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树皮原花素的抗辐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严玉霞 蒋建伟 +3 位作者 林春兰 吴美玉 何文珊 赵迎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37-839,共3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电泳法 ,以紫外线 (ultraviolet,UV)照射所致的红细胞 (RBC)溶血试验、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受照质粒DNA损伤程度为指标测定松树皮原花素的抗辐射作用。结果 :松树皮原花素能显著抑制受... 目的和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电泳法 ,以紫外线 (ultraviolet,UV)照射所致的红细胞 (RBC)溶血试验、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受照质粒DNA损伤程度为指标测定松树皮原花素的抗辐射作用。结果 :松树皮原花素能显著抑制受照人RBC溶血作用 ,明显抑制受照小鼠肝匀浆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 ,并能明显减轻受照质粒PUC18DNA单链的断裂程度。结论 :松树皮原花素能明显减轻辐射引起的自由基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辐射作用 松树皮原花素 溶血 丙二醛 自由基 紫外线 质粒 松树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产松树皮质量标准研究
2
作者 吴兰云 龙滢 杨鑫 《贵州科学》 2024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松树皮的质量标准。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松树皮的质量控制进行探索研究。结果:3批松树皮的水分在7.00%~10.85%,平均值为8.70%;总灰分在2.44%~2.64%,平均值为2.53%,浸出物在30.42%~33.41%,平均值... 目的:为了建立松树皮的质量标准。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松树皮的质量控制进行探索研究。结果:3批松树皮的水分在7.00%~10.85%,平均值为8.70%;总灰分在2.44%~2.64%,平均值为2.53%,浸出物在30.42%~33.41%,平均值为31.90%,薄层色谱鉴别通过方法学验证,而且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结论:该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松树皮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中药材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树皮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保华 张卫东 +3 位作者 顾正兵 李廷钊 张川 周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研究长白落叶松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柱分离,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醇提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海松酸(Ⅰ),β-谷甾醇(Ⅱ),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Ⅲ),larixol(Ⅳ),阿魏酸(...  目的:研究长白落叶松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色谱柱分离,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其醇提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海松酸(Ⅰ),β-谷甾醇(Ⅱ),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Ⅲ),larixol(Ⅳ),阿魏酸(Ⅴ),落叶松脂醇(Ⅵ),开环异落叶松脂醇(Ⅶ),异落叶松脂醇(Ⅷ)。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化学成分 首次 异海松酸 醇提物 阿魏酸 Β-谷甾醇 长白落叶松 松脂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多酚的亚临界水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探 被引量:23
4
作者 薄采颖 郑光耀 +3 位作者 陈琰 周维纯 李若达 谢学容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7,共5页
采用亚临界水从松树皮中提取多酚,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亚临界水提取所得松树皮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取松树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采用亚临界水从松树皮中提取多酚,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亚临界水提取所得松树皮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取松树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50℃、提取时间5 min、液料比20∶1(mL∶g)、提取压力4 MPa,多酚的提取得率为4.86%,1次提取且相同液料比条件下,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分别提高了33.52%和37.68%。亚临界水提取所得松树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7.10 mg/L,抗氧化性高于常用抗氧化剂BHA(7.8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亚临界水 多酚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树皮中松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及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玉红 翟亚楠 王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309,共6页
对樟子松树皮中的松多酚进行提取,比较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复合酶法对松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适宜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时间为4h,提取温度为60℃。超... 对樟子松树皮中的松多酚进行提取,比较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复合酶法对松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适宜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时间为4h,提取温度为60℃。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适宜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300W,超声时间为2.5h,超声温度为60℃,溶液pH3.0。超声波-复合酶解提取法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为40min,酶解温度为45℃,加酶量为4%,酶解pH4.0。三种提取方法在最适工艺条件下松多酚得率分别为12.56、23.01、30.12mg/g。超声波-复合酶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提取效果好,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次之,二者提取效果均好于有机溶剂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树皮 多酚提取 有机溶剂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原花素的离体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春兰 蒋建伟 +2 位作者 吴美玉 严玉霞 周羽竝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2-883,共2页
目的和方法:采用溶血试验、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受照质粒DNA构象改变等为检测指标测定松树皮原花素对离休生物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松树皮原花素能显著抑制H_2O_2所致的人红细胞(RBC)溶血作用(P<0.01),明... 目的和方法:采用溶血试验、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受照质粒DNA构象改变等为检测指标测定松树皮原花素对离休生物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松树皮原花素能显著抑制H_2O_2所致的人红细胞(RBC)溶血作用(P<0.01),明显抑制VitC/Fe^(2+)诱导的小鼠肝匀浆组织过氧化作用(P<0.01),明显减轻^(60)Coγ射线所致质粒PUC_(18)DNA单链断裂程度(P<0.01)。结论:原花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离体RBC膜、DNA免受氧自由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素 松树皮 溶血 脂质过氧化 质粒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分离鉴定樟子松树皮多酚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欧阳乐 王振宇 +2 位作者 刘冉 梁薇薇 邓心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76-279,288,共5页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樟子松树皮中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及鉴定,考察了高效液相最佳的检测波长,优化了洗脱剂、酸、流速、柱温、进样量对多酚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波长为280nm条件下,流动相为甲醇-水(0.05%TFA),流速为1.0mL/min...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樟子松树皮中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及鉴定,考察了高效液相最佳的检测波长,优化了洗脱剂、酸、流速、柱温、进样量对多酚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波长为280nm条件下,流动相为甲醇-水(0.05%TFA),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时,色谱峰的分离效果好,峰形最佳。通过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鉴定后发现,樟子松树皮中含有七个单体酚,分别为对香豆酸、儿茶素、咖啡酸、芦丁、绿原酸、没食子酸、肉桂酸,其中对香豆酸和儿茶素的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樟子松树皮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基质不同粒径配比对油松苗生长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武亚敬 毕君 +1 位作者 李秋艳 髙红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探索不同粒径配比松树皮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油松生长的不同粒径的最佳含量比例,本研究对不同粒径含量的松树皮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和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处理基质的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比较稳定... 为探索不同粒径配比松树皮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油松生长的不同粒径的最佳含量比例,本研究对不同粒径含量的松树皮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和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处理基质的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比较稳定,且栽培前后的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综合油松生物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分析,配比方案T4较好,即按照粒径大小2-5 mm∶0.5-2 mm∶〈0.5 mm为1∶3∶1比较适合栽培油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粒径 物理性状 油松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提取物Pycnogenol的生物学和疾病防治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赖斐 谢衡 王金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松树皮是一种古老的药材,其药用价值现今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法国海岸松树皮提取物被制成保健品Pycnogenol。笔者概括了有关该松树皮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总结了作为强抗氧化剂的松树皮提取物在调控一氧化氮的... 松树皮是一种古老的药材,其药用价值现今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法国海岸松树皮提取物被制成保健品Pycnogenol。笔者概括了有关该松树皮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总结了作为强抗氧化剂的松树皮提取物在调控一氧化氮的生成、自由基清除及参与细胞抗氧化体系活动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同时综述了该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癌症等的防治作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提取物 PYCNOGENOL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娜 但汉龙 +3 位作者 姜永新 李美娟 张加研 赵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76-80,共5页
采用多种柱层析手段,分别从基于茶多酚的思茅松和马尾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主要产物。通过MS、1H NMR和13C NMR波谱解析,其化学结构鉴定为(-)-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1)。结果表... 采用多种柱层析手段,分别从基于茶多酚的思茅松和马尾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主要产物。通过MS、1H NMR和13C NMR波谱解析,其化学结构鉴定为(-)-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1)。结果表明,茶多酚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GCG)在片段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化合物1是EGCG通过4β-8与(-)-表儿茶素C-4位上的正离子键合形成而来。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了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高于茶多酚、多聚原花青素及其片段化总产物,SC50值分别为6.12±0.03 g/m L和41.41±0.66 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思茅松 马尾松 多聚原花青素 片段化产物 分离鉴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树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晓龙 张加研 +2 位作者 王燕云 包崇彦 邓国宾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云南松树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云南松树皮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云南松树皮中76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4.00%;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w〔(+)-α-松油醇〕=15.23%、w(α-蒎烯)=12...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云南松树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云南松树皮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云南松树皮中76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4.00%;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w〔(+)-α-松油醇〕=15.23%、w(α-蒎烯)=12.02%、w(3-蒈烯)=9.33%、w〔(-)-4-萜品醇〕=3.62%、w(1-异丙基-4-甲苯)=2.94%、w(樟脑)=2.30%、w(龙脑)=2.06%、w(对叔丁基苯酚)=1.82%、w(莰烯)=1.68%、w(1-甲基-3-异丙烯基苯)=1.58%、w(脱氢枞酸甲酯)=1.5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树皮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容器育苗松树皮基质粒径配方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武亚敬 毕君 +1 位作者 李秋艳 髙红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为了筛选适合油松生长的松树皮不同粒径质量含量的配方,该研究进行了不同粒径配比的松树皮对油松生长指标影响的测定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树皮按照2.0~5.0 mm、0.5~2.0 mm、〈0.5 mm 3种粒径等级复配,比例为1∶3∶1的松树皮作... 为了筛选适合油松生长的松树皮不同粒径质量含量的配方,该研究进行了不同粒径配比的松树皮对油松生长指标影响的测定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树皮按照2.0~5.0 mm、0.5~2.0 mm、〈0.5 mm 3种粒径等级复配,比例为1∶3∶1的松树皮作为基质,油松苗木品质指数最高为0.019 8,顶芽干重和生物量指标均最高,综合评判结果最好,可见1∶3∶1的松树皮基质最适合培育油松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粒径 生长指标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提取碧萝芷天然抗氧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金表 周维纯 +2 位作者 王金秋 宋强 张兴黔 《林产化工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共5页
研究了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落叶松和黑荆树等树木的树皮 ,以及马尾松和湿地松等树木的针叶提取、分离、精制碧萝芷的工艺和产品质量。试验表明 ,以黑荆树树皮作原料提取碧萝芷高效抗氧化剂的产品得率高 ,质量好 ;制得的产品 ,外观... 研究了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落叶松和黑荆树等树木的树皮 ,以及马尾松和湿地松等树木的针叶提取、分离、精制碧萝芷的工艺和产品质量。试验表明 ,以黑荆树树皮作原料提取碧萝芷高效抗氧化剂的产品得率高 ,质量好 ;制得的产品 ,外观为浅粉红色粉末 ,产品中原花色素含量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萝芷 原花色素 松树皮 抗氧化剂 提取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松树皮和花生衣提取物中原花青素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清山 张燕 +2 位作者 连运河 高伟 周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9-164,共6页
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7种原花青素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该方法对不同品种的葡萄籽、松树皮和花生衣提取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松树皮和花生衣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成分种类和含量水平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葡萄籽提取... 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7种原花青素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该方法对不同品种的葡萄籽、松树皮和花生衣提取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松树皮和花生衣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成分种类和含量水平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成分种类水平一致,不同品种的花生衣提取物中原花青素成分种类水平也一致,而不同品种的松树皮提取物中原花青素成分种类差距较大。该方法可以用于简单快速地区分葡萄籽提取物、松树皮提取物和花生衣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松树皮 花生衣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娟 李海涛 郑光耀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目的系统研究以松树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及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法,用水作为提取剂,从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在这些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超声处理条件进行正交试验。同时进行回流与索氏提... 目的系统研究以松树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及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法,用水作为提取剂,从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在这些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超声处理条件进行正交试验。同时进行回流与索氏提取,与超声提取进行比较。结果影响原花青素得率的因素是: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超声提取>索氏提取>回流提取。结论超声波提取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4,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原花青素的得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超声提取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勒比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杜学禹 章正格 王飞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6-10,共5页
系统研究了以加勒比松树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及工艺条件。研究对比了常规溶剂浸提、超声波提取及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对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浸提采用70%乙醇溶液时原花青素的得率最高。在3种提取方法中,超... 系统研究了以加勒比松树皮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及工艺条件。研究对比了常规溶剂浸提、超声波提取及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对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浸提采用70%乙醇溶液时原花青素的得率最高。在3种提取方法中,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效果较优。前者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提取得率,而后者需进一步延长微波辅助作用后溶剂浸提的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超声波提取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功率100W,料液比1∶11,提取时间1.5h;微波辅助提取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功率200W,微波处理时间30s,料液比1∶1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h。在上述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分别为7.47%和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勒比松树皮 原花青素 超声波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树皮多酚螯合亚铁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荣 王蕾 +2 位作者 栾淑莹 姜元松 王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8期5969-5973,共5页
[目的]优化樟子松树皮多酚与亚铁离子螯合的工艺参数。[方法]通过水体系合成法建立了樟子松树皮多酚与亚铁离子螯合的工艺,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螯合工艺方法,得到螯合率较高的环状螯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试验得到最佳螯合... [目的]优化樟子松树皮多酚与亚铁离子螯合的工艺参数。[方法]通过水体系合成法建立了樟子松树皮多酚与亚铁离子螯合的工艺,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螯合工艺方法,得到螯合率较高的环状螯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试验得到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螯合pH为6.8,质量比为3.1∶1,螯合温度为43.6℃,此工艺条件下樟子松树皮多酚与亚铁离子螯合率可达到(39.16±0.89)%;通过紫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樟子松树皮多酚与亚铁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导致其原有结构发生改变,反应产品呈螯合物特征结构。[结论]研究可提升松多酚以及亚铁离子的生物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树皮 多酚 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婷 孙亚兵 +2 位作者 付玉玲 王瑾瑜 缪虹 《河南科学》 2011年第5期529-533,共5页
以松树皮作为吸附剂,进行了生物吸附铜离子的性能研究实验.考察了吸附剂颗粒大小、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等方面对松树皮从水溶液中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并研究了符合铜离子吸附的平衡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结... 以松树皮作为吸附剂,进行了生物吸附铜离子的性能研究实验.考察了吸附剂颗粒大小、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等方面对松树皮从水溶液中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并研究了符合铜离子吸附的平衡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平衡数据很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25℃下,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pH为5,吸附剂粒径为0.5 mm,吸附剂用量为0.25 g/L,吸附反应进行300 min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 生物吸附 铜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秋艳 毕君 +1 位作者 武亚敬 张玉珍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用<0.5,≥0.5 ~2,≥2~5 mm3种粒径的油松树皮按不同的质量比配成5种基质,以田园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收缩率和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并选出适宜的油松育苗基质.结果表明:油松经过一个生长季后,5种基质的物理性质比... 用<0.5,≥0.5 ~2,≥2~5 mm3种粒径的油松树皮按不同的质量比配成5种基质,以田园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收缩率和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并选出适宜的油松育苗基质.结果表明:油松经过一个生长季后,5种基质的物理性质比较稳定,各项物理指标基本不变或小幅度改变,说明基质物理性质稳定性较好;除pH外,基质化学性质变化幅度较大,但栽培前后5种基质的理化性质均在基质的理想范围之内,说明5种基质适宜做育苗基质.根据基质的含水量、基质收缩率和物理性质主成分分析,基质粒径D≥2~5mm∶D≥0.5~2mm∶D<0.5mm为1∶3∶1的复配基质为最宜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基质 松树皮 收缩率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蕙兰栽培基质松树皮发酵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卿然 汤久杨 王四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简述了松树皮作为大花蕙兰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阐述了新鲜松树皮不宜直接用作栽培基质的原因,着重介绍了各因素对松树皮发酵的影响,并对目前松树皮发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花蕙兰 栽培基质 松树皮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