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弧氧化脉冲电源的负载模型及其定量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玉峰 杨威 杨世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6,共5页
为解决微弧氧化(MAO)工艺中脉冲电源与负载间的匹配问题,基于电化学理论和参数拟合方法,建立脉冲电源作用下的微弧氧化电解槽负载的等效电路模型。首先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得出电源的负载理论模型。通过测量负载的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 为解决微弧氧化(MAO)工艺中脉冲电源与负载间的匹配问题,基于电化学理论和参数拟合方法,建立脉冲电源作用下的微弧氧化电解槽负载的等效电路模型。首先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得出电源的负载理论模型。通过测量负载的阶跃响应曲线并进行参数拟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整个微弧氧化过程的负载模型各个参数的具体值及其变化趋势。最后按照得出的参数值进行仿真,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比较结果证明了等效电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脉冲电源 等效电路模型 负载特性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负压抽吸术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腋臭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李天津 邱栋梁 《医疗装备》 2025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负压抽吸术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腋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腋臭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汗腺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微创负压抽吸术联合超脉冲CO_(2)激... 目的探讨微创负压抽吸术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腋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腋臭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小切口汗腺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微创负压抽吸术联合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腋下异味、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多汗症疾病严重程度量表(HDSS)评估],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估],以及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腋下异味评分、HDSS评分和治疗后6个月的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负压抽吸术联合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可改善腋臭患者的腋下异味、多汗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负压抽吸术 脉冲氧化碳激光 腋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TGF-β、EGF及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霞 丰世科 +1 位作者 刘旺 何鸿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48-351,共4页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4例...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1,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53,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情况、血管内皮因子(TGF-β、EGF、bFGF)水平、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紫质、纹理、色素斑、毛孔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bFGF水平比对照组高,EGF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61%)比对照组低(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瘢痕组织中的TGF-β、EGF、bFGF表达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凹陷性痤疮瘢痕 TGF-Β 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静 樊卓 +3 位作者 祝欣 孙诚 王芳 白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2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b-FGF)在皮肤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皮肤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b-FGF)在皮肤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皮肤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病程、年龄、原始创面面积、性别等基线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创面行清创术后,涂抹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观察组患者创面行清创术后,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仪处理创面,术后皮损部位使用rb-FGF。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溃疡深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rb-FGF能够显著加速皮肤溃疡的愈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皮肤溃疡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吴波 朱卓农 +1 位作者 郑丽娟 陈俊如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治疗...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激光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治疗组(n=133,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和联合治疗组(n=135,采取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超脉冲CO_(2)激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瘤体厚度、瘤体面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瘤体厚度和瘤体面积均小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低于单一治疗组患者,瘤体厚度和瘤体面积均小于单一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能够降低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患者的血清HIF-1α、VEGF水平,缩小瘤体面积,降低瘤体厚度,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激光 马来酸噻吗洛尔 婴幼儿浅表型血管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治疗痤疮瘢痕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卓志媛 吴媛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痤疮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的痤疮瘢痕患者共计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分别... 目的观察痤疮瘢痕患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的痤疮瘢痕患者共计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分别予以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治疗,比较两组瘢痕面积、痤疮瘢痕权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及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瘢痕总面积与瘢痕数量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冰锥型、厢车型、碾压型痤疮瘢痕患者疗程完成后2个月痤疮瘢痕权重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精神、心理及社会状态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交替治疗痤疮瘢痕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对改善痤疮瘢痕患者预后水平及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果酸 交替治疗 痤疮瘢痕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素红 李知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与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临床收治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人)与治疗组(3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 目的分析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与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临床收治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人)与治疗组(3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治疗中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接受治疗组ECCA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组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 20.00%)(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925,P<0.05)。结论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更佳,能显著降低患者痤疮瘢痕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凹陷性痤疮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8
作者 苟玲玲 高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28-031,共4页
在痤疮瘢痕治疗中,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和果酸换肤疗法,观察其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方法 一共64个病例,以随机法分组,一组32例,将果酸换肤疗法,应用在对照组的32个病例当中,而观察组的32个病例,除了果酸换肤,另外也接受到超脉... 在痤疮瘢痕治疗中,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和果酸换肤疗法,观察其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方法 一共64个病例,以随机法分组,一组32例,将果酸换肤疗法,应用在对照组的32个病例当中,而观察组的32个病例,除了果酸换肤,另外也接受到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2组的观察指标涉及创面的恢复情况,以及两种疗法的效果(以总有效率评价),并就不良反应问题加以统计。结果 通过对创面恢复程度加以评估,显示观察组病人,他们在治疗后,《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统计值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以总有效率示之,观察组居更高水平,P<0.05;最后,在不良反应维度,观察组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二者差异性不强,所获P>0.05。结论 痤疮瘢痕临床治疗当中,果酸换肤疗法为其基础,和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疗法联合,整体效果会更好,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果酸换肤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继 陈言汤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蒂莱美医疗美容医院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3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单纯采用...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蒂莱美医疗美容医院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3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单纯采用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35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OSAS)、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modified Vancouver Scar Scale,mVSS)评分、瘢痕面积和厚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OSAS、mVSS评分以及瘢痕面积、厚度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OSAS、mVSS评分以及瘢痕面积、厚度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17.14%,观察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瘢痕性质,促进瘢痕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A型肉毒毒素 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0
作者 王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3期50-53,共4页
目的分析痤疮瘢痕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痤疮瘢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 目的分析痤疮瘢痕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痤疮瘢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瘢痕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34%较对照组的81.1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与对照组的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皮肤厚度、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皮肤厚度评分(0.61±0.22)分、色泽评分(0.61±0.21)分、柔软度评分(0.71±0.12)分、血管分布评分(0.74±0.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98±0.31)、(0.81±0.23)、(0.79±0.22)、(1.42±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痤疮瘢痕治疗中选择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方案可改善皮肤瘢痕程度,确保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借鉴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临床疗效 瘢痕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应用及临床预后评估
11
作者 彭海廷 张文峰 +3 位作者 王霞 吴琼 孟铸 李开梓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使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微针技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使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微针技术治疗,观察组以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痤疮瘢痕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痤疮瘢痕性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5)。观察组治疗后恢复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运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能够有效改善痤疮瘢痕状态、瘢痕性质,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面部 痤疮瘢痕 临床功效 预后恢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毫火针点刺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周红亮 吴占飞 郜彦语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毫火针点刺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缔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结节囊肿型痤疮85例,均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毫火针点刺治疗。结果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毫火针点刺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缔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结节囊肿型痤疮85例,均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毫火针点刺治疗。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5%(83/85)。治疗后患者结节、囊肿、质地、颜色、肿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皮肤黏着蛋白质含量、经皮水分丢失量较治疗前降低,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47%(82/8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毫火针点刺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症状、皮肤屏障功能改善,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毫火针 点刺 结节囊肿型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杨来新 王世利 付合军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80例烧伤后HS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将采用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复方倍... 目的分析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80例烧伤后HS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将采用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采用复方倍他米松+UFCL治疗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表皮水分丢失量、角质层含水量、pH值)、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颗粒蛋白前体(PGR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观察组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及V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TNF-α、PGRN、TGF-β1、水分丢失量、p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5/40)与对照组7.50%(3/4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UFCL治疗烧伤后HS疗效显著,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轻瘢痕程度,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复方倍他米松 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温哥华瘢痕评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射频靶向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研究
14
作者 张英午 徐保来 《海南医学》 2025年第4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射频靶向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23年3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射频靶向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23年3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微针射频靶向治疗,每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表(ECCA)、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皮肤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角质层含水量、痤疮特异性生活量表(Acen-QoL)评分(包括情感功能、自我感知、社会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CCA评分、V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ECCA评分、V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ECCA评分、VSS评分分别为(24.04±3.18)分、(5.34±1.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5±4.93)分、(6.20±1.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EWL值、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EWL值均降低,角质层含水量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TEWL值为(17.41±2.06)g/(h·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6±2.93)g/(h·m^(2)),角质层含水量为(31.06±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91±3.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cen-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en-QoL评分中的情感功能、自我感知、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Acen-QoL评分中的情感功能、自我感知、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26.21±1.86)分、(25.81±1.60)分、(19.78±1.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5±2.92)分、(24.27±1.99)分、(17.62±1.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8%和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微针射频靶向治疗有助于促进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瘢痕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凹陷性瘢痕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微针 疗效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贴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柯玉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09-0112,共4页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贴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贴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贴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面部增生性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贴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两组均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瘢痕高度、硬度、色素沉着、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及油分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瘢痕高度、硬度、色素沉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弹性、皮肤水分及油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凝胶贴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能有效改善瘢痕形态和皮肤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硅凝胶贴 面部增生性瘢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效果
16
作者 冯敏 郄永涛 +1 位作者 张海贞 李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5-0078,共4页
观察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实施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4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和观察组(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 观察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中实施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4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和观察组(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各42例。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瘢痕面积、VAS评分及ECCA评分、症状康复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疾病治疗中实施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措施,患者病情康复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 脉冲氧化碳点阵激光 微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17
作者 李劲涛 赵武超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究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中联合使用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与曲安奈德湿敷的疗效,观察该疗法对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纳入观察,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组和复合组... 目的探究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中联合使用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与曲安奈德湿敷的疗效,观察该疗法对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纳入观察,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组和复合组各43例。单独组应用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复合组在单独组的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湿敷。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利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瘢痕状态,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复合组经联合治疗后效果比单独组更佳(P<0.05);复合组经治疗后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比单独组更低(P<0.05);治疗过程中复合组与单独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且不良反应少,疗法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曲安奈德 增生性瘢痕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脉冲阳极氧化工艺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邓姝皓 易丹青 +1 位作者 娄嘉 周玲伶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对镁合金在碱性环保型溶液的脉冲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周期、占空比、电流密度、溶液温度、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为周期10 m s、占空比0.05、电流密度100 mA/cm2、温度40℃。采... 采用正交实验对镁合金在碱性环保型溶液的脉冲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周期、占空比、电流密度、溶液温度、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为周期10 m s、占空比0.05、电流密度100 mA/cm2、温度40℃。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电化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氧化膜层的性能、组分、形貌、结构以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在镁合金表面形成灰白色的氧化膜层,膜层光滑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氧化膜微观为均匀多孔结构,孔径也小于直流成膜,氧化膜主要由MgO和MgA l2O4组成,膜层耐腐蚀和结合力优于传统的直流工艺制备的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脉冲阳极氧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氧化与恒流氧化的氧化过程和氧化膜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贝红斌 朱祖芳 候江源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28,共4页
测定了脉冲氧化和恒流氧化的氧化膜厚度、密度、硬度和耐磨性与氧化时间和通过电量的关系。对恒流氧化和脉冲氧化氧化膜不同厚度处的硬度和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定厚度的氧化膜脉冲氧化与恒流氧化所耗电量几乎相同。在高电流密... 测定了脉冲氧化和恒流氧化的氧化膜厚度、密度、硬度和耐磨性与氧化时间和通过电量的关系。对恒流氧化和脉冲氧化氧化膜不同厚度处的硬度和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定厚度的氧化膜脉冲氧化与恒流氧化所耗电量几乎相同。在高电流密度下脉冲氧化能明显提高氧化膜密度、硬度和耐磨性,氧化膜密度和硬度在整个厚度范围内更为均匀。低电流密度下,氧化时间不长时脉冲氧化未显示明显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氧化 恒流氧化 阴极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脉冲阳极氧化膜抗电偶腐蚀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健平 刘明辉 张晓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7,共3页
为了有效提高钛合金阳极氧化膜抗电偶腐蚀的性能,在300~400g/LH2SO4,50~120g/LH3PO4溶液中,在电流密度2~3A/dm2和温度0~10℃下,采用脉冲阳极氧化技术制备了一种抗电偶腐蚀的钛合金阳极氧化膜,并采用电化学技术对该阳极氧化膜的抗电... 为了有效提高钛合金阳极氧化膜抗电偶腐蚀的性能,在300~400g/LH2SO4,50~120g/LH3PO4溶液中,在电流密度2~3A/dm2和温度0~10℃下,采用脉冲阳极氧化技术制备了一种抗电偶腐蚀的钛合金阳极氧化膜,并采用电化学技术对该阳极氧化膜的抗电偶腐蚀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阳极氧化膜为厚度2~3μm的多孔膜;阳极氧化后,TC6钛合金的开路电位从-207mV(vsSCE)上升到132mV(vsSCE),腐蚀电流密度从2.3×10-2μA/cm2下降到1.4×10-3μA/cm2,表面膜的极化电阻从2.647×105Ω上升到6.109×107Ω,表面膜的膜电阻从543.8Ω上升到1790.0Ω;电偶腐蚀测量则表明,阳极氧化降低钛合金电偶腐蚀电流1/5以上,其电偶腐蚀的敏感性达到了B级。脉冲阳极氧化膜能有效提高钛合金抗电偶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阳极氧化 钛合金 电偶腐蚀 交流阻抗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