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注意对无意识加工的调节作用及潜在机制
1
作者 吴禧芊 张西磊 +1 位作者 蒋毅 王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16-2027,共12页
意识和无意识经常被看作是动态转换的一体两面,理解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是当今科学的重大挑战。注意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过往研究主要关注注意对意识的影响,而注意对无意识过程的影响长久以来被忽略了... 意识和无意识经常被看作是动态转换的一体两面,理解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是当今科学的重大挑战。注意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过往研究主要关注注意对意识的影响,而注意对无意识过程的影响长久以来被忽略了。一个曾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无意识加工过程是自动化的,不受注意的调节。然而,该观点近来被逐渐抛弃。在视觉传递通路中,注意可以调节源眼信息、朝向信息的无意识加工过程;在语义系统中,注意能自上而下地增强目标关联性强的,并抑制目标关联性弱的无意识语义过程;在情绪系统中,除了目标关联性之外,由注意负荷操纵的注意供给水平也能调节意识下的情绪加工过程。这些研究有助于更充分理解注意与意识的关系。综合来看,注意既可能是产生意识的必要条件,也可能是(某些)无意识加工的必要条件。未来应深入研究注意调节无意识过程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尤其是这些机制在不同注意类型和不同感觉通道间的共性和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 无意识加工 视觉加工 语义加工 情绪 注意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加工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促进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群林 罗俊龙 +2 位作者 蒋军 位东涛 张庆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9-575,共7页
以远距离联想测验(RAT)和字谜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进的掩蔽启动实验范式,探讨无意识加工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发现:(1)无论是完成远距离联想任务还是字谜任务,被试在启动和无启动条件下的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2)在两类任务下,... 以远距离联想测验(RAT)和字谜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进的掩蔽启动实验范式,探讨无意识加工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发现:(1)无论是完成远距离联想任务还是字谜任务,被试在启动和无启动条件下的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2)在两类任务下,对于高难度的创造性问题,启动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无启动条件。对于低难度的创造性问题,启动条件下RAT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无启动条件,字谜的正确率在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3)随着创造性问题难度降低,无意识信息的促进效应逐渐减小,对于低难度的创造性问题,无意识信息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这表明,无意识加工对随后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具有促进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只有在解决高难度的创造性问题时才会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加工 创造性 RAT 字谜
原文传递
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一中 王笃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6,共7页
内隐认知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性课题之一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 ,对内隐认知在幼儿言语习得、问题解决中的直觉顿悟、决策及学习迁移等方面的体现加以解析 ;进而从理论上探讨了内隐无意识加工在直觉思维培养。
关键词 内隐认知 内隐记忆 无意识加工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知觉无意识加工的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柯学 白学军 隋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6-279,共4页
本文从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角度 ,对视知觉无意识加工脑内可能存在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了探讨。视知觉无意识加工既是一个不同特征在大脑的不同区域被平行分布加工的过程 。
关键词 无意识加工 视知觉 脑机制 存在 相互转化 信息加工 联结 脑内 突触活动 大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临床抑郁个体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庆英 冯正直 +1 位作者 陈旭 戴琴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4-349,共6页
以情绪面孔为刺激材料,采用改进的内隐知觉驱动测验任务,考察非临床抑郁个体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结果发现在250ms-350ms时间窗两组被试表现出二者的分离现象,非临床抑郁组的无意识加工过程存在负性心境一致性记... 以情绪面孔为刺激材料,采用改进的内隐知觉驱动测验任务,考察非临床抑郁个体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结果发现在250ms-350ms时间窗两组被试表现出二者的分离现象,非临床抑郁组的无意识加工过程存在负性心境一致性记忆偏向。在400ms-800ms时间窗内,两组被试不仅加工过程分离,而且在无意识加工过程中均存在负性心境一致性记忆偏向。本研究证实了在内隐心境一致性记忆中存在意识加工,但只有无意识加工存在负偏向且非临床抑郁个体更早表现出该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意识加工过程 无意识加工过程 心境一致性记忆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新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立中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信息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的相互作用和协调统一对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加工相对于无意识加工具有目的性、外显性、控制性、精确性和有限性的特点 ;无意识加工具有协同、内隐、自动、全息、高效等特点。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是... 信息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的相互作用和协调统一对于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加工相对于无意识加工具有目的性、外显性、控制性、精确性和有限性的特点 ;无意识加工具有协同、内隐、自动、全息、高效等特点。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是相互作用的 ;二者互相提供来源 ,互相利用信息资源 ,加工过程优势互补。相互作用又是有条件的 :一是结构性转换与协同 ;二是存储单元的活性和结构活性 ;三是意识和无意识的活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意识加工 无意识加工 相互作用 协调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相互感染问题
7
作者 高定国 杨治良 秦启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9-73,88,共6页
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自己不能意识到的但又能自动地对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而与之相对的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则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 内隐记忆研究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在外显测... 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自己不能意识到的但又能自动地对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而与之相对的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则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 内隐记忆研究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在外显测验中要求被试回忆过去的事件;而在内隐测验时只简单地要求被试尽可能地完成某项任务而不需有意识地回忆过去的经验)来控制的。有人认为这不足以完全区分这两种加工过程,在加工中存在意识与无意识提取的相互感染等诸多问题。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意识无意识 无意识加工 外显记忆 反应偏向 实验性分离 加工分离说的修正模型 记忆损伤 意识 任务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经验对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加工的影响:来自ERP和行为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8
8
作者 孟繁莹 耿家先 李安民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0,共9页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记录被试在完成认知任务过程中的大脑活动变化,并结合行为表现,探讨运动经验对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加工的影响。方法:以乒乓球运动员(n=20)和普通大学生(n=21)为研究对象,选取与...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记录被试在完成认知任务过程中的大脑活动变化,并结合行为表现,探讨运动经验对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加工的影响。方法:以乒乓球运动员(n=20)和普通大学生(n=21)为研究对象,选取与乒乓球运动相关的刺激材料,通过行为测量和ERP技术,比较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在掩蔽启动任务中的行为表现及大脑活动模式。结果:1)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显著的无意识反应启动效应,而普通大学生则没有。2)乒乓球运动员的无意识反应启动效应在目标刺激出现后的300~500 ms内,对位于顶区和顶中央的平均波幅具有调节作用,然而普通大学生并未表现出这一调节效应。3)在完成掩蔽启动任务中,乒乓球运动员的舌回、后扣带回、楔叶、海马旁回、梭状回、中央前回、顶下小叶及额下回等脑区显著激活。结论:在与专项运动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意识加工能力,这可能与其对专项运动相关信息的高知觉敏感性及知觉与动作的共同编码有关。此外,视觉的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可能共同作用于乒乓球运动员的无意识反应启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经验 无意识加工 知觉敏感性 知觉-动作共同表征 视觉双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尚俊辰 刘智慧 +1 位作者 陈文锋 傅小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3-702,共10页
采用连续闪烁抑制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CFS),通过比较不同美感的图片的突破抑制时间,考察了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实验1使用黑白噪音图片,通过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高、中、低三种美感等级的彩色西方绘画的... 采用连续闪烁抑制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CFS),通过比较不同美感的图片的突破抑制时间,考察了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实验1使用黑白噪音图片,通过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高、中、低三种美感等级的彩色西方绘画的突破抑制时间。结果发现,美感高和美感中等的西方绘画比美感低的西方绘画能更快突破噪音图片的抑制进入意识。实验2考察在彩色噪音图片的抑制下,美感是否依然影响彩色西方绘画突破抑制的时间。结果发现,美感不影响西方绘画突破抑制时间,且突破抑制时间显著长于实验1。这些结果表明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受到双眼竞争的眼间抑制过程的限制,只有在黑白噪音图抑制的情况下,美感会影响西方绘画进入意识的速度。与黑白噪音图片相比,彩色噪音图片可能对颜色信息的抑制更强,干扰了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 双眼竞争 连续闪烁抑制 西方绘画 无意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梅宏玉 吴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5-2045,共11页
在谎言识别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在意识层面上识别谎言的正确率仅仅略高于随机水平。于是,大量的研究转而考察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本文从测谎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是否可以提高其谎言识别的正确率... 在谎言识别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在意识层面上识别谎言的正确率仅仅略高于随机水平。于是,大量的研究转而考察无意识加工对谎言识别的影响。本文从测谎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测谎者的无意识加工是否可以提高其谎言识别的正确率。本文梳理了关于无意识谎言识别的理论建构,总结了无意识谎言识别的实证研究,从无意识的信息接收、信息接收后的无意识思维以及无意识判断决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的重要的成果和主要的争议。针对目前研究的困境,本文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理论建构、交互式谎言情境、线索加工匹配效应、测试生理和脑激活指标以及无意识谎言识别的应用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加工 谎言识别 加工 无意识思维理论 线索加工匹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词无意识加工初探
11
作者 顾泓彬 方芸秋 《心理科学通讯》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7,20+65,共7页
本实验试图对争论较多的单词无意识加工问题作一比较客观、细致的研究,直接的结论否定了在短SOA 下单词无意识加工现象的存在。文章同时分析了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疏漏及其对实验结果可能的歧义性影响,指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的若... 本实验试图对争论较多的单词无意识加工问题作一比较客观、细致的研究,直接的结论否定了在短SOA 下单词无意识加工现象的存在。文章同时分析了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疏漏及其对实验结果可能的歧义性影响,指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加工 目标词 启动效应 实验设计 启动实验 加工 语义启动 反应时 启动刺激 适应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词法对无意识加工的影响——中德数字启动效应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马红骊 方芸秋 +3 位作者 G.Luer U.Laβ D.Becker R.Heuermann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4,共7页
本文采用客观觉察阈值作为启动刺激呈现时间、以数字(阿拉伯数字)和数词(以中、德两种文字写出的数词)为刺激比较研究了在掩蔽刺激条件下中国与德国被试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被试的启动效应显著,在德国被试中未发现显著的启动效应... 本文采用客观觉察阈值作为启动刺激呈现时间、以数字(阿拉伯数字)和数词(以中、德两种文字写出的数词)为刺激比较研究了在掩蔽刺激条件下中国与德国被试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被试的启动效应显著,在德国被试中未发现显著的启动效应;2)除数字—数字刺激组外,中国被试的启动效应显著地大于德国被试;3)中国被试的数词—数字刺激组比其他三个刺激组产生的启动效应大。我们从无意识加工特征、构词法的差异以及并行—连续加工理论的观点对上述结果分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词法 无意识加工 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无意识加工在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永红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内隐无意识加工在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的主旨是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手段则多种多样,如经济支助与成人教育结合、勤工助学与成才教育结合、显性咨询与隐性咨询结合、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结合。
关键词 内隐无意识加工 特困生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孔吸引力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差异:一项ERP研究
14
作者 尚俊辰 侯雪娇 《心理学进展》 2020年第8期1116-1129,共14页
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和连续闪烁抑制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CFS)对比了面孔吸引力在有、无意识条件诱发的神经活动。有意识条件下,请被试判断面孔性别。无意识条件下,使用CFS... 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和连续闪烁抑制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CFS)对比了面孔吸引力在有、无意识条件诱发的神经活动。有意识条件下,请被试判断面孔性别。无意识条件下,使用CFS范式,在优势眼呈现彩色噪音图,同时在非优势眼呈现低对比度的面孔,请被试报告噪音图的对比度变化(实际是考察被试在不能意识到面孔存在的情况下能否加工面孔吸引力)。结果发现,有意识条件下,高、低吸引力面孔诱发了N170、P2、N3和LPC的差异。表明人们能自动提取面孔吸引力信息。无意识条件没发现面孔吸引力的效应,但完整面孔和打散面孔诱发了P2和N3的差异。结果表明,无意识条件会阻碍个体加工面孔吸引力信息,面孔吸引力的加工需要意识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吸引力 意识 无意识加工 ERP 连续闪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加工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吴焰焰 张浩 《心理学进展》 2018年第2期188-193,共6页
自20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就任演讲中提出“创造性”以来,“创造性”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其中无意识(如酝酿、走神等)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关于二者关系的理论和研究层出不穷,本研究在... 自20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就任演讲中提出“创造性”以来,“创造性”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其中无意识(如酝酿、走神等)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关于二者关系的理论和研究层出不穷,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加工 创造性思维 酝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整合途径:无意识加工与意识加工之间的关系
16
作者 涂燊 赵光 《心理学进展》 2014年第3期473-484,共12页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公布的9个大脑研究重点资助领域中,其一是把神经科学实验与理论、模型、统计学等进行整合,而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其中一条候选整合途径。该关系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意识加工之间的影响;无意...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公布的9个大脑研究重点资助领域中,其一是把神经科学实验与理论、模型、统计学等进行整合,而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其中一条候选整合途径。该关系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意识加工之间的影响;无意识加工对意识加工的影响;意识加工对无意识加工的影响;以及无意识加工之间的影响。本文在综合介绍上述四个方面研究的同时,着重对后面两个研究较少的方向进行论述。特别是首次提到无意识加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观点,并对其现实和理论意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这些意义包括创造性现象的重新解释、意识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修正、不同意识理论的整合、静息态研究的解释以及认知资源概念的重新理解。最后,我们认为无意识加工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之间相互影响的桥梁。从意识加工与无意识加工的角度来看,上述四种关系(特别是后三种)可能构成了大脑加工机制的完备集合,可以作为一个对研究数据及模型等进行整理与整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加工 无意识加工 完备集合 整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装原理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加工的方法
17
作者 赵佳旭 鲍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5-735,共11页
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连续闪烁抑制(CFS)范式,利用透明度混合(alpha blending)原理,使目标刺激的颜色与相应位置的掩蔽刺激的颜色时刻保持一致。研究随机招募了8名被试,向其优势眼呈现Mondrian图像序列,非优势眼呈现固定速率运动的多个正方... 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连续闪烁抑制(CFS)范式,利用透明度混合(alpha blending)原理,使目标刺激的颜色与相应位置的掩蔽刺激的颜色时刻保持一致。研究随机招募了8名被试,向其优势眼呈现Mondrian图像序列,非优势眼呈现固定速率运动的多个正方形。结果表明目标为多运动点动态刺激时,该范式依然具备掩蔽作用,且当目标刺激与相应位置的掩蔽刺激的颜色完全一致时,掩蔽效果最好,证明这种新范式比传统CFS范式对动态刺激的掩蔽作用更好。相比以往修改CFS掩蔽刺激的思路,该范式为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加工提供了新方法,且适用性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闪烁抑制 无意识加工 运动 伪装 透明度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意识信息加工中的“完型”——无意识捆绑假说的新证据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玲 董波 +1 位作者 姜云鹏 张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3-1570,共8页
采用连续闪烁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CFS)考察了无意识状态下完型能否发生。研究通过2(线条完整性)×2(意义破坏)×2(熟悉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了8种条件下图片的突破抑制时间(Suppression Time,ST)。结果发现:... 采用连续闪烁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CFS)考察了无意识状态下完型能否发生。研究通过2(线条完整性)×2(意义破坏)×2(熟悉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了8种条件下图片的突破抑制时间(Suppression Time,ST)。结果发现:线条完整和意义未破坏的图片能更快地克服噪音图片的抑制进入意识;熟悉性不影响突破抑制时间。重要的是,不完整的图片也可以出现意义破坏效应。这表明即使在被抑制的状态下,不完整图形的信息也能够传达至与完型相关的高级视觉区域形成客体表征。研究为无意识捆绑假说(The Unconscious Binding Hypothesis)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信息加工 双眼竞争 完型 连续闪烁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上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艳 Cody Ding +1 位作者 刁留亭 杨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8-154,共7页
为比较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1将奖励启动范式与传统的go/no-go任务相结合,探讨阈上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发现阈上高奖励和阈下高奖励均能够提高个体的有意识的反应抑制;实验2将奖励启... 为比较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和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1将奖励启动范式与传统的go/no-go任务相结合,探讨阈上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发现阈上高奖励和阈下高奖励均能够提高个体的有意识的反应抑制;实验2将奖励启动范式和掩蔽版的go/no-go任务相结合,比较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的反应抑制和无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实验2的结果重复了实验1结果,并且进一步发现阈上高奖励能够提高个体的无意识的反应抑制,而阈下奖励对其并没有影响.研究表明:阈上奖励和阈下奖励对有意识的反应抑制的影响是相同的,而对无意识反应抑制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上奖励 阈下奖励 无意识加工 反应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课堂无意识学习方法谈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欣悦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25-127,共3页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与研究广泛关注在明确意识支配下的以理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教学方法,而对于无意识学习方法的体现与探讨至今很少。本文试图在已有的无意识加工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如何将该理论活化到英语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无意识加工 英语课堂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