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罗金早期小说对权力话语的解构
1
作者 任立侠 孙刚 《绥化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5-78,共4页
弗·索罗金是当代俄罗斯文学界的重要作家,其早期创作以后现代观念主义的解构策略为创作原则,运用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常用的隐喻、戏拟等反转语言的美学手段,对苏联主流社会中的各种权力话语进行变形、扭曲、否定甚至颠覆,使之... 弗·索罗金是当代俄罗斯文学界的重要作家,其早期创作以后现代观念主义的解构策略为创作原则,运用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常用的隐喻、戏拟等反转语言的美学手段,对苏联主流社会中的各种权力话语进行变形、扭曲、否定甚至颠覆,使之成为各种令人厌恶及恐惧之物,作家试图以此揭示苏联高度集中的集体文化的僵化与荒诞,其对个性的忽视,以及苏联人在威权政治高压下的集体无意识。但是,这种文本书写过于极端,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意图的傀儡和符号,降低了反思和批判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索罗金 观念主义 权力话语 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自延伸”:人机交互中知识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5,共15页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梳理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媒介时代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人机交互权力话语模式与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算法规制下的智能话语或将人类话语引入范式化与平庸化,造成机器知识内容权力宣示、庸语驱逐俗语以及情感话语蛊惑方面的潜在风险,需从个体“算法启蒙”及社会规制层面采取必要举措并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ChatGPT4.0 “媒介自延伸” 知识权力话语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话语视阈下《牡丹亭》科举文化词汇翻译——以白之译本为例
3
作者 丁星怡 姚琴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7-10,共4页
权力话语理论揭示了话语既是权力实施的工具,又是获得权力的关键。翻译文本作为话语符号系统的表现方式之一,为权力所制约。本研究对白之的《牡丹亭》全译本中的科举文化词汇译例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受其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未能勾勒出中国... 权力话语理论揭示了话语既是权力实施的工具,又是获得权力的关键。翻译文本作为话语符号系统的表现方式之一,为权力所制约。本研究对白之的《牡丹亭》全译本中的科举文化词汇译例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受其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未能勾勒出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真实相貌,进而影响了科举文化的权力话语的建立。本研究旨在为译介作品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权力话语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 科举文化词语 《牡丹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话语与权力流动: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视角下的《麦克白》
4
作者 赵一瑾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9-62,86,共5页
《麦克白》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充满权力、暴力、血腥的代表作,作品中所隐藏着的权力话语关系尤为明显,这恰巧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以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作为文本研究的切入点,... 《麦克白》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充满权力、暴力、血腥的代表作,作品中所隐藏着的权力话语关系尤为明显,这恰巧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以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作为文本研究的切入点,对莎翁的经典悲剧代表作《麦克白》进行剖析,分析剧中的知识、话语建构的权力与规训,以及权力流动与角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白》 权力话语 福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下《生日宴会》的性别关系研究
5
作者 苏晴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3期98-101,共4页
《生日宴会》是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于1958年创作的一部三幕剧。通过对《生日宴会》中人物的话语和行为的观察,探析话语如何影响人物的性别关系,揭示出复杂多样的异性关系,如势均力敌、男性霸权、女性轻视和男性之间压制与反抗,... 《生日宴会》是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于1958年创作的一部三幕剧。通过对《生日宴会》中人物的话语和行为的观察,探析话语如何影响人物的性别关系,揭示出复杂多样的异性关系,如势均力敌、男性霸权、女性轻视和男性之间压制与反抗,以及女性之间互相帮助的同性关系。本文以《生日宴会》中的性别关系为分析对象,探究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话语和权力的争锋以及其如何影响两性关系的塑造。最后,本文通过分析品特通过对传统语言形式的颠覆进一步揭示作者掩藏于文本后的对于现代视域下人与人关系的深切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生日宴会》 性别关系 权力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话语与翻译:中国近当代翻译策略的主题演变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军平 粱志芳 《外语与翻译》 2003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借助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探讨原语权力话语与译语权力话语之间的权力抗衡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对中国近当代翻译策略的演变重新进行了梳理,并指出我国一百多年翻译策略的变化与中国近当代文化思想的变化... 本文借助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探讨原语权力话语与译语权力话语之间的权力抗衡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对中国近当代翻译策略的演变重新进行了梳理,并指出我国一百多年翻译策略的变化与中国近当代文化思想的变化是对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策略 原语权力话语 译语权力话语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尔露峥嵘——权力话语理论与胡适译《最后一课》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本文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角度出发,用外部权力话语、内部权力话语及中心话语等理论,从翻译选材和译语选择两方面,探讨了胡适翻译法国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活动。认为胡适的翻译是在特定外部权力话语和内部权力话语的共同... 本文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角度出发,用外部权力话语、内部权力话语及中心话语等理论,从翻译选材和译语选择两方面,探讨了胡适翻译法国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活动。认为胡适的翻译是在特定外部权力话语和内部权力话语的共同作用下,以及受中心权力话语的影响而实现的翻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权力话语 内部权力话语 中心话语 翻译选材 译语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被引量:14
8
作者 金敬红 张艳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 异化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出版中的编辑权力话语 被引量:8
9
作者 覃江华 梅婷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9,共5页
文学翻译是一种社会化行为,译作必须经由出版、传播,并被他人接受,才有可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在翻译出版过程中,编辑既是翻译内容审查者、出版过程协调者,也是译文读者同盟军和翻译质量把关人。编辑行为是对原作、原作者权威的一种解构,... 文学翻译是一种社会化行为,译作必须经由出版、传播,并被他人接受,才有可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在翻译出版过程中,编辑既是翻译内容审查者、出版过程协调者,也是译文读者同盟军和翻译质量把关人。编辑行为是对原作、原作者权威的一种解构,同时也是对编辑话语权力的一种建构。然而,在不同出版环境下,编辑的话语权并不相同。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过程中,很难找到在语言和专业知识方面都很出色的编辑。译稿的部分编辑任务落到了译者身上,造成译者代理编辑行使职权的现象。这种代理编辑行为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其潜在风险,需要进行仔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翻译出版 编辑 权力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权力话语的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红燕 易立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0-162,共3页
本文探讨了福柯、布迪厄、巴赫金的权力话语观,提出了话语研究中的权力话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语言学家应帮助公众利用批判性话语研究工具解构话语中隐藏的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
关键词 权力话语 权力 话语 话语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割的权力 各异的翻译——从权力话语的视角看抗战时期的翻译活动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天 胡安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5,共4页
抗战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并未停止。而翻译在中国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的方式展开,呈现出炯然各异的形态和特点,例如在延安根据地的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在国统区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沦陷区的日本文学翻译,在抗日战场上的军事翻译等。本文以... 抗战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并未停止。而翻译在中国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的方式展开,呈现出炯然各异的形态和特点,例如在延安根据地的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在国统区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沦陷区的日本文学翻译,在抗日战场上的军事翻译等。本文以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为研究对象,借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抗战时期这些形态各异的翻译活动得以产生的原因,揭示出这些翻译活动绝非偶然,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是被条块分割的权力操控之下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翻译 权力话语 文学翻译 军事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的祝福还是诅咒——三江源地区毒杀高原鼠兔的权力话语与藏族生态智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长风 范乃心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5,共6页
1950年代以来,权力话语对高原鼠兔进行了妖魔化建构和大规模毒杀活动。为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破解草原退化难题,一些生态学家提出"关键物种"概念。藏族传统生态知识(TTEK)蕴含的自然平衡思想和爱惜生命的价值观,可为三江源... 1950年代以来,权力话语对高原鼠兔进行了妖魔化建构和大规模毒杀活动。为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破解草原退化难题,一些生态学家提出"关键物种"概念。藏族传统生态知识(TTEK)蕴含的自然平衡思想和爱惜生命的价值观,可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提供本土洞见。调查研究表明,草原退化的根源不在于高原鼠兔,而在于过牧超载,因此对于高原鼠兔应采取合理控制而非灭绝物种的策略,TTEK中的天敌制衡的本土智慧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TTEK 生物多样性 权力话语 关键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一种双重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再创造活动 被引量:53
13
作者 秦文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3-78,共6页
这篇文章旨在讨论权力话语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作者引证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从新历史主义文论角度和国内外翻译活动史实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翻译活动受着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各自所处的权力话语的双重制约。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权力话语 新历史主义 再创造
原文传递
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 被引量:28
14
作者 董志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关键词 话语权力 中心主义 权力话语 儒家话语 意识形态话语 德里达 王权 西方诗学 本体论 逻各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话语理论和晚清外国诗歌翻译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立 张德让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文拟用后结构主义文论代表人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中有关社会权力话语和个人话语的阐述 ,从翻译选材和翻译形式两个方面对中国晚清外国诗歌翻译进行分析 ,并指出翻译自始至终都受到权力话语因素的制约 ,有什么样的社会权力话语和个人... 本文拟用后结构主义文论代表人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中有关社会权力话语和个人话语的阐述 ,从翻译选材和翻译形式两个方面对中国晚清外国诗歌翻译进行分析 ,并指出翻译自始至终都受到权力话语因素的制约 ,有什么样的社会权力话语和个人话语就会有什么样的翻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诗歌翻译 权力话语理论 社会权力话语 个人话语 晚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话语与中国话语的建构——以《文心雕龙》首部英文全译本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胡作友 张丁慧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翻译是两种话语之间的博弈,是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展开的一场争夺话语权的跨文化活动,其背后暗含了两个国家之间地位和实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因此,对外传播中的典籍英译活动,不应单纯停留在传达层面,... 翻译是两种话语之间的博弈,是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展开的一场争夺话语权的跨文化活动,其背后暗含了两个国家之间地位和实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因此,对外传播中的典籍英译活动,不应单纯停留在传达层面,而应通过翻译在目的语话语体系中获取源语话语权,彰显源语社会的话语特色,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以《文心雕龙》首部英文全译本为例,译者施友忠精心选材,重铸特色词汇,移译汉字文化,彰显中国文化的底蕴。施友忠打破西方强势话语,通过适宜的传播策略,在异域文化语境中重构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这种精神动力根植于译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源自译者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目前所急需和迫切召唤的也正是这种译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话语 《文心雕龙》 中国话语 典籍英译 施友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更斯小说中的“边缘人物”与维多利亚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增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92,共8页
在英国维多利亚社会中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阶级身份上看,它属于下层中产阶级,从社会生存状态上看,它是被边缘化了的一个社会群体,常常为主流社会所忽略;然而在狄更斯笔下,它却是最生动活跃的群体。虽然国内外对狄更斯其人其作... 在英国维多利亚社会中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阶级身份上看,它属于下层中产阶级,从社会生存状态上看,它是被边缘化了的一个社会群体,常常为主流社会所忽略;然而在狄更斯笔下,它却是最生动活跃的群体。虽然国内外对狄更斯其人其作的评论可谓是汗牛充栋,但对这些生动活泼的边缘人物却甚少关注,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新历史主义研究策略对狄更斯小说中这些边缘化人物进行重新审视,由此以揭示这一群体独特的阶级身份特征,展示它的特殊生存状态,并力图在意识形态层面上阐释它所揭示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人物 意识形态权力话语 颠覆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公的神圣超越世界及其权力话语——《尚书·金縢》的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玉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26-33,F0002,146,共10页
孔子的“轴心突破”使儒家开始走向“内在超越”,其所突破的正是周公所尊奉的“外在超越”的神圣世界,堪称“周孔之变”。这是因为这个神圣世界为世俗权力所垄断,事实上丧失了对权力的规训制约作用。这在《尚书·金縢》里有一个集... 孔子的“轴心突破”使儒家开始走向“内在超越”,其所突破的正是周公所尊奉的“外在超越”的神圣世界,堪称“周孔之变”。这是因为这个神圣世界为世俗权力所垄断,事实上丧失了对权力的规训制约作用。这在《尚书·金縢》里有一个集中的体现,即周公的两个世界——“礼”的世俗世界与“天”的超越世界之间的关系:世俗权力凭借两种话语,即祭祀与龟卜,请托祖先神,最终影响操控至上神的“天意”。因此,对于儒家来说,“圣”与“王”的分离、神圣超越者的内在化,就是抗衡权力、争夺神圣话语权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尚书·金縢》 神圣超越世界 世俗权力话语 祭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 被引量:93
19
作者 吕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翻译活动是一种受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与操控的行为 ,所以文本理论对翻译研究有着本质上的限制 ,要发展翻译研究就必须走出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研究模式。以解释哲学为依据的对话理论对翻译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认识... 翻译活动是一种受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与操控的行为 ,所以文本理论对翻译研究有着本质上的限制 ,要发展翻译研究就必须走出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研究模式。以解释哲学为依据的对话理论对翻译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但也有其局限性。翻译研究的深化与领域的拓宽 ,应借助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才更有助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和从多元的视角对翻译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本理论 对话理论 权力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科: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岳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8,共7页
关键词 权力话语 知识分子 福科 文学批评 谱系学 话语分析 权力分析 后殖民主义理论 意识形态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