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贴敷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便秘相关症状缓解中的作用
1
作者 张雪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了解穴位贴敷对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伴随的便秘问题是否有所帮助。方法 采取了一共56名此类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结果 使用穴位贴敷的病人,比仅接受常规... 了解穴位贴敷对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伴随的便秘问题是否有所帮助。方法 采取了一共56名此类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结果 使用穴位贴敷的病人,比仅接受常规治疗的病人排出首次气体速度更快,腹胀消退时间更短,首次排便时间也大大减少,且排便次数增多,这些成绩的差距在统计学上是有显著意义的(P<0.01)。而且研究组病人的便秘评分也远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率也明显降低(10.71% vs 35.71%,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贴敷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便秘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有效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腹胀,提高排便次数,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便秘症状缓解 生活质量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老年患者PKP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慧敏 徐世旭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老年患者PK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72例,... 目的探讨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老年患者PKP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72例,分成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体外数字伤椎定位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rcutaneous kyphoplast,PK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进行治疗。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术前、术后1周疼痛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更好[观察组(3.0±2.1o)VS对照组(6.5±3.3)];两组患者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术后1周都得到恢复,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更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VP手术治疗相比,人工骨、骨水泥序贯注入在PKP手术治疗老年OVCF患者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 序贯注入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复位联合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山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5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椎体骨质疏松...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其中74例采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PKP治疗(联合治疗组),76例采用单侧PKP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伤椎高度,Cobb’s角,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伤椎前缘、中部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伤椎前缘、中部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Cobb’s角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Cobb’s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ODI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联合单侧PKP手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能有效恢复伤椎形态,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复位 单侧经皮后凸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4
作者 禹志军 白曼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观察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发腹胀便秘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通便承气方药贴贴敷于神阙、天枢、足三... 【目的】观察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发腹胀便秘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通便承气方药贴贴敷于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通便为止,疗程不超过5 d。观察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72 h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1%(41/46),对照组为79.5%(35/44),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 h和48 h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腹胀便秘,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腹胀、便秘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便承气方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腹胀 便秘 穴位贴敷 神阙穴 天枢穴 足三里穴
原文传递
体位复位后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7
5
作者 江铭 吴海谊 +3 位作者 朱文雄 梁皓华 叶学年 郭建恩 《现代医院》 2014年第8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后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骨质疏松并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44个椎体,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前通过麻醉下体位复位,再从单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采用VAS疼...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后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骨质疏松并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44个椎体,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前通过麻醉下体位复位,再从单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分作为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价,并评估体位复位在矫正后凸畸形上的价值。结果 VAS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分别为(8.37±0.84)和(1.11±0.40),p<0.05,体位复位前后椎体后凸角度改善明显,矫正率达到(40.75±12.00)%。结论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应用体位复位及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并较大程度改善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复位 单侧弓根 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乐正骨方法在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振超 郭艳幸 +2 位作者 卜保献 史相钦 郭珈宜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103-1104,1124,共3页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三期辨证用药及骨水泥强化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行球囊撑开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观察组65例,对患者行平乐正骨手法复位、三期辨证用药和骨水泥强化... 目的:探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三期辨证用药及骨水泥强化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行球囊撑开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观察组65例,对患者行平乐正骨手法复位、三期辨证用药和骨水泥强化治疗。通过对患者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角度恢复率及疼痛缓解率的比较,了解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保持椎体高度、矫正后凸角和缓解腰背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手术组(P<0.001)。结论:平乐正骨手法复位、三期辨证用药和骨水泥强化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以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进而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乐正骨手法复位 骨折三期用药 骨水泥强化术 球囊撑开骨水泥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永平 王国平 +1 位作者 廖旭昱 周雷杰 《中医正骨》 2012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2月,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52例134椎,观察术后疼痛缓解、脊柱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2月,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52例134椎,观察术后疼痛缓解、脊柱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数11个月;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前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5.9~8.5(中位数7.2)分,术后2 d降至0.4~5(中位数2.8)分;术后1周,患者均可下床行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3例7椎,渗漏至椎体前方1例2椎,从椎体侧方外溢1例2椎,渗漏至椎间隙1例3椎,但患者均未出现不适症状;无椎管内渗漏及肺栓塞发生;术后2个月邻近椎体骨折1例,经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后骨折愈合。结论:影像检查指导下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穿刺安全、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成形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多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3
8
作者 劳晨登 黄宗贵 +2 位作者 戴海 庞俊峰 雷鸣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多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65例3个以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了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一次性多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65例3个以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了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椎弓根穿刺成功率100%。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采用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评价标准评价:症状基本消失,完全满意26例;症状明显缓解,满意32例;症状缓解,较满意7例。患者术后自理能力较术前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满意。结论:采用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可行且有效的。术前对症状椎的准确诊断及术中熟练的操作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芬芳 钱继红 +2 位作者 陈巧儿 包玲君 杨天兰 《护理与康复》 2014年第6期523-525,528,共4页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医疗组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医疗组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围术期护理工作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术期肠道准备、心电监护、排尿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等护理工作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行围手术期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后凸成形术 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2
10
作者 臧洪敏 张峰 +5 位作者 徐东潭 李荣文 李涛 薛鹏 李庆涛 陈君长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患者的21个椎体,在C臂X光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中有15例获得...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患者的21个椎体,在C臂X光机透视下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7例患者中有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无一例术后再发生椎体压缩。有4例发生骨水泥外溢。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是一种较好的脊柱微创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与保守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娜 荣青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0期3368-3372,共5页
目的对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与保守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长、短期疗效做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二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 目的对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与保守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长、短期疗效做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二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115例患者,年龄65~91岁,平均(76±7)岁,按其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手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组(手术组73例)和保守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组(保守组42例)。手术组采用PVP或PKP手术,术后次日起1年规律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保守组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同时自次日起规律应用抗骨质疏松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手术组手术前和术后次日的疼痛感进行评价,对保守组治疗前和服药后次日的疼痛感进行评价。应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分别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年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腰椎骨密度(BMD)和T值进行测量和评价。分析并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次日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手术组治疗后VAS评分更低。手术组与保守组比较,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次日,手术组VAS评分较保守组显著降低(P<0.05)。手术组和保守组治疗后3个月、1年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3个月与1年的JOA评分比较,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的JOA评分较保守组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1年手术组与保守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年BMD和T值均较各自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2组的BMD和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PKP对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优于保守治疗,短期疗效较保守治疗有明显优势,而对于抗骨质疏松症的全身性治疗,长期疗效二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骨折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1
12
作者 沈海敏 刘奕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1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48例6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53个椎体用经皮椎体内注射甲聚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48例6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53个椎体用经皮椎体内注射甲聚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均未出现骨水泥外漏、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疼痛完全消失31例,占64.6%;明显缓解17例,占35.4%;无缓解0例。所有患者均恢复骨折前活动功能,术后未再发生压缩性骨折及疼痛。结论:短期随访证实PVP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对于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骨水泥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循证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纯阳 盛遵启 +3 位作者 李庆伟 唐胜建 胡帧明 郝杰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0期30-32,共3页
椎体成形术(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方法。针对两者的优缺点,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其生物力学、适应证、疗效、并发症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获得启示,为... 椎体成形术(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方法。针对两者的优缺点,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其生物力学、适应证、疗效、并发症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获得启示,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循证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飞 阿日奔吉日嘎拉 +4 位作者 姜富祥 王兴 张弘来 王高强 贺永雄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7期69-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与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2例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入路40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32例,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单侧组... 目的探讨双侧与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2例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入路40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32例,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伤椎前缘恢复高度、后凸Cobb's角纠正度数、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双侧组的左右两侧椎体高度差值、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较单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恢复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经双侧椎弓根入路在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及伤椎左右两侧高度差值方面优于经单侧椎弓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弓根 后凸成形 不同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肃陵 皮宏林 +1 位作者 刘诗荣 王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成形术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单侧PVP治疗>70岁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效 何飞宇 钟志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34-638,共5页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70岁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岁的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人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 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70岁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岁的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人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对照组32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低黏度骨水泥治疗,观察组33例行单侧PVP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变化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2个月,2组病人ODI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病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VP联合高黏度骨水泥与PKP联合低黏度骨水泥均是治疗>70岁老年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案,前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且明显减少了骨水泥渗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老年人 高黏度骨水泥 单侧经皮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Denis分型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宇文 杨陈一 杨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1931-1934,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概率也会随之增加。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中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患者逐年增加,这与老年人群人口基数的增加是一致的。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DENIS 疗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英杰 崔宏勋 马虎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4-76,79,共4页
目的 通过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探讨该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 2 9例 (40个椎体 ) ,男 12例 ,女 17例 ;年龄 4 5~ 84岁 ,平均 6 7岁。骨折部位 :T3~L5 ,其中胸椎 13个 ,腰椎 2 7个。采用C型... 目的 通过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探讨该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 2 9例 (40个椎体 ) ,男 12例 ,女 17例 ;年龄 4 5~ 84岁 ,平均 6 7岁。骨折部位 :T3~L5 ,其中胸椎 13个 ,腰椎 2 7个。采用C型臂透视下俯卧位进行经皮椎弓根椎体穿刺 ,注射骨水泥。在术前、术后 3d、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 (VAS) ,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结果  2 9例 4 0个椎体均手术成功 ,VAS术前 (7 .8± 1. 4 ) ,术后 3d(2 5± 1 0 )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 . 0 0 1) ,随访时为 (2 .1± 0 .0 8) ,比术后 3d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 :术后 3d(1 6± 0 3)较术前 (2 5± 0 7)明显改善 (P <0 0 5 ) ,随访时 (1 3± 0 5 ) ,活动能力又有进一步改善。使用止痛药评分 :术后 3d(0. 7± 0 . 6 )较术前 (2 . 3± 0 . 5 )明显改善 (P <0 . 0 1) ,随访时 (0. 6± 0 .6 )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术前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穿刺成形术 评分 随访 活动能力 V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文君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89例锥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纳入研究者均采用经皮... 目的: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89例锥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纳入研究者均采用经皮锥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且在术后72h时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7.59±1.12,4.36±0.55,t=16.974 9,P=0.000 0);(7.43±1.25,2.17±0.38,t=27.306 2,P=0.000 0)],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t=21.975 4,P=0.000 0);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χ^(2)=5.641 9,P=0.017 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应用在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唑来膦酸注射液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伟华 黄世斌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06月至2016年06月住院治疗的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2例...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06月至2016年06月住院治疗的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2例患者中10例患者得到完全缓解,占比31.25%,14例患者得到部分缓解,占比43.75%,轻微缓解2例,占比6.25%,6例患者无效,占比18.75%,总有效率为81.25%。同时,有28例患者椎体前缘增高3-5mm(87.50%),4例患者椎体前缘保持不变(12.50%);32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肺栓塞、脊髓与神经根压迫症),仅有5例发生椎旁骨水泥渗漏现象。结论:PKP有助于提高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后凸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疼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