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羟肟酸体系下不同外部因素对氟碳铈矿可浮性影响及调控
1
作者 王鑫 王亚运 +1 位作者 康金星 刘志国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5期78-83,共6页
本文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通过氟碳铈矿纯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不同外部环境因素对氟碳铈矿可浮性影响及相应调控。纯矿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水杨羟肟酸做捕收剂,溶液中金属离子离子对氟碳铈矿的浮选过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本文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通过氟碳铈矿纯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不同外部环境因素对氟碳铈矿可浮性影响及相应调控。纯矿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水杨羟肟酸做捕收剂,溶液中金属离子离子对氟碳铈矿的浮选过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添加活化剂硝酸铅,可调控受到金属离子和矿浆温度抑制的氟碳铈矿的可浮性。以硝酸铅为活化剂,且硝酸铅预先与水杨羟肟酸混合,可以改善受钙镁离子影响的氟碳铈矿可浮性,且水杨羟肟酸与硝酸铅的比例在5∶(3~1)之间,氟碳铈矿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离子 可浮性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杨羟肟酸选矿废水的氧化降解实验研究
2
作者 谢兆倩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35-37,共3页
水杨羟肟酸是一种对氧化矿具有螯合作用的捕收剂之一,因其含有苯环结构而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若不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地表水体,将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外有多种处理方法,其中氧化降解法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选... 水杨羟肟酸是一种对氧化矿具有螯合作用的捕收剂之一,因其含有苯环结构而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若不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地表水体,将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国内外有多种处理方法,其中氧化降解法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选择含水杨羟肟酸选矿废水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采用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法对含水杨羟肟酸模拟选矿废水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自然光照下含水杨羟肟酸模拟废水的降解率、过硫酸盐对含水杨羟肟酸模拟废水氧化降解的影响、微波辐射对含水杨羟肟酸模拟废水氧化降解的影响、微波辐射强化过硫酸盐对含水杨羟肟酸模拟废水氧化降解的影响、含水杨羟肟酸模拟废水初始浓度对微波强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水杨羟肟酸模拟废水自然光照降解率非常低;过硫酸盐和微波辐射对水杨羟肟酸降解率并不比自然光照下提高很多,但微波辐射强化过硫酸盐能有效提高水杨羟肟酸的氧化降解效果,这主要是微波辐射使得过硫酸盐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使过硫酸盐中的O-O键更容易发生断裂而生成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硫酸盐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选矿废水 氧化降解 过硫酸盐 微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功能化聚合物/硅胶螯合吸附材料SHA-PHEMA/SiO_2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史小慧 王蕊欣 +2 位作者 高保娇 雷彩萍 李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首先采用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水杨羟肟酸(SHA)实施氯甲基化反应,制得氯甲基化水杨羟肟酸(CMSHA);然后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改性的硅胶微粒PHEMA/SiO2为载体,使其表面的醇羟基与CMSHA上的氯甲基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首先采用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水杨羟肟酸(SHA)实施氯甲基化反应,制得氯甲基化水杨羟肟酸(CMSHA);然后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改性的硅胶微粒PHEMA/SiO2为载体,使其表面的醇羟基与CMSHA上的氯甲基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水杨羟肟酸功能化的复合螯合吸附材料(SHA-PHEMA/SiO2)。考察了取代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研究了SHA-PHEMA/SiO2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性能。结果表明,CMSHA与PHEMA/SiO2之间的取代反应遵循单分子取代反应(SNl)的机理;较高温度下,强极性溶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SHA-PHEMA/SiO2对不同重金属离子表现出不同的螯合吸附能力,摩尔吸附容量的顺序为Cu2+>Zn2+>Cd2+>Pb2+;SHA-PHEMA/SiO2对Cu2+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速率方程;其吸附行为同时遵循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硅胶 亲核取代反应 螯合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捕收剂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梅光军 李佩悦 雷绍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7-160,187,共5页
在轻质多孔基体表面复合纳米钛晶体膜,制备成一种可漂浮于液相中并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光催化材料。以含羟肟酸类浮选捕收剂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焙烧温度、负载次数、废水初始浓度以及pH等因素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 在轻质多孔基体表面复合纳米钛晶体膜,制备成一种可漂浮于液相中并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光催化材料。以含羟肟酸类浮选捕收剂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焙烧温度、负载次数、废水初始浓度以及pH等因素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5次,在700℃下焙烧2 h,可得到光催化性能优异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对浓度为30 mg/L的水杨羟肟酸捕收剂光降解3 h,降解率可达83.47%。循环使用10次后,仍可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光催化材料 水杨羟肟酸 捕收剂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浮选细粒钛铁矿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董宏军 陈正学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研究了整合剂水杨羟肟酸作捕收剂时0—20微米钛铁矿的浮选性能,与苯乙烯膦酸相比,水杨羟肟酸具有用量少、选择性高等优点。分选混合矿时,浮选效果与苯乙烯膦酸相似,精矿品位有所提高。吸附量、ζ—电位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水杨羟肟... 本文研究了整合剂水杨羟肟酸作捕收剂时0—20微米钛铁矿的浮选性能,与苯乙烯膦酸相比,水杨羟肟酸具有用量少、选择性高等优点。分选混合矿时,浮选效果与苯乙烯膦酸相似,精矿品位有所提高。吸附量、ζ—电位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水杨羟肟酸对钛铁矿石的吸附是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水杨羟肟酸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与铜铁灵浮选锡石的协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德全 朱建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发现:钢铁灵与水杨羟肟酸混合使用时,在一定比例下能产生协同作用,因而能提高药剂的使用效率,减少药剂用量。首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钢铁灵与水杨羟肟酸之间的协同作用,发现两者在低浓度下为共吸附,... 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发现:钢铁灵与水杨羟肟酸混合使用时,在一定比例下能产生协同作用,因而能提高药剂的使用效率,减少药剂用量。首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钢铁灵与水杨羟肟酸之间的协同作用,发现两者在低浓度下为共吸附,在高浓度下为竞争吸附。先加入捕收能力强的捕收剂有利于协同作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灵 水杨羟肟酸 锡石 浮游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和P-86混用浮选锡石的捕收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德全 周春山 朱建光 《有色金属》 CSCD 1995年第3期38-42,共5页
用紫外光谱、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离子体等手段研究了水杨羟肟酸和P-86混用浮选锡石细泥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和P-86共同吸附在锡石表面上,且任一方存在都能增进另一方夜锡石表面的吸附。
关键词 锡石 浮选 水杨羟肟酸和P-86 混合用药 浮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杨羟肟酸捕收剂从强磁中矿中选取高品位稀土精矿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皞 胡永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0-22,29,共4页
采用水杨羟肟酸捕收剂从包头选厂强磁中矿中选取高品位稀土精矿的研究成果表明,经一次祖选、二次精选可获得稀土精矿品位63.50%、回收率56.32%,稀土次精矿品位36.75%、回收率30.05%选别指标,为采用水杨羟肟... 采用水杨羟肟酸捕收剂从包头选厂强磁中矿中选取高品位稀土精矿的研究成果表明,经一次祖选、二次精选可获得稀土精矿品位63.50%、回收率56.32%,稀土次精矿品位36.75%、回收率30.05%选别指标,为采用水杨羟肟酸作为捕收剂从强磁中矿中分选高品位稀土精矿的工业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水杨羟肟酸 稀土矿 精矿 强磁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降解水杨羟肟酸选矿废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章丽萍 项俊 +3 位作者 严振宇 赵思勤 魏含宇 张楠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以新型浮选药剂水杨羟肟酸为研究对象,采用O_3氧化处理模拟选矿废水中的水杨羟肟酸,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水杨羟肟酸可能的降解途径进行分析推断。结果表明,O3对水杨羟肟酸有较好去除效果。当初始水杨羟肟酸浓度为5... 以新型浮选药剂水杨羟肟酸为研究对象,采用O_3氧化处理模拟选矿废水中的水杨羟肟酸,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水杨羟肟酸可能的降解途径进行分析推断。结果表明,O3对水杨羟肟酸有较好去除效果。当初始水杨羟肟酸浓度为50 mg/L、pH值为8、O_3浓度为1. 3 mg/L时,反应15 min,水杨羟肟酸去除效率大于90%,但矿化率仅为19. 99%;根据中间产物检测结果推断,其降解途径为:水杨羟肟酸→水杨酸+羟胺→邻苯二酚→顺丁烯二酸→小分子有机酸+二氧化碳+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废水 水杨羟肟酸 O3氧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在独居石矿物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明宝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8,共6页
研究独居石与捕收剂水杨羟肟酸的作用过程,考察了p H值、药剂浓度、时间等因素对矿物可浮性及水杨羟肟酸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独居石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上浮率超过90%;水杨羟肟酸离子在独居石表面的吸... 研究独居石与捕收剂水杨羟肟酸的作用过程,考察了p H值、药剂浓度、时间等因素对矿物可浮性及水杨羟肟酸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独居石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上浮率超过90%;水杨羟肟酸离子在独居石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吉布斯自由能变化-28.5 k J/mol,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94×10^(-5)mol/g,吸附平衡常数为1.11×10~5L/mol。吸附过程平均吸附能19.5 k J/mol,说明水杨羟肟酸离子在独居石表面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5.3×10~4 g/(min·mol),捕收剂离子在矿物界面表膜中的扩散过程是浮选过程的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水杨羟肟酸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Fe^(3+)对水杨羟肟酸捕收铅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瑞 聂新羽 +2 位作者 兰星 豆金辉 姜兴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88,共4页
为探究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锌浸出渣中的铅矾与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纯矿物试验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以铅矾纯矿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Fe^(2+)/Fe^(3+)对水杨羟肟酸捕收铅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水杨羟肟酸作用时,铅矾几乎不上浮;... 为探究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锌浸出渣中的铅矾与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纯矿物试验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以铅矾纯矿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Fe^(2+)/Fe^(3+)对水杨羟肟酸捕收铅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水杨羟肟酸作用时,铅矾几乎不上浮;水杨羟肟酸用量为160 mg/L时,铅矾回收率为92.5%;矿浆pH在4~12范围内,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铅矾,铅矾回收率均在90%以上;铅矾天然可浮性差,水杨羟肟酸对铅矾具有较强的捕收性能,Fe^(2+)/Fe^(3+)存在时,以水杨羟肟酸为捕收剂浮选铅矾,铅矾回收率下降明显。Fe^(2+)/Fe^(3+)抑制铅矾上浮的原因是Fe^(2+)/Fe^(3+)在矿浆中与水杨羟肟酸发生螯合反应,消耗了水杨羟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 FE3+ 水杨羟肟酸 铅矾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羟肟酸与水杨羟肟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子恩 吴红 杜文涛 《化工中间体》 2012年第7期43-45,共3页
羟肟酸是近年来应用于氧化矿浮选的一类新型捕收剂,在白钨矿、铌钽矿等矿物浮选中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次实验以苯甲酸、水杨酸和羟胺为原料合成羟肟酸,并对其进行红外表征。
关键词 苯甲羟肟酸 水杨羟肟酸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功能化聚苯乙烯的制备及其与Tb(Ⅲ)离子配合物的荧光发射特性初探
13
作者 雷彩萍 史小慧 +2 位作者 王洪静 高保娇 王蕊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468,共5页
凭借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CMPS)与水杨羟肟酸(SHA)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使SHA键合在聚苯乙烯(PS)的侧链上,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SHA/PS)。再使SHA/PS与Tb(Ⅲ)离子配位,制得高分子-稀土配合物Tb(Ⅲ)-SHA/PS。采用红外光谱对其... 凭借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CMPS)与水杨羟肟酸(SHA)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使SHA键合在聚苯乙烯(PS)的侧链上,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SHA/PS)。再使SHA/PS与Tb(Ⅲ)离子配位,制得高分子-稀土配合物Tb(Ⅲ)-SHA/PS。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影响SHA与CMPS之间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催化剂SnCl4用量为0.06 mL,35℃反应18h时,SHA/PS上SHA的键合率高达33.1%。Tb(Ⅲ)-SHA/PS配合物不仅具有与Tb(Ⅲ)离子相似的荧光光谱,而且SHA/PS配体对Tb(Ⅲ)离子产生了显著的Antenna效应,使其荧光强度大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水杨羟肟酸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Antenna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浮选药剂水杨羟肟酸和F20_3的HPLC分离和测定
14
作者 陈晓青 刘德全 +2 位作者 丁宇 熊兴安 周春山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623-627,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矿物浮选用表面活性剂水杨羟肟酸和F203的方法.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水杨羟肟酸的线性范围为(0.050~1.0)mg/25mL,F203的线性范围为(0.010~1.0)m... 提出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矿物浮选用表面活性剂水杨羟肟酸和F203的方法.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水杨羟肟酸的线性范围为(0.050~1.0)mg/25mL,F203的线性范围为(0.010~1.0)mg/25mL.,两者混合测定时,其线性范围不变.人工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的回收率在88%~106%之间,F203的回收率在85.5%~107%之间.还对矿物浮选后的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得到单种药剂和混合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符合一般等温吸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药剂 液相色谱 分离 水杨羟肟酸 矿物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典型选矿药剂水杨羟肟酸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磊 祝思频 +4 位作者 张青青 袁熙 仇伟峰 王春英 罗仙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14-3424,共11页
以水杨羟肟酸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考察微波功率、过硫酸盐投加量、反应溶液初始pH、主要金属离子和常见阴离子等因素对水杨羟肟酸降解影响.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的降解率随着微波功率和过硫酸盐投加量的增... 以水杨羟肟酸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考察微波功率、过硫酸盐投加量、反应溶液初始pH、主要金属离子和常见阴离子等因素对水杨羟肟酸降解影响.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的降解率随着微波功率和过硫酸盐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应溶液pH=3时,水杨羟肟酸的降解率最高,而提高pH对水杨羟肟酸的降解有抑制作用;Fe^(2+),Cu^(2+)的添加对水杨羟肟酸的降解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果,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25 mmol·L^(−1)、0.1 mmol·L^(−1);无机阴离子Cl^(−)、HCO_(3)^(−)、NO_(3)^(−)、SiO_(3)^(2−)的添加均抑制水杨羟肟酸的降解;反应180 min后,水杨羟肟酸得到明显矿化,主要中间产物为水杨酸和邻二苯酚.研究证明了热活化效应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杨羟肟酸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SO_(4)^(−)·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过硫酸盐 水杨羟肟酸 选矿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杨羟肟酸捕收剂废水对铅锑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伟秦 顾帼华 +1 位作者 王艳红 巫銮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0,共5页
以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六方磁黄铁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含水杨羟肟酸捕收剂模拟废水对铅锑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含水杨羟肟酸废水体系中,以硫氧化合物CSU61为抑制剂、25#黑药为捕... 以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六方磁黄铁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含水杨羟肟酸捕收剂模拟废水对铅锑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含水杨羟肟酸废水体系中,以硫氧化合物CSU61为抑制剂、25#黑药为捕收剂、矿浆pH值6.0条件下,脆硫锑铅矿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而铁闪锌矿和六方磁黄铁矿回收率低于20%,证明含水杨羟肟酸捕收剂废水体系有利于脆硫锑铅矿与铁闪锌矿或六方磁黄铁矿的分离。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废水体系下抑制剂CSU61可以有效抑制25#黑药在铁闪锌矿和六方磁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但不影响其在脆硫锑铅矿表面的吸附。研究成果可为硫化⁃氧化混合型矿床选矿废水交叉回用提供技术支撑,丰富选矿废水回用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选矿废水 交叉回用 铅锑锌硫化矿 废水回用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体系中铜离子活化浮选锡石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泰 刘殿文 +4 位作者 王成行 申培伦 胡真 蔡锦鹏 杨凯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13-3022,共10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水杨羟肟酸(SHA)溶液体系下矿浆pH、Cu^(2+)和SHA用量等因素对锡石浮选行为的影响;借助Zeta电位、AFM以及XPS测试研究了水杨羟肟酸体系中Cu^(2+)活化锡石的机理。结果表明:当SHA浓度为0.52 mmol/L、Cu^(2+)浓...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水杨羟肟酸(SHA)溶液体系下矿浆pH、Cu^(2+)和SHA用量等因素对锡石浮选行为的影响;借助Zeta电位、AFM以及XPS测试研究了水杨羟肟酸体系中Cu^(2+)活化锡石的机理。结果表明:当SHA浓度为0.52 mmol/L、Cu^(2+)浓度为0.45 mmol/L、pH值约为7.2时,锡石的回收率达到82.95%,回收率较SHA直接浮选体系提高12.89%。Zeta电位和XPS测试结果均表明,SHA在锡石表面主要发生化学吸附,在铜离子活化作用下,铜离子可以通过吸附或者取代作用改善锡石羟基化表面,生成Cu、Sn活性质点,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促进了SHA在锡石表面的吸附,生成了稳定的螯合物,提高了锡石的可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水杨羟肟酸 浮选机理 活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玉林 袁昊 《现代矿业》 CAS 2009年第1期47-49,共3页
水杨羟肟酸是近年来氧化矿浮选的重要捕收剂,在生物、材料、化学、环境方面也存在广泛的应用。针对水杨羟肟酸合成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水杨羟肟酸的合成工艺,对影响水杨羟肟酸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办法。试验表明... 水杨羟肟酸是近年来氧化矿浮选的重要捕收剂,在生物、材料、化学、环境方面也存在广泛的应用。针对水杨羟肟酸合成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水杨羟肟酸的合成工艺,对影响水杨羟肟酸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办法。试验表明改进合成方法可以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降低盐酸羟胺和氢氧化钠的用量。通过FTIR、1HNMR、MS测试技术对目标产品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合成方法 改进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矿药剂水杨羟肟酸光解及UV/K2S2O8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万志豪 焦婷婷 +2 位作者 杨伊敏 张青青 王春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9,共7页
针对选矿废水中有机浮选药剂的残留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该文通过自然光解及UV/K_(2)S_(2)O_(8)降解的方式处理典型选矿药剂水杨羟肟酸,以期为选矿废水中残余药剂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自然光辐照20 d后,水杨羟肟酸去... 针对选矿废水中有机浮选药剂的残留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该文通过自然光解及UV/K_(2)S_(2)O_(8)降解的方式处理典型选矿药剂水杨羟肟酸,以期为选矿废水中残余药剂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自然光辐照20 d后,水杨羟肟酸去除率不足50%;300 W的UV光照60 min后,可去除水杨羟肟酸近20%;而相同条件下,UV/K_(2)S_(2)O_(8)协同体系则使水杨羟肟酸去除率达95%以上,且该体系对水杨羟肟酸能够进行有效矿化;过硫酸钾浓度越高,水杨羟肟酸降解效果越好;p H对水杨羟肟酸的降解有显著影响:在UV体系中,强酸、强碱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弱酸、弱碱表现出抑制作用;在UV/K_(2)S_(2)O_(8)体系中,弱酸、弱碱则更有利于水杨羟肟酸的降解;Cl^(-)、SO_(4)^(2-)、NO_(3)4、HCO_(3)^(-)、Si O_(3)^(2-)5种阴离子和Mg^(2+)、Ca^(2+)、Na^(+)、K^(+)4种阳离子对水杨羟肟酸去除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水杨羟肟酸经UV/K_(2)S_(2)O_(8)降解主要产生水杨酸及邻苯二酚等中间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羟肟酸 自然降解 光解 UV/K_(2)S_(2)O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羟肟酸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明宝 强旭旭 印万忠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4,共5页
以水杨羟肟酸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特性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药剂p H值、药剂浓度、矿浆温度对水杨羟肟酸离子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离子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金红石表... 以水杨羟肟酸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特性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药剂p H值、药剂浓度、矿浆温度对水杨羟肟酸离子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羟肟酸离子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金红石表面活性质点在矿物表膜中的扩散是吸附过程的控制性步骤;药剂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的ΔG随温度上升而降低,但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低时水杨羟肟酸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属于离子交换吸附模式,但在温度升高时转变为化学反应吸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水杨羟肟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