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度中心度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网络有效连接变化
1
作者 邓雪梅 李婷 翟昭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38-543,共6页
目的:采用度中心度(DC)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脑功能网络有效连接变化,探索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ACMP患者(ACMP组)及37名健康对照组(HC组)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在两组... 目的:采用度中心度(DC)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脑功能网络有效连接变化,探索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ACMP患者(ACMP组)及37名健康对照组(HC组)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在两组间DC值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中,选取左侧颞下回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体素GCA分析;提取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DC值和GCA有效连接值,分析它们与MMSE、MoC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ACMP组左侧颞下回、左侧海马、左侧海马旁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的DC值增高,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小脑Crus1区及Crus2区的DC值减低(P<0.05,FWE校正);左侧颞下回与双侧楔前叶、右侧颞下回及左侧中央旁小叶的双向有效连接效应均存在异常,另外左侧颞下回至右侧顶上回和双侧小脑Crus1区有效连接增强,至双侧扣带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有效连接减弱,而右侧中央旁小叶至左侧颞下回的有效连接减弱(P<0.05,GRF校正);相关分析显示,网络有效连接的变化与MoCA、MMSE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ACMP患者在脑网络中表现出异常程度的度中心性,主要在默认网络、中央执行网络、感觉运动网络间出现有效功能连接异常,提示患者在早期即存在全脑多功能网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度中心度 格兰杰因果分析 有效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抑郁症患者脑网络有效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2
作者 孙进楠 伊伟 +1 位作者 黄俊霖 任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59,共7页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以持续悲伤为特征,以精力缺乏、情绪低落、睡眠异常、思维迟缓等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有效连接(effective connectivity,EC)作为一种可以揭示脑区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在MDD...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以持续悲伤为特征,以精力缺乏、情绪低落、睡眠异常、思维迟缓等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有效连接(effective connectivity,EC)作为一种可以揭示脑区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在MDD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EC分析方法、EC在MDD不同脑网络和重要脑区节点中的研究及临床治疗后变化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揭示MDD的发病机制以及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有效连接 磁共振成像 药物治疗 重复经颅刺激 电休克治疗 深部脑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连接分析在脑功能磁共振数据中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富琴 张俊然 +1 位作者 蒋小梅 张坤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7-312,共6页
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研究逐步深入到人类大脑并行神经网络和不同脑区间的信息流,以更全面深入地探索脑功能机制。有效连接分析是近年来在脑功能网络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人脑功能网... 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研究逐步深入到人类大脑并行神经网络和不同脑区间的信息流,以更全面深入地探索脑功能机制。有效连接分析是近年来在脑功能网络方面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人脑功能网络进行有效连接分析,可能对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和脑功能异常状态下的功能逻辑有着更好的理解。本文着重对有效连接的几种经典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动态因果模型)的算法原理、存在的问题、算法比较、最新发展及在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连接 功能磁共振成像 结构方程模型 多变量自回归模型 格兰杰因果分析 动态因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nger因果分析对2型糖尿病病人易损脑区有效连接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东升 严雪娇 +4 位作者 汤敏 折霞 程苗 张小玲 高洁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 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探讨静息状态下2型糖尿病(T2DM)病人易损脑区有效连接的异常改变,探索T2DM脑损伤的神经机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例T2DM病人及20例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被试(HC),均行静息态功能MRI(fMRI)检查,同时行神经心... 目的 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探讨静息状态下2型糖尿病(T2DM)病人易损脑区有效连接的异常改变,探索T2DM脑损伤的神经机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例T2DM病人及20例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被试(HC),均行静息态功能MRI(fMRI)检查,同时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基于既往Meta分析确定的T2DM易损脑区(左侧枕叶舌回、右侧小脑后叶、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采用REST-GCA软件包计算任意2个兴趣区(ROI)之间Granger因果值(反映有效连接),应用SPSS软件对因果值进行标准化后获得净因果值.采用t检验比较2组间一般资料、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Granger因果值和净因果值,应用线性相关模型分析因果值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HC组,画钟测验(CDT)评分低于HC组(均P<0.05).与HC组相比,T2DM病人右侧小脑后叶到右侧岛叶、左侧舌回到左侧中央后回净因果值减低,右侧岛叶到左侧中央后回净因果值增高(均P<0.05),左侧中央后回到右侧岛叶有效连接减弱(P<0.05).T2DM病人左侧中央后回到右侧岛叶连接减弱的因果值与HbA1c呈负相关(r=-0.523,P=0.02).结论 T2DM病人易损脑区之间存在特定方向上的连接异常,这些异常连接可能是T2DM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有效连接 糖尿病 GRANGER因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钢筋有效连接长度对其强度影响研究
5
作者 于国友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1期98-99,共2页
选取直径为20 mm和25 mm直螺纹套筒钢筋各15对,分三组研究有效连接长度对套筒钢筋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技术规程中关于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的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工程现场进行质量监督与监控至关重要。
关键词 套筒钢筋 有效连接长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脑功能整合异常-来自有效连接的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雪 邱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4-1339,共6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从疾病负担看,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往大多数对抑郁症的研究关注的是单个脑区结构或功能的损伤,而抑郁症通常伴随多脑区、多系统的异常,而不是单一脑区的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从疾病负担看,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往大多数对抑郁症的研究关注的是单个脑区结构或功能的损伤,而抑郁症通常伴随多脑区、多系统的异常,而不是单一脑区的损伤。利用功能整合的方法,动态监测抑郁症多个脑区间的相互作用,能进一步揭示抑郁症的脑网络机制。功能整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功能连接和有效连接。有效连接刻画的是两个(或多个)脑区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结构方程模型、动态因果模型、Granger因果分析、生理心理交互作用等方法。通过对新近研究的梳理,总体而言,抑郁症的认知控制系统和边缘系统的之间的有效连接减弱,有效连接的减弱能够解释抑郁症执行认知控制任务和情绪任务中的异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连接 结构方程模型 动态因果模型 GRANGER因果分析 生理心理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痛苦逃避与背外侧前额叶−脑岛有效连接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郝子雨 李欢欢 林亦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66-1978,共13页
以往研究发现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中的核心成分痛苦逃避对自杀未遂的区分和预测效能显著优于抑郁。然而,对于脑内的“痛苦网络”如何界定,以及“痛苦网络”的异常加工模式是否涉及自杀的脑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以原创性心理痛苦三因素模... 以往研究发现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中的核心成分痛苦逃避对自杀未遂的区分和预测效能显著优于抑郁。然而,对于脑内的“痛苦网络”如何界定,以及“痛苦网络”的异常加工模式是否涉及自杀的脑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以原创性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网络识别原则提出“痛苦网络”的关键脑区,创新性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考察抑郁症自杀未遂者脑内“痛苦网络”的序列激活模式,及其与痛苦逃避、自杀未遂的关系。结果表明,痛苦逃避和自上而下的dlPFC到脑岛有效连接的钝化是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关键行为和神经特征。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抑郁症自杀未遂者的痛苦网络加工模式提供了神经影像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 抑郁症 痛苦网络 有效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交流电刺激对阿尔兹海默病小鼠双侧海马有效连接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甜甜 王亚飞 +6 位作者 张文龙 吴林彦 黄亮 李四楠 李龙 刘天 王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通过格兰杰因果方法,对Y迷宫任务中双侧海马间的有效连接进行分析,从相连脑区的角度,研究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干预阿尔兹海默症(AD)的神经机制。记录正常对照组、AD组、tACS组和假刺激组小鼠执行任务时的行为表现和海马左、右侧场电位... 通过格兰杰因果方法,对Y迷宫任务中双侧海马间的有效连接进行分析,从相连脑区的角度,研究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干预阿尔兹海默症(AD)的神经机制。记录正常对照组、AD组、tACS组和假刺激组小鼠执行任务时的行为表现和海马左、右侧场电位,计算各组的功率谱密度和格兰杰因果值(GC)。研究发现:AD组行为训练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tACS可以提高其正确率。在θ和γ频段上,AD组的功率谱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ACS组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在θ频段上,tACS增加了AD小鼠海马左侧到右侧和右侧到左侧异常的GC值(从0.111±0.002;0.109±0.003到0.377±0.017;0.185±0.005),和正常对照组接近;在γ频段上,tACS降低了AD小鼠海马左侧到右侧和右侧到左侧异常的GC值(从0.145±0.002;0.127±0.003到0.074±0.001;0.082±0.002),和正常对照组接近。双侧海马间有效连接的异常可能是AD小鼠记忆功能下降的原因,tACS可以改善海马间的异常连接且恢复海马处场电位的功率谱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阿尔兹海默症 海马 格兰杰因果分析 脑网络有效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内机械振荡刺激对健康人群静息态脑电图相对功率及有效连接的影响
9
作者 俞孝儒 徐文龙 +1 位作者 徐冰俏 葛巧玲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4-680,共7页
鼻腔内机械振荡刺激(i MVS)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神经刺激技术,可提升边缘系统内在功能活性从而改善自主神经平衡。通过分析i MVS对健康人群脑电图(EEG)相对功率以及EEG有效连接的影响,探索i MVS的神经生理机制。将22名健康成年被试随机均... 鼻腔内机械振荡刺激(i MVS)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神经刺激技术,可提升边缘系统内在功能活性从而改善自主神经平衡。通过分析i MVS对健康人群脑电图(EEG)相对功率以及EEG有效连接的影响,探索i MVS的神经生理机制。将22名健康成年被试随机均分为刺激组与对照组,并对11名刺激组被试两侧鼻腔各进行10 min的i MVS,11名对照组被试进行假刺激。在i MVS前和i MVS结束30 min后记录被试的静息态脑电图。采用Welch变换进行相对功率分析;采用直接定向传递函数(d DTF)进行有效连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以及FDR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i MVS后刺激组被试的alpha、beta频段EEG相对功率显著提升。刺激组alpha频段相对功率从51.57%±5.93%上升至57.33%±4.59%,其中C3、C4、T8、O1、O2导联的alpha频段相对功率提升显著(P<0.05);刺激组beta频段相对功率从7.28%±0.11%上升至8.36%±0.44%,其中C3、C4、T7、T8、O2导联的beta频段相对功率提升显著(P<0.05);i MVS后刺激组被试的alpha频段d DTF值显著提升,刺激组alpha频段d DTF值由0.052±0.0017提升至0.0592±0.0028,其中F4至F3、O2至F3、C4至F4、O2至F4、F3至C3、C4至C3、F3至T7、C4至T8、O2至O1方向的d DTF值显著提升(P<0.05)。刺激前后对照组的EEG相对功率以及EEG有效连接未见显著变化。大脑边缘系统的内在功能活性与alpha、beta频段EEG相对功率以及alpha频段EEG有效连接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刺激结束30 min后i MVS技术对于边缘系统的内在功能活性具有提升作用。研究首次从脑电分析角度阐释i MVS改善自主神经平衡的相关机制,并为采用EEG相对功率和EEG有效连接作为i MVS效用评价的生物标记物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内机械振荡刺激 脑电图 相对功率 有效连接 边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下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的ACT-R网络有效连接变化研究
10
作者 李川 周海燕 +3 位作者 周军 熊玉琨 秦裕林 钟宁 《心理学进展》 2015年第3期173-179,共7页
近年来,脑功能网络的组织促进了人类大脑的理解。为进一步探究人类大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本研究主要使用有效连接方法对比任务前、后静息态fMRI数据变化。区别于以往大脑整体网络的改变,研究使用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GCA)的有效连接方法针... 近年来,脑功能网络的组织促进了人类大脑的理解。为进一步探究人类大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本研究主要使用有效连接方法对比任务前、后静息态fMRI数据变化。区别于以往大脑整体网络的改变,研究使用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GCA)的有效连接方法针对ACT-R脑网络内部开展。结果表明:短暂认知任务前后,ACT-R网络模型内部有效连接发生较大改变;在后静息态,程序性模块(Cad)作为一个主要信息接收点接收来自其他模块的因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兰杰因果分析 静息态 ACT-R脑网络 有效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促进宾馆与市场有效连接的思考
11
作者 莫素萍 《办公室业务》 2015年第10期12-,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宾馆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调整,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创新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与市场进行有效的连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基于服务创新的宾馆行业发展,并从宾馆服务创新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宾馆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调整,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创新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与市场进行有效的连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基于服务创新的宾馆行业发展,并从宾馆服务创新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创新型态着手,分析了宾馆与市场有效连接的服务创新内容,以求为宾馆行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馆 市场 有效连接 服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的有效连接方式
12
作者 李成 《七一六所科技学报》 1996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进入Internet网络的几种连接方式,分析了各种连接方式用户终端应的配置及适应用户类型,以供其他要求进入Internet网络的用户参考。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INTERNET网络 有效连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默认模式网络有效连接改变的研究
13
作者 张丽颖 孙治中 +5 位作者 葛丽敏 曹子东 卢伟业 邱文斌 陈羽娜 邱士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 探讨T2DM对认知功能和默认模式网络(DMN)有效连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93例(T2DM组),同期从社区招募108名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NC)组。评估两组认知功... 目的 探讨T2DM对认知功能和默认模式网络(DMN)有效连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93例(T2DM组),同期从社区招募108名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NC)组。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应用随机动态因果模型分析两组DMN网络主要结点(PCC、MPFC、LLPC、RLPC)有效连接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连接与差异临床指标和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NC组比较,T2DM组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即刻回忆评分、数字符号替换试验(DSST)评分降低(P<0.05),DMN内LLPC到PCC和LLPC到RLPC有效连接减弱(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LLPC到PCC有效连接强度呈负相关(P<0.05),AVLT即刻回忆评分与LLPC到PCC和LLPC到RLPC有效连接强度呈正相关(P<0.05),DSST评分与LLPC到PCC有效连接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DMN内LLPC到PCC和LLPC到RLPC的有效连接减弱,且这种改变与认知功能受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默认模式网络 动态因果模型 有效连接
原文传递
基于MRI连接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可忻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研究人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方法愈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目前,基于MRI数据,利用不同的连接组学方法,已经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不同层次和维度异常,为疾病发生发展、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预测与早期干...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研究人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方法愈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目前,基于MRI数据,利用不同的连接组学方法,已经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不同层次和维度异常,为疾病发生发展、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预测与早期干预等提供了多角度的科学分析和解释。然而,基于脑连接组学的研究主要为结构或功能的单一角度,缺乏对连接组学的系统描述,不利于深入理解大脑网络的复杂性以及神经疾病的多维影响。因此,本文对脑连接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合理选择相关技术和方法,加深对神经系统疾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连接组学 结构连接 功能连接 有效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及其在脑有效连接网络中的应用
15
作者 赵铁柱 郑罡 +3 位作者 潘之颖 李强 王利 卢光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3-1349,共7页
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是一种不需要先验知识且强调时间顺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到脑有效连接网络可以反映出脑区或神经元间有方向性的联系。本文简述了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的原理、基本检验步骤并提出了其改进模型,分析并讨论了Grange... 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是一种不需要先验知识且强调时间顺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到脑有效连接网络可以反映出脑区或神经元间有方向性的联系。本文简述了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的原理、基本检验步骤并提出了其改进模型,分析并讨论了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在脑有效连接网络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GER因果关系 时间序列 有效连接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因果模型的男性长期吸烟者默认网络有效连接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孟哲 高昕宇 +4 位作者 杨镇圭 汪卫建 许珂 程敬亮 张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2769-2773,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长期吸烟者默认网络有效连接的异常改变,及其与吸烟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招募的131名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其中长期吸烟者76名[长期吸烟组,男性,年龄20~5... 目的探讨男性长期吸烟者默认网络有效连接的异常改变,及其与吸烟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招募的131名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其中长期吸烟者76名[长期吸烟组,男性,年龄20~55(32.1±6.3)岁],对照者55名[对照组,男性,年龄22~55(32.3±7.4)岁]。长期吸烟者定义为每天吸烟不少于10支,烟龄2年以上且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关于物质依赖诊断标准的人群。选取默认网络中4个主要节点为感兴趣区,分别为左侧顶下小叶(LIPL),右侧顶下小叶(RIPL),后扣带回皮质(PCC),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基于动态因果模型分析吸烟组及对照组默认网络有效连接(EC)的改变。并分析有差异的EC与尼古丁依赖量表评分(FTND)、吸烟指数及烟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LIPL至PCC、PCC至mPFC的EC减弱(EC分别为-0.091、-0.174,均贝叶斯后验概率>0.95),RIPL至PCC的EC增强(EC为0.136,贝叶斯后验概率>0.95)。此外,从LIPL到PCC的EC与吸烟指数呈负相关(r=-0.282,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EC与FTND评分及烟龄在组间比较时未发现存在相关性(r=-0.103、-0.089,均P>0.05)。结论长期吸烟者在IPL-PCC-mPFC神经回路中表现出异常的信息传递,并与吸烟指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成瘾 长期吸烟 默认网络 动态因果模型 有效连接 功能磁共振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度中心度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对基底节区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网络有效连接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美钟 王志敏 +1 位作者 邬裕樊 李忠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0-414,共5页
目的采用度中心度(DC)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早期基底节区缺血性卒中(EISB)患者脑功能网络有效连接变化,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27例EISB患者组及27例健康对照组(HC)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选取组间DC值有统... 目的采用度中心度(DC)和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研究早期基底节区缺血性卒中(EISB)患者脑功能网络有效连接变化,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27例EISB患者组及27例健康对照组(HC)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选取组间DC值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体素GCA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认知功能差异;提取GCA显著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分析其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EISB组MoCA评分低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P<0.05);与HC组比较,EISB组左侧颞下回及海马DC值增加(P<0.05,FDR校正),EISB组左侧颞下回到全脑连接效应减弱的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后回,EISB组全脑到左侧颞下回连接效应增强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后回,EISB组全脑到左侧颞下回连接效应减弱的脑区为左侧前扣带回;GCA显著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与MoCA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EISB患者在认知学习网络、记忆网络、感觉运动网络、额顶网络、默认模式网络等多个脑网络间出现有效功能连接异常改变,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早期即存在全脑多功能网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度中心度 格兰杰因果分析 有效连接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抑制健康人初级运动皮质后双侧中央前回精细分区的脑有效连接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颖 朱玉连 +7 位作者 胡瑞萍 汤昕未 杨青 曹悦 田闪 李策 吴军发 吴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抑制右侧初级运动皮质(M1)后双侧中央前回精细分区有效连接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1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于持续短阵脉冲刺激(cTBS)干预前、后分别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检查,参照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制订的脑...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抑制右侧初级运动皮质(M1)后双侧中央前回精细分区有效连接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1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于持续短阵脉冲刺激(cTBS)干预前、后分别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检查,参照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制订的脑图谱对受试者双侧中央前回进行精细分区,选用Granger因果分析观察受试者双侧中央前回有效连接变化情况。结果经cTBS抑制右侧M1区后受试者双侧中央前回各亚区有效连接呈显著变化,右上肢功能区对左上肢、左头面部功能区的有效连接减弱,左上肢功能区对右侧头面部及右上肢功能区的有效连接增强。结论经cTBS抑制右侧M1区后,受试者双侧M1区上肢功能区的有效连接变化反映了半球间交互抑制,同时M1躯干功能区也发生了与上肢功能区方向相反的有效连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中央前回 精细分区 有效连接
原文传递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网络连接显示方法
19
作者 李娟 邬霞 姚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9-642,F0002,共5页
探讨了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功能连接图和有效连接图的显示方法,并在Matlab环境下编写界面实现了该方法.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有效连接 Matlab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芯”需求,高纯石英材料如何满足?
20
作者 集成电路封装用低放射性球形氧化硅微粉主要性能指标 《中国粉体工业》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集成电路是指在微小的硅片或是其它半导体材料上,对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进行集成,然后借助于金属线路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电路的一种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性能,... 集成电路是指在微小的硅片或是其它半导体材料上,对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进行集成,然后借助于金属线路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电路的一种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性能,并成为新时代电子技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半导体材料 电子设备 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件 电子技术发展 有效连接 高纯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