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神经网络的汽车塑件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吉生
孙潇鹏
张胜宾
《模具工业》
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
针对汽车塑件内部缺陷检测精度不高、检测方法单一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探究高鲁棒性、稳定性、精确性的检测模型,旨在为汽车塑件批量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通过超声波探伤、激光光...
针对汽车塑件内部缺陷检测精度不高、检测方法单一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探究高鲁棒性、稳定性、精确性的检测模型,旨在为汽车塑件批量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通过超声波探伤、激光光斑测量、紫外线探伤、智能电参数测量和红外热成像等无损检测方法,试验样本经异质信息采集、预处理以及多特征变量提取,根据检测要求,用于定量/定性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再以样本训练、规则判别、深度学习和模型类比,选取最优模型用于试验样本内部缺陷预测和品级分析,以求得所设计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与检测方法具有通用性,可进一步用于汽车铸件、冲压件或焊接件等无损检测,为匹配智能装备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多源信息融合
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汽车塑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Imageware和UG为基的汽车塑件逆向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玉文
刘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80,共3页
Imageware和UG的集成可进行数据的无缝访问与控制。汽车塑件点云数据经构造主曲面、圆角、小圆柱凸台、大圆柱凸台、加强筋和方槽六步,便可完成该产品的逆向设计。Imageware和UG软件的结合给产品的逆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
关键词
Imageware软件
UG软件
汽车塑件
逆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脱模结构和异向分型的汽车塑件模具设计
被引量:
14
3
作者
陈兵
《模具技术》
2015年第6期17-22,29,共7页
通过利用模流软件Moldflow,分析了汽车塑件注塑浇口的最佳位置,并利用Pro/E对塑件进行模具整体的结构设计。采用拉伸、合并曲面等方法设计了主分型面,然后利用主分型面分割出型芯、型腔,通过分割主型芯来设计出直顶、斜顶、整体抽芯结...
通过利用模流软件Moldflow,分析了汽车塑件注塑浇口的最佳位置,并利用Pro/E对塑件进行模具整体的结构设计。采用拉伸、合并曲面等方法设计了主分型面,然后利用主分型面分割出型芯、型腔,通过分割主型芯来设计出直顶、斜顶、整体抽芯结构等。利用Pro/E的"插入""流道"命令设计浇注系统,并利用"插入""水线"命令设计冷却系统。整个设计过程在软件中都可以快速完成及修改,避免后期加工的改模,同时实现了快速设计具有典型脱模结构和异形分型塑件的模具,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PRO/E
汽车塑件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mageware和UG汽车塑件的逆向设计
4
作者
陈玉文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6期87-88,共2页
Imageware和UG的集成,可进行数据的无缝访问与控制。介绍汽车塑件点云数据经构造主曲面、圆角、小圆柱凸台、大圆柱凸台、加强筋、方槽六步,便可完成该产品的逆向设计方案。Imageware和UG的结合给产品的逆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
Imageware和UG的集成,可进行数据的无缝访问与控制。介绍汽车塑件点云数据经构造主曲面、圆角、小圆柱凸台、大圆柱凸台、加强筋、方槽六步,便可完成该产品的逆向设计方案。Imageware和UG的结合给产品的逆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WARE
UG
汽车塑件
逆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提高汽车塑件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丹
《安徽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15-17,24,共4页
汽车用塑料件的极性小、结晶大、表面张力低、润湿性差、表面光滑,这些因素均易导致塑件涂层的附着力变差。提高塑件涂层附着力是塑件涂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综述了塑件涂层附着的相关理论,包括溶度参数理论、物理吸附理论、润湿...
汽车用塑料件的极性小、结晶大、表面张力低、润湿性差、表面光滑,这些因素均易导致塑件涂层的附着力变差。提高塑件涂层附着力是塑件涂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综述了塑件涂层附着的相关理论,包括溶度参数理论、物理吸附理论、润湿作用、锚固作用,并着重介绍了通过漆前预处理提高汽车塑件涂层附着力的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塑件
预处理
塑料涂装
涂层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oldflow汽车塑件浇注系统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
12
6
作者
陈兵
许军
《模具工业》
2018年第7期16-21,共6页
一般汽车的内饰件尺寸都较大、装配结构较多,其模具总体尺寸也较大,在模具设计时,如果采用试错法进行设计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现利用Moldflow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分析,模拟分析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填充、保压和冷却过程,分析得...
一般汽车的内饰件尺寸都较大、装配结构较多,其模具总体尺寸也较大,在模具设计时,如果采用试错法进行设计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现利用Moldflow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分析,模拟分析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填充、保压和冷却过程,分析得出最优的浇注系统及注射工艺参数,为汽车内饰件热流道模具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汽车塑件
浇注系统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塑件注塑模具的石墨电极数控加工工艺
7
作者
付晋
阙燚彬
+1 位作者
曾茂燕
阙子娟
《前卫》
2021年第16期16-18,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注塑模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也开始将模型制造作为关注重点.为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塑件注塑模型中的相关问题,应进一步探究汽车塑件注塑模具加工中的相关工艺,并及时针对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基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注塑模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也开始将模型制造作为关注重点.为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塑件注塑模型中的相关问题,应进一步探究汽车塑件注塑模具加工中的相关工艺,并及时针对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以汽车塑件注塑模具为核心,针对石墨电极数控加工工艺,首先介绍了该工艺的概念、形式及特性,接着指出该工艺在汽车塑件注塑模具中的应用要点与注意事项,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模具
石墨电极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塑件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兵
《模具制造》
2015年第9期49-53,共5页
通过分析汽车塑件的结构特点,利用Pro/E设计了具有复杂抽芯结构的注射模结构,论述了模具的结构特点。该模具结构主要特点是采用斜导柱侧抽芯和斜顶、直顶驱动,模具结构紧凑,成型可靠,成型塑件质量好,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MOLDFLOW
PRO/E
汽车塑件
注射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塑件低温脆断特性分析与工艺优化
9
作者
甘盛霖
唐方艳
卢南方
《模具制造》
2023年第11期14-17,共4页
以某结构复杂的汽车用塑件为例,针对塑件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及塑件外部的侧孔结构,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及滑块完成塑件成型。采用UG12.0 MoldWizard应用模块以确保各个机构间互不干涉。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与注塑材料,采用了实体分模,设计...
以某结构复杂的汽车用塑件为例,针对塑件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及塑件外部的侧孔结构,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及滑块完成塑件成型。采用UG12.0 MoldWizard应用模块以确保各个机构间互不干涉。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与注塑材料,采用了实体分模,设计了动模型芯与定模型腔,实现塑件顺利脱模。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DOE实验分析,得到了合理的优化参数,最终选择了熔体温度为220℃,注射成型时间0.0015s,开模时间5s,最大设计注射压力34.45MPa,最大翘曲0.1142,最大塑件体积收缩率13.32%。通过对塑件的应力应变分析,实验验证,对注塑材料进行优化,改善了塑件的使用性能。所设计的模具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对同类模具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模具设计
DOE实验
MOL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注塑件的材料选择与成型工艺分析
10
作者
陆光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在确保汽车注塑件具备强度、耐温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基础上,设计时还需兼顾轻量化、成本控制和环保可回收等因素。对各类常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选取适合制造汽车部件所需特性的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及复合材料。在注塑成型工艺的框架下...
在确保汽车注塑件具备强度、耐温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基础上,设计时还需兼顾轻量化、成本控制和环保可回收等因素。对各类常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选取适合制造汽车部件所需特性的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及复合材料。在注塑成型工艺的框架下,温度、压力、冷却等关键成型参数对注塑件品质有显著影响。在优化材料与工艺的协调作用下,注塑件性能得以提升,加工效率得以增强,生产成本也显著降低。对汽车注塑件实施材料与成型工艺的优化,不仅能提高其质量稳定性,还可减轻车身重量,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未来发展路径应着重推进高性能材料的创新研发、智能成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低碳环保理念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注
塑件
材料选择
成型工艺
质量控制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中控箱座双料双射成型注射模设计
11
作者
贾秋霜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双射成型模具设计中,关键难点在于第一射和第二射子模具模腔的更换设计。针对汽车中控箱座塑件双射成型的需要,设计了一副两板式一模两腔布局热流道双料双射成型模具。双射模具中为克服双射模具设计中型腔更换设计困难的问题,采用换腔...
双射成型模具设计中,关键难点在于第一射和第二射子模具模腔的更换设计。针对汽车中控箱座塑件双射成型的需要,设计了一副两板式一模两腔布局热流道双料双射成型模具。双射模具中为克服双射模具设计中型腔更换设计困难的问题,采用换腔不换芯的设计方法,在两副子模具动模结构设计相同的情形下,将定模中型腔的换腔方式设计为斜顶块换腔方式进行第二射型腔的更换,有效避免了在动模一侧采用滑块机构实施型腔更换带来的模具结构复杂性,有效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斜顶块换腔方式使用了3种类型的斜顶机构,分别为斜导柱增强驱动型单斜顶杆下坡抽芯斜顶杆机构、单斜顶杆下坡抽芯斜顶杆机构、水平抽芯斜顶杆机构。下坡斜顶机构用于塑件侧边的斜向抽芯脱模,下坡斜顶机构斜顶座中的下坡滑块下坡滑动角与塑件中的斜角相同,都为5°。双射模具的第一射、第二射子模具的顶出机构分别采用独立的油缸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使双射模具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方便,简化模具整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射成型
模具设计
下坡斜顶
热流道
汽车塑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汽车外饰塑件胶接工艺参数优化
12
作者
陈禹良
张俊
+2 位作者
吴何畏
杨柳
李建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4,106,共7页
为了提高汽车外饰胶接塑件的承载能力,利用ABAQUS分析汽车外饰胶接塑件的静强度力学性能,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胶接工艺参数。以胶接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 Expert设计了胶接工艺参数中胶层厚度、胶层宽度、涂胶边距的三因素Box-Beh...
为了提高汽车外饰胶接塑件的承载能力,利用ABAQUS分析汽车外饰胶接塑件的静强度力学性能,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胶接工艺参数。以胶接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 Expert设计了胶接工艺参数中胶层厚度、胶层宽度、涂胶边距的三因素Box-Behnken仿真实验方案,对所有实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构建了二次响应面模型,对响应曲面模型进行了F检验、复相关系数R~2分析以及模型残差的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胶接强度的显著性顺序为胶层厚度>胶层宽度>涂胶边距,最优胶接工艺参数组合为:胶层厚度0.29 mm、胶层宽度3.31 mm、涂胶边距11.55 mm,胶接结构最大强度的预测值为23.75 MPa,较优化前的19.87 MPa提高了19.49%。对优化工艺参数进行实验验证,得到胶接强度的实验值为22.91 MPa,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对误差为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外饰
塑件
响应曲面法
胶接强度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具有二级内侧抽芯机构的汽车门把手座塑件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
4
13
作者
张金标
张夕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7-59,共3页
以汽车门把手座塑件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塑件所具有的复杂内部结构,采用液动二级内侧抽芯机构、通过两级机构运动换向实现侧孔抽芯,解决了塑件内小空间的内部侧孔结构成型问题;模具采用潜伏式浇口的热流道浇注系统,合理设计冷却方案,保证...
以汽车门把手座塑件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塑件所具有的复杂内部结构,采用液动二级内侧抽芯机构、通过两级机构运动换向实现侧孔抽芯,解决了塑件内小空间的内部侧孔结构成型问题;模具采用潜伏式浇口的热流道浇注系统,合理设计冷却方案,保证冷却均匀,采用斜顶等模具结构,实现注塑件成型并满足质量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模设计
二级抽芯机构
热流道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方向盘座塑件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
6
14
作者
张金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根据汽车方向盘座塑件的材料与结构特性,模具采用热流道与多潜伏式浇口浇注系统型式,成型零件采用多块镶拼结构;为实现多方位的抽芯,外侧抽芯采用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内侧抽芯采用斜顶抽芯机构;采用二次推出方式实现推出,均匀布局冷却...
根据汽车方向盘座塑件的材料与结构特性,模具采用热流道与多潜伏式浇口浇注系统型式,成型零件采用多块镶拼结构;为实现多方位的抽芯,外侧抽芯采用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内侧抽芯采用斜顶抽芯机构;采用二次推出方式实现推出,均匀布局冷却管道保证冷却效果;解决了多活动型芯及复杂抽芯机构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模设计
多活动型芯
抽芯机构
热流道
冷却系统
二次推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后把手塑件的模流分析及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
5
15
作者
陆宝山
王春香
《模具工业》
2011年第12期13-17,共5页
以汽车后把手塑件为研究对象,运用Moldflow软件分析了汽车后把手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和冷却方式,同时对模具成型的塑件质量,如翘曲变形、熔接痕等进行了模拟,预测了模具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基于模流分析的结果,合理设计注射模结构,提高设...
以汽车后把手塑件为研究对象,运用Moldflow软件分析了汽车后把手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和冷却方式,同时对模具成型的塑件质量,如翘曲变形、熔接痕等进行了模拟,预测了模具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基于模流分析的结果,合理设计注射模结构,提高设计水平。实践表明,设计出的模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运行平稳、塑件精度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后把手
塑件
模流分析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注塑件生产过程控制和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7
16
作者
李存荣
彭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了满足汽车注塑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可追溯性,通过分析该类型产品的工艺流程,采用IDEF0(ICAM DEFinition method)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追溯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系统采用基于客户/服务器...
为了满足汽车注塑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可追溯性,通过分析该类型产品的工艺流程,采用IDEF0(ICAM DEFinition method)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追溯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系统采用基于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的软件架构,实现了物料上线、产品加工、产品返修、产品下线、产品复检的品种、数量以及生产信息的完整性的约束与控制,以及前后工序的流程控制。最后通过在汽车油雾分离器上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注
塑件
IDEF0建模
生产过程控制
追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中控壳注塑模及其五次六元复合斜滑块设计
17
作者
余健
陈龙
李兴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5,共8页
汽车中控壳塑件注塑模具设计中,因塑件正面和背面都需要采用斜向脱模方式脱模,特别是背面的特征组成中,特征多且构成复杂,因此为该区域特征的脱模创新设计了一种五次六元复合斜滑块机构在局部区域实施抽芯脱模,并构建了该机构的力学运...
汽车中控壳塑件注塑模具设计中,因塑件正面和背面都需要采用斜向脱模方式脱模,特别是背面的特征组成中,特征多且构成复杂,因此为该区域特征的脱模创新设计了一种五次六元复合斜滑块机构在局部区域实施抽芯脱模,并构建了该机构的力学运动模型。该复合斜滑块机构的结构设计为:利用油缸驱动1个主体斜滑块实施主抽芯,主体斜滑块的上端设置了一个先抽芯斜滑块即上斜滑块,上斜滑块先抽芯时驱动3个斜顶、4根弹簧顶针和1个C4侧型芯镶件;主体斜滑块的下端还设置了一个先抽芯斜滑块即斜型芯,该斜型芯也先于主体斜滑块抽芯;在上斜滑块完成先抽芯后,主体斜滑块的驱动油缸先驱动斜型芯抽芯,而后再驱动主体斜滑块及其上其余5种脱模元件一起完成抽芯。为实现塑件的自动化生产,在此复合斜滑块机构设计基础上,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成热流道两板式两次开模模具,模具中还设计了1个正面油缸斜抽芯机构和4个斜导柱滑块机构,较好地实现了塑件的自动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中控
塑件
斜滑块
复合机构
多元脱模元件
注塑模具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注塑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18
作者
郑晓剑
《大众汽车》
2024年第10期0040-0042,共3页
汽车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合理选取对汽车塑料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改变注塑工艺参数,可以解决车用塑料产品常见的翘曲、收缩等质量问题。本文综述了响应面法、克里金(Kriging)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三种代理模型优化汽车塑件注塑工艺...
汽车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合理选取对汽车塑料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改变注塑工艺参数,可以解决车用塑料产品常见的翘曲、收缩等质量问题。本文综述了响应面法、克里金(Kriging)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三种代理模型优化汽车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一般方法,旨在为塑件制品注塑工艺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工艺
参数优化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复杂注塑件结构变形原因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许佩霞
蔡小华
蔡炳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31,41,共4页
针对汽车复杂注塑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结构变形现象,利用Moldflow软件对注塑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结构的翘曲变形情况;并对塑料材料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和对比分析,得出注塑件结构变形的原因。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和模具设计,有效地控...
针对汽车复杂注塑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结构变形现象,利用Moldflow软件对注塑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结构的翘曲变形情况;并对塑料材料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和对比分析,得出注塑件结构变形的原因。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和模具设计,有效地控制了注塑件结构尺寸的稳定性,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因注塑件结构变形而产生的装配问题,对今后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复杂注
塑件
结构变形
注塑成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注塑件典型缺陷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
3
20
作者
许群芳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16期57-58,共2页
随着汽车行业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有更多的新型材料运用到零部件的制造上,对于机车在塑料零部件制造,通过改进传统的工艺,采用注射成型技术,生产更轻型、高效能的塑料制件。但是汽车注塑件在塑件成型的过程中,因为设备和工艺上的...
随着汽车行业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有更多的新型材料运用到零部件的制造上,对于机车在塑料零部件制造,通过改进传统的工艺,采用注射成型技术,生产更轻型、高效能的塑料制件。但是汽车注塑件在塑件成型的过程中,因为设备和工艺上的影响因素下,在实际制件中出现制件在设计结构上,以及材料质量上的不合理而影响汽车生产质量,本文通过阐述生产中常见的制件缺陷,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注
塑件
缺陷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神经网络的汽车塑件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吉生
孙潇鹏
张胜宾
机构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
出处
《模具工业》
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委托项目(JGWT2021X03)
广西教育厅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3KY1136)
+2 种基金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TYSJZW2022B02)
2023年度清远市产教融合社科专项课题项目(ZJCYJY202314)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教科研项目(GDCP-ZX-2023-013-N3)。
文摘
针对汽车塑件内部缺陷检测精度不高、检测方法单一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探究高鲁棒性、稳定性、精确性的检测模型,旨在为汽车塑件批量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通过超声波探伤、激光光斑测量、紫外线探伤、智能电参数测量和红外热成像等无损检测方法,试验样本经异质信息采集、预处理以及多特征变量提取,根据检测要求,用于定量/定性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再以样本训练、规则判别、深度学习和模型类比,选取最优模型用于试验样本内部缺陷预测和品级分析,以求得所设计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与检测方法具有通用性,可进一步用于汽车铸件、冲压件或焊接件等无损检测,为匹配智能装备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多源信息融合
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汽车塑件
Keyword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neural network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utomobile injection parts
分类号
TG76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U467.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O657.6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Imageware和UG为基的汽车塑件逆向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玉文
刘燕
机构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出处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80,共3页
文摘
Imageware和UG的集成可进行数据的无缝访问与控制。汽车塑件点云数据经构造主曲面、圆角、小圆柱凸台、大圆柱凸台、加强筋和方槽六步,便可完成该产品的逆向设计。Imageware和UG软件的结合给产品的逆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
关键词
Imageware软件
UG软件
汽车塑件
逆向设计
Keywords
Imageware
UG
auto plastic parts
reversal design
分类号
TP39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脱模结构和异向分型的汽车塑件模具设计
被引量:
14
3
作者
陈兵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模具技术》
2015年第6期17-22,29,共7页
文摘
通过利用模流软件Moldflow,分析了汽车塑件注塑浇口的最佳位置,并利用Pro/E对塑件进行模具整体的结构设计。采用拉伸、合并曲面等方法设计了主分型面,然后利用主分型面分割出型芯、型腔,通过分割主型芯来设计出直顶、斜顶、整体抽芯结构等。利用Pro/E的"插入""流道"命令设计浇注系统,并利用"插入""水线"命令设计冷却系统。整个设计过程在软件中都可以快速完成及修改,避免后期加工的改模,同时实现了快速设计具有典型脱模结构和异形分型塑件的模具,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关键词
MOLDFLOW
PRO/E
汽车塑件
模具设计
Keywords
Moldflow
Pro/E
automotive plastic parts
mould design
分类号
TP391.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mageware和UG汽车塑件的逆向设计
4
作者
陈玉文
机构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出处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6期87-88,共2页
文摘
Imageware和UG的集成,可进行数据的无缝访问与控制。介绍汽车塑件点云数据经构造主曲面、圆角、小圆柱凸台、大圆柱凸台、加强筋、方槽六步,便可完成该产品的逆向设计方案。Imageware和UG的结合给产品的逆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
关键词
IMAGEWARE
UG
汽车塑件
逆向设计
Keywords
Imageware
UG
auto plastics parts
reversal design
分类号
U46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提高汽车塑件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丹
机构
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处
出处
《安徽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15-17,24,共4页
文摘
汽车用塑料件的极性小、结晶大、表面张力低、润湿性差、表面光滑,这些因素均易导致塑件涂层的附着力变差。提高塑件涂层附着力是塑件涂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综述了塑件涂层附着的相关理论,包括溶度参数理论、物理吸附理论、润湿作用、锚固作用,并着重介绍了通过漆前预处理提高汽车塑件涂层附着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汽车塑件
预处理
塑料涂装
涂层
附着力
Keywords
automobile plastics
pretreatment
plastic coatings
coating
adhesion
分类号
U465.4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ldflow汽车塑件浇注系统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
12
6
作者
陈兵
许军
机构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出处
《模具工业》
2018年第7期16-21,共6页
文摘
一般汽车的内饰件尺寸都较大、装配结构较多,其模具总体尺寸也较大,在模具设计时,如果采用试错法进行设计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现利用Moldflow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分析,模拟分析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填充、保压和冷却过程,分析得出最优的浇注系统及注射工艺参数,为汽车内饰件热流道模具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MOLDFLOW
汽车塑件
浇注系统
优化分析
Keywords
Moldflow
automotive plastic parts
gating system
optimiz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G76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TQ320.6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塑件注塑模具的石墨电极数控加工工艺
7
作者
付晋
阙燚彬
曾茂燕
阙子娟
机构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郴州市技师学院
出处
《前卫》
2021年第16期16-18,共3页
文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注塑模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也开始将模型制造作为关注重点.为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塑件注塑模型中的相关问题,应进一步探究汽车塑件注塑模具加工中的相关工艺,并及时针对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以汽车塑件注塑模具为核心,针对石墨电极数控加工工艺,首先介绍了该工艺的概念、形式及特性,接着指出该工艺在汽车塑件注塑模具中的应用要点与注意事项,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模具
石墨电极
数控加工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塑件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兵
机构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出处
《模具制造》
2015年第9期49-53,共5页
文摘
通过分析汽车塑件的结构特点,利用Pro/E设计了具有复杂抽芯结构的注射模结构,论述了模具的结构特点。该模具结构主要特点是采用斜导柱侧抽芯和斜顶、直顶驱动,模具结构紧凑,成型可靠,成型塑件质量好,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MOLDFLOW
PRO/E
汽车塑件
注射模设计
Keywords
MoldFlow
Pro/E
automobile plastic parts
injection mold design
分类号
TQ320.5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塑件低温脆断特性分析与工艺优化
9
作者
甘盛霖
唐方艳
卢南方
机构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模具制造》
2023年第11期14-17,共4页
基金
2023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研究课题“面向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业互联网实践研究”(20230821)。
文摘
以某结构复杂的汽车用塑件为例,针对塑件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及塑件外部的侧孔结构,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及滑块完成塑件成型。采用UG12.0 MoldWizard应用模块以确保各个机构间互不干涉。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与注塑材料,采用了实体分模,设计了动模型芯与定模型腔,实现塑件顺利脱模。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DOE实验分析,得到了合理的优化参数,最终选择了熔体温度为220℃,注射成型时间0.0015s,开模时间5s,最大设计注射压力34.45MPa,最大翘曲0.1142,最大塑件体积收缩率13.32%。通过对塑件的应力应变分析,实验验证,对注塑材料进行优化,改善了塑件的使用性能。所设计的模具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对同类模具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模具设计
DOE实验
MOLDFLOW
Keywords
automobile plastic parts
mold design
DOE experiments
MoldFlow
分类号
TQ320.6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注塑件的材料选择与成型工艺分析
10
作者
陆光其
机构
宁波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文摘
在确保汽车注塑件具备强度、耐温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基础上,设计时还需兼顾轻量化、成本控制和环保可回收等因素。对各类常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选取适合制造汽车部件所需特性的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及复合材料。在注塑成型工艺的框架下,温度、压力、冷却等关键成型参数对注塑件品质有显著影响。在优化材料与工艺的协调作用下,注塑件性能得以提升,加工效率得以增强,生产成本也显著降低。对汽车注塑件实施材料与成型工艺的优化,不仅能提高其质量稳定性,还可减轻车身重量,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未来发展路径应着重推进高性能材料的创新研发、智能成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低碳环保理念的推广。
关键词
汽车
注
塑件
材料选择
成型工艺
质量控制
轻量化
分类号
TQ320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中控箱座双料双射成型注射模设计
11
作者
贾秋霜
机构
潍坊职业学院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文摘
双射成型模具设计中,关键难点在于第一射和第二射子模具模腔的更换设计。针对汽车中控箱座塑件双射成型的需要,设计了一副两板式一模两腔布局热流道双料双射成型模具。双射模具中为克服双射模具设计中型腔更换设计困难的问题,采用换腔不换芯的设计方法,在两副子模具动模结构设计相同的情形下,将定模中型腔的换腔方式设计为斜顶块换腔方式进行第二射型腔的更换,有效避免了在动模一侧采用滑块机构实施型腔更换带来的模具结构复杂性,有效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斜顶块换腔方式使用了3种类型的斜顶机构,分别为斜导柱增强驱动型单斜顶杆下坡抽芯斜顶杆机构、单斜顶杆下坡抽芯斜顶杆机构、水平抽芯斜顶杆机构。下坡斜顶机构用于塑件侧边的斜向抽芯脱模,下坡斜顶机构斜顶座中的下坡滑块下坡滑动角与塑件中的斜角相同,都为5°。双射模具的第一射、第二射子模具的顶出机构分别采用独立的油缸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使双射模具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方便,简化模具整体结构。
关键词
双射成型
模具设计
下坡斜顶
热流道
汽车塑件
Keywords
dual material injection mould
mould design
downhill lifter
hot runner
automotive plastic parts
分类号
TQ320.6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汽车外饰塑件胶接工艺参数优化
12
作者
陈禹良
张俊
吴何畏
杨柳
李建亭
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襄阳市智能制造与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
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4,106,共7页
基金
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1BGE035)
襄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ABH006107)。
文摘
为了提高汽车外饰胶接塑件的承载能力,利用ABAQUS分析汽车外饰胶接塑件的静强度力学性能,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胶接工艺参数。以胶接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 Expert设计了胶接工艺参数中胶层厚度、胶层宽度、涂胶边距的三因素Box-Behnken仿真实验方案,对所有实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构建了二次响应面模型,对响应曲面模型进行了F检验、复相关系数R~2分析以及模型残差的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胶接强度的显著性顺序为胶层厚度>胶层宽度>涂胶边距,最优胶接工艺参数组合为:胶层厚度0.29 mm、胶层宽度3.31 mm、涂胶边距11.55 mm,胶接结构最大强度的预测值为23.75 MPa,较优化前的19.87 MPa提高了19.49%。对优化工艺参数进行实验验证,得到胶接强度的实验值为22.91 MPa,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对误差为3.54%。
关键词
汽车
外饰
塑件
响应曲面法
胶接强度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Keywords
Automotive Exterior Plastic Par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dhesive Strength
Numerical Simula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Q320.66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具有二级内侧抽芯机构的汽车门把手座塑件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
4
13
作者
张金标
张夕琴
机构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7-59,共3页
文摘
以汽车门把手座塑件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塑件所具有的复杂内部结构,采用液动二级内侧抽芯机构、通过两级机构运动换向实现侧孔抽芯,解决了塑件内小空间的内部侧孔结构成型问题;模具采用潜伏式浇口的热流道浇注系统,合理设计冷却方案,保证冷却均匀,采用斜顶等模具结构,实现注塑件成型并满足质量技术要求。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模设计
二级抽芯机构
热流道
冷却系统
Keywords
car plastic part
injection mold design
double-core pulling mechanism
hot runner
cooling system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方向盘座塑件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
6
14
作者
张金标
机构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文摘
根据汽车方向盘座塑件的材料与结构特性,模具采用热流道与多潜伏式浇口浇注系统型式,成型零件采用多块镶拼结构;为实现多方位的抽芯,外侧抽芯采用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内侧抽芯采用斜顶抽芯机构;采用二次推出方式实现推出,均匀布局冷却管道保证冷却效果;解决了多活动型芯及复杂抽芯机构设计问题。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模设计
多活动型芯
抽芯机构
热流道
冷却系统
二次推出
Keywords
car plastic part
injection mold design
multiple movement cor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hot runner
coolingsystem
double-ejecting
分类号
TQ320.60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后把手塑件的模流分析及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
5
15
作者
陆宝山
王春香
机构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模具工业》
2011年第12期13-17,共5页
文摘
以汽车后把手塑件为研究对象,运用Moldflow软件分析了汽车后把手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和冷却方式,同时对模具成型的塑件质量,如翘曲变形、熔接痕等进行了模拟,预测了模具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基于模流分析的结果,合理设计注射模结构,提高设计水平。实践表明,设计出的模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运行平稳、塑件精度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汽车
后把手
塑件
模流分析
模具设计
Keywords
automotive plastic part
mold flow analysis
mould design
分类号
TG241 [金属学及工艺—铸造]
TQ320.6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注塑件生产过程控制和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7
16
作者
李存荣
彭磊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4,共6页
文摘
为了满足汽车注塑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可追溯性,通过分析该类型产品的工艺流程,采用IDEF0(ICAM DEFinition method)建模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追溯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系统采用基于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的软件架构,实现了物料上线、产品加工、产品返修、产品下线、产品复检的品种、数量以及生产信息的完整性的约束与控制,以及前后工序的流程控制。最后通过在汽车油雾分离器上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关键词
汽车
注
塑件
IDEF0建模
生产过程控制
追溯系统
Keywords
automotive injection molded parts
IDEF0 modeling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quality traceability system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中控壳注塑模及其五次六元复合斜滑块设计
17
作者
余健
陈龙
李兴秀
机构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交通分院
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德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5,共8页
文摘
汽车中控壳塑件注塑模具设计中,因塑件正面和背面都需要采用斜向脱模方式脱模,特别是背面的特征组成中,特征多且构成复杂,因此为该区域特征的脱模创新设计了一种五次六元复合斜滑块机构在局部区域实施抽芯脱模,并构建了该机构的力学运动模型。该复合斜滑块机构的结构设计为:利用油缸驱动1个主体斜滑块实施主抽芯,主体斜滑块的上端设置了一个先抽芯斜滑块即上斜滑块,上斜滑块先抽芯时驱动3个斜顶、4根弹簧顶针和1个C4侧型芯镶件;主体斜滑块的下端还设置了一个先抽芯斜滑块即斜型芯,该斜型芯也先于主体斜滑块抽芯;在上斜滑块完成先抽芯后,主体斜滑块的驱动油缸先驱动斜型芯抽芯,而后再驱动主体斜滑块及其上其余5种脱模元件一起完成抽芯。为实现塑件的自动化生产,在此复合斜滑块机构设计基础上,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成热流道两板式两次开模模具,模具中还设计了1个正面油缸斜抽芯机构和4个斜导柱滑块机构,较好地实现了塑件的自动化生产。
关键词
汽车
中控
塑件
斜滑块
复合机构
多元脱模元件
注塑模具
力学模型
Keywords
automotive central control shell plastic part
angle-slider
composite mechanism
multiple demoulding element
injection mould
mechanical model
分类号
TG243 [金属学及工艺—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注塑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18
作者
郑晓剑
机构
武汉商学院
出处
《大众汽车》
2024年第10期0040-0042,共3页
基金
武汉商学院校级科学研究项目(2023KY023)
武汉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22N014)1注塑工艺简介优,以获得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进一步指导很多汽车塑件由高分子塑料及其复合材料组注塑产品的生产实践。
文摘
汽车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合理选取对汽车塑料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改变注塑工艺参数,可以解决车用塑料产品常见的翘曲、收缩等质量问题。本文综述了响应面法、克里金(Kriging)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三种代理模型优化汽车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一般方法,旨在为塑件制品注塑工艺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汽车塑件
注塑工艺
参数优化
代理模型
分类号
U [交通运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复杂注塑件结构变形原因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许佩霞
蔡小华
蔡炳芳
机构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31,41,共4页
文摘
针对汽车复杂注塑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结构变形现象,利用Moldflow软件对注塑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结构的翘曲变形情况;并对塑料材料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和对比分析,得出注塑件结构变形的原因。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和模具设计,有效地控制了注塑件结构尺寸的稳定性,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因注塑件结构变形而产生的装配问题,对今后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汽车
复杂注
塑件
结构变形
注塑成型
优化
Keywords
Automotive Complicated Injection Part
Structure Deformation
Injection Moulding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Q320.66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注塑件典型缺陷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
3
20
作者
许群芳
机构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出处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16期57-58,共2页
文摘
随着汽车行业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有更多的新型材料运用到零部件的制造上,对于机车在塑料零部件制造,通过改进传统的工艺,采用注射成型技术,生产更轻型、高效能的塑料制件。但是汽车注塑件在塑件成型的过程中,因为设备和工艺上的影响因素下,在实际制件中出现制件在设计结构上,以及材料质量上的不合理而影响汽车生产质量,本文通过阐述生产中常见的制件缺陷,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汽车
注
塑件
缺陷
处理方法
分类号
TQ320.66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神经网络的汽车塑件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李吉生
孙潇鹏
张胜宾
《模具工业》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Imageware和UG为基的汽车塑件逆向设计
陈玉文
刘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典型脱模结构和异向分型的汽车塑件模具设计
陈兵
《模具技术》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Imageware和UG汽车塑件的逆向设计
陈玉文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谈提高汽车塑件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赵丹
《安徽化工》
CAS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Moldflow汽车塑件浇注系统的优化分析
陈兵
许军
《模具工业》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汽车塑件注塑模具的石墨电极数控加工工艺
付晋
阙燚彬
曾茂燕
阙子娟
《前卫》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汽车塑件注射模设计
陈兵
《模具制造》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汽车塑件低温脆断特性分析与工艺优化
甘盛霖
唐方艳
卢南方
《模具制造》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汽车注塑件的材料选择与成型工艺分析
陆光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汽车中控箱座双料双射成型注射模设计
贾秋霜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汽车外饰塑件胶接工艺参数优化
陈禹良
张俊
吴何畏
杨柳
李建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一种具有二级内侧抽芯机构的汽车门把手座塑件注塑模设计
张金标
张夕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汽车方向盘座塑件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张金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汽车后把手塑件的模流分析及注射模设计
陆宝山
王春香
《模具工业》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汽车注塑件生产过程控制和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李存荣
彭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汽车中控壳注塑模及其五次六元复合斜滑块设计
余健
陈龙
李兴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汽车注塑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郑晓剑
《大众汽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汽车复杂注塑件结构变形原因分析与优化研究
许佩霞
蔡小华
蔡炳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汽车注塑件典型缺陷及优化方法
许群芳
《内燃机与配件》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