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间尺度下气象旱涝强度评估指数
1
作者 张晓燕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0期101-101,共1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生活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对于气象旱涝强度的评估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于气象干旱指数的构建,可以将某一时间段内的旱涝强度的标准化阶段气象旱涝强度指数以及阶段性的气象旱涝时间分布状态的标准化阶段气...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生活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对于气象旱涝强度的评估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于气象干旱指数的构建,可以将某一时间段内的旱涝强度的标准化阶段气象旱涝强度指数以及阶段性的气象旱涝时间分布状态的标准化阶段气象旱涝空间的分布差异指数。通过对降水距离的各种指数进行对比分析,能够较好的研究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偶像旱涝强度的评估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尺度 气象旱涝强度 评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干旱预警标准研究Ⅰ:基于Boltzmann函数的区域旱涝指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威 杨杰 封国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2-442,共11页
基于区域内单站的逐日气象旱涝指数,通过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Boltzmann函数来求解某一区域在某一时间尺度下位于各个气象旱涝等级的逐日站数百分比累计概率分布,构建了可以反映区域气象旱涝强度的标准化区域气象旱涝强度指数(Regional me... 基于区域内单站的逐日气象旱涝指数,通过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Boltzmann函数来求解某一区域在某一时间尺度下位于各个气象旱涝等级的逐日站数百分比累计概率分布,构建了可以反映区域气象旱涝强度的标准化区域气象旱涝强度指数(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tensity Index,RDI)和反映区域气象旱涝空间分布状态的标准化区域气象旱涝空间分布差异指数(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variance Index,RDVI)。以构建河南省和江苏省月尺度的RDI和RDVI指数为例说明了区域气象旱涝指数的构建方法,并验证了两个指数的有效性。对于任一区域的不同空间尺度,两个指数可以从日尺度到年尺度乃至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进行计算。通过Boltzmann函数来构建RDI和RDVI指数的方法还具有很好的拓展应用性,其他气象干旱指数也可以采用本文方法来构建区域旱涝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象旱涝强度指数 区域气象空间分布差异指数 Boltzmann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嘉陵江流域旱涝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世杰 刘柯莹 孟长青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5期12-19,共8页
判断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强度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嘉陵江流域1958~2017年实测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结合旱(涝)频率、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评估指标分析了嘉陵江... 判断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强度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嘉陵江流域1958~2017年实测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结合旱(涝)频率、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评估指标分析了嘉陵江流域旱涝频率、范围、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近60 a来雨涝的频率高于干旱,其中夏旱、秋涝频率最高;全区旱涝相当,区域性旱多于涝,旱涝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时间尺度的不断增大,嘉陵江西北大范围的干旱增加趋势趋于显著,而东南部少量地区由干旱趋势转为雨涝趋势,总体来看,流域呈北旱南涝的趋势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旱涝评估、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强度 频率 趋势 SPEI指数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指数的黄土高原区域旱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常德 王磊 +3 位作者 李晓霞 李奇三 常臻 马真 《暴雨灾害》 2020年第5期524-531,共8页
利用1961—2018年黄土高原区域57个基准站逐月降水资料,引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及多个旱涝评估指标研究了黄土高原旱涝频率时间分布特征、旱涝趋势演变特征和旱涝范围、强度演变特征等,并得出了年和夏季旱涝频率、趋势的空间分布特... 利用1961—2018年黄土高原区域57个基准站逐月降水资料,引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及多个旱涝评估指标研究了黄土高原旱涝频率时间分布特征、旱涝趋势演变特征和旱涝范围、强度演变特征等,并得出了年和夏季旱涝频率、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地形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近58 a黄土高原旱的频率高于涝,各季中夏旱、夏涝频率最高,重度及以上旱以夏、春居多,重度及以上涝以春、秋居多;研究区各时间区间中季、月均以趋于干旱为主,近58 a总体趋于干旱;20世纪60到80年代旱涝交替出现,90年代干旱开始增多,干旱强度加剧,21世纪00年代开始干旱有所缓和,10年代由旱转涝;研究区域逐年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先趋于增大后减小,雨涝站次比和雨涝强度则先趋于减小后增大,90年代干旱最重,60年代雨涝最重;研究还得出了旱涝发生高频区及变化趋势显著区,夏季多起伏地形旱涝频率总体高于平缓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旱涝强度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旱涝灾害对农作物经济损失评估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干莲君 项瑛 田心如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江苏旱涝灾害常给农作物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本文从旱涝年灾情资 料找出各级灾害强度及相应的灾情指标值,根据各级灾害相应指标值和有关经济 指标,建立灾害影响农作物经济的评估模型。应用评估模型进行各级灾害农作物经 济损失的评估... 江苏旱涝灾害常给农作物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本文从旱涝年灾情资 料找出各级灾害强度及相应的灾情指标值,根据各级灾害相应指标值和有关经济 指标,建立灾害影响农作物经济的评估模型。应用评估模型进行各级灾害农作物经 济损失的评估,通过统计值和实际对照,证实评估模型的客观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农作物经济损失 旱涝强度 评估模型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湖流域旱涝交替事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威 胡铁松 +1 位作者 张兵堂 程晓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为描述旱涝交替事件的本质特征,以四湖流域监利站1957-2013年的日降雨资料为基础,从降雨距平序列里提取旱涝交替历时、旱涝交替强度、旱涝交替程度3个特征变量。通过二维和三维Copula函数构建特征变量的联合分布,并计算相应的概率和重... 为描述旱涝交替事件的本质特征,以四湖流域监利站1957-2013年的日降雨资料为基础,从降雨距平序列里提取旱涝交替历时、旱涝交替强度、旱涝交替程度3个特征变量。通过二维和三维Copula函数构建特征变量的联合分布,并计算相应的概率和重现期。结果表明:(1)四湖流域监利站旱涝交替事件主要集中在夏季,并呈现出历时变长,程度变大,分布越来越密集的态势。(2)四湖流域监利站旱涝交替事件多为历时小于39 d、程度小于74,或者程度小于72、峰值小于9,或者历时小于39 d、峰值小于10的旱涝交替事件。(3)基于Frank Copula函数得到三个旱涝交替特征变量的多变量组合重现期,可以为地区水利工程规划和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历时 交替强度 交替程度 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用降水逐日监测干旱的方法中引入蒸发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路遥 陆尔 赵玮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5-391,共7页
降水是旱涝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在加权平均降水量WAP方法中,当目前没有降水,且前期降水的影响衰减掉以后,WAP便接近于0了,然而此时土壤可能还是较湿润的;若在随后的日子里仍没有降水,WAP则继续保持接近于0的值,但土壤会变的越来越干。为... 降水是旱涝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在加权平均降水量WAP方法中,当目前没有降水,且前期降水的影响衰减掉以后,WAP便接近于0了,然而此时土壤可能还是较湿润的;若在随后的日子里仍没有降水,WAP则继续保持接近于0的值,但土壤会变的越来越干。为了区分出在WAP同样都为接近于0的状态下土壤湿度(反映在蒸发上)的差异,本文将WAP指数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在所建立的模型中,将蒸发量E显式地表达出来。也就是,涝(旱)状态的变化不仅受降水量P所强迫,而是受P-E所强迫。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是与WAP方法相仿的,这个显式地考虑了蒸发的新指数WAPE,其值有正有负,接近于正态分布,因而不需再作正态化处理。结果表明,WAPE指数对旱涝的逐日监测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日监测 WAP指数 旱涝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