与意愿有所下降的现象。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判断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和短板问题并推动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生态保护补偿理论探索和政策实践的迫切需求。论文从生态环境效果—资金使用效率—社会经济效益三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以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为应用案例,并结合推进绩效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讨论,对建立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监管机制等关键环节提出技术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潮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继军 刘建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共6页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当前,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仍面临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补偿标准依据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清晰等问题。根据新时代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战略需求,新... 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当前,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仍面临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补偿标准依据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清晰等问题。根据新时代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战略需求,新时期长江流域生态补偿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亟需针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产保护的多维互馈关系及良性协同机制、流域生态资产的定量核算方法与生态服务空间流转特征、多元化流域生态补偿格局与长效运行机制、区域试点示范引领与全流域统筹协调推进之间的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并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技术体系、强化立法保障、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为探索制定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总体框架提供科技支撑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市场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上游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支付意愿问卷调查——以天目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青 张落成 武清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9,共7页
在天目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上游生态保护激励机制,对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调查了解天目湖流域居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认知状况,得出天目湖流域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很强,生态... 在天目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上游生态保护激励机制,对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调查了解天目湖流域居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认知状况,得出天目湖流域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很强,生态补偿需求旺盛.其次,对居民和旅游者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了解.最后,对最大支付意愿公式进行改进,在原有水费反哺的基础上结合了旅游者门票反哺的最大支付意愿,算出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总额为12924.08万元.同时生态补偿不仅仅是物质或货币的补偿,更重要的是从国家与省市层面上对天目湖这一重要生态功能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 生态补偿 支付意愿 天目湖流域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水生态保护的跨界水污染补偿标准研究——关于太湖流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4
14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9-135,共7页
水资源属于公共品,流域水生态污染正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地悲剧"。实证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水污染,一方面导致下游水生态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使下游地区为恢复水生态承担高昂治理成本。因此,建立跨界水生态补偿机... 水资源属于公共品,流域水生态污染正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地悲剧"。实证分析表明,上游地区工业发展产生的水污染,一方面导致下游水生态的严重恶化,另一方面使下游地区为恢复水生态承担高昂治理成本。因此,建立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标准迫在眉睫。本文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定量分析了上游如果造成流域污染,而必须对下游进行补偿的金额。通过对典型案例太湖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的总结,提出上游补偿下游地区水生态"恢复成本"的解决思路,探求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生态污染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保护 补偿标准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闽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0
15
作者 胡熠 黎元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8,共6页
构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质上是通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上游生态保护成本在相关行政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它主要包括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界定及其协商机制,补偿资金的测算及其分摊机制,补偿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机制等... 构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质上是通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上游生态保护成本在相关行政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它主要包括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界定及其协商机制,补偿资金的测算及其分摊机制,补偿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机制等基本内容。其中补偿资金的测算及其分摊机制是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生态重建成本分摊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和普遍推广价值,并以闽江下游福州市补偿上游南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区际 生态保护 补偿机制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实践表征及优化路径探析——以湖南省内长江流域治理为例
16
作者 刘海鸥 陈千惠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作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机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其协同治理作用在实践中日益凸显。从2012年通过的《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开始,湖南省经历了从探索地方政府主导的纵向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到确立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基本框架,... 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作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机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其协同治理作用在实践中日益凸显。从2012年通过的《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开始,湖南省经历了从探索地方政府主导的纵向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到确立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基本框架,再逐步建立健全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发展理路。实践表明,当前湖南省存在缺乏足够权威性的法律法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地区间评定标准差异大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完善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专门立法、探索建立多元化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模式、合理确定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评定标准和计价办法来提升湖南省内长江流域的治理水平,为我国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提供优秀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流域 生态补偿 协同治理 府际行政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进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桂环 谢婧 +1 位作者 文一惠 金陶陶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13期34-37,共4页
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是明确流域内各地区权责关系、促进上下游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开始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但也有部分地区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推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积极性不够;... 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是明确流域内各地区权责关系、促进上下游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开始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但也有部分地区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推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积极性不够;同时,部分上下游地区在补偿标准核算、跨界断面考核方式等方面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可以在出台技术规范、组织协调谈判、直管跨省界断面、设计引导性激励资金等方面发挥作用,解决地方"不会干""不敢干""不想干"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尽快做好基础数据准备、积极推动跨界协商、统筹行政区域内部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探索拓展补偿资金筹集途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保护 水环境改善 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本质:民事财产权关系 被引量:20
18
作者 潘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4,共11页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定性,直接决定与之相关的主体制度、权利义务内容,责任承担方式等。流域补偿的基础是作为保护地的上游区域开发利用资源有关的财产权受限所导致的利益不均衡,而引入的新的利益配置模式。流域补偿体现了发展权和...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定性,直接决定与之相关的主体制度、权利义务内容,责任承担方式等。流域补偿的基础是作为保护地的上游区域开发利用资源有关的财产权受限所导致的利益不均衡,而引入的新的利益配置模式。流域补偿体现了发展权和生态利益的再分配,本质上是民事财产权的运行,进一步讲,是独立的资源物权主体之间的物权处分关系。流域补偿民事财产关系的证成,对于改变长期以来依赖中央政府投入的现象、减轻中央财政负担,理顺流域补偿的主体关系,以及完善保护者的救济途径等,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 财产权 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补偿背景下的协议保护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晟之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6-28,共3页
环境问题是诸多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但有许多原因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众的认同,如单一依靠政府的项目投入、缺乏有效保护机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保护环境的关键。通过对国外经验的总结和分析认为,协议保... 环境问题是诸多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但有许多原因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众的认同,如单一依靠政府的项目投入、缺乏有效保护机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保护环境的关键。通过对国外经验的总结和分析认为,协议保护成为重要解决方式之一。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协议保护在我国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协议保护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与黄河流域保护 被引量:9
20
作者 袁巍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7-29,共3页
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蜿蜒流长几千千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然而,现今的黄河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由于人类乱砍滥伐,导致黄河源头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黄河源头将被掩埋在风沙之中。
关键词 黄河源头地区 流域保护 生态补偿 中华文明 生态危机 乱砍滥伐 水土流失 发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