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支原体、梨支原体大鼠致死性感染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杜园园 周丽萍 +2 位作者 闫涛 刘晓丹 方周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制备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致死性感染大鼠模型。方法清洁级SD大鼠54只,分免疫抑制组(47只)与非免疫抑制组(7只)。免疫抑制组预先经环磷酰胺隔天注射(50mg/kg.d)三次制备,分别腹腔注... 目的制备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致死性感染大鼠模型。方法清洁级SD大鼠54只,分免疫抑制组(47只)与非免疫抑制组(7只)。免疫抑制组预先经环磷酰胺隔天注射(50mg/kg.d)三次制备,分别腹腔注射0.6mL三种支原体标准菌株Mf、Mpi穿通支原体(Mpe),以及本实验室分离株(W12)和无菌生理盐水;非免疫抑制组取正常大鼠腹腔注射同剂量Mf。计算各组死亡率,死亡大鼠无菌解剖,分别取大鼠血液、心、肝、肺,肾和脑组织进行再培养,进而取再培养阳性脏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致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鼠血液、心、肝、肺,肾和脑组织中支原体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下大鼠的心、肝、肺、肾及脑组织内见支原体,且细胞间质高度水肿,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器官实质变性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以免疫抑制肺和脑最为显著。结论Mf、Mpi、Mpe、W12支原体感染的免疫抑制组大鼠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免疫抑制组,且免疫抑制组肺和脑损伤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致死性感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梨支原体感染小鼠小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细胞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管瑜 沈丹丹 周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和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感染致死小鼠小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方法 35只清洁级ICR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d)5次制成免疫抑制模型。分为Mf、Mpi感...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和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感染致死小鼠小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方法 35只清洁级ICR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d)5次制成免疫抑制模型。分为Mf、Mpi感染组(n=12)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n=11),分别腹腔注射0.3mL标准菌株Mf、Mpi(6×108-9/mL)和无菌生理盐水,计算各组死亡率,取小鼠血液进行支原体再培养以及感染12h、6d后取小肠黏膜和胰腺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免疫抑制小鼠Mf或Mpi感染6d后,全部死亡,支原体再培养阳性。电镜观察显示:Mf或Mpi感染12h后,小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细胞即表现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感染6d后,小肠黏膜组织细胞显著水肿,肿胀,线粒体空泡,胰腺细胞线粒体空泡,酶原颗粒变小,细胞变性、坏死,与NS组比较差异显著,且胰腺组织细胞病理改变比小肠黏膜明显。结论发酵支原体或梨支原体感染小鼠12h后,小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细胞即表现超微结构病理改变,6d后出现细胞水肿、变性及坏死。且胰腺组织细胞病理改变比小肠黏膜组织细胞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电镜 胰腺 小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免疫缺陷大鼠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陈之力 李勇 +1 位作者 周丽萍 卢中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免疫缺陷大鼠发酵支原体(Mf)、梨支原体(Mpi)感染的治疗效果,试图为HIV免疫缺陷患者Mf和Mpi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4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60只制备免疫抑制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组1和组2分别为M... 目的:探讨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免疫缺陷大鼠发酵支原体(Mf)、梨支原体(Mpi)感染的治疗效果,试图为HIV免疫缺陷患者Mf和Mpi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4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60只制备免疫抑制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组1和组2分别为Mf、Mpi感染红霉素治疗组,组3和组4分别为Mf、Mpi感染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组5和组6为Mf、Mpi感染未治疗组,并设非免疫抑制和NS对照,计算各组致死率。取保护组和非保护组大鼠肺、肾、脑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大鼠致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死亡大鼠血液中支原体再培养阳性。电镜结果显示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大鼠的肺、肾及脑组织细胞结构显著改善。结论: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对免疫抑制大鼠Mf、Mpi感染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综合征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对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致死性感染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伟华 杜园园 +3 位作者 周丽萍 闫涛 任帆 方周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制备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免疫缺陷大鼠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致死性感染保护模型,探讨抗生素对免疫缺陷大鼠Mf和Mpi致死性感染的保护的作用。试图为HIV免疫缺陷患者Mf和Mpi的致死性... 目的制备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免疫缺陷大鼠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致死性感染保护模型,探讨抗生素对免疫缺陷大鼠Mf和Mpi致死性感染的保护的作用。试图为HIV免疫缺陷患者Mf和Mpi的致死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81只清洁级SD大鼠。取60只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d)制备免疫抑制大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保护试验组在腹腔注射0.6mL(3×2×108-9,Mf或Mpi)的同时肌肉注射阿奇霉素(50mg/kg.d)或克林霉素(50mg/kg.d),连续保护4d。免疫抑制Mf和Mpi攻击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相同菌量的Mf或Mpi,非免疫抑制和NS对照组,腹腔分别注射相同剂量的Mf或Mpi和NS。计算各组致死率,比较显著性差异。死亡大鼠无菌解剖,取保护组和攻击组Mf和Mpi死亡大鼠以及非免疫抑制和NS对照组血液进行再培养,进而取保护组和再培养阳性攻击对照组(肺、心和肾)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阿奇霉素和克林素保护组大鼠存活率较攻击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电镜结果显示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保护试验组大鼠的心、肺、肾组织结构显著改善。结论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对Mf、Mpi致死性感染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大鼠 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致死小鼠胸腺细胞的损伤及其Bax/Bcl-2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沈丹丹 曹淑彦 周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f)和梨支原体(Mpi)感染致死小鼠胸腺细胞的损伤及其Bax/Bcl-2的表达。方法清洁级ICR小鼠47只,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n=35)和非免疫抑制组(n=12),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d)5次制成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抑制组分...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f)和梨支原体(Mpi)感染致死小鼠胸腺细胞的损伤及其Bax/Bcl-2的表达。方法清洁级ICR小鼠47只,随机分为免疫抑制组(n=35)和非免疫抑制组(n=12),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d)5次制成免疫抑制模型。免疫抑制组分为Mf感染组、Mpi感染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0.3mL Mf和Mpi标准菌株(6×108-9/mL)及NS;非免疫抑制组取正常小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Mf。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取其血清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小鼠胸腺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小鼠胸腺Bax/Bcl-2的表达。结果 Mf和Mpi感染免疫抑制组死亡率与NS组及非免疫抑制M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相应支原体培养阳性;超微结构观察表明,Mf和Mpi感染组胸腺细胞凋亡显著;同时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显示Mf和Mpi感染组胸腺Bax/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并促进小鼠胸腺组织中Bax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胸腺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致死性感染小鼠胸腺细胞Fas/FasL表达与多器官损伤
6
作者 温秀妹 沈丹丹 周丽萍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99-10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f)和梨支原体(Mpi)感染小鼠胸腺细胞Fas/FasL表达与多器官损伤相关性。了只清洁级ICR小鼠,分实验组24只(免疫抑制Mf、Mpi感染组)及对照组31只(非免疫抑制Mf感染和NS组)。感染组分别月03mlMf和Mpi标准菌株...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f)和梨支原体(Mpi)感染小鼠胸腺细胞Fas/FasL表达与多器官损伤相关性。了只清洁级ICR小鼠,分实验组24只(免疫抑制Mf、Mpi感染组)及对照组31只(非免疫抑制Mf感染和NS组)。感染组分别月03mlMf和Mpi标准菌株(6×10s8-9/ml),NS组注入相同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取其血清进行支原体再疫组化法分析小鼠胸腺细胞Fas/FasL的表达,电镜观察死亡小鼠心、肺、肝和肾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感;后100%死亡(24/24),与非免疫抑制Mf感染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胸腺细胞Fas/FasL高表达与心、肝、肺和肾官损伤相一致。结论Mf或Mpi感染小鼠胸腺细胞Fas/FasL高表达与心、肺、肝和肾多器官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原体梨支原体胸腺多器官损伤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HIV/AIDS人群中梨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璐斯 吴建茹 +2 位作者 王蓓 徐金水 还锡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5-828,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性HIV/AIDS人群中梨支原体(Mpi)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首次完成Mpi全基因组测序,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的男性HIV/AIDS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横断面...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性HIV/AIDS人群中梨支原体(Mpi)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首次完成Mpi全基因组测序,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的男性HIV/AIDS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进行了4次流行病学调查并分别收集首段尿、静脉血样本进行Mpi感染的检测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建立EpiData数据库,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IlluminaHiseq2000平台对Mpi基因组进行测序。结果共收集1541名男性HIV/AIDS,其中851人(55.2%)处于HIV感染阶段,690人(44.8%)已发展至艾滋病阶段,Mpi感染率15.4%(95%CI:1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HIV/AIDS人群中未接受高效抗病毒治疗者,Mpi感染风险高于已治疗者(OR=1.344,95%CI:1.008~1.792)。另外,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脚i感染风险降低(OR=0.600,95%CI:0.444~0.810)。Mpi基因组为850704bp,GC含量为24.21%,含有708个基因,总长度为734085bp,平均长度1037bp,占基因组全长的86.29%。结论本次调查的1541名江苏省男性HIV/AIDS人群,Mpi感染较高。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及机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较高水平者,可降低Mpi的感染风险。并首次完成Mpi标准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注册序列号:AZHZ00000001),获得了基因组草图,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探求致病机制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支原体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感染率 全基因组
原文传递
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梨支原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建茹 朱一 +4 位作者 谢彦昕 周良佳 徐金水 还锡萍 王蓓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了解梨支原体(怖i)在男性HIV感染者中的流行情况,复核鉴定部分脚i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方法以江苏省男性HIV/AIDS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首段尿,用巢式PCR法检测ipi,并描述该人群中且如i的感染情况。纯化PCR产物进行Mpi16SrRNA... 目的了解梨支原体(怖i)在男性HIV感染者中的流行情况,复核鉴定部分脚i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方法以江苏省男性HIV/AIDS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首段尿,用巢式PCR法检测ipi,并描述该人群中且如i的感染情况。纯化PCR产物进行Mpi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测定,采用Mega4.0软件的多序列排列程序对支原体临床株和下载序列进行同源位排列、比对,利用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发育树。将Mpi的p1基因序列信息输入VectorNTIAdvance11.0软件进行分析,并推算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将推断出的理论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支原体p1全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Mpi总感染率为21.5%。18株临床分离株几乎全部汇聚为一个分支,相似度〉90%,且与实验室保存Mpi标准株在同一分支,Mpi的p1蛋白与穿通支原体HF-2同源关系较近。结论ipi的感染率与以往调查结果相比明显增高,且临床分离株具有较高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支原体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P1基因 16S RRNA基因
原文传递
梨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致死性感染大鼠肺上皮细胞,肾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9
作者 管瑜 方周溪 周丽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梨支原体(Mpi)和发酵支原体(Mf)致死性感染大鼠肺、肾超微结构改变。方法:38只免疫缺陷SD大鼠。实验组:Mf和Mpi致死性感染(n=12),免疫抑制NS和非免疫抑制Mf感染对照组(n=7)。观察死亡率,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肾超微结构改变。结... 目的:探讨梨支原体(Mpi)和发酵支原体(Mf)致死性感染大鼠肺、肾超微结构改变。方法:38只免疫缺陷SD大鼠。实验组:Mf和Mpi致死性感染(n=12),免疫抑制NS和非免疫抑制Mf感染对照组(n=7)。观察死亡率,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肾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实验组死亡率均为100%,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下见Mf和Mpi感染致死大鼠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肿胀,胞核固缩,空泡变性;肾内皮细胞细胞质溶解,胞核固缩,细胞溶解、线粒体空泡形成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感染致死大鼠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和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支原体 发酵原体 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发酵支原体、梨支原体及穿通支原体致死性感染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检测
10
作者 林晓梅 杜园园 周丽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568-1570,1582,共4页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及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致死性感染免疫缺陷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与重要器官损伤之间关系。方法:清洁级SD大鼠61... 目的:探讨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Mf)、梨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及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致死性感染免疫缺陷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与重要器官损伤之间关系。方法:清洁级SD大鼠61只,分免疫抑制组(47只)、非免疫抑制组(7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7只)。免疫抑制组预先经环磷酰胺隔天注射(50 mg/kg.d)3次制备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再分别腹腔注射0.6 ml 3种支原体标准菌株Mf、Mpi、Mpe以及本实验室分离株(W12)和无菌生理盐水;非免疫抑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取正常大鼠腹腔分别注射相同剂量Mf和生理盐水。取大鼠的肝、肾和脑组织做电镜观察,同时分别取大鼠血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Mf感染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免疫抑制3种支原体感染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均明显低于非免疫抑制Mf感染组(P<0.01),而IL-10含量却显著高于非免疫抑制Mf感染组(P<0.01)。电镜结果显示大鼠的肝、肾和脑组织内细胞间质高度水肿、线粒体肿胀、器官实质变性坏死。结论:发酵支原体、梨支原体以及穿通支原体对免疫缺陷机体产生进一步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更易使免疫缺陷机体发生多器官衰竭甚至致死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穿通原体 致死性感染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从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分离2株支原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成梅 赵季文 +2 位作者 糜祖煌 施素洁 羊海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79,81,共4页
目的 从病原学角度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是否存在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方法 采集江苏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 18份。咽拭子和经离心的尿液标本过滤后接种在SP- 4培养基作上述三种艾滋... 目的 从病原学角度探讨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是否存在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方法 采集江苏省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 18份。咽拭子和经离心的尿液标本过滤后接种在SP- 4培养基作上述三种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代谢抑制试验、PCR和序列测定等方法加以鉴定。结果 从 5例AIDS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到 1株穿通支原体 ,13例HIV感染者尿液中分离到 1株发酵支原体 ,未分离到梨支原体。结论 江苏地区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存在穿通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感染 ,在艾滋病防制工作中应考虑这些支原体的诊断和治疗。如能加以干预 ,将有助于减少HIV的复制和减缓HIV感染者向AIDS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感染 发酵原体 穿通原体 梨支原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下生殖道炎症患者五种支原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淑彦 周丽萍 +1 位作者 蔡晓红 周铁丽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炎症患者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解脲脲原体(Uu)以及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280例,其中宫颈炎120例,阴道炎100例,宫颈炎合并阴道炎60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炎症患者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解脲脲原体(Uu)以及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280例,其中宫颈炎120例,阴道炎100例,宫颈炎合并阴道炎60例)和对照组(280例)的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分别接种于改良SP-4和Uu、Mh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生化反应试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核酸序列测定予以鉴定。结果:①病例组分离出阳性菌株144株(占51.43%),其中Mf8株(占2.86%),Mpe7株(占2.50%),Uu75株(占26.79%),Mh54株(占19.29%),未分离出Mpi;对照组仅分离出5株Uu(占1.79%)。系列鉴定结果与培养结果一致。②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发酵支原体和穿通支原体的分离率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宫颈炎组与阴道炎组间支原体的总分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女性下生殖道炎症与五种支原体感染有关;妇科炎症患者存在AIDS相关支原体感染,在临床诊治中应给予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原体 穿通原体 梨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人型原体 宫颈炎 阴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传播感染人群和普通人群几种少见支原体的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美琴 王荷英 +3 位作者 蒋娟 王红春 柏立群 尤永燕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了解性传播感染(STI)人群和普通人群中几种少见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用套式PCR(NestedPCR)方法对STI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生殖支原体(Mg)、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和发酵支原体(Mf)的检测。结果STI人群的... 目的了解性传播感染(STI)人群和普通人群中几种少见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用套式PCR(NestedPCR)方法对STI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生殖支原体(Mg)、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和发酵支原体(Mf)的检测。结果STI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Mg19.32%(1788)、Mpe9.09%(888)、Mpi2.27%(288)和Mf0(088)。普通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Mg0.58%(1171)、Mpe0(0171)、Mpi1.17%(2171)和Mf1.75%(3171),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中Mg(χ2=36.14,P<0.0001)、Mpe(P<0.0001)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提示在STI人群中Mg和Mpe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Mpi和Mf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STI人群中Mg、Mpe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01),Mpi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女性STI人群中,Mg检出率也非常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01),但Mpe、Mpi、Mf在两个人群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人群中男性均未检出Mg、Mpe、Mpi和Mf。结论Mg、Mpe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与尿道炎和宫颈炎有一定相关性,对STI人群中的Mg、Mpe感染问题应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人群 感染人群 检测 显著性差异 尿道(宫颈) STI Mpe 性传播感染 生殖原体 穿通原体 发酵原体 统计学分析 性接触传播 Mpi 阳性率 检出率 感染状况 PCR) 梨支原体 Mg 分泌物 Mf1 相关性 宫颈炎 尿道炎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症患者与四种支原体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刘跃 吴智娟 +2 位作者 祝爱霞 缪小佟 邹建话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与Mpe、Mf、Mpi、Mg的感染相关性。方法取不育症患者女性宫颈管分泌物182例,男性94例尿道分泌物或精液,接种于改良SP-4培养基,分离纯阳性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序列鉴定。结果女性标本培养出阳性...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与Mpe、Mf、Mpi、Mg的感染相关性。方法取不育症患者女性宫颈管分泌物182例,男性94例尿道分泌物或精液,接种于改良SP-4培养基,分离纯阳性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序列鉴定。结果女性标本培养出阳性支原体16株,其阳性率8.8%。男性标本培养出阳性支原体13株,其阳性率13.9%。在男女标本中分别有2例标本同时检测出两种支原体。结论不育症患者与四种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在诊治中应给予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通原体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生殖原体 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与支原体
15
作者 曹兴午 曹育爱 《今日应用医学》 1998年第4期7-8,共2页
近年研究证明有三种支原体在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辅助因子或促进因子的作用,现简述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原体感染 发酵原体 穿通原体 梨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男性性病患者7种支原体的检测分析
16
作者 顾建建 孙峰 +3 位作者 孙蓉 张新华 朱进 时祝帅 《皮肤病与性病》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 :了解扬州市男性性病 (STD)与 7种支原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技术对 76例扬州市男性STD患者尿道拭子进行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肺炎支原体 (Mpn)、生殖支原体 (Mg)、发酵支原体 (Mf)、穿... 目的 :了解扬州市男性性病 (STD)与 7种支原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技术对 76例扬州市男性STD患者尿道拭子进行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肺炎支原体 (Mpn)、生殖支原体 (Mg)、发酵支原体 (Mf)、穿通支原体 (Mpe)、梨型支原体 (Mpi)、7种支原体检测。结果 :7种支原体感染阳性数为 5 5例 ,感染率为 72 .4 % ;Uu、Mh、Mpn、Mg、Mf、Mpe、Mpi阳性率分别为 6 4 .5 %、2 7.6 %、2 6 3%、18.4 %、2 .6 % ,2 .6 % ,0 ;单种、两种、三种、四种支原体合并感染率分别为 32 .9%、17.1%、14 5 %、7.9% ;7种支原体均为阴性占 2 7.6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性病 原体感染 检测 解脲脲原体 人型厚体 肺炎原体 生殖原体 发酵原体 穿通原体 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四种支原体的分离与核酸检测 被引量:17
17
作者 糜祖煌 赵季文 秦玲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原体 分离 核酸检测 生殖原体 发酵原体 穿通原体 梨支原体
原文传递
艾滋病相关支原体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艳冬 何利华 +1 位作者 张建中 赵飞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的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eal-time PCR)检测技术。方法使用Beacon Designer 7.0软件在穿透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ftsZ基因以及梨支原体...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的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eal-time PCR)检测技术。方法使用Beacon Designer 7.0软件在穿透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ftsZ基因以及梨支原体的rpo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重引物及荧光探针,建立并优化艾滋病相关支原体Multiplex 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分别使用3种支原体阳性质粒标准品评价体系的灵敏度,使用8种其他支原体、14种常见致病菌和人类基因组核酸评价该体系的特异度,并与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该Multiplex real-time PCR方法对穿透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检测灵敏度为103拷贝,约为普通PCR的10倍,对梨支原体检测灵敏度为102拷贝,约为普通PCR 100倍。该体系对8种其他支原体、14种常见致病菌和人类基因组均不能扩增。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ultiplex real-time PCR方法可同时快速、准确的检测穿透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有望用于临床标本检测,完善对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原体 发酵原体 梨支原体 艾滋病相关原体 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