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合氯醛杀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郭健莲 王庆芬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考察水合氯醛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考察水合氯醛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结果2.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 目的考察水合氯醛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考察水合氯醛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结果2.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3.00;5.0%以上的水合氯醛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灭菌对数值均>3.00;5.0%和7.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均<3.00,但是提高水合氯醛的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后其杀灭对数值均>3.00。结论水合氯醛的杀菌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0%~10.0%水合氯醛经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用于临床外科的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噻唑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时锦超 +5 位作者 胡勇 廖灿 王美美 朱祥 余林花 李俊凯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为了寻求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结构的绿色、高效新型杀菌剂,以苯甲腈、3-溴丙酮酸乙酯和不同取代苯胺为原料,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合成了12个N-(苯基)噻唑酰胺类衍生物(6a~6l)。产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MSI)表征。杀菌活... 为了寻求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结构的绿色、高效新型杀菌剂,以苯甲腈、3-溴丙酮酸乙酯和不同取代苯胺为原料,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合成了12个N-(苯基)噻唑酰胺类衍生物(6a~6l)。产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MSI)表征。杀菌活性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白芨白绢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c和6l对水稻稻瘟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0.015 mmol/L和0.020 mmol/L,优于对照药剂申嗪霉素(EC_(50)=0.031 mmol/L),其作为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结构的新型杀菌剂,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 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Thiasporine 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异[口恶]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童 朱长恒 +1 位作者 蒋禹 赵汗青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杀菌活性更好的绿色农药。选用天然产物香草醛作为基本原料,引入五元杂环异[口恶]唑结构,首次设计并合成了28个香草醛异[口恶]唑类衍生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认。测试了所有目标衍生物对烟...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杀菌活性更好的绿色农药。选用天然产物香草醛作为基本原料,引入五元杂环异[口恶]唑结构,首次设计并合成了28个香草醛异[口恶]唑类衍生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认。测试了所有目标衍生物对烟草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草茎点霉菌(Phoma herbarum)6种广谱菌的杀菌活性。杀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50μg/mL质量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6种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2-甲氧基-4-(5-苯基异[口恶]唑-3-基)苯乙酸酯对6种真菌的抑菌活性整体良好,对玉米圆斑病菌等3种菌的抑菌活性超过对照组百菌清;2-甲氧基-4-(5-(4-乙基苯基)异唑-3-基)苯酚对烟草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率可以达到93%。初步构效关系表明,对活性片段香草醛上的酚羟基进行乙酰化衍生,有助于提高化合物对6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后续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异[口恶]唑 合成 百菌清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4
作者 王伟成 李欣雨 赵汗青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为开发结构新颖、活性高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以呋喃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活性基团噻唑,设计并合成了29个葡萄糖噻唑类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等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确认,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甜瓜枯... 为开发结构新颖、活性高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以呋喃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活性基团噻唑,设计并合成了29个葡萄糖噻唑类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等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确认,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甜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胶孢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串珠镰刀病菌等6种病原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目标化合物对供试菌种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番茄枯萎病菌、胶孢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在50%以上;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好,尤其是化合物F-4,表现出90.3%的抑制率,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噻唑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嗪酰胺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5
作者 王刚 梁爽 +4 位作者 单忠刚 英君伍 吕亮 李斌 杨辉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8,共8页
以取代吡嗪酸和2-甲基-3-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16个吡嗪酰胺类似物(化合物1~16),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吡嗪酰胺类似物浓度为6.25 mg/L时对玉米锈病具有... 以取代吡嗪酸和2-甲基-3-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16个吡嗪酰胺类似物(化合物1~16),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吡嗪酰胺类似物浓度为6.25 mg/L时对玉米锈病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5,7,8,15和16对玉米锈病的杀菌活性为100%.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化合物16通过氢键与琥珀酸脱氢酶(SDH)的TRP-173相互作用,这可以解释化合物16与目标蛋白之间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6是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的杀菌剂候选物,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对玉米茎腐病的杀菌活性
6
作者 韩旭 王秀平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6期148-151,共4页
玉米茎腐病主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引起,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茎腐病,本次研究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对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进行扫描电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表征... 玉米茎腐病主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引起,为了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茎腐病,本次研究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对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进行扫描电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表征,并对禾谷镰孢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主要包括菌丝生长速率试验以及生物产量试验。其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扫描电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复合物进行表征,证明了吡唑醚菌酯成功吸附在了氧化石墨烯上,且负载前后无明显特征峰的变化,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在菌丝生长速率试验中,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的共毒系数为257.55;孢子萌发试验中,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的共毒系数为189.42,对禾谷镰孢菌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氧化石墨烯-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表现出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吡唑醚菌酯 玉米茎腐病 禾谷镰孢菌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7
作者 樊艳艳 李欣雨 +1 位作者 李世豪 赵汗青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11期951-962,共12页
为开发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杀菌剂,以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噻唑环,设计并合成了28个糖基噻唑类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将所有化合物对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aphanidermatum)、草莓炭疽病菌(Deu... 为开发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杀菌剂,以葡萄糖为基本骨架,引入噻唑环,设计并合成了28个糖基噻唑类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将所有化合物对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aphanidermatum)、草莓炭疽病菌(Deuteromycotin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层出镰刀病菌(Fusarium)和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6种农业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给药浓度为50μg/mL下,所有化合物对6种病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B10对瓜果腐霉病菌的抑制率可达到98.54%,效果优于百菌清的93.75%;化合物B12对辣椒疫霉病的抑制率可达85.38%,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噻唑 杀菌活性 合成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及其应用
8
作者 朱彬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80,共15页
噻唑类化合物是优良的杀菌剂。作者根据具有杀菌活性噻唑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介绍了这类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述了部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关键词 噻唑化合物 农药 杀菌活性 分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9
9
作者 吴新安 花日茂 +1 位作者 岳永德 朱有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本文综述了目前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及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 ,阐述了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并提出了植物源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活性物质 抗菌杀菌活性 植物资源 有效成分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皮藤假种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征敏 吴文君 +1 位作者 王明安 周文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从2 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3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 :麝香草酚、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和间苯二酚 ,它们抑制玉米小斑病菌 Bip olaris maydis孢子萌发的 EC50 分... 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从2 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3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 :麝香草酚、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和间苯二酚 ,它们抑制玉米小斑病菌 Bip olaris maydis孢子萌发的 EC50 分别为 2 2 .2 7、53.32、16 9.2 9mg/L。其中麝香草酚为首次在卫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皮藤 假种皮 成分 杀菌活性 结构分析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菌酯(SYP-3375)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淼 刘长令 +3 位作者 张明星 关爱莹 张弘 司乃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3-457,共5页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合环、缩合等反应制得新型化合物(E)-2-[2-(3-正丁基-4-甲基-2-氧代-7-色烯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即丁香菌酯(SYP-3375),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试...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合环、缩合等反应制得新型化合物(E)-2-[2-(3-正丁基-4-甲基-2-氧代-7-色烯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即丁香菌酯(SYP-3375),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菌酯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效均低于对照药剂;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丁香菌酯对黄瓜霜霉病在有效成分剂量100g/hm2下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烯肟菌酯和嘧菌酯相当;对小麦白粉病在有效成分剂量50和200g/hm2下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烯肟菌酯或与之相当。初步的毒性数据表明丁香菌酯属低毒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菌酯 SYP-3375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合Cu(Ⅱ)、Zn(Ⅱ)、Ni(Ⅱ)、Fe(Ⅱ)的合成和表征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祝心德 乐芝凤 +2 位作者 吴自慎 严振寰 王成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066-1068,共3页
氨基硫脲类配合物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我们合成了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与Cu、Ni、Zn、Fe形成的配合物,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多种光谱的图谱解析,推断出它们的组成和配位状态,还进行了超氧自由基的抑制率实验及杀菌活性研究。
关键词 氨基硫脲 络合物 杀菌活性 CU 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松香酸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许雪棠 冷芳 +3 位作者 段文贵 岑波 董淑求 王伟昆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9,共7页
以马来松香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和肼解反应制备了马来松香酸酰肼(3),3与取代苯甲醛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马来松香酸酰腙类化合物4a~4k,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以马来松香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和肼解反应制备了马来松香酸酰肼(3),3与取代苯甲醛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马来松香酸酰腙类化合物4a~4k,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50μg/mL下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e(R=4-CH3OC6H4)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抑制率达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松香酸 酰腙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假泽兰茎叶中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余鑫平 冯俊涛 +2 位作者 刘晓明 庄世宏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1006,共6页
以小麦纹枯病原菌为指示菌种,采用活性跟踪法,从小花假泽兰(M ikan ia m icrantha H.B.K.)茎叶中分离出1种对黄瓜霜霉、黄瓜炭疽、小麦赤霉和玉米大斑4种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物质,在供试浓度为0.50 m g.mL-1时,对黄瓜炭疽... 以小麦纹枯病原菌为指示菌种,采用活性跟踪法,从小花假泽兰(M ikan ia m icrantha H.B.K.)茎叶中分离出1种对黄瓜霜霉、黄瓜炭疽、小麦赤霉和玉米大斑4种病原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物质,在供试浓度为0.50 m g.mL-1时,对黄瓜炭疽、小麦赤霉、玉米大斑3种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70%以上.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番茄灰霉病原菌的EC50为0.039 m g.mL-1,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在供试浓度为2 000 m g.k-g 1时,治疗作用和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到了68.6%和48.7%,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速克灵的防效.经熔点测定、IR、M S1、HNM R1、3CNM R分析,鉴定该化合物为豆甾醇,其为首次从小花假泽兰茎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假泽兰 杀菌活性 豆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孜然种子中杀菌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林峰 冯俊涛 +1 位作者 张兴 张应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以小麦白粉病菌Blumer gramini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ispora cubensis、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oleracea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6种病... 以小麦白粉病菌Blumer gramini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ispora cubensis、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oleracea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6种病原菌为指示菌种,对孜然种子中的杀菌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活性测定。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从孜然种子乙醇浸膏石油醚萃取液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等分析确定其分别为枯茗酸(对异丙基苯甲酸,p-isopropyl benzoic acid)和枯茗醛(对异丙基苯甲醛,p-isopropyl benzaldehyde)。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的毒力,其中枯茗醛对两种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093和15.40mg/L,枯茗酸的EC50值分别为7.298和19.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孜然 杀菌活性 枯茗酸 枯茗醛 植物源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杀菌活性的N-取代环十二酮缩氨基硫脲的合成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淑惠 陈莉 +3 位作者 张振业 梁晓梅 王志强 王道全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88-90,共3页
Eight new title compounds(3a^3h)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structures confirmed by IR, - 1H NMR-, - 13-C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Preliminary bioassay showed that compounds 3 have some fungicidal activity.
关键词 缩氨基硫脲 合成 杀菌活性 杀菌活性 大环化合物 大环结构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英 杨松 +1 位作者 宋宝安 胡德禹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4-170,共7页
综述了近十年来报道的具有良好杀菌活性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根据咪唑环上不同位置的取代基团将其分为3类化合物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简约讨论了生物活性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它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苯并咪唑 杀菌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种药用植物提取物杀虫杀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启东 黄路枝 +1 位作者 胡兆农 吴文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3-1230,共8页
采用微量点滴法和载毒叶片饲喂法测定30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胃毒以及拒食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样品在50mg·mL-1浓度下均无明显的触杀或胃毒作用,但卡瓦胡椒和川陈皮对试虫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其中卡瓦胡椒24h... 采用微量点滴法和载毒叶片饲喂法测定30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胃毒以及拒食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样品在50mg·mL-1浓度下均无明显的触杀或胃毒作用,但卡瓦胡椒和川陈皮对试虫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其中卡瓦胡椒24h拒食中浓(AFC50)为4.12mg·mL-1,48h为9.12mg·mL-1。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离体杀菌活性的结果表明,供试样品在2mg·mL-1浓度下,卡瓦胡椒和厚朴对供试病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卡瓦胡椒对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油菜菌核病菌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的有效中浓(EC50)分别为108、258、290、205mg·L-1,厚朴分别为208、331、345、408mg·L-1;卡瓦胡椒对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3种病原真菌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中浓(EC50)分别为155、195、268mg·L-1,厚朴则分别为151、242、241mg·L-1。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卡瓦胡椒和厚朴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其有效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杀虫活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酰基甲磺酰胺的合成与杀菌活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兴海 祁之秋 +4 位作者 钟昌继 张扬 纪明山 王英姿 王道全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以苯乙酮为原料,用三氧化硫.二氧六环进行磺化,经碱中和后制备得到苯甲酰甲磺酸盐;与草酰氯在DMF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磺酰氯,再与胺反应,制备得到14个苯甲酰基甲磺酰胺,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 以苯乙酮为原料,用三氧化硫.二氧六环进行磺化,经碱中和后制备得到苯甲酰甲磺酸盐;与草酰氯在DMF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磺酰氯,再与胺反应,制备得到14个苯甲酰基甲磺酰胺,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在50μg/mL浓度时,该系列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lla ze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菌丝生长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B-8、B-9、B-10、B-12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0、0.2、1.2、0.4μg/mL,接近或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B-8、B-10、B-1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7、0.2、0.05μg/mL,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 苯甲酰基甲磺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季铵盐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及杀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池伟林 覃彩芹 +2 位作者 曾林涛 张蕊 袁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9-302,共4页
以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了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从配伍稳定性、表面张力及杀菌活性等方面研究了HACC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HACC质量浓度为1×10-3g/mL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以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了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从配伍稳定性、表面张力及杀菌活性等方面研究了HACC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HACC质量浓度为1×10-3g/mL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配伍稳定;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时,SDS质量浓度超过1×10-3mol/L会产生沉淀;加入HACC后,CTAB、TritonX-100和C12BE的表面张力曲线均有一转折区域,且CTAB、TritonX-100的cmc增大;HACC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杀菌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HACC的杀菌活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壳聚糖季铵盐 表面活性 复配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