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意栖居地:《格列佛游记》中的生态美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书畅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运用离奇的想象、清丽的笔触、夸张的表达生动记录了格列佛在找寻“诗意栖居地”过程中的奇遇故事,彰显出浓郁的生态美学。《格列佛游记》中的生态美学集中体现为静态自然之美、动态自然之美、和谐生态美学三... 《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运用离奇的想象、清丽的笔触、夸张的表达生动记录了格列佛在找寻“诗意栖居地”过程中的奇遇故事,彰显出浓郁的生态美学。《格列佛游记》中的生态美学集中体现为静态自然之美、动态自然之美、和谐生态美学三大方面,其中静态自然之美体现为小人国的精细之美、巨人国的宏大之美;动态自然之美体现为万物平等的哲学观、因果循环的对称美;和谐生态美学聚焦于“何以栖居“”为所当为”两个方面,为探寻理想的诗意栖居地、回归朴素的诗意栖居地指明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小人国 生态美学 诗意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列佛游记》中空间的陌生化诗学
2
作者 王建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随着近些年科幻文学研究的兴起,《格列佛游记》作为科幻小说重新受到重视。科幻小说的研究视角为这部寓言讽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根据加拿大科幻文学研究学者达科·苏恩文的陌生化的科幻文学理论,本文发现《格列佛游记... 随着近些年科幻文学研究的兴起,《格列佛游记》作为科幻小说重新受到重视。科幻小说的研究视角为这部寓言讽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根据加拿大科幻文学研究学者达科·苏恩文的陌生化的科幻文学理论,本文发现《格列佛游记》是依据现实空间来创造新现实空间的,斯威夫特通过两种空间的并置、对照与转换,为读者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既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又达到了批判与教化的双重目的,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探讨和对价值取舍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科幻小说 陌生化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
3
作者 林晓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寓言小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描写了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具有很强...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寓言小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描写了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现实感,给读者带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小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讽刺辛辣,深刻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无情地嘲讽和批判了当时英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为更加准确地研究英国文学史和欧洲社会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佛游记》,一期英国专场吐槽大会实录
4
作者 《作文(初中年级)》 2024年第10期55-57,共3页
看完斯威夫特对英国的四次吐槽,我们接下来分析总结一下。1.斯威夫特吐槽英国的目的是什么?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把英国吐槽得体无完肤,而这种通过有趣的故事来吐槽某一事物的小说,有个官方名称,叫作讽刺小说。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讽刺小说 吐槽大会 分析总结 英国 有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佛游记》,一期英国专场吐槽大会实录
5
作者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作文(初中年级)》 2024年第7期113-123,共11页
自古以来,有不少爱抬杠的人。别人说yes,他就说no,无一例外。以上是人类高质量抬杠名场面,一不留神就抬进了中小学课本,而在遥远的英国,也有这样一个抬杠名场面。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吐槽大会 中小学课本 抬杠 英国 高质量 场面 Y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历史 感悟人生——名著《格列佛游记》赏析
6
作者 张晓勇 《最小说》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分析思考的方式,从重温历史和感悟人生的视角切入,对《格列佛游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鉴赏,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体制的深入思考。文章还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解读了《格列佛游记》中对...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分析思考的方式,从重温历史和感悟人生的视角切入,对《格列佛游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鉴赏,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社会现象和政治体制的深入思考。文章还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解读了《格列佛游记》中对当时英国政体的批判,探讨了作品中对乌托邦社会的构想及其内在矛盾性,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名著赏析 历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列佛游记》的怪诞美学风格 被引量:2
7
作者 丁世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格列佛游记》中夸张变形的人物、离奇怪诞的事件以及降格或贬低化的描写,表现出怪诞的美学风格。同时,这种夸张变形、降格或贬低化具有正反同体性,包含着否定与肯定、讽刺与赞美的双重性含义。
关键词 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 怪诞美学 夸张 降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文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Z期16-17,共2页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历险故事,以四个光怪陆离的国度对当时英国的政治面貌、社会风气、文化特征进行了全面影射。斯威夫特在小说中运用夸张、对比、反讽、象征...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历险故事,以四个光怪陆离的国度对当时英国的政治面貌、社会风气、文化特征进行了全面影射。斯威夫特在小说中运用夸张、对比、反讽、象征等表现手法,增添了小说的讽刺色彩。本文针对《格列佛游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主人公 格列佛 大人国 小人国 讽刺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佛游记》人物异化的三种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杭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Z期17-18,共2页
人的异化就是人被人所制造的物所控制,而不是人控制这个物。西方学者对于异化的研究,从哲学、文学等多个体系展开,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在西方文学主题层面,异化主要指的是在非己力量的作用下,作为个体的人,逐... 人的异化就是人被人所制造的物所控制,而不是人控制这个物。西方学者对于异化的研究,从哲学、文学等多个体系展开,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在西方文学主题层面,异化主要指的是在非己力量的作用下,作为个体的人,逐渐丧失个体本该有的自我、本质、主体性及精神自由,进而发生改变,成为'非人',趋近于人格分裂,也即丧失真我和大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主人公 小说 人物异化 格列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普通但很真实的人物——格列佛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国清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6-37,共2页
通过对《格列佛游记》产生的背景以及其故事情节的分析,推翻了已往对格列佛人物特征的看法并提出了新的认识:格列佛是一个真实的十八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形象。从而使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斯威夫特这位世界著名大师。
关键词 格列佛形象 人物特征 格列佛游记》 情节 斯威夫特 英国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列佛游记》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反社会人性母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陶家俊 郑佰青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2-146,共5页
文章通过探讨英国 1 8世纪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和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反社会人性母题 ,揭示出反理性话语在文学中的表征。同时 ,文章还指出 ,文学表征中的反理性话语... 文章通过探讨英国 1 8世纪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和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反社会人性母题 ,揭示出反理性话语在文学中的表征。同时 ,文章还指出 ,文学表征中的反理性话语始终如一地恪守了独特的文学批判精神 :批判理性的张狂 ,反思理性内在的否定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母题 贝娄 当代作家 恪守 斯威夫特 文学批判 反理性 批判理性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目的论视阈下的文学翻译批评——以《格列佛游记》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作友 李而闻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有关翻译目的论是否适合于指导文学翻译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比分析《格列佛游记》的两个译本发现,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也就不同;发起人对译者的翻译要求、目的语所处的语境条件以及译本所要达到的交际... 有关翻译目的论是否适合于指导文学翻译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比分析《格列佛游记》的两个译本发现,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也就不同;发起人对译者的翻译要求、目的语所处的语境条件以及译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和功能,对译者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译者只有在保证译本充分性的前提下,依据专业知识对信息的取舍作出判断,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才能创作出符合受众期待的好译本。翻译目的论对于翻译行为的影响证明了这个理论是适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格列佛游记 译本 语境条件 参与人 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的读者特征对文本改写的影响研究——以《格列佛游记》译本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生祥 朱玲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1,共7页
读者是翻译过程中译者首要考虑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它直接影响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与技巧。儿童读者,作为特殊的受众群体,有着特殊的语言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对文本的改写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翻译... 读者是翻译过程中译者首要考虑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它直接影响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与技巧。儿童读者,作为特殊的受众群体,有着特殊的语言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对文本的改写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必须采用特殊的翻译处理方法,才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儿童版《格列佛游记》就是译者综合考虑儿童读者特征而"生产"的文本。本文以《格列佛游记》儿童译本为例,探讨儿童读者对改写的生成、改写的策略、方法及技巧的影响,从而反映读者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改写 儿童读者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对英国18世纪现实生活的讽刺与批判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新花 郭爱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讽刺家。他以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出海航行的冒险经历为主线,以幽默的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讽刺和抨击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邪恶与罪行。
关键词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英国 18世纪 幽默手法 长篇小说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讽喻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文学地位 被引量:27
15
作者 伍厚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15,共7页
关键词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讽喻体小说 反讽 戏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作用下译作的变形——《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 被引量:9
16
作者 滕梅 颛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0-53,共4页
英国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公认的政治讽刺小说代表作。然而,这部小说自20世纪初被译介到中国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儿童文学经典之作。以翻译操纵学派代表人物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 英国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公认的政治讽刺小说代表作。然而,这部小说自20世纪初被译介到中国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儿童文学经典之作。以翻译操纵学派代表人物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对《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进行梳理,可发现促成译作变形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格列佛游记》 外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列佛游记》的科学主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绍先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9-102,共4页
本文从西欧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启蒙运动的文化背景出发 ,观察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对飞岛及其科学家的描述 ,进而探索斯威夫特的科学观及其意义。本文比较了启蒙思想家对科学的态度与启蒙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科学形象的差异 ,指出《格... 本文从西欧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启蒙运动的文化背景出发 ,观察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对飞岛及其科学家的描述 ,进而探索斯威夫特的科学观及其意义。本文比较了启蒙思想家对科学的态度与启蒙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科学形象的差异 ,指出《格列佛游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启蒙运动 格列佛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幻民主——《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阮朝辉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相距半个地球 ,相隔百余年 ,而且信息互不沟通的两位作家的作品———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李汝珍的《镜花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都分别缔造了两个极为相似的民主王国 ,提出了各自建构民主之邦的理念 ,但是这种“民主”
关键词 格列佛游记》 梦幻 《镜花缘》 李汝珍 斯威夫特 作家 作品 民主思想 王国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佛的异化:从经济人到政治人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波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80,85,共4页
国内外对《格列佛游记》的评论主要集中于作品的讽刺艺术,多半忽略了人物普遍的异化特征和作品的解构倾向。在黄梅力作《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的启发下,本文对斯威夫特代表作中的人物异化现象进行了基于文本的阐释... 国内外对《格列佛游记》的评论主要集中于作品的讽刺艺术,多半忽略了人物普遍的异化特征和作品的解构倾向。在黄梅力作《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的启发下,本文对斯威夫特代表作中的人物异化现象进行了基于文本的阐释,尤其对主人公的异化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国内首次提出该作品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关于人物"异化"的小说,而格列佛就是英国小说中第一个典型的"异化"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佛 理性主义 自我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佛游记》三个中译本之目的论视角审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胜 尚琼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X期51-52,共2页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对《格列佛游记》三个中译本予以审读,基于影响文学翻译的三个动态要素:译者、读者和出版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不同译本由此确立的不同翻译目的,在不同翻译目的引导下采用的各异翻译策略,以及由此形成的...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对《格列佛游记》三个中译本予以审读,基于影响文学翻译的三个动态要素:译者、读者和出版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不同译本由此确立的不同翻译目的,在不同翻译目的引导下采用的各异翻译策略,以及由此形成的各自的语言、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格列佛游记》 译者 读者 出版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