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无载体自组装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爱琳 关枫 +2 位作者 李伟男 韩凤娟 王艳宏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小檗碱(berberine, BBR)作为药用价值显著的中药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受限于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常采用化学改性或纳米载体递送的方法进行改善。然而,纳米载体递送虽有优势,却也伴随着药物过早泄漏、载药量受... 小檗碱(berberine, BBR)作为药用价值显著的中药活性成分,临床应用受限于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常采用化学改性或纳米载体递送的方法进行改善。然而,纳米载体递送虽有优势,却也伴随着药物过早泄漏、载药量受限及潜在毒性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载体纳米药物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简便的递送策略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传统纳米载体的潜在风险,更以出色的高载药能力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弥补了纳米载体递送的不足。BBR作为具备强大自组装能力和卓越药理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其无载体自组装纳米药物的研发备受瞩目。本文旨在总结BBR无载体自组装纳米药物的组合策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期望进一步推动中药现代化和新药开发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中药活性成分 自组装 无载体 纳米药物 应用
原文传递
siRNA无载体递送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珂瑶 罗应楠 +2 位作者 胡一雪 王东纳 张列峰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作为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基因沉默的重要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siRNA的有效递送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siRNA递送系统通常依赖于载体工具的辅助,但载体存在潜在的降解性...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作为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基因沉默的重要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siRNA的有效递送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siRNA递送系统通常依赖于载体工具的辅助,但载体存在潜在的降解性、长期毒性和免疫反应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无载体递送siRNA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综述旨在回顾siRNA无载体递送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递送策略以及递送优势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无载体递送 RNA干扰 修饰策略 siRNA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镥-177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波 胡映江 +4 位作者 吴建荣 王磊 陈云明 张劲松 罗宁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诊疗的物质基础。利用核医学技术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镥-177(^(177)Lu)具有优异的核物理和化学性质,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已将其广泛应用于靶向核素治... 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诊疗的物质基础。利用核医学技术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镥-177(^(177)Lu)具有优异的核物理和化学性质,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已将其广泛应用于靶向核素治疗研究及临床应用,其标记物对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等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展示出良好效果。^(177)Lu已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和市场活力的靶向放射性诊疗一体化核素之一,预计未来全球对^(177)Lu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本研究综述了^(177)Lu的制备原理、国内外分离工艺研究现状、未来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辐照 载体^(177)Lu 无载体^(177)Lu 放化分离 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无载体镥[^(177)Lu]的制备及标记DOTA⁃TOC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探讨
4
作者 姚晓晨 张朋俊 +4 位作者 陈正国 杨宇川 田瑞 俞飞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177)Lu⁃DO⁃TA⁃TOC初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多级连续分离纯化制备国产无载体镥[^(177)Lu],全自动化模块标记合成^(177)Lu⁃DOTA⁃TOC,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4例仅接受了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患者资料。结果:国产无载体镥[^(177)Lu]质控良好,铜<0.01,锌<0.01,铁<0.01,铅<0.15,镱未检出,放化纯>99%,细菌内毒素<2 EU/mL。国产^(177)Lu⁃DOTA⁃TOC自动化标记产率为(98.85±0.97)%,产品比活度为(80.96±7.47)GBq/μmol,无菌和内毒素检测均符合规定标准,标记产物中乙醇含量为0,放化纯大于99%。仅接受国产^(177)Lu⁃DOTA⁃TOC治疗的4例患者中,1例仅1次治疗后原发灶及转移灶几乎完全消失,1例治疗后1个月出现3级骨髓毒性,治疗后3个月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肾毒性。结论: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质控合格,产率高,安全、耐受性好,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NEN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无载体镥[^(177)Lu]的国产化和批量化生产将推动我国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镥[^(177)Lu]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复合酶固定化技术提取革胡子鲶下脚料中的磷脂酰胆碱
5
作者 刘雪凌 陈旭华 林贝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鱼类废弃物中含大量的磷脂酰胆碱,为提高磷脂酰胆碱的回收提取率,本研究设计构建了无载体复合酶固定化技术对革胡子鲶鱼内脏中磷脂酰胆碱的提取。该提取体系包含复合酶和戊二醛,研究对戊二醛的浓度、交联pH、交联温度、该固定化复合酶... 鱼类废弃物中含大量的磷脂酰胆碱,为提高磷脂酰胆碱的回收提取率,本研究设计构建了无载体复合酶固定化技术对革胡子鲶鱼内脏中磷脂酰胆碱的提取。该提取体系包含复合酶和戊二醛,研究对戊二醛的浓度、交联pH、交联温度、该固定化复合酶的重复利用次数、该固定化酶的保存时间进行的探索研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取体系最佳交联浓度为5%、最佳交联温度为30℃、最佳交联pH为6.5;该固定化酶基本可以重复使用3~4次,保存25天以后提取率就比较低了。另外,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酶固定化的最佳组合工艺条件,即交联浓度为7%、交联温度为35℃、交联pH为7.5时的提取率最高。该工艺可为鱼类废弃物提取磷脂酰胆碱积累新技术的经验,为其实现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胆碱 鱼下脚料 无载体酶固定化技术 复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编码伪装的鲁棒无载体图像隐写方法
6
作者 苑紫烨 邱宝林 +3 位作者 叶妤 温文媖 化定丽 张玉书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85,共17页
传统的图像隐写方法容易受到隐写分析的攻击,无载体图像隐写方法可以从本质上抵抗隐写分析的攻击。然而,现有的无载体图像隐写算法存在鲁棒性低、提取精度有限和不可感知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面向编码伪装的鲁棒无载体图像隐写方法... 传统的图像隐写方法容易受到隐写分析的攻击,无载体图像隐写方法可以从本质上抵抗隐写分析的攻击。然而,现有的无载体图像隐写算法存在鲁棒性低、提取精度有限和不可感知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面向编码伪装的鲁棒无载体图像隐写方法。该方案将基于深度的合成隐写方法与传统的聚类相结合,通过感知哈希对编码网络生成的合成图像与相似图像进行匹配,将传输的图像由合成图像替换成真实自然图像以此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利用聚类算法找到与相似图像对应的伪装图像进行传输。以卷积神经网络特征为基准进行聚类,提高了抗几何攻击的能力。实验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在隐藏容量、提取精度方面都有较优的表现,且解决了生成式隐写方案存在的图像质量低和鲁棒性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图像隐写 卷积神经网络聚类 感知哈希 生成网络 伪装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主干序列的bar和cecropin B基因表达框共转化水稻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艳 于彦春 +2 位作者 钱前 颜美仙 黄大年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基因枪等直接转化法可将去除质粒载体主干序列的外源基因表达框导入植物基因组 ,消除质粒主干序列对植物基因组的影响 ,同时由于转基因分子较小 ,比较容易实现多个基因的共转化 ,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了基因枪介... 基因枪等直接转化法可将去除质粒载体主干序列的外源基因表达框导入植物基因组 ,消除质粒主干序列对植物基因组的影响 ,同时由于转基因分子较小 ,比较容易实现多个基因的共转化 ,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了基因枪介导外源基因表达框 (包括启动子、基因开放阅读框和终止子 )转化水稻的影响因素和转基因的整合模式 ,结果表明 :(1)基因枪介导外源基因表达框转化水稻的频率约在 0 1%~ 0 5 %之间 ,非选择标记基因与选择标记基因的共转化频率约为 5 0 %~ 6 0 % ,增加基因表达框DNA浓度可提高转化率。相同基因构建物对不同品种水稻的转化率不同 ,基因构建物的侧边序列对基因枪转化的品种差异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2 )非选择标记基因cecropinB表达框在水稻基因组内整合模式简单 ,仅有 1~ 3个拷贝 ;筛选标记基因bar表达框却比完整质粒转化后的整合模式复杂得多 ,插入拷贝数在 4~ 14个之间。线形基因表达框的游离DNA末端和Ca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主干序列 BAR CECROPIN B基因 表达框 共转化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Bag-of-Words模型的无载体信息隐藏 被引量:47
8
作者 周志立 曹燚 孙星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7-536,共10页
介绍一种基于bag-of-words(BOW)模型的无载体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使用BOW模型提取图像的视觉关键词(visual words,VW)以表达待隐藏的文本信息,从而实现文本信息在图像中的隐藏.首先使用BOW模型提取图像集中每幅图像的VW,构建文本信息的... 介绍一种基于bag-of-words(BOW)模型的无载体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使用BOW模型提取图像的视觉关键词(visual words,VW)以表达待隐藏的文本信息,从而实现文本信息在图像中的隐藏.首先使用BOW模型提取图像集中每幅图像的VW,构建文本信息的关键词和VW的映射关系库;然后把每幅图像分为若干子图像,统计每一幅子图像的VW频数直方图,选择频数最高的VW表示该子图像;最后根据构建的文本关键词和子图像VW的映射关系库,搜索出与待隐藏文本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子图像序列,将含有这些子图像的图像作为含密图像进行传递.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该隐藏算法在抗隐写分析、鲁棒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信息隐藏 BAG of words模型 视觉词汇 图像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 被引量:11
9
作者 姜绍通 郑志 +4 位作者 朱羽 吴学凤 潘丽军 罗水忠 杜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通过研究影响米根霉菌丝体形态的培养基因素,初步构建了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首批次发酵培养基采用120 g/L葡萄糖,3 g/L硝酸铵,K+和Na+浓度比为1:1,发酵72 h后,米根霉菌体形态为均匀的菌... 通过研究影响米根霉菌丝体形态的培养基因素,初步构建了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首批次发酵培养基采用120 g/L葡萄糖,3 g/L硝酸铵,K+和Na+浓度比为1:1,发酵72 h后,米根霉菌体形态为均匀的菌丝体小球,直径为1.0 mm^2.0 mm,此时L-乳酸产量可达100.8 g/L,葡萄糖转化率为84%。在此基础上,利用米根霉菌丝体小球重复间歇发酵16批次,每批次发酵24 h,此时葡萄糖转化率均高于75%,L-乳酸产量保持在60.0 g/L以上,米根霉菌丝体小球形态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米根霉 形态 无载体固定化 重复间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框架序列转基因小麦中外源基因表达框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姚琴 丛玲 +3 位作者 汪越胜 陈明洁 杨广笑 何光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5-698,共4页
通过基因枪介导转化无载体框架序列的基因最小框架是一种新的基因转化技术。在应用此新转化系统获得转1Ax1小麦植株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转基因植株中外源1Ax1基因表达框的遗传。结果表明:无载体框架结构的1Ax1基因在T1代中呈现3∶1的分... 通过基因枪介导转化无载体框架序列的基因最小框架是一种新的基因转化技术。在应用此新转化系统获得转1Ax1小麦植株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转基因植株中外源1Ax1基因表达框的遗传。结果表明:无载体框架结构的1Ax1基因在T1代中呈现3∶1的分离,符合单基因位点孟德尔遗传模式。首次在小麦中揭示了无载体框架序列基因遗传转化技术的可行性,并且证实了外源基因最小表达框在转基因后代中的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框架结构 转基因小麦 1Ax1基因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子房滴注法获得无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的转基因玉米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爱馥 苏乔 安利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0,共6页
转基因植物中的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基因是引起生物安全性争论的根本原因,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转化过程中不使用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基因。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玉米子房滴注转化法,其操作要点是将DNA转化溶液直接滴加在... 转基因植物中的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基因是引起生物安全性争论的根本原因,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转化过程中不使用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基因。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玉米子房滴注转化法,其操作要点是将DNA转化溶液直接滴加在完全去除花柱的子房上。利用子房滴注法将无载体骨架序列和选择标记的线性GFP基因表达框转化玉米。PCR结果表明:适合子房滴注法转化的玉米品种为9818,最佳转化时间为授粉后18~20 h,在此条件下得到最高的PCR阳性率,为3.01%;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简单(1~2条杂交带);RT-PCR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GFP基因能够在RNA水平上正常表达;在转基因植株的根和幼胚中观察到GF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 无载体骨架 无选择标记 子房滴注法 转基因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固定化少根根霉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冀颐之 赵有玺 +2 位作者 龚平 王群群 谭天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1-175,共5页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对无载体固定化少根根霉N-103产脂肪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研究,获得摇瓶发酵的最优培养基条件为:花生油5mL/L、麸皮多糖水解液75mL/L、棉籽蛋白15g/L、(NH4)2SO42g/L、MgSO41g/L、K2HPO42.5g/L。在此条件下进行摇瓶...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对无载体固定化少根根霉N-103产脂肪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研究,获得摇瓶发酵的最优培养基条件为:花生油5mL/L、麸皮多糖水解液75mL/L、棉籽蛋白15g/L、(NH4)2SO42g/L、MgSO41g/L、K2HPO42.5g/L。在此条件下进行摇瓶验证实验,少根根霉脂肪酶酶活可达100U/mL,为基础培养基配方对照组的1.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少根根霉 无载体固定化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固定化酵母细胞木薯淀粉质原料酒精连续发酵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悦 周祥山 吴佩琮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8-203,共6页
以木薯粉糖化液为发酵底物,在总发酵体积(有效)为15L的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对一株粟酒裂殖酵母变异株进行一级和二级连续发酵研究。结果表明,二级连续发酵系统可明显改善一级系统的不足,并取得了平均流加糖液浓度150g/L,发酵强度为97g/L... 以木薯粉糖化液为发酵底物,在总发酵体积(有效)为15L的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对一株粟酒裂殖酵母变异株进行一级和二级连续发酵研究。结果表明,二级连续发酵系统可明显改善一级系统的不足,并取得了平均流加糖液浓度150g/L,发酵强度为97g/L.h,流出液酒精浓度727g/L,残糖浓度374g./L,总糖利用率达90%的较好结果;整个系统在连续一个月的运行中从未发现染菌现象,发酵操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酒精 连续发酵 无载体细胞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含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新军 郑若龙 +4 位作者 黄凤娇 杨增芯 徐卓文 李伟章 张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血管内无载体含药物洗脱支架(Nano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比较术后12个月心血管事件、靶血管最小内膜腔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结... 目的探讨国产血管内无载体含药物洗脱支架(Nano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比较术后12个月心血管事件、靶血管最小内膜腔面积、最小支架截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结果随访12个月,组1心血管事件7例,组2心血管事件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术后12个月,组1共有4例患者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再次行支架植入术,组2共有3例再次行支架植入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术后12个月,两组靶血管内膜均有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靶血管最小内膜腔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1);两组患者最小支架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4)。结论 Nano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和Endeavor Resolute支架相当,心血管事件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无载体含药物洗脱支架 Nano支架 endeavor resolute支架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无载体固定化发酵产L-乳酸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佩 张丽 +3 位作者 顾夕梅 李鑫 勇强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通过研究米根霉NLX-M-1利用葡萄糖无载体固定化发酵产L-乳酸的影响因素,获得米根霉利用木质纤维基葡萄糖进行无载体固定化发酵的最优条件。优化的米根霉无载体固定化产L-乳酸条件: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100 g/L,(NH4)2SO4质量浓度2 g/L,接... 通过研究米根霉NLX-M-1利用葡萄糖无载体固定化发酵产L-乳酸的影响因素,获得米根霉利用木质纤维基葡萄糖进行无载体固定化发酵的最优条件。优化的米根霉无载体固定化产L-乳酸条件: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100 g/L,(NH4)2SO4质量浓度2 g/L,接种量2%(体积分数),CaCO330 g/L,KH2PO40.1 g/L,MgSO4·7H2O 0.25 g/L,ZnSO4·7H2O 0.1 g/L。在优化条件下,以纯葡萄糖为碳源的米根霉发酵过程,形成平均直径1 mm的微球,L-乳酸产量为76.6 g/L,转化率为81.6%。以玉米秸秆酸爆渣酶解葡萄糖浓缩至60 g/L进行L-乳酸发酵,米根霉形成直径约1.2 mm的微球,L-乳酸产量为36.4 g/L,转化率为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无载体固定化 L-乳酸 玉米秸秆 酶解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UASB反应器污泥无载体颗粒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再兴 杨景亮 +2 位作者 刘春 郭建博 邢丽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5-660,共6页
以阿维菌素废水为处理对象,在工业化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研究了污泥无载体颗粒化过程中的污泥特性。研究表明,接种絮状污泥,经过189d运行成功实现污泥无载体颗粒化。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挥... 以阿维菌素废水为处理对象,在工业化中温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研究了污泥无载体颗粒化过程中的污泥特性。研究表明,接种絮状污泥,经过189d运行成功实现污泥无载体颗粒化。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挥发性悬浮固体(VSS)与悬浮固体(SS)的质量比由接种时的0.45提高到0.8;最大比产甲烷速率由57.3提高到299mL/(gVSS·d);胞外聚合物(ECP)与污泥质量比由31.4提高到58.3mg/g,同时发现ECP含量的增加对于促进污泥无载体颗粒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成熟颗粒污泥以灰黑色为主,粒径为1.0~2.0mm,密度为1.082g/cm^3,平均沉降速度为65.3m/h。颗粒污泥表面以丝状菌和杆菌为主,内部多为球菌和短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 工业化反应器 阿维菌素废水 无载体颗粒化 污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三) 被引量:6
17
作者 毛树春 韩迎春 +2 位作者 王国平 范正义 李小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移栽技术 棉花 无载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 基质育苗 无土基质 增产效果 促根剂 稀释液 缓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样品中铪的无载体分离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涛 何玉晖 +2 位作者 杨通在 王丽雄 杨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本工作从岩石样品的溶解出发,考察了N-苯甲酰-N-苯基羟胺对铪的萃取以及阴阳离子树脂对铪的分离效果,以同位素181Hf为示踪剂,结合γ谱测量技术对这些过程进行了表征。初步建立了10 g岩石样品的混合溶样(先碱熔再酸溶)方法,建立了以萃取... 本工作从岩石样品的溶解出发,考察了N-苯甲酰-N-苯基羟胺对铪的萃取以及阴阳离子树脂对铪的分离效果,以同位素181Hf为示踪剂,结合γ谱测量技术对这些过程进行了表征。初步建立了10 g岩石样品的混合溶样(先碱熔再酸溶)方法,建立了以萃取和阴阳离子交换为分离手段的铪的无载体分离纯化流程,并对各步流程的放化回收率进行了测定。溶样过程的放化回收率约为94%,分离流程的化学回收率约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萃取 离子交换 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安全的无载体纹理合成信息隐藏方案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耀刚 王泽豪 +1 位作者 赵耿 张艳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7-291,321,共6页
为了有效抵御Zhou等[8]针对Wu等[7]提出的无载体纹理合成信息隐藏方案的攻击,设计出一种基于有限整数网格上拟仿射变换(QATLIG)的纹理合成无载体信息隐藏方案。该方案通过在纹理合成过程中嵌入干扰纹理块,来抵御文献[8]提出的攻击。其中... 为了有效抵御Zhou等[8]针对Wu等[7]提出的无载体纹理合成信息隐藏方案的攻击,设计出一种基于有限整数网格上拟仿射变换(QATLIG)的纹理合成无载体信息隐藏方案。该方案通过在纹理合成过程中嵌入干扰纹理块,来抵御文献[8]提出的攻击。其中,干扰纹理块的具体位置,由样本纹理源补丁块的坐标通过QATLIG变换而得。同时该方案将QATLIG变换系数纳入密钥中。分析及实验表明,该方案保持了文献[7]方案的生成纹理图像质量,信息隐藏容量损失极小(约1.46%~7.11%),隐藏的信息被暴力破解的概率极低(远小于10-5),可有效抵御文献[8]的攻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纹理合成 无载体 有限整数网格拟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体^(186)Re的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东 李文新 +2 位作者 方克明 盛荣 何蔚瑜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用16 MeV质子轰击186W 同位素靶,经186W(p,n)186Re 反应生成186Re。采用酸性Al2O3 柱分离186Re,并继而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浓缩等处理,得到可供标记用的无载体186Re的生理盐水溶液。1... 用16 MeV质子轰击186W 同位素靶,经186W(p,n)186Re 反应生成186Re。采用酸性Al2O3 柱分离186Re,并继而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浓缩等处理,得到可供标记用的无载体186Re的生理盐水溶液。186Re的总收率约为85% ,186Re 的纯度大于99.2% ,186Re的厚靶产额为1.59TBq/(A·h),186W 的回收率大于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 制备 ^186Re 铼1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