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73
篇文章
<
1
2
…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日美情报合作的演进、动因及影响——以日美同盟强化为框架
1
作者
杨岳儒
张婷婷
王希龙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共8页
[研究目的]论述日美同盟与日美情报合作间的联系、考察日美情报合作的演进、分析当前日美强化情报合作的动因及影响,以期完善我国对日美同盟与情报合作的认识。[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以日美同盟强化为框架,将日美情报...
[研究目的]论述日美同盟与日美情报合作间的联系、考察日美情报合作的演进、分析当前日美强化情报合作的动因及影响,以期完善我国对日美同盟与情报合作的认识。[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以日美同盟强化为框架,将日美情报合作演进按时期划分为“强依赖”“弱依赖”“难独立”三个阶段,并着重对当前日美情报合作强化的动因及影响加以研判。[研究结果/结论]日美同盟强化为日美情报合作提供空间。在以日美对华战略协调且态度趋于一致的条件下,日本对美采取追随性合作政策。在未来,日美同盟借助先进技术为战略工具赋能,持续强化日美同盟,使大国战略竞争愈加隐蔽、复杂、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合作
日美
同盟
“不对等”
情报依赖
“难独立”
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粹德国干预1941年日美谈判始末
2
作者
李朋
罗一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1941年5月,在得知日美谈判一事后,为阻止日美妥协,避免德国单独对抗美国的局面,希特勒授意里宾特洛甫干涉日美谈判,以确保日本继续与德国站在同一阵线。因此,德国选择其盟友日本为干涉对象,企图通过日本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来破坏日美...
1941年5月,在得知日美谈判一事后,为阻止日美妥协,避免德国单独对抗美国的局面,希特勒授意里宾特洛甫干涉日美谈判,以确保日本继续与德国站在同一阵线。因此,德国选择其盟友日本为干涉对象,企图通过日本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来破坏日美谈判。德国的这一尝试最终失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纳粹德国过高估计了自身对于日本的影响力,德国缺乏向日本施压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因德日两国在各自对美国的战略上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谈判
《德意
日
三国同盟条约》
里宾特洛甫
松冈洋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美安保体系的历史演进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永明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52-69,I0003,共19页
回顾日美同盟60年的历程,日美两国深化和完善日美安保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两国军事部门合作的地域范围,以及拓展有事合作支援的功能和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有力保障。在日美安保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日本的地位一直在“美主日从...
回顾日美同盟60年的历程,日美两国深化和完善日美安保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两国军事部门合作的地域范围,以及拓展有事合作支援的功能和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有力保障。在日美安保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日本的地位一直在“美主日从”和“日本自主”之间不断地徘徊和更替,但最终无法实现日本在日美关系中完全自主独立的目标。在日美同盟中,日本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包括日本安保法制的适用受到多方制约。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借倚重美国、鼓吹“中国威胁”等方式,以充实安保体系、发展自身防卫力量的效果已经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安保体系
日美
安全条约
日美
地位协定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日美
安保政策
日
本安保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美防卫合作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4
作者
高子川
段廷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合作体制
亚太地区
新变化
日
本自卫队
日美
同盟
日美
两国
冷战后
政治大国
冷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今后若干年日美关系展望
5
作者
王持明
《和平与发展》
1991年第1期29-35,共7页
80年代末,苏联、东欧局势的剧烈变化,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尽管这场'政治地震'的中心在欧洲,但它不可避免地波及亚太地区,也给日美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么苏联、东欧局势的变化,到底会给日美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日本...
80年代末,苏联、东欧局势的剧烈变化,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尽管这场'政治地震'的中心在欧洲,但它不可避免地波及亚太地区,也给日美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么苏联、东欧局势的变化,到底会给日美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日本和美国又如何对待日美关系中的这种新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关系
国际新秩序
日美
安全条约
日美
同盟
布什政府
三角关系
伙伴关系
民族主义情绪
争夺世界霸权
战略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5年以来日美同盟的台海遏制战略
6
作者
张杨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73-92,共20页
2015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发布以来,日美同盟实施台海战略的顶层逻辑逐渐从“威慑”转向“遏制”。台海遏制战略以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领域手段,达到利用台湾问题阻止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体...
2015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发布以来,日美同盟实施台海战略的顶层逻辑逐渐从“威慑”转向“遏制”。台海遏制战略以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领域手段,达到利用台湾问题阻止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体现为多维性、极限性、集团性三大特征。然而,在当前大国融合性博弈逻辑下,这一战略不可避免地面临内部差异、谋势不足、合力受限等逻辑困境。该战略产生了阻碍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加剧战争风险以及破坏涉台国际环境等多重影响。为此,中国应当立足于百年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之大势,综合施策、全面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同盟
遏制战略
台海战略
台湾问题
融合性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美半导体摩擦与中美半导体摩擦对比和启示
7
作者
彭于欣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半导体产业一直成为两国矛盾的核心焦点。文章通过对比20世纪70-90年代日美半导体摩擦的经验,发现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冲击有着共同的根本原因:维护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并对...
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半导体产业一直成为两国矛盾的核心焦点。文章通过对比20世纪70-90年代日美半导体摩擦的经验,发现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冲击有着共同的根本原因:维护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并对华囿于更为复杂的涉及国际社会阵营、意识形态及军事实力等因素的考虑。并且从日本的历史经验中,获得了关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启示:政府有必要引领推动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国际层面上应反对美国与其他国家合谋对华实施的“脱钩”行动,坚决阻止这种排斥态势的形成;最后,需要完善本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程度。通过这些举措,中国半导体产业方能迈向更加独立、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半导体摩擦
中
美
半导体摩擦
贸易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0年代日美关系展望
8
作者
贾明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3期3-4,1,共3页
今年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50周年。然而50年来,日美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如整个世界局势一样,日美之间在冷战中形成的处理双边关系的“游戏规则”已经行不通,而新的“规则”还在摸索之中。就当前的日英关系而言,存在着相互矛盾...
今年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50周年。然而50年来,日美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如整个世界局势一样,日美之间在冷战中形成的处理双边关系的“游戏规则”已经行不通,而新的“规则”还在摸索之中。就当前的日英关系而言,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展望90年代,日英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因素都在增长,但就其发展趋势而富,合作的一面要大于竞争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关系
日美
安全条约
日
本政界
日美
同盟
战略利益
世界局势
美
安
驻
日美
军
亚太经济
美
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美贸易摩擦中三大谈判机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9
作者
贺平
周英华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2,共9页
"市场导向的个别领域谈判"、"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日美经济框架对话"是战后日美双方缓解贸易摩擦的三大谈判机制。对三大谈判机制及其各自内部子议题的对比研究发现,贸易谈判中外压强度和谈判有效性...
"市场导向的个别领域谈判"、"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日美经济框架对话"是战后日美双方缓解贸易摩擦的三大谈判机制。对三大谈判机制及其各自内部子议题的对比研究发现,贸易谈判中外压强度和谈判有效性之间并不存在对称关系。在这些谈判机制中,美国对日外压与日本国内的内压之间形成了动态的双层博弈。内压的结构与价值诉求、利益指向是分析贸易谈判的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导向的个别领域谈判
日美
结构性障碍协议
日美
经济框架对话
贸易谈判机制
外压
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剖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徐万胜
栗硕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15年第4期12-23,120-130,共23页
在美国深入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力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立法进程、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等背景下,日美两国于2013年10月正式开始了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工作。经过"日美防卫合作小委员&quo...
在美国深入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力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立法进程、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等背景下,日美两国于2013年10月正式开始了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工作。经过"日美防卫合作小委员"(SDC)的具体运作、日美首脑及防务与外交高官的宏观推进后,"新指针"于2015年4月27日正式出台。与1997年版指针相比,新指针取消了"日本周边"这一地理限制,突出了日美防卫合作的"全球性质";打破了原有的"三种事态"划分方法,强调了日美防卫合作的"无缝"体制;还增加了太空与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合作内容。新指针的出台必将促进日美防卫合作的一体化进程,推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相关立法工作,并增强对中国的遏制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指针
日美
防卫合作
集体自卫权
日美
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下日美同盟的质变
被引量:
5
11
作者
朱海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9,77,共6页
据日美双方2015年4月公布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美同盟将发生质变:由防御/威慑性同盟转变为威慑/进攻性同盟,由"区域性同盟"转变为"全球性同盟",由日美双边同盟转变为"日十美+X"同盟。日美同盟的质...
据日美双方2015年4月公布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美同盟将发生质变:由防御/威慑性同盟转变为威慑/进攻性同盟,由"区域性同盟"转变为"全球性同盟",由日美双边同盟转变为"日十美+X"同盟。日美同盟的质变是在国际格局调整背景下,日美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美国试图通过推动同盟质变来护持霸权,更有效地应对中国崛起。日本期待通过同盟关系的调整,倒逼日本国内摆脱"战后体制"的政治和立法进程,"建设强大的日本",最终达成摆脱"战后体制"的战略目标。日美同盟的质变将给全球格局的调整、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日美同盟本身、日美两国及中国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日美
同盟
重返亚太
摆脱“战后体制”
中
日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结束对日美科技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4
12
作者
冯昭奎
《和平与发展》
1994年第2期5-8,共4页
关键词
日美
安保体制
美
国全球战略
美
国对外政策
冷战时代
民用技术
克林顿政府
军民两用技术
朝鲜核问题
军事技术
日美
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
11
13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6,12,共6页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杨伯江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至18日访问日本并与桥本龙太郎首相举行会谈。与冷战后的历次日美首脑会谈不同,安全问题成为此次日美东京峰会的核心议题,双方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该...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杨伯江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至18日访问日本并与桥本龙太郎首相举行会谈。与冷战后的历次日美首脑会谈不同,安全问题成为此次日美东京峰会的核心议题,双方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该文件标志着日美以安全条约为基础的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保障
联合宣言
日
本
日美
同盟
集体自卫权
日美
关系
亚太地区
安全合作
冷战后
日美
安全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日本在日美防卫合作体制中的地位和变化
被引量:
2
14
作者
许刚雁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28-34,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在亚洲找到新的立足之处,开始扶植日本,与日本签订安保条约,建立起具有同盟性质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虽说这一体制是冷战时期代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物,但它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日美防卫合作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在亚洲找到新的立足之处,开始扶植日本,与日本签订安保条约,建立起具有同盟性质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虽说这一体制是冷战时期代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物,但它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至今,日美对防卫合作指针进行了三次实质性的修改,日本实现了从70年代的"本土防卫"到90年代的应对"周边事态",再到今天两国建立全球性"军事同盟"的"三级跳"。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从一个受控制的战败国,变成了美国"无缝"合作的伙伴,并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与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发展,谋求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看到日本在这一体制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特别是2015年版"新指针"的出台,必将推动日本突破战后体制束缚,实现政治军事大国进程。这是重新定义日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同盟
《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地位变化
政治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日美同盟的转变:从“冷战后”到“9·11后”
被引量:
1
15
作者
徐万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1,共5页
“9.11”事件以来,日美同盟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冷战后”向“9.11后”转变。本文在概述日美同盟阶段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9.11后”日美同盟的基本特征,并从中日美三边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日美同盟转变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
“9.11”事件以来,日美同盟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冷战后”向“9.11后”转变。本文在概述日美同盟阶段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9.11后”日美同盟的基本特征,并从中日美三边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日美同盟转变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事件
日美
同盟
中
日美
关系
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
被引量:
6
16
作者
刘江永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13,46-47,共8页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刘江永1997年9月23日,日美两国最终完成了1978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发表了一项“新指针”。这将对下世纪日美关系的性质及日本的防卫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在日本国内外引起普遍...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刘江永1997年9月23日,日美两国最终完成了1978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发表了一项“新指针”。这将对下世纪日美关系的性质及日本的防卫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在日本国内外引起普遍忧虑。一、“新指针”使日美同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指针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周边事态
日
本宪法
安全条约
日美
同盟
中
美
三个联合公报
联合国宪章
日美
两国
集体自卫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
2
17
作者
刘爱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53-57,共5页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冷战的产物,是日美结成战略同盟关系的重要依据。日美安保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到90年代中期再度确认的历程,说明日美关系的核心是战略国盟关系。今天日美继续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图谋...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冷战的产物,是日美结成战略同盟关系的重要依据。日美安保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到90年代中期再度确认的历程,说明日美关系的核心是战略国盟关系。今天日美继续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图谋控制亚太事务。从日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看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安全保障体制
日美
关系
战略同盟
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美安保体制中的冲绳问题
被引量:
2
18
作者
龚娜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第2期68-71,共4页
冲绳的驻日美军基地是维持日美安保体制的核心内容,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围绕是否将冲绳归还日本的问题发生分歧,最终主张归还的一方占据上风,其战略意图体现为,力求以归还冲绳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作为美国亚洲战略依托的日美安...
冲绳的驻日美军基地是维持日美安保体制的核心内容,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围绕是否将冲绳归还日本的问题发生分歧,最终主张归还的一方占据上风,其战略意图体现为,力求以归还冲绳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作为美国亚洲战略依托的日美安保体的有效性制,由此迫使日本在亚太地区承担更多的军事防卫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
安保体制
冲绳问题
“事前协商”
日美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美三国体系框架下的日本新政权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陈友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日本新政府内外政策的核心已初露端倪。稳定并振兴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重组日本经济结构、恢复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的信心是新政府对内的重要任务。外交方面,如何处理好与中美这两个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大国间的关系是对新...
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日本新政府内外政策的核心已初露端倪。稳定并振兴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重组日本经济结构、恢复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的信心是新政府对内的重要任务。外交方面,如何处理好与中美这两个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大国间的关系是对新政府外交能力的考验。日美间就日本在印度洋对美供油问题上的若即若离显示了日本既想改变传统的美日同盟关系中"大带小,小服大"的不平等局面,又难以真正脱离美国实现自身目的的尴尬局面;对华关系方面,鸠山政府大力推广的"低碳革命"理念不仅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重组的需要,更有借此争取在中日关系上更有利地位的政治动机。而在与中国保持更为紧密经贸关系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领土等一系列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鸠山政府同样需要做好功课。无论鸠山政府对美和对华政策有何新意,都体现了一直以来日本追求其"普通国家"地位和政治大国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日美
经济振兴
日美
同盟
碳排放标准
三角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健
《日本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39-46,共8页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在1951年9月8日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的同时,日美之间还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以下简称“安保条约”)o前者在国际法上使日本获得独立,后者则使日本...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在1951年9月8日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的同时,日美之间还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以下简称“安保条约”)o前者在国际法上使日本获得独立,后者则使日本处于依附于美国的地位。]960年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保条约
日美
关系
岸信介
日
本经济
安全保障
联合国宪章
吉田茂
日美
两国
杜勒斯
防卫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美情报合作的演进、动因及影响——以日美同盟强化为框架
1
作者
杨岳儒
张婷婷
王希龙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出处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共8页
基金
202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大国博弈背景下的东北亚地缘安全与区域合作及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研究”(编号:JYTQN2023145)研究成果。
文摘
[研究目的]论述日美同盟与日美情报合作间的联系、考察日美情报合作的演进、分析当前日美强化情报合作的动因及影响,以期完善我国对日美同盟与情报合作的认识。[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以日美同盟强化为框架,将日美情报合作演进按时期划分为“强依赖”“弱依赖”“难独立”三个阶段,并着重对当前日美情报合作强化的动因及影响加以研判。[研究结果/结论]日美同盟强化为日美情报合作提供空间。在以日美对华战略协调且态度趋于一致的条件下,日本对美采取追随性合作政策。在未来,日美同盟借助先进技术为战略工具赋能,持续强化日美同盟,使大国战略竞争愈加隐蔽、复杂、激烈。
关键词
情报合作
日美
同盟
“不对等”
情报依赖
“难独立”
先进技术
Keywords
intelligence cooperation
Japan-U.S.alliance
“asymmetry”
intelligence dependence
“difficult independence”
advanced technology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粹德国干预1941年日美谈判始末
2
作者
李朋
罗一焜
机构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在东北亚的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研究”(17BSS04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41年5月,在得知日美谈判一事后,为阻止日美妥协,避免德国单独对抗美国的局面,希特勒授意里宾特洛甫干涉日美谈判,以确保日本继续与德国站在同一阵线。因此,德国选择其盟友日本为干涉对象,企图通过日本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来破坏日美谈判。德国的这一尝试最终失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纳粹德国过高估计了自身对于日本的影响力,德国缺乏向日本施压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因德日两国在各自对美国的战略上存在重大分歧。
关键词
日美
谈判
《德意
日
三国同盟条约》
里宾特洛甫
松冈洋右
分类号
K516.4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美安保体系的历史演进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3
3
作者
金永明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52-69,I0003,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维护钓鱼岛主权研究”(编号:18VFH010)。
文摘
回顾日美同盟60年的历程,日美两国深化和完善日美安保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两国军事部门合作的地域范围,以及拓展有事合作支援的功能和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有力保障。在日美安保体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日本的地位一直在“美主日从”和“日本自主”之间不断地徘徊和更替,但最终无法实现日本在日美关系中完全自主独立的目标。在日美同盟中,日本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包括日本安保法制的适用受到多方制约。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借倚重美国、鼓吹“中国威胁”等方式,以充实安保体系、发展自身防卫力量的效果已经显现。
关键词
日美
安保体系
日美
安全条约
日美
地位协定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日美
安保政策
日
本安保法制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美防卫合作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4
作者
高子川
段廷志
机构
南京海军指挥学院第二政治教研室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合作体制
亚太地区
新变化
日
本自卫队
日美
同盟
日美
两国
冷战后
政治大国
冷战时期
分类号
E712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今后若干年日美关系展望
5
作者
王持明
机构
国防大学
出处
《和平与发展》
1991年第1期29-35,共7页
文摘
80年代末,苏联、东欧局势的剧烈变化,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尽管这场'政治地震'的中心在欧洲,但它不可避免地波及亚太地区,也给日美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么苏联、东欧局势的变化,到底会给日美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日本和美国又如何对待日美关系中的这种新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
关键词
日美
关系
国际新秩序
日美
安全条约
日美
同盟
布什政府
三角关系
伙伴关系
民族主义情绪
争夺世界霸权
战略利益
分类号
D8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5年以来日美同盟的台海遏制战略
6
作者
张杨
机构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出处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73-92,共20页
文摘
2015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发布以来,日美同盟实施台海战略的顶层逻辑逐渐从“威慑”转向“遏制”。台海遏制战略以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领域手段,达到利用台湾问题阻止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体现为多维性、极限性、集团性三大特征。然而,在当前大国融合性博弈逻辑下,这一战略不可避免地面临内部差异、谋势不足、合力受限等逻辑困境。该战略产生了阻碍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加剧战争风险以及破坏涉台国际环境等多重影响。为此,中国应当立足于百年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之大势,综合施策、全面应对。
关键词
日美
同盟
遏制战略
台海战略
台湾问题
融合性博弈
Keywords
Japan-U.S.Alliance
Containment Strategy
The Strategy of Chinese Taiwan Strait
Taiwan Question
Integrativeness Game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美半导体摩擦与中美半导体摩擦对比和启示
7
作者
彭于欣
机构
立命馆大学
出处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文摘
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半导体产业一直成为两国矛盾的核心焦点。文章通过对比20世纪70-90年代日美半导体摩擦的经验,发现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冲击有着共同的根本原因:维护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并对华囿于更为复杂的涉及国际社会阵营、意识形态及军事实力等因素的考虑。并且从日本的历史经验中,获得了关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启示:政府有必要引领推动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国际层面上应反对美国与其他国家合谋对华实施的“脱钩”行动,坚决阻止这种排斥态势的形成;最后,需要完善本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程度。通过这些举措,中国半导体产业方能迈向更加独立、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日美
半导体摩擦
中
美
半导体摩擦
贸易摩擦
Keywords
Japan-US Semiconductor frictions
China-US semiconductor frictions
trade frictions
分类号
F416.6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0年代日美关系展望
8
作者
贾明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3期3-4,1,共3页
文摘
今年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50周年。然而50年来,日美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如整个世界局势一样,日美之间在冷战中形成的处理双边关系的“游戏规则”已经行不通,而新的“规则”还在摸索之中。就当前的日英关系而言,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展望90年代,日英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因素都在增长,但就其发展趋势而富,合作的一面要大于竞争的一面。
关键词
日美
关系
日美
安全条约
日
本政界
日美
同盟
战略利益
世界局势
美
安
驻
日美
军
亚太经济
美
都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美贸易摩擦中三大谈判机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9
作者
贺平
周英华
机构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出处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2,共9页
基金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贸摩擦与大国关系--日美与中美经贸摩擦的对比研究"(06JAGJW003)
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理论与中国的东亚合作战略"(08BG5019)
2009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度资助项目
文摘
"市场导向的个别领域谈判"、"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日美经济框架对话"是战后日美双方缓解贸易摩擦的三大谈判机制。对三大谈判机制及其各自内部子议题的对比研究发现,贸易谈判中外压强度和谈判有效性之间并不存在对称关系。在这些谈判机制中,美国对日外压与日本国内的内压之间形成了动态的双层博弈。内压的结构与价值诉求、利益指向是分析贸易谈判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市场导向的个别领域谈判
日美
结构性障碍协议
日美
经济框架对话
贸易谈判机制
外压
内压
Keywords
MOSS talks
Structural Impediments Initiative
Japan -U.S. Framework Talks
trade negotiation mechanism
gaiatsu
naiatsu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剖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徐万胜
栗硕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出处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15年第4期12-23,120-130,共23页
文摘
在美国深入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力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立法进程、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等背景下,日美两国于2013年10月正式开始了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工作。经过"日美防卫合作小委员"(SDC)的具体运作、日美首脑及防务与外交高官的宏观推进后,"新指针"于2015年4月27日正式出台。与1997年版指针相比,新指针取消了"日本周边"这一地理限制,突出了日美防卫合作的"全球性质";打破了原有的"三种事态"划分方法,强调了日美防卫合作的"无缝"体制;还增加了太空与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合作内容。新指针的出台必将促进日美防卫合作的一体化进程,推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相关立法工作,并增强对中国的遏制态势。
关键词
新指针
日美
防卫合作
集体自卫权
日美
同盟
分类号
D8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下日美同盟的质变
被引量:
5
11
作者
朱海燕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9,7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日本安倍政府摆脱‘战后体制'战略与中国的对策研究"(15BGJ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据日美双方2015年4月公布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美同盟将发生质变:由防御/威慑性同盟转变为威慑/进攻性同盟,由"区域性同盟"转变为"全球性同盟",由日美双边同盟转变为"日十美+X"同盟。日美同盟的质变是在国际格局调整背景下,日美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美国试图通过推动同盟质变来护持霸权,更有效地应对中国崛起。日本期待通过同盟关系的调整,倒逼日本国内摆脱"战后体制"的政治和立法进程,"建设强大的日本",最终达成摆脱"战后体制"的战略目标。日美同盟的质变将给全球格局的调整、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日美同盟本身、日美两国及中国带来重大影响。
关键词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日美
同盟
重返亚太
摆脱“战后体制”
中
日
关系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结束对日美科技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4
12
作者
冯昭奎
机构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和平与发展》
1994年第2期5-8,共4页
关键词
日美
安保体制
美
国全球战略
美
国对外政策
冷战时代
民用技术
克林顿政府
军民两用技术
朝鲜核问题
军事技术
日美
同盟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
11
13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6,12,共6页
文摘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杨伯江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至18日访问日本并与桥本龙太郎首相举行会谈。与冷战后的历次日美首脑会谈不同,安全问题成为此次日美东京峰会的核心议题,双方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该文件标志着日美以安全条约为基础的双...
关键词
安全保障
联合宣言
日
本
日美
同盟
集体自卫权
日美
关系
亚太地区
安全合作
冷战后
日美
安全同盟
分类号
D871.26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日本在日美防卫合作体制中的地位和变化
被引量:
2
14
作者
许刚雁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28-34,共7页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在亚洲找到新的立足之处,开始扶植日本,与日本签订安保条约,建立起具有同盟性质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虽说这一体制是冷战时期代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物,但它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至今,日美对防卫合作指针进行了三次实质性的修改,日本实现了从70年代的"本土防卫"到90年代的应对"周边事态",再到今天两国建立全球性"军事同盟"的"三级跳"。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从一个受控制的战败国,变成了美国"无缝"合作的伙伴,并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与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发展,谋求亚太地区的主导权。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看到日本在这一体制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特别是2015年版"新指针"的出台,必将推动日本突破战后体制束缚,实现政治军事大国进程。这是重新定义日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日美
同盟
《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地位变化
政治大国
分类号
D8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日美同盟的转变:从“冷战后”到“9·11后”
被引量:
1
15
作者
徐万胜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1,共5页
文摘
“9.11”事件以来,日美同盟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冷战后”向“9.11后”转变。本文在概述日美同盟阶段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9.11后”日美同盟的基本特征,并从中日美三边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日美同盟转变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9·11”事件
日美
同盟
中
日美
关系
安全保障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
被引量:
6
16
作者
刘江永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13,46-47,共8页
文摘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刘江永1997年9月23日,日美两国最终完成了1978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发表了一项“新指针”。这将对下世纪日美关系的性质及日本的防卫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在日本国内外引起普遍忧虑。一、“新指针”使日美同盟发生...
关键词
新指针
日美
防卫合作指针
周边事态
日
本宪法
安全条约
日美
同盟
中
美
三个联合公报
联合国宪章
日美
两国
集体自卫权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
2
17
作者
刘爱华
机构
内蒙古大学马列教研部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53-57,共5页
文摘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冷战的产物,是日美结成战略同盟关系的重要依据。日美安保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确立,60年代调整,到90年代中期再度确认的历程,说明日美关系的核心是战略国盟关系。今天日美继续在亚太地区谋求主导权,图谋控制亚太事务。从日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可以看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
关键词
日美
安全保障体制
日美
关系
战略同盟
实力
Keywords
Japanese-US.Safety Guarantee System Japanese-U.S. rel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strength
分类号
D831.3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美安保体制中的冲绳问题
被引量:
2
18
作者
龚娜
机构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出处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第2期68-71,共4页
文摘
冲绳的驻日美军基地是维持日美安保体制的核心内容,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围绕是否将冲绳归还日本的问题发生分歧,最终主张归还的一方占据上风,其战略意图体现为,力求以归还冲绳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作为美国亚洲战略依托的日美安保体的有效性制,由此迫使日本在亚太地区承担更多的军事防卫责任。
关键词
日美
安保体制
冲绳问题
“事前协商”
日美
关系
Keywords
Japanese-American security system
Okinawa issue
prior consultation
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
分类号
E16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美三国体系框架下的日本新政权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陈友骏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比较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
出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文摘
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日本新政府内外政策的核心已初露端倪。稳定并振兴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重组日本经济结构、恢复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的信心是新政府对内的重要任务。外交方面,如何处理好与中美这两个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大国间的关系是对新政府外交能力的考验。日美间就日本在印度洋对美供油问题上的若即若离显示了日本既想改变传统的美日同盟关系中"大带小,小服大"的不平等局面,又难以真正脱离美国实现自身目的的尴尬局面;对华关系方面,鸠山政府大力推广的"低碳革命"理念不仅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重组的需要,更有借此争取在中日关系上更有利地位的政治动机。而在与中国保持更为紧密经贸关系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领土等一系列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鸠山政府同样需要做好功课。无论鸠山政府对美和对华政策有何新意,都体现了一直以来日本追求其"普通国家"地位和政治大国的诉求。
关键词
中
日美
经济振兴
日美
同盟
碳排放标准
三角格局
Keywords
China
Japan and the U.S
economic promotion
Japan and the U.S Alliance
carbon discharge standard
triangle pattern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健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出处
《日本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39-46,共8页
文摘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在1951年9月8日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的同时,日美之间还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以下简称“安保条约”)o前者在国际法上使日本获得独立,后者则使日本处于依附于美国的地位。]960年日...
关键词
安保条约
日美
关系
岸信介
日
本经济
安全保障
联合国宪章
吉田茂
日美
两国
杜勒斯
防卫力量
分类号
D8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日美情报合作的演进、动因及影响——以日美同盟强化为框架
杨岳儒
张婷婷
王希龙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粹德国干预1941年日美谈判始末
李朋
罗一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美安保体系的历史演进与面临的挑战
金永明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日美防卫合作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高子川
段廷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今后若干年日美关系展望
王持明
《和平与发展》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2015年以来日美同盟的台海遏制战略
张杨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日美半导体摩擦与中美半导体摩擦对比和启示
彭于欣
《未来与发展》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90年代日美关系展望
贾明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日美贸易摩擦中三大谈判机制的对比研究
贺平
周英华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剖析
徐万胜
栗硕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下日美同盟的质变
朱海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冷战结束对日美科技关系的影响
冯昭奎
《和平与发展》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试析日本在日美防卫合作体制中的地位和变化
许刚雁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日美同盟的转变:从“冷战后”到“9·11后”
徐万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
刘江永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刘爱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日美安保体制中的冲绳问题
龚娜
《外国问题研究》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日美三国体系框架下的日本新政权
陈友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
张健
《日本研究》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5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