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极氧化制备TiO2多孔薄膜及其气敏传感特性研究
1
作者 许永康 罗锦鹏 +2 位作者 时吉进 杨为家 陈梅 《应用物理》 2024年第11期713-720,共8页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气敏传感材料,受到比表面积小的影响,TiO2薄膜型气敏传感器的性能普遍不理想。本研究采用阳极氧化制备了TiO2多孔薄膜,以改善其气敏传感特性。SEM观察发现工作电压是影响TiO2多孔薄膜形貌的关键因素:在醇溶液体系中...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气敏传感材料,受到比表面积小的影响,TiO2薄膜型气敏传感器的性能普遍不理想。本研究采用阳极氧化制备了TiO2多孔薄膜,以改善其气敏传感特性。SEM观察发现工作电压是影响TiO2多孔薄膜形貌的关键因素:在醇溶液体系中,45~60 V是制备TiO2多孔薄膜的理想工作电压。研究还发现,0.05 mm的Ti片更有利于获得大孔径的TiO2多孔薄膜。XRD和Raman光谱都证实所制备的样品是TiO2多孔薄膜,同时Raman光谱也确认了Pt修饰能够显著增强其光谱性能。气敏传感特性表明Pt修饰后TiO2多孔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气敏传感性能。Titanium dioxide (TiO2) is a kind of gas sensing material,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small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performance of TiO2 thin film gas sensor is generally not ideal. In this study, TiO2 porous films were prepared by anodic oxidation to improve its gas sensing properties. SEM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working voltage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morphology of TiO2 porous films. In the alcohol solution system, 45~60 V is the ideal working voltag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iO2 porous films. It is also found that 0.05 mm thick Ti sheet is more conducive to obtain large pore size TiO2 porous film. Both XRD and Raman spectra confirmed that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TiO2 porous films, and it was also confirmed that Pt modific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ir spectral properties. The gas sensing properties show that the Pt modified TiO2 porous film has more excellent gas sensing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TiO2 多孔薄膜 气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g-MAA)/Ag气敏传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邸宏伟 张楠 +3 位作者 司志财 董俊玲 王雅婷 张鑫茹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6-8,共3页
近年来,化工厂爆炸事故层出不穷,有毒、易燃气体泄漏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设计制备监测气体的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分子/纳米银导电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以硝... 近年来,化工厂爆炸事故层出不穷,有毒、易燃气体泄漏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设计制备监测气体的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分子/纳米银导电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接枝到聚乙烯醇上,制得聚乙烯醇-接枝-聚甲基丙烯酸(P(VA-g-MAA))胶糊,然后以P(VA-g-MAA)为模板或纳米反应器,用柠檬酸三钠原位还原AgNO_(3),制得银纳米粒子导电高分子胶糊。由红外光谱测试可见,样品红外谱图有聚乙烯醇和甲基丙烯酸特征吸收峰,说明成功制备了P(VA-g-MAA)。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所得银纳米粒子形貌,发现银纳米粒子为球形。用制得的P(VA-g-MAA)/Ag糊状物涂覆在电极片上,制得气敏传感元件,然后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测其电阻值,发现丙酮及石油醚溶剂响应性高,可作为检测丙酮及石油醚的气敏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 聚乙烯醇-接枝-聚甲基丙烯酸 银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敏传感器在变压器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启平 薛五德 蓝之达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6-38,共3页
介绍了正在开发研制的一种能够分别检测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种气体浓度的在线监测装置。概述了对油中溶解气体脱气技术及对从油中脱出的这两种气体浓度的测量技术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在线监测 气敏传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在气敏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钊峰 沈超 +3 位作者 张炜钰 王龙 张宇智 段海明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首先,介绍了棉花和气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其次,围绕棉纤维及其制品具有可再生、易降解、气体通透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重点介绍了棉纤维作为气敏传感材料模板、传感基底和传感材料前体物在气敏传感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棉纤维在气敏传感器... 首先,介绍了棉花和气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其次,围绕棉纤维及其制品具有可再生、易降解、气体通透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重点介绍了棉纤维作为气敏传感材料模板、传感基底和传感材料前体物在气敏传感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棉纤维在气敏传感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气敏传感 材料 基底 气敏传感材料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纳米SnO_2构建的气敏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磊 张慧 +4 位作者 王超 刘振 颜兆庆 张勇 魏琴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5年第2期88-92,共5页
SnO2是传统的气敏材料,由于其具有间隙锡离子和氧空位的特性,使得气体更容易吸附在材料表面,从而显示出更好的气敏性质.通过把SnO2进行贵金属附载掺杂和多种气敏性半导体氧化物的复合,探讨了一系列性能良好的气敏传感器,阐述了SnO2气敏... SnO2是传统的气敏材料,由于其具有间隙锡离子和氧空位的特性,使得气体更容易吸附在材料表面,从而显示出更好的气敏性质.通过把SnO2进行贵金属附载掺杂和多种气敏性半导体氧化物的复合,探讨了一系列性能良好的气敏传感器,阐述了SnO2气敏传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气敏传感 贵金属 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co-AN)/MWCNT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气体敏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邸宏伟 马小红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8期41-42,53,共3页
基于导电填料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St-co-AN))之间共价与非价键相互作用(如氢键)基础上的原位聚合方法设计组装了一种新颖的P(St-co-AN)/MWCNT复合导电薄膜。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 基于导电填料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St-co-AN))之间共价与非价键相互作用(如氢键)基础上的原位聚合方法设计组装了一种新颖的P(St-co-AN)/MWCNT复合导电薄膜。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导电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与形貌观察,研究了P(St-co-AN)/MWCNT复合导电薄膜对不同气体的气敏选择响应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P(St-co-AN)与MWCNT形成紧密包覆。得到的复合导电薄膜显示出高效的、有选择性的气体响应性,比如对乙腈、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苯等有机溶剂的饱和蒸气;有机溶剂的响应行为主要受相似相容的膨胀模型控制;原位法制备的传感薄膜表现出快速的响应性、良好的重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多壁碳纳米管 气敏传感薄膜 原位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TiO_2(101)面吸附CO_2分子的光学气敏传感机理
7
作者 杨英 冯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16-2121,共6页
对金属氧化物光学气敏传感材料TiO2的探索与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模拟计算CO2分子在锐钛矿型TiO2(101)表面的吸附行为,对吸附能,吸附距离,电子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分析。结... 对金属氧化物光学气敏传感材料TiO2的探索与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模拟计算CO2分子在锐钛矿型TiO2(101)表面的吸附行为,对吸附能,吸附距离,电子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2分子在含O空位表面的吸附效果优于无氧空位表面,且表面O空位的浓度越高,吸附效果越明显;分子平行于表面放置模型的吸附能为正值,吸附后的结构稳定,且以O端吸附为主,为此,分子平行于表面放置O端吸附于含两个O空位表面为最可能吸附模型;对电子态密度分析发现,当最佳模型吸附稳定后,含O空位表面为P型杂质,又有CO2分子中的2p电子掺入,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新峰值,改善了TiO2材料的光学性质,体现出较好的光学气敏传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光学气敏传感材料 锐钛矿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用于LPFG气敏传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璩光明 杨莹丽 +1 位作者 王国东 杨林林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9-243,共5页
通过分析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透射波长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电导率、折射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针对性分析了温度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综合讨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应用于LPFG气敏传感的合理性。建立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应用于LPF... 通过分析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透射波长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电导率、折射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针对性分析了温度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综合讨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应用于LPFG气敏传感的合理性。建立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应用于LPFG气敏传感时各相关量之间对应的逻辑关系,并利用光纤光栅传感特性辅助分析系统做出理论计算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当还原性气体吸附导致外包层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折射率增大时,LPFG透射波长逐渐向短波方向移动,表现出了相应的气体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电导率 LPFG 折射率 气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氧化物XO_(2)(X=Ti,Sn,Zr,Ir)表面氧化性对NH_(3)气体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逸 冯庆 +3 位作者 张礼强 付岳 牟芷瑶 辜永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2,共8页
锐钛矿相金属氧化物XO_(2)(X=Ti,Sn,Zr,Ir)是具有传感特性的常见材料.光学气敏效应是指气体分子吸附在气敏传感材料上,与表面氧空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光学性质发生改变而检测出气体的成分和浓度,因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是反应传感... 锐钛矿相金属氧化物XO_(2)(X=Ti,Sn,Zr,Ir)是具有传感特性的常见材料.光学气敏效应是指气体分子吸附在气敏传感材料上,与表面氧空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于光学性质发生改变而检测出气体的成分和浓度,因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是反应传感性能的核心原因.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体系下广义梯度近似(GGA)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含氧空位的锐钛矿相XO_(2)(X=Ti,Sn,Zr,Ir)表面特性.通过以NH_(3)为目标分子,研究分子表面吸附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分析不相同的氧化物表面的几何结构、吸附能、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电荷布居、电荷转移、光学性质等.研究发现:目标分子稳定吸附在氧化物表面后改变材料光学性质.SnO_(2)表面对分子的吸附能最大,IrO_(2)表面与分子的吸附距离最小.NH_(3)分子与表面间存在电荷转移,其转移电子数目大小为:IrO_(2)>TiO_(2)>ZrO_(2)>SnO_(2),氧化物表面氧化性的大小为:IrO_(2)氧空位>TiO_(2)氧空位>ZrO_(2)氧空位>SnO_(2)氧空位;比较吸收谱和反射谱发生变化最为明显的是TiO_(2)表面.结论,在可见光范围内,波长在400~530 nm时,SnO_(2)表面光学气敏传感效应更好.而在530~760 nm范围TiO_(2)表面光学气敏传感效应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相 NH_(3) 金属氧化物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气敏传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聚苯胺修饰氧化石墨烯的气敏传感应用
10
作者 廖鹏威 邓萌 +1 位作者 周子博 郑玮玮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31期70-71,共2页
性能优良、方便耐用的气敏材料和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对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命至关重要。近年来,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使其在气敏传感器的应用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一步溶液法制备了具有电活性的齐聚苯胺修饰... 性能优良、方便耐用的气敏材料和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对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命至关重要。近年来,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使其在气敏传感器的应用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一步溶液法制备了具有电活性的齐聚苯胺修饰氧化石墨烯(OANi/GO)复合材料,并对该类复合材料气敏传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复合材料对氨气的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远优于单纯GO修饰叉指金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聚苯胺 氧化石墨烯 气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敏传感技术在劳动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11
作者 严吉星 《地质勘探安全》 1989年第3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气敏传感技术 劳动保护 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XO2(X=Ti,Mo,Sn)表面氧化性对HCl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张礼强 《数码设计》 2020年第16期176-177,共2页
为比较金红石型XO2(X=Ti,Mo,Sn)表面氧化性对HCl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研究含氧空位金红石型金属氧化物XO 2(X=Ti,Mo,Sn)的(110)表面吸附HCl气体后的氧化性能、吸附能、电荷... 为比较金红石型XO2(X=Ti,Mo,Sn)表面氧化性对HCl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研究含氧空位金红石型金属氧化物XO 2(X=Ti,Mo,Sn)的(110)表面吸附HCl气体后的氧化性能、吸附能、电荷布居分布和光学吸收谱。研究表明:含氧空位TiO 2更易吸附HCl,且吸附后体系稳定性更好。从和光学性质分析,MoO 2吸附HCl气体后对短波蓝紫光(400-500nm)具有良好的光学气敏传感效应,而TiO 2则对长波红橙光(500-760nm)具有良好的光学气敏传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HCL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气敏传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气敏传感材料的研制
13
作者 冯仁伟 胡彬杰 +3 位作者 廖荣志 段继鹏 邵剑宇 刘文波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基于“纤维素-溶解-再生-构建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的构思,将光催化剂与溶解纤维素共同再生制备功能性纤维素复合填料,然后与纸浆纤维配抄制备光催化纸,在该纸张上喷洒亚甲基蓝染料,干燥后照射紫外线,光催化剂将亚甲基蓝(蓝色)还原为还原... 基于“纤维素-溶解-再生-构建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的构思,将光催化剂与溶解纤维素共同再生制备功能性纤维素复合填料,然后与纸浆纤维配抄制备光催化纸,在该纸张上喷洒亚甲基蓝染料,干燥后照射紫外线,光催化剂将亚甲基蓝(蓝色)还原为还原态亚甲基蓝(无色),该光催化纸即为气敏材料。当该气敏材料与空气(氧气)接触后会把还原态亚甲基蓝(无色)氧化为亚甲基蓝(蓝色),基于此氧化变色原理,气敏材料可以检测空气(氧气)的存在。研究结果显示,将该气敏材料置于空气中约30 min后,材料完全恢复蓝色。该材料可用于密闭空间、地下矿井作业环境以及对氧气敏感的食品、药品等物品包装内的氧气进行简捷、快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再生纤维素 复合填料 光催化纸 气敏传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氧化物TiO_2,SnO_2和GeO_2表面氧化性对HCl气体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芸 冯庆 +1 位作者 周康 刘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29-1737,共9页
利用光学气敏材料吸附气体来检测气体成分及浓度,成为了大家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D)体系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含氧空位金红石相TiO_2(110)表面,SnO_2(110)表面和GeO_2(110)表面吸附HCl气体后,... 利用光学气敏材料吸附气体来检测气体成分及浓度,成为了大家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D)体系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含氧空位金红石相TiO_2(110)表面,SnO_2(110)表面和GeO_2(110)表面吸附HCl气体后,表面结构的氧化性能、态密度、电荷分布、差分电荷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讨论吸附对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HCl气体均易吸附于含氧空位金红石相TiO_2,SnO_2和GeO_2表面;且吸附后的稳定性为:TiO_2>SnO_2>GeO_2;氧化性是影响吸附能力和光学气敏传感性能的重要因素,HCl分子吸附于表面后其氧化性强弱为:TiO_2氧空位>SnO_2氧空位>GeO_2氧空位;从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分析发现,含氧空位金红石相TiO_2(110)吸附HCl分子后,光学性质的改变最为明显,特别是对于500~700 nm的光,TiO_2具有很好的光学气敏传感效应,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光学气敏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相 HCL 金属氧化物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气敏传感材料
原文传递
N/Rh共掺杂金红石TiO2表面对CO气体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非胜霄 冯庆 +2 位作者 陈杨 白雪 朱洪强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6-213,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金红石TiO2(110)纯净表面以及掺杂N、掺杂Rh和N/Rh共掺表面吸附CO分子后的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研究发现:纯净和掺杂表面吸附CO分子后均表现出光学气敏传感特性,其原因是表面氧...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金红石TiO2(110)纯净表面以及掺杂N、掺杂Rh和N/Rh共掺表面吸附CO分子后的光学气敏传感特性。研究发现:纯净和掺杂表面吸附CO分子后均表现出光学气敏传感特性,其原因是表面氧空位的氧化作用;而N/Rh共掺杂对表面氧化性改善得最多,吸附CO分子后吸附距离最小,吸附能最大,稳定性最好,且易于实现。因此,相比于纯净及单掺杂体系,N/Rh共掺杂表面对气体有更好的光学气敏传感效应,是一种改进TiO2光学气敏传感材料的良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第一性原理 金红石相 CO 光学气敏传感
原文传递
SnO_2∶ZnO 薄膜乙醇气敏光纤传感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顺旋 郭斯淦 余永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气敏光学薄膜,其基质为二氧化锡,掺杂质为氧化锌。试验了它对乙醇的气敏特性,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SnO2:ZnO薄膜 乙醇 气敏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微纳纤维复合纱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歆如 范梦晶 +2 位作者 岳欣琰 洪剑寒 韩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为开发高质量的气敏传感器,利用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涤纶(PET)为芯纱,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为包覆层的微纳纤维复合纱(MNY),基于原位聚合方法对MNY进行连续导电处理,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聚苯胺(MNY/PANI)复合导电纱,以此作为气敏元件... 为开发高质量的气敏传感器,利用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涤纶(PET)为芯纱,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为包覆层的微纳纤维复合纱(MNY),基于原位聚合方法对MNY进行连续导电处理,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聚苯胺(MNY/PANI)复合导电纱,以此作为气敏元件,同时将相同参数下制备的PET/PANI复合导电纱也作为气敏元件进行对照,探究不同结构纱线之间气敏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MNY具备良好的皮芯结构,经导电处理后MNY表面均匀分布了聚苯胺颗粒,MNY/PANI的电导率最高可达7.53 S/cm;相比于PET/PANI气敏元件,MNY/PANI气敏元件因其纳米结构的高比表面积对NH 3的灵敏度更高,能表现出更好的响应-恢复效果,重复性和稳定性更好,已初步具备了作为优良气敏元件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微纳纤维复合纱 原位聚合 气敏传感 检测 纤维基气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气敏光纤传感材料
18
作者 郑顺旋 郭斯淦 余永安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90-293,共4页
作者研制成功一种新的气敏光纤传感材料 SnO_2:ZnO,并对它作了甲醇试验。SnCl_4:ZnCl_2的重量比为1:1最好,是一种有前途的光纤(光学)气敏材料。
关键词 气敏传感 敏光纤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新鲜度指针性气体分析及检测系统设计
19
作者 刘伟 李嘉铭 +2 位作者 李家伟 金龙 刘长虹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葵花籽的新鲜度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感官品质也是产业发展关注的重要指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储藏时间葵花籽样品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得到与新鲜度相关的指针性挥发气体。针对性地选取不同型号的MOS气敏传感器,... 葵花籽的新鲜度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感官品质也是产业发展关注的重要指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储藏时间葵花籽样品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得到与新鲜度相关的指针性挥发气体。针对性地选取不同型号的MOS气敏传感器,设计了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电路,通过基线校正技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预处理,提高了特征气体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四种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建立了葵花籽新鲜度的预测模型,并对比了不同建模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BPNN模型在葵花籽氧化程度预测方面具有最好的效果,对氧化进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100%。本研究可实现葵花籽新鲜度的快速评价,为保障葵花籽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食品的品质分析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气敏传感阵列 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fSe_(2)检测SF_(6)分解组分的传感机理研究
20
作者 胡雄雄 邹铃尉 +1 位作者 张小林 崔豪 《湖南电力》 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
通过检测SF_(6)分解组分可有效评估电气设备设备运行状态,进而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第一性原理提出Pt掺杂HfSe_(2)(Pt-HfSe_(2))检测SO_(2)和SOF_(2),研究Pt-HfSe_(2)对两种气体组分的吸附和传感机理,探究其作为电阻型气体传感... 通过检测SF_(6)分解组分可有效评估电气设备设备运行状态,进而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第一性原理提出Pt掺杂HfSe_(2)(Pt-HfSe_(2))检测SO_(2)和SOF_(2),研究Pt-HfSe_(2)对两种气体组分的吸附和传感机理,探究其作为电阻型气体传感器评估SF_(6)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t-HfSe_(2)对SO_(2)的吸附性能强于对SOF_(2)的,同时,两种气体在Pt-HfSe_(2)表面具有较好的脱吸附性能,能够保证该传感材料的重复使用。Pt-HfSe_(2)具备开发为新型SO_(2)和SOF_(2)气体传感器件的条件,可用于评估SF_(6)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为研究HfSe_(2)基气体传感器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新型纳米传感器件应用于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HfSe_(2) 第一性原理 气敏传感机理 SF_(6)分解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