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气反应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镉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志飞 任小荣 +3 位作者 李策 郭朝 宋娟娥 龚华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2,共8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土壤中的镉元素时,锆的氢氧化物、钼的氧化物、锡的同位素会对镉造成严重的干扰,导致准确测定土壤中镉的难度较大。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接质谱法(ICP-MS/MS),选取无同质异位素干扰的^(11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土壤中的镉元素时,锆的氢氧化物、钼的氧化物、锡的同位素会对镉造成严重的干扰,导致准确测定土壤中镉的难度较大。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接质谱法(ICP-MS/MS),选取无同质异位素干扰的^(111)Cd为分析谱线,在MS/MS模式下碰撞反应池中通入的氧气可以与^(94)Zr^(16)O^(1)H^(+)、^(95)Mo^(16)O^(+)进行电子转移、去氢、加氧等反应,抑制这些多原子离子对^(111)Cd的重叠干扰。结果表明:氧气流量越大,去除多原子离子的效果越好,当氧气流量在0.45mL/min时,溶液中2000μg/L以下的锆、1000μg/L以下的钼在^(111)Cd处形成的多原子重叠干扰小于0.005μg/L。实验在石墨消解仪中采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消解样品,盐酸复溶,溶液定容稀释至1000倍测定,方法检出限(3δ)达到0.003μg/g;本方法经过国家土壤一级标准物质验证,11个国家土壤一级标准物质的测量值和认定值的相对误差在±7%以内,3个国家土壤一级标准物质的精密度(RSD,n=12)小于5%。本方法可以作为土壤样品中痕量镉元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氧气反应模式 多原子离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接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持技术“3×n”教学模式的“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教学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德成 钱扬义 黄倩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在分析"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已有教学研究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立足问题解决理念,基于手持技术"3×n"教学模式对"金属钠与氧气反应"进行教学设计。通过"3×5"教学模式梳理出情境线、问题... 在分析"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已有教学研究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立足问题解决理念,基于手持技术"3×n"教学模式对"金属钠与氧气反应"进行教学设计。通过"3×5"教学模式梳理出情境线、问题链、活动线、方法链、形式线和方式链,驱动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基于实验曲线分析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形成对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实质的认知,培养定量思维和曲线分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技术 “3×n”教学模式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 曲线分析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反应器排气冷凝器失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倪群 《聚酯工业》 CAS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从排气冷凝器列管振动的角度分析出列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卡门旋涡振动引起列管疲劳损伤而萌发疲劳裂纹和裂纹扩散 ,以至穿透壁厚而泄漏、断裂。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适当加厚折流板 ,缩小折流板管孔与管子的间隙 ,减少管子无支承的最大跨距 ... 从排气冷凝器列管振动的角度分析出列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卡门旋涡振动引起列管疲劳损伤而萌发疲劳裂纹和裂纹扩散 ,以至穿透壁厚而泄漏、断裂。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适当加厚折流板 ,缩小折流板管孔与管子的间隙 ,减少管子无支承的最大跨距 ,增加管子壁厚 ,设置防冲板等。也可采用折流板缺口处不布管的设计思想或抗振型换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反应 排气冷凝器 失效分析 精对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与氧气反应”课例分析
4
作者 李蓉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32,共4页
“金属与氧气反应”课例围绕4条主线,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渗透科学素养培养,高效达成三维目标.创设渐进式问题→猜想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逐步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金属与氧气反应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三维目标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氧气反应炉法测定空分装置中氩组分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福连 张忠群 《大氮肥》 CAS 2007年第1期64-66,共3页
分析了氧气反应炉在高温、富氢、催化剂条件下使样品中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提出102G-D型气相色谱仪气路的改进方法,达到脱除样品中氧的目的,解决了气相色谱技术中氧氩难以分离的难题。
关键词 氧气反应 脱氧 气相色谱 氧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铝、铁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及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邢泰宇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6-47,共2页
按人教版化学教材中铝的燃烧、铁的吸氧腐蚀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本探究实验从化学反应原理出发,以钠、铝、铁与氧气反应为例,通过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物浓度以及升高温度等改进措施,促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 按人教版化学教材中铝的燃烧、铁的吸氧腐蚀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本探究实验从化学反应原理出发,以钠、铝、铁与氧气反应为例,通过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物浓度以及升高温度等改进措施,促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现象更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铝、铁与氧气反应 实验改进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与氧气反应——教材实验设计基础上进行创新
7
作者 王志红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0年第12期314-314,共1页
使用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授课学段:高一年级。说课内容: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与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评价。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使用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授课学段:高一年级。说课内容: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与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与评价。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钠和氧气反应基于教材实验的创新实验:学生处于高一开学两个月的时间,做过的实验不多,但是对于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有所了解,对实验有很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基于此将本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反应 学情分析 教材实验 反思与评价 说课内容 创新实验 实验仪器 学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磷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8
作者 葛守才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1994年第Z1期75-75,共1页
补充磷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安达市万宝山一中葛守才初中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二节磷跟氧气的反应,仅写出了文字表达式,没有安排实验。为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此反应的感性认识,我在教学中补充了这个反应的实验。具体装置和操作如下... 补充磷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安达市万宝山一中葛守才初中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二节磷跟氧气的反应,仅写出了文字表达式,没有安排实验。为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此反应的感性认识,我在教学中补充了这个反应的实验。具体装置和操作如下:1.先按图1把玻璃导管和燃烧匙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反应 燃烧匙 玻璃导管 初中化学 直观性 万宝山 储气瓶 子塞 胶塞 双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传感器测定亚铁离子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9
作者 许丽永 《高中数理化》 2021年第10期74-75,共2页
1问题的提出笔者所在的团队参加了2018年江苏省优质课评比,课题为“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过程中笔者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探究亚铁离子的相关性质.对于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是否真的可以被氧气氧化,笔者将数字化实验引入课堂教学,起... 1问题的提出笔者所在的团队参加了2018年江苏省优质课评比,课题为“铁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过程中笔者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探究亚铁离子的相关性质.对于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是否真的可以被氧气氧化,笔者将数字化实验引入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课评比 数字化实验 氧气反应 情境引入 亚铁离子 溶解氧传感器 课堂教学 氧气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手持技术实验教学
10
作者 丁一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9期51-53,共3页
根据手持技术实验曲线分析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质,促进学生发展定量思维,提高数据和图像分析能力。
关键词 手持技术实验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 “问题—情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手持技术与T形玻璃管探究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德成 钱扬义 +1 位作者 黄倩莹 林惠梅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6-85,共10页
针对钠与氧气反应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引入手持技术数字化创新实验,自主设计创新反应装置T形玻璃管以定量探究钠与氧气反应。本研究利用氧气传感器,通过测定密闭体系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基于四重表征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 针对钠与氧气反应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引入手持技术数字化创新实验,自主设计创新反应装置T形玻璃管以定量探究钠与氧气反应。本研究利用氧气传感器,通过测定密闭体系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基于四重表征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区别;借助氧气、二氧化碳、湿度等3种传感器从定量的角度探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对钠的影响,形成对钠与氧气反应的科学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与氧气反应 手持技术 T形玻璃管 定量 四重表征
原文传递
PDDA修饰的碳纳米管载铂电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杰 窦美玲 +4 位作者 王峰 刘景军 李志林 吉静 宋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7-1732,共6页
采用长链聚合物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修饰,并将采用胶体法还原出的铂(Pt)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担载于PDDA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上,从而制备出Pt/PDDA/MWCNTs复合电催化剂.透射电镜(TEM)与X射线衍射(XRD... 采用长链聚合物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修饰,并将采用胶体法还原出的铂(Pt)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担载于PDDA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上,从而制备出Pt/PDDA/MWCNTs复合电催化剂.透射电镜(TEM)与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Pt纳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MWCNTs的表面,其平均粒径约为3.6 nm.热失重分析显示催化剂的实际负载量为36%(w).旋转圆盘电极测试结果表明,Pt/PDDA/MWCNTs催化剂对碱性条件下的氧气还原反应(ORR)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与负载量为40%(w)的商业Pt/C催化剂相比,Pt/PDDA/MWCNTs催化剂的氧气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均正移约30 m V,其质量比活性更大.动力学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Pt/PDDA/MWCNTs催化剂比负载量为40%(w)的商业Pt/C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对氧气还原反应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多壁碳纳米管 氧气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纸上原位生长CNF/CP复合体的氧气电催化反应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俊生 王喜照 +4 位作者 符蓉 李平 杨代军 吕洪 马建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2-270,共9页
利用催化气相化学沉积(Catalyt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CVD)法在炭纸上原位生长得到CNF/CP复合体,并对这种复合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氧气电催化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炭纤维较为... 利用催化气相化学沉积(Catalyt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CVD)法在炭纸上原位生长得到CNF/CP复合体,并对这种复合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氧气电催化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炭纤维较为均匀地分散在炭纸上,其中纳米炭纤维具有窄的直径分布。所制CNF/CP复合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中孔结构;相对于炭纸,CNF/CP复合体的端面碳原子和基面碳原子比例较高。另外,CNF/CP还具有较高的ORR反应活性,其ORR为2电子反应过程,原因可以归结于纳米炭纤维独特的微结构。同时,CNF/CP也具有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较正的平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炭纤维 CNF/CP复合体 催化化学气相沉积 电催化性能 氧气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持技术的“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实验教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念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9期49-51,共3页
基于手持技术,指向证据推理素养发展,对“金属钠与氧气反应”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促进学生形成对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实质的认识,在培养学生图示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定性证据与定量数据多维解决问题的证据推理素养。
关键词 手持技术 氧气反应 金属钠 证据推理 定量数据 实验教学 素养发展 图示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溶液中碱浓度、氧气压力以及温度对Pt电极上氧气还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中 阎文艺 +3 位作者 王少娜 郑诗礼 杜浩 张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4,共8页
设计制作一种新型耐压电化学池并采用循环伏安(CV)和线性扫描伏安(LSV)技术系统研究了碱浓度、氧气压力以及温度对NaOH溶液中氧气还原反应(OR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浓度、氧气压力和温度对ORR动力学和热力学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碱浓... 设计制作一种新型耐压电化学池并采用循环伏安(CV)和线性扫描伏安(LSV)技术系统研究了碱浓度、氧气压力以及温度对NaOH溶液中氧气还原反应(OR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浓度、氧气压力和温度对ORR动力学和热力学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碱浓度增大,ORR过程逐渐由2电子(生成HO2-)转为1电子(生成O2-)反应,并且由于氧气溶解度减小和体系粘度增大ORR过程受到很大抑制.增大压力可以明显增加氧气溶解度,从而从动力学上促进ORR过程;同时计算得到了氧气在不同浓度NaOH溶液中的亨利系数.随着介质温度升高,由于氧气反应活性增强、扩散系数增大和溶解度减小的共同作用,表现出在给定浓度下存在一最佳温度使得ORR峰电流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线性扫描 氧气还原反应 亨利系数 反应活性 溶解度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负载钴酞菁作为高效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丁凌 张博文 何兴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76-2183,共8页
通过两步溶剂热法制备得到三维氮掺杂石墨烯与吡啶氧基钴酞菁的复合材料(CoTPPc/NGA).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氧气还原性能,在起峰电位和半波上接近商业化的铂碳催化剂(Pt/C),且在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上优于铂碳催化剂,有望代替铂碳催化剂... 通过两步溶剂热法制备得到三维氮掺杂石墨烯与吡啶氧基钴酞菁的复合材料(CoTPPc/NGA).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氧气还原性能,在起峰电位和半波上接近商业化的铂碳催化剂(Pt/C),且在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上优于铂碳催化剂,有望代替铂碳催化剂成为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气凝胶 钴酞菁 氧气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微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技术研究有机溶剂和正极材料对氧气还原反应和氧气生成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李伟伦 姚莹 +1 位作者 吴锋 张存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2-652,共11页
采用碳纤维超微电极分别研究了O_2在二甲基亚砜、乙腈和四甘醇二甲醚3种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只含四丁胺离子时,反应呈可逆的一电子转移;而阳离子只含锂离子时,O_2的还原和氧化均经历了多电子转移过程.利用超导炭... 采用碳纤维超微电极分别研究了O_2在二甲基亚砜、乙腈和四甘醇二甲醚3种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只含四丁胺离子时,反应呈可逆的一电子转移;而阳离子只含锂离子时,O_2的还原和氧化均经历了多电子转移过程.利用超导炭黑和乙炔黑制作粉末微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这2种正极材料上,氧气还原反应(ORR)过程相似,氧气生成反应(OER)过程区别明显.此外,Tafel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有机溶剂和正极材料,O_2还原均经历了初始的一电子转移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电极 粉末微电极 氧气还原反应 氧气生成反应 Tafe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加压反应器中碳氧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建雄 蒋国昌 +3 位作者 陆利明 丁伟中 鲁雄刚 陈嘉颖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46-251,共6页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探索了氧气加压反应器中炼钢能加速脱碳和升温的原因
关键词 碳氧反应 脱碳 升温 氧气加压反应 炼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析氧气体积在空气中含量的测定
19
作者 郑兴波 《中学化学》 2024年第7期20-21,共2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多样,通常有注射器型、集气瓶型、钟罩型、活塞型等,涉及的原理却相同,即在密闭容器中的某些物质(如红磷、铜丝、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使容器内气压降低,从而出现某些现象(如水倒吸、活塞移...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多样,通常有注射器型、集气瓶型、钟罩型、活塞型等,涉及的原理却相同,即在密闭容器中的某些物质(如红磷、铜丝、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使容器内气压降低,从而出现某些现象(如水倒吸、活塞移动),最后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测定一红磷(或白磷)燃烧例题1 (2023秋·开州区月考节选)图1、2是对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的改进装置(提示:白磷和红磷的化学符号相同,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均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反应 集气瓶 化学符号 密闭容器 倒吸 红磷 内气压 注射器
原文传递
例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探究
20
作者 张帮程 《中学化学》 2024年第12期19-20,共2页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学生在初中化学阶段接触的很重要的一个实验,只有清楚其实验原理,学生才能从千变万化的变形问题中找到突破口。一、实验药品的选择选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过量的...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学生在初中化学阶段接触的很重要的一个实验,只有清楚其实验原理,学生才能从千变万化的变形问题中找到突破口。一、实验药品的选择选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过量的该物质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生成新的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内气体积减少,气体的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氧气反应 实验药品 密闭容器 氧气含量的测定 气体反应 固体物质 例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