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4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色成型方式的灯泡外壳注拉吹成型模具设计
1
作者 陈波 贺柳操 唐志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对于灯泡外壳塑件成型,采用单一的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都无法满足塑件高效率大批量生产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基于双色成型原理而为之设计了一副注拉吹双色成型模具。该注拉吹双色模具成型方法为:第一步使用注塑方式成型吹塑坯件,第二步使... 对于灯泡外壳塑件成型,采用单一的注塑成型或吹塑成型都无法满足塑件高效率大批量生产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基于双色成型原理而为之设计了一副注拉吹双色成型模具。该注拉吹双色模具成型方法为:第一步使用注塑方式成型吹塑坯件,第二步使用高压空气(0.38 MPa)对坯件(196~212℃)内壁进行吹塑成型,使塑件的成型达到设定要求,同时也解决了塑件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要求。该注拉吹双色模具由2副子模具组成,2副子模具动模相同、定模不相同,从而能实现换腔不换芯的双色成型动作。第一副子模具中,采用热流道+冷流道的组合浇注方式对吹塑坯件模腔进行充填而获得吹塑坯件。第二副子模具中,使用注塑机油缸驱动阀芯型芯控制气道中的高压空气对坯件内壁实施拉伸/吹塑成型,塑件球泡形外壁使用一组哈夫滑块实施成型和侧抽芯脱模,塑件的最终脱模使用推板将塑件从型芯镶件上推出而实现。两个动模中,使用油缸推动阀芯座板间接推动阀芯型芯打开气缝,阀芯型芯的复位则由弹簧通过推动阀芯座板而带动其复位,从而使气缝闭合,用于吹塑成型的高压空气则一直在气道内存在。两副子模具动模的交换通过注拉吹一体机转盘做180°转动而进行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吹成型 双色模具 吹塑 气动阀芯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岩离层注浆层位判定及隔浆层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郭文兵 李龙翔 +2 位作者 杨伟强 白二虎 吴东涛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80,共17页
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是保护矿区地表建(构)筑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注浆层位选择与其下方隔浆层完整性是决定地表减沉效果的关键因素。采用理论分析、工程试验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对覆岩离层注浆层位判别及其下方隔浆层稳定性进行了研... 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是保护矿区地表建(构)筑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注浆层位选择与其下方隔浆层完整性是决定地表减沉效果的关键因素。采用理论分析、工程试验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对覆岩离层注浆层位判别及其下方隔浆层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方法对覆岩离层注浆过程中的隔浆层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隔浆层挠曲线方程,并根据岩层破坏程度,分区计算了隔浆层下方岩体的弹性地基系数,得到了注浆压力作用下隔浆层的最大弯曲下沉值;基于岩层破坏条件给出隔浆层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了注浆前后隔浆层下方自由空间的高度,并依据隔浆层最大弯曲下沉值与其下方自由空间的关系,对固支梁及弹性地基梁状态下的隔浆层完整性进行了判别;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注浆地层条件及隔浆层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覆岩离层注浆层位判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导水裂隙带及各关键层高度确定潜在注浆层位,然后依据隔浆层完整性分析对各潜在注浆层位的可行性进行判别,最后引入安全系数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以某矿11090工作面为工程应用实例,依据该判别方法确定了合理注浆层位,在距煤层139.1 m处成功实施覆岩离层注浆充填,结合地表实测数据及地表下沉预计结果,该工作面实施注浆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230 mm,下沉系数为0.12,减沉率达到77.6%。附近民房的最大倾斜值约为0.8 mm/m,水平变形值为0.7 mm/m,有效保护了矿区地表村庄民房,同时保障了井下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验证了注浆层位判别方法的合理性,为覆岩离层注浆层位设计及矿区地表沉陷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离层 隔浆层 浆层位 地表沉陷控制 弹性地基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采空区注氮参数优化及应用
3
作者 刘健 罗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有效解决青东煤矿854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问题,本文基于现场实测与正交试验的方法并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采空区注氮参数优化。根据束管装置测定“三带”范围,研究注氮位置、注氮流量及埋管深度三因素以及所选因素的三个水... 为有效解决青东煤矿854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问题,本文基于现场实测与正交试验的方法并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采空区注氮参数优化。根据束管装置测定“三带”范围,研究注氮位置、注氮流量及埋管深度三因素以及所选因素的三个水平并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及后处理软件将采空区三带氧气分布云图以及采空区三带分布面积占比作为评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注氮位置距工作面50 m、注氮流量为1000 m^(3)·h^(-1)、埋管深度为30 m时,采空区防灭火效果最好。本研究可为后续研究矿井采空区防灭火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氮位置 氮流量 埋管距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帮部锚索外注式锚注支护技术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朝龙 王智正 朱星志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210-213,共4页
在煤矿巷道的帮部围岩加固技术中,以施加帮部锚索和围岩注浆为主要方法,考虑帮部锚索端锚强度较小、围岩注浆在锚索孔内扩散较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帮部锚索外注式锚注支护技术,将普通帮部锚索与注浆相结合,实现帮部围岩加固的锚注一体... 在煤矿巷道的帮部围岩加固技术中,以施加帮部锚索和围岩注浆为主要方法,考虑帮部锚索端锚强度较小、围岩注浆在锚索孔内扩散较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帮部锚索外注式锚注支护技术,将普通帮部锚索与注浆相结合,实现帮部围岩加固的锚注一体化和锚索全长锚固,并对外注式锚注支护技术的物理性质进行阐述,利用相似模拟试验阐明了封孔料注入量的问题,利用井下试验验证了巷道帮部锚索外注式锚注支护技术的可行性,为锚注支护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锚支护 锚索 围岩 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注浆技术在桥梁台背回填施工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中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本文对压力注浆技术在桥梁台背回填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分析了注浆方案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工艺及注浆效果评估等关键技术环节。研究采用水泥-水玻璃复合浆液,通过合理布置注浆孔、分层注浆工艺和精准压力控制,显著... 本文对压力注浆技术在桥梁台背回填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分析了注浆方案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工艺及注浆效果评估等关键技术环节。研究采用水泥-水玻璃复合浆液,通过合理布置注浆孔、分层注浆工艺和精准压力控制,显著提升了回填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结果表明,注浆扩散范围均匀,地基承载力从不足100 kPa提高至162 kPa,回填区域的沉降速率显著降低至3 mm/月以内,满足桥梁长期运营的稳定性要求。本研究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台背回填工程的高效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桥梁台背回填 浆材料 浆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榫槽注浆施工技术
6
作者 高雪冬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3期69-70,166,共3页
榫槽连接是目前装配式车站预制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该方式在构件拼接完成后,榫头与榫槽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造成构件间的整体连接性和防水性能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的西湖站为例,从榫槽注浆的结构设计、注浆材料和... 榫槽连接是目前装配式车站预制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该方式在构件拼接完成后,榫头与榫槽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造成构件间的整体连接性和防水性能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的西湖站为例,从榫槽注浆的结构设计、注浆材料和注浆设备的选择以及注浆的施工方法等进行全面研究,提出施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了预制构件间注浆过程的高效与准确,极大地提高了拼装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地铁车站 榫槽 浆设备 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笺注特点考论——以《秋兴八首》为中心
7
作者 李牧 《邢台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清初顾宸所著《辟疆园杜诗注解》借鉴钱谦益诗史互证的诠释方法,在钩沉史事进行诠释的同时,亦注重立足诗歌文本进行诠释,善于剖析诗作章法结构,于诗情、诗意能在时代大背景下结合杜甫的经历、心境作设身处地的分析与阐发。以《秋兴八首... 清初顾宸所著《辟疆园杜诗注解》借鉴钱谦益诗史互证的诠释方法,在钩沉史事进行诠释的同时,亦注重立足诗歌文本进行诠释,善于剖析诗作章法结构,于诗情、诗意能在时代大背景下结合杜甫的经历、心境作设身处地的分析与阐发。以《秋兴八首》为中心考察《辟疆园杜诗注解》的笺注特点,从以史证诗、注重章法和以情作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其对钱谦益诗史互证方法的继承与运用,能够发掘顾宸笺注杜诗之优长,认识其不足,从而对这一杜诗注本的笺注方法与特点有更为具体深入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辟疆园杜诗解》 《秋兴八首》 顾宸 杜诗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10 MW小型化永磁聚焦多注速调管的研究
8
作者 李闯 闫继伟 +2 位作者 卫博 李冬凤 储开荣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针对应用需求,文中设计并研发了一种新型L波段10 MW小型化速调管。文中给出了简要的设计过程及测试结果。该管采用永磁聚焦结合多注基模谐振腔技术,在阴极电压70 kV条件下实现了10 MW的峰值功率输出、45%以上的效率和46 dB以上的增益。... 针对应用需求,文中设计并研发了一种新型L波段10 MW小型化速调管。文中给出了简要的设计过程及测试结果。该管采用永磁聚焦结合多注基模谐振腔技术,在阴极电压70 kV条件下实现了10 MW的峰值功率输出、45%以上的效率和46 dB以上的增益。该管质量仅为76 kg,将L波段10 MW级高峰值功率速调管的重量较常规降低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周期反转永磁聚焦 基模谐振腔 小型化速调管 高峰值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及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临床观察
9
作者 钟富强 林彤彦 +3 位作者 丁玮玮 李戈 赵岩 白长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性水肿女性患者共70例,入组患者年龄为35~76岁,平均(55.4&... 目的探讨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性水肿女性患者共70例,入组患者年龄为35~76岁,平均(55.4±9.6)岁,病程6~18个月。对入组患者应用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百笑灸及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治疗侧手臂进行臂围评分,并对患侧上肢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中医证候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评价,最终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患者术侧臂围评分、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Karnofsky量表(KPS)评分、中医证候(肢体麻木、上肢酸胀、上肢肿痛)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IL-6、TNF-α、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百笑灸、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可以明显缓解乳腺癌患侧上肢的肿胀水平,其中显效33例(47.14%)、有效32例(45.71%)、无效5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穴位注射对乳腺癌术后术侧上肢的肿胀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脾消水散2号 灸法 丹红射液 穴位 乳腺癌术后 淋巴性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端侧后注浆理论及承载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10
作者 侯振坤 陈炫霖 +5 位作者 唐孟雄 凌造 都喜东 徐峰 贺绍阳 梁仕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意义管桩后注浆可有效改善桩-土接触界面物理力学性质,在提高管桩摩阻力、减少上部结构沉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展通过对管桩后注浆工艺、后注浆理论、管桩注浆后的承载性能、管桩-注浆体-土接触界面剪切性能等进行综述,展望了管... 意义管桩后注浆可有效改善桩-土接触界面物理力学性质,在提高管桩摩阻力、减少上部结构沉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展通过对管桩后注浆工艺、后注浆理论、管桩注浆后的承载性能、管桩-注浆体-土接触界面剪切性能等进行综述,展望了管桩后注浆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后注浆对提高中小直径管桩承载力有一定作用;注浆后,中掘法管桩的承载力一般超过了4 000 kN、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承载力可提升20%以上、随钻跟管桩承载力普遍超过20 000 kN。(2)现有的注浆理论推动了注浆技术的发展,虽然相关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存在差异,但可以给出浆液扩散的初步轮廓和扩散范围,为注浆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科学指导。(3)桩-浆-土接触界面的研究大多以剪切试验为载体,研究浆-土接触界面剪切性能这一宏观表象,很少涉及注浆液以注浆根系、爪牙和毛细爪牙的形式伸入土体并与土体进行关键离子交换从而提高桩-浆-土接触界面黏结强度的宏微观扩散本质。(4)现有注浆研究大多止步于注浆结果分析,较少涉及注浆机理,对浆液在地层中的流动扩散规律认识不够清晰。结论与展望桩侧注浆液渐进性流动过程可视化分析、注浆体三维尺寸定量表征、管桩注浆过程智能化监测、新型管桩桩侧注浆工艺研发是未来管桩桩侧后注浆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承载特性 加固机理 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著作中的注释:一个出版社编辑的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童根兴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6,共9页
注释有很长的演进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功能,是学术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对学术论文中的注释的定义、分类和著录规则有了很好的讨论,但对学术著作中的注释讨论仍然很不全面。本文讨论了中文学术著作中注释的基本类型。在... 注释有很长的演进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功能,是学术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内学术界对学术论文中的注释的定义、分类和著录规则有了很好的讨论,但对学术著作中的注释讨论仍然很不全面。本文讨论了中文学术著作中注释的基本类型。在编校出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议改进的措施,对于规范学术著作注释的编辑出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 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喷注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煤油燃料混合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国雄 李朗 贾彬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为研究脉冲喷注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气态煤油混合及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二维雷诺平均方程及两方程剪切应力输运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双凹腔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入口马赫数2.5、总压1.75 MPa、总温1350 K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对比分析了... 为研究脉冲喷注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气态煤油混合及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二维雷诺平均方程及两方程剪切应力输运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双凹腔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入口马赫数2.5、总压1.75 MPa、总温1350 K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对比分析了定常喷注和脉冲喷注下煤油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纹影图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出现对应纹影仅先于试验0.2 ms,占一个流场振荡周期(6.9 ms)的2.89%。研究发现:在脉冲喷注工况下,回流区在流场振荡周期内能持续更长时间,延长了燃料在凹腔内的滞留时间;未发现脉冲喷注对总压损失有显著贡献,但脉冲喷注工况下温度与压力分布均匀,不会出现热力学喉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气态煤油 二维雷诺平均 脉冲喷 数值模拟 燃烧性能 定常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渗滞后效应的水驱裂缝性气藏注N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机理
13
作者 王军磊 位云生 +2 位作者 曹正林 陈东 唐海发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11,共16页
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级差导致水驱裂缝性气藏非均匀水侵严重,水淹区内以水封气和水锁气等形式存在的剩余天然气难以动用,严重影响了气藏天然气采收率的提高。为此,基于Killough、Carlson和Larsen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先渗吸后驱替的... 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级差导致水驱裂缝性气藏非均匀水侵严重,水淹区内以水封气和水锁气等形式存在的剩余天然气难以动用,严重影响了气藏天然气采收率的提高。为此,基于Killough、Carlson和Larsen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先渗吸后驱替的气水相渗滞后模型,然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典型数据建立了一维长岩心模型和二维岩板模型,模拟了水锁气和水封气形成及解封过程并分析滞后作用对水侵和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最后结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技术建立了水驱裂缝性气藏注采概念模型,系统论证了注N2气提高天然气采收率的多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气藏水侵后水淹区内的剩余天然气主要以2种形式存在,即气水两相中的水锁气以及被连续水相封隔的水封气;(2)在相渗滞后作用下,水锁气饱和度为渗吸残余气饱和度,高于驱替实验中的相渗端点饱和度值,导致水淹区内形成更多的水锁气;(3)裂缝与基质渗透率级差越高、缝网越发育、压力差越小的区域越易形成水封气,水锁气是形成水封气的直接原因;(4)注气以补能、挡水、驱替和置换4种方式重构了气藏压力场和饱和度场,通过重新动用未水淹区内剩余天然气提高了压力衰竭效率,通过重新驱替水淹区内水锁气和水封气提高了波及系数,进而提高了天然气采收率。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为认识水侵过程中水封气和水锁气的形成机理、确定注气解封锁的最优技术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含水裂缝性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藏 水侵 水封 水锁 相渗滞后 N2 天然气采收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层注浆工作面采场瓦斯储集空间演化规律研究
14
作者 刘海东 刘厅 +1 位作者 沈家豪 施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采场覆岩瓦斯储集空间是高位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参数优化及瓦斯异常涌出防治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屯兰矿22301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作面不同注浆压力下注浆充填前后采场裂隙分布及瓦斯储集空间的变化规律。... 采场覆岩瓦斯储集空间是高位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参数优化及瓦斯异常涌出防治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屯兰矿22301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作面不同注浆压力下注浆充填前后采场裂隙分布及瓦斯储集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压力增大,裂隙带高度逐渐减小,裂隙压实作用逐渐减弱;随着注浆压力增大,空间上的裂隙带高度及宽度均减小,采动裂隙环形体的范围逐渐收缩;随着水平方向上的采空区中部压实程度和范围不断增大,卸压区和自由空间的范围逐渐收缩;在离层注浆条件下,适当增大钻孔倾角、减小施工高度,可有效提升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离层注浆工作面卸压瓦斯抽采钻孔的优化布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浆充填 浆压力 裂隙环形体 瓦斯抽采钻孔 瓦斯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单位注浆量预测
15
作者 陈泓 黄永辉 +1 位作者 张智宇 陈成志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帷幕注浆作为矿山控制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单位注浆量作为注浆效果的关键评价指标,具有不确定性。基于尖山磷矿帷幕注浆试验段注浆数据,进行单位注浆量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分别构建单位注浆量卷积神经网络(C... 帷幕注浆作为矿山控制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单位注浆量作为注浆效果的关键评价指标,具有不确定性。基于尖山磷矿帷幕注浆试验段注浆数据,进行单位注浆量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分别构建单位注浆量卷积神经网络(CNN)、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GA-BP)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PSO-BP)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和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和肯德尔相关系数法对单位注浆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一致,影响因素相关性由强到弱为:注浆持续时间、水灰比、注前透水率、注浆段长度、注浆压力、钻孔深度;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三种预测模型,R^(2)达到0.94527,RMSE值分别降低80%、56%、49%;MAE值分别降低68.3%、48.6%、23.2%,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越性。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对单位注浆量进行预测,对后续注浆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参考,可为帷幕注浆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 单位浆量 相关性分析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土隧道注浆加固效果评价研究:以郑州地铁7号线砂土隧道为例
16
作者 钟宏伟 秦鹏飞 +1 位作者 卢再光 张颖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2,共8页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针对注浆量核算法、检查孔分析法、P-Q-t曲线法及地球物理探测法等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注浆效果检测...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针对注浆量核算法、检查孔分析法、P-Q-t曲线法及地球物理探测法等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注浆效果检测方法,通过抽取一、二级影响因素确立层次评价体系,并结合专家意见与实际工况构建了注浆效果评价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将权向量作为评价因素的权重进行量化,通过矩阵运算实现了模糊现象的数学表达,完成了砂土隧道注浆效果的准确评价。最后结合郑州地铁7号线砂土隧道,通过模糊评价综合分析,认为注浆效果等级达到良好等级(B)。隧道实际开挖期间,未出现任何形式的水文、地质干扰,表明评价方法科学高效,可为其他工程施工提供指导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检查孔分析 地球物理探测 模糊理论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书》颜注评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晓瑜 《文献》 1987年第4期3-16,共14页
史注是读懂古代史籍、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文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书》的颜师古注同《史记》的三家注、《三国志》的裴松之注,皆堪称史注的典范。不过,它们的特点各有不同。这里,仅对《汉书》颜师古注(以下简称... 史注是读懂古代史籍、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文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书》的颜师古注同《史记》的三家注、《三国志》的裴松之注,皆堪称史注的典范。不过,它们的特点各有不同。这里,仅对《汉书》颜师古注(以下简称"颜注")试作几点分析,以示颜注的特点、方法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颜师古 重要组成部分 裴松之 三国志
原文传递
洞内注浆对盾构隧道竖向沉降的影响
18
作者 魏纲 李航 +3 位作者 齐永洁 张治国 朱成伟 韩凯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3,共12页
为治理因下方新建隧道穿越或上方堆载等产生的隧道不均匀沉降,常采用隧道洞内注浆技术对沉降区域进行抬升。为研究洞内注浆对既有隧道竖向位移及轴线处附加应力的影响,首先,根据2个实际工况提出了隧道下方注浆圆柱模型;其次,考虑了注浆... 为治理因下方新建隧道穿越或上方堆载等产生的隧道不均匀沉降,常采用隧道洞内注浆技术对沉降区域进行抬升。为研究洞内注浆对既有隧道竖向位移及轴线处附加应力的影响,首先,根据2个实际工况提出了隧道下方注浆圆柱模型;其次,考虑了注浆土体的体积膨胀作用及浆液的空间流动性,提出了非均匀体积膨胀注浆圆柱力学计算模型;最后,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注浆引起的隧道竖向抬升位移及轴线处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研究了既有隧道沉降及轴线处附加应力在不同注浆参数(注浆量V、注浆体顶部与隧道底部距离H、注浆角度α)及不同纵向注浆方案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内注浆对隧道进行了有效抬升,计算所得抬升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随着注浆量V提高,既有隧道沉降变形逐渐减小,但当注浆量V过大时,将会导致既有隧道发生隆起变形;随着注浆圆柱顶部与隧道底部距离H增大,抬升量逐渐减小;随着注浆角度α增大,抬升量不断增大;沿隧道纵向采取非等量注浆方案并在沉降最大区域集中注浆能有效提高最大抬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不均匀沉降 洞内 附加应力 竖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下区域注浆改造地层扰动变形特征研究
19
作者 张平松 程晋全 +1 位作者 许时昂 吴海波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8,共13页
通过地面高压注浆实施区域治理是厚松散承压含水层下煤炭安全开采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然而高压注浆过程造成上覆地层移动变形,诱发地表局部隆起、矿区建(构)筑物偏斜等问题,是区域注浆改造安全施工备受关注的重点。以安徽某矿120501工... 通过地面高压注浆实施区域治理是厚松散承压含水层下煤炭安全开采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然而高压注浆过程造成上覆地层移动变形,诱发地表局部隆起、矿区建(构)筑物偏斜等问题,是区域注浆改造安全施工备受关注的重点。以安徽某矿120501工作面上覆顶板富水砂岩层注浆改造为工程背景,基于COMSOLMultiphysics有限元方法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高压注浆前后对上覆地层作用过程及其时序演化特征,同时构建了分布式光纤全断面监测系统,获得了上覆地层不同深度地层形变响应特征及对地表扰动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高压注浆过程可划分为“充填—扩散—扰动”3个阶段,充填过程对上覆地层基本无扰动影响,扩散过程对上覆地层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平扰动,进入扰动阶段对上覆地层影响则表现为垂向位移变化。注浆改造过程对地层扰动影响呈现Logistic曲线增长趋势,其扰动影响主要作用在厚松散层下部,在相对隔水层段以竖向拱起为主,在相对含水层段表现为层内压缩。全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注浆全过程地层形变特征为非线性分布,砂质黏土层与粉砂层为其主要形变贡献层。全断面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备较好的一致性,成果可为东部厚松散层覆盖矿区煤矿安全开采以及区域注浆诱发次生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提供思路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改造 地层变形 分布式光纤 钻孔监测 厚松散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转气和气网注氢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20
作者 张赟宁 王江鹏 张磊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灵活应用电转气(power to gas,P2G)系统中电解水和甲烷化两阶段产出的氢气和甲烷可促进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消纳盈余可再生能源。传统P2G系统只考虑将甲烷作为燃气机组的燃料,未充分利用氢气高电解率的特性,造成... 灵活应用电转气(power to gas,P2G)系统中电解水和甲烷化两阶段产出的氢气和甲烷可促进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消纳盈余可再生能源。传统P2G系统只考虑将甲烷作为燃气机组的燃料,未充分利用氢气高电解率的特性,造成能量梯级转化次数增加,能量损耗提高。应用P2G系统两阶段分别产出的氢气和甲烷耦合气网注氢(hydrogen injection into gas grid,HIGG)技术以促进IES中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基于能量枢纽的概念,将IES系统经济性优化调度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通过两个场景的仿真分析说明,相比于仅应用甲烷的传统P2G系统,IES系统中应用P2G和HIGG技术能够降低部分能量梯级转化次数和成本投入,在经济性、环保性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能量枢纽 电转气 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