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分析
1
作者 高宁睿 杨晓云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3期158-163,共6页
“双碳”背景下,全面厘清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于制定科学的旅游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下而上”的旅游业碳排放测算方法,对云南省2010—2022年旅游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经济与旅游... “双碳”背景下,全面厘清旅游业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动态脱钩关系,对于制定科学的旅游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下而上”的旅游业碳排放测算方法,对云南省2010—2022年旅游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经济与旅游业碳排放的Tapio脱钩模型,分析其脱钩关系。结果表明:2010—2019年云南省旅游业收入与旅游业碳排放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二者大幅下降,2021—2022年云南省旅游收入呈现上升趋势,但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体现了云南省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旅游交通碳排放对云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大,研究期内平均占比达到78%,降低旅游交通碳排放是云南省旅游业低碳减排的关键;研究期内,云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主要以弱脱钩为主,2006年与2022年出现优质的强脱钩情况,仅在2020年出现衰退连接态势,总体上反映了云南省在促进旅游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旅游业碳排放 旅游经济 脱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综合测度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王珊 张泽矩 +2 位作者 王梦涵 韩佳莹 王艾 《财经理论研究》 2025年第1期71-83,共13页
针对中国省域及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推动旅游业向低碳模式转型,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7-2021年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进行综合测度,通过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析方法,揭示了旅游业碳排... 针对中国省域及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推动旅游业向低碳模式转型,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7-2021年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进行综合测度,通过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析方法,揭示了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经历了先升(2007-2011年),后降(2012-2015年),再升(2016-2019年),以及2020-2021年因疫情下滑的“M”形波动,技术进步成为推动效率增长的关键因素,尽管整体效率水平提升,但仍面临效率低下与转型压力。中国各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受区域间空间分异和超变密度差异的显著影响,区域内效率差异相对较小,但区域间的样本重叠与差异对协同减排构成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差异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的调节效应
3
作者 王凯 杨秋平 谭佳欣 《商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6-64,80,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助力旅游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01—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自下而上”法测度中国省际绿色金融指数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剖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①在时序上,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绿色金融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在空间上,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增的分异特征,绿色金融水平呈现出显著的“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②绿色金融、绿色技术水平可以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增强绿色金融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并对绿色金融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旅游业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旅游业碳排放时空特征与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苗 武装 陈岩 《时代经贸》 2024年第5期156-158,共3页
本文采用“自下而上”法,测度2001-2022年京津冀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量,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使用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脱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时间顺序上,该城市群旅游业年度碳排放量持续且稳定增长,天津市增速最快。在空间... 本文采用“自下而上”法,测度2001-2022年京津冀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量,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使用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脱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时间顺序上,该城市群旅游业年度碳排放量持续且稳定增长,天津市增速最快。在空间格局上,京津冀三者旅游业碳排放量分布极度不均,北京市占据榜首;第二,京津冀旅游业碳排放整体为弱脱钩,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旅游业碳排放 目标 Tapio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旅游业碳排放脱钩关系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5
作者 郭钰 王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9,共9页
厘清福建省旅游业碳排放、探讨旅游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其驱动因素,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研究用“自上而下”法估算了2000—2021年福建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旅游收入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并用LMDI法分解了... 厘清福建省旅游业碳排放、探讨旅游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其驱动因素,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研究用“自上而下”法估算了2000—2021年福建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旅游收入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并用LMDI法分解了脱钩关系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21年,福建省旅游碳排放量从0.343百万t增至4.375百万t,增长显著,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比最大,达82.32%。(2)旅游收入与碳排放的脱钩演变特征为扩张性负脱钩-弱脱钩-扩张性负脱钩,距强脱钩仍有较大差距。(3)旅游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和旅游消费水平效应是脱钩的正向因素,其中能源强度效应波动较大,是未来减排的重点方向;游客规模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效应是脱钩的负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LMDI分解法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六省城市旅游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分析
6
作者 冯洁 张勇 +1 位作者 杨吉丽 宋思敏 《统计学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397-1406,共10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碳排放量越来越高,对全球的气候生态造成了威胁。本文选取中国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了该区域各市(州) 2014~2021年旅游业的碳排放量,运用slope趋势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碳排放量越来越高,对全球的气候生态造成了威胁。本文选取中国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测算了该区域各市(州) 2014~2021年旅游业的碳排放量,运用slope趋势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中部六省各市(州)旅游业碳排放增长趋势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 中部六省2014~2019年大部分市(州)的旅游业碳排放呈现增长趋势,由于疫情影响,2019~2021年大部分市(州)的旅游业碳排放呈现下降趋势;2) 中部六省旅游业碳排放类型以中碳、较高碳和高碳为主,空间上变化由“南北高,中间低”向“南高北低”发展;3) 全局Moran’s I在0.330~0.482之间波动,表明中部六省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现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对中部六省市域旅游业进行时空分析,总结变化规律,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旅游业碳减排政策。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ts carbon emissions are increasing, posing a threat to the global climate ecology. This article selects six central provinces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dopts a “top-dow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ach city (state) of the region from 2014 to 2021. Slope trend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growth trend and spatial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ach city (state) of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of most cities (states) in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2014 to 2019.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the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most cities (prefecture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2019 to 2021;2) The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are mainly medium carbon, higher carbon, and high carbon, with spatial changes shifting from “high in the north and south, low in the middle” to “high in the south and low in the north”;3) The global Moran’s I fluctuates between 0.330 and 0.482,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spatial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exhibits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s, mainly consisting of high-high clustering and low-low clustering. Conducting a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six central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summarizing the patterns of change is beneficial for formulating carbon reduction policies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旅游业碳排放 趋势分析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7
作者 胡奕 李智慧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
立足于中国30个省区(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2005—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再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考量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及前者对后者的空间溢出效应。结... 立足于中国30个省区(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2005—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再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考量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及前者对后者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呈现“高-高”和“低-低”空间聚类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本地和外部双重促进作用;旅游产业集聚、政府干预是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则作用相反,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明晰各因素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和作用,对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及达成“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多重中介模型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郭鑫 《商展经济》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本文以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产业结构升级和旅游经济规模扩张为中介变量,运用面板回归与多重中介模型,深入探讨全国及各区域的绿色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研究期内,绿色科技创新显... 本文以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产业结构升级和旅游经济规模扩张为中介变量,运用面板回归与多重中介模型,深入探讨全国及各区域的绿色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研究期内,绿色科技创新显著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第二,就区域异质性分析,各区域绿色科技创新均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强度为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地区;第三,就中介效应分析,绿色科技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明显抑制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升,却通过旅游经济规模扩张显著改善了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本研究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科技创新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旅游经济规模扩张 多重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分解与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谭华云 许春晓 董雪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1-55,共5页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选用基于泰尔指数的差异测度与分解方法对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碳排放效率区...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选用基于泰尔指数的差异测度与分解方法对效率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测算和分解分析,最后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性的外部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SBM模型 泰尔指数分解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黄国庆 汪子路 +1 位作者 时朋飞 周贻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93,共12页
科学测度旅游业碳排放和厘清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状态,是实现区域旅游业低碳、绿色、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在廓清旅游业碳排放边界的基础上,建构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并运用该... 科学测度旅游业碳排放和厘清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状态,是实现区域旅游业低碳、绿色、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在廓清旅游业碳排放边界的基础上,建构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黄河流域2006—2018年旅游业碳排放,然后基于Tapio脱钩模型测度与剖析了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和脱钩阶段,最后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揭示了其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自2006年以来总体上处于增长态势,且增速较快,同时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此外,除个别省区个别年份外,该流域多数省区旅游业碳排放均保持增长趋势;(2)该流域旅游业碳排放脱钩类型已跨入并维持在弱脱钩状态,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碳排放的关系得到改善,但距离两者实现强脱钩还有较大距离,同时该流域8省区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出现优势区、较好区、欠佳区的分层现象;(3)该流域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的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但空间集聚程度逐步增强,同时该流域已出现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的高高和低低连绵带,整体上形成了从黄河下游到上游的"高—低—高—低"交替式空间演化格局。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因地制宜制定旅游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和整个流域协同发展路径来共同促进黄河流域旅游业节能减排和实现不同省区旅游业低碳发展俱乐部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脱钩效应 空间分异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王凯 张淑文 +2 位作者 甘畅 杨亚萍 刘浩龙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53,共10页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度各省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厘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表明:①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渐趋紧密,网络发...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度各省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厘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表明:①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渐趋紧密,网络发育程度日益完善,但距理想状态仍有差距;②各省区网络中心性指标分异性逐步减小,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区排名稳居前列,重庆、福建、内蒙古等省区排名波动上升,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排名相对滞后;③网络整体呈核心区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及西南地区持续扩展,而边缘区范围逐步收缩态势;④网络密度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正相关,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差异构成负相关关系,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则与之相反,网络中心性各指标的提升均能显著增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社会网络析 核心-边缘结构 网络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凯 张淑文 +2 位作者 甘畅 杨亚萍 刘浩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8-947,共10页
为全面厘清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基于2000-2015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碳排放相关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 为全面厘清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基于2000-2015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碳排放相关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关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剖析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的空间网络关联度始终为1,其网络关系数与网络密度持续增加,而网络等级度与网络效率平稳下降.②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的影响显著;而海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吉林省等在网络中居于边缘位置,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微弱.③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归为"净溢出"板块,河北省、甘肃省、陕西省等处于"经纪人"板块,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归为"双向溢出"板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属于"净受益"板块.④空间邻接关系、城镇化水平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起正向促进作用,旅游消费水平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与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呈正相关,能源消耗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其呈负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整体旅游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愈趋紧密,但仍存在较大改良空间,各板块间的空间关联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空间关联性 社会网络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凯 何静 +1 位作者 甘畅 席建超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60,共11页
立足空间效应视角考察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对于推动旅游业节能减排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探究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 立足空间效应视角考察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对于推动旅游业节能减排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探究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有所下降,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增长态势明显,且均存在区域差异。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分布以“L-L”集聚类型为主,“H-H”型省份的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强化。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直接效应分别表现为负向抑制和正向促进,但其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充分释放还有赖于旅游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 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因素分解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佳 陈兴鹏 张子龙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3期67-75,共9页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出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旅游业的直接、间接和完全碳排放,并借助LMDI方法对完全碳排放变化量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发现,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碳排放强度则逐年...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出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旅游业的直接、间接和完全碳排放,并借助LMDI方法对完全碳排放变化量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发现,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碳排放强度则逐年递减,交通、食宿和购物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三个主要部门,旅游业间接碳排放占完全碳排放的70%;游客规模扩张和旅游人均消费升高是促进旅游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碳排放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收入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表明,降低碳排放强度、转变游客消费理念和合理控制旅游规模,是降低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方法;旅游业碳减排不仅需要交通、食宿和购物等旅游直接相关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向旅游业提供中间产品的各个产业部门共同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业碳排放 投入产出法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及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静 王凯 +1 位作者 李志远 邹楠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9,共10页
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协同共进是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思维出发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01-2019年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空间自相关、空间... 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协同共进是驱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思维出发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01-2019年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深层探析.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从“基本失调”转向“基本协调”,呈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的空间格局;其核密度曲线右拖尾延展收敛现象明显并呈双峰演化格局,离散发展和低水平状态逐渐改善,区域间绝对差异缩小.(2)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局部空间关联类型以高-高集聚型、低-低集聚型为主.(3)耦合协调度的类型状态呈稳态分布且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不易实现跨越式提升;类型转移过程受地理背景影响,严重失调类型省份面临低水平固化风险,而高级协调类型省份带动效应不足,基本失调、基本协调类型省份易受严重失调、基本失调类型省份的近邻效应影响而出现发展回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时空耦合 空间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42
16
作者 查建平 舒皓羽 +1 位作者 李园园 贺腊梅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共16页
本文参照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法,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量评估模型,对2005~2015年中国省级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估计模型检验与分析影响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间,各省市之间的旅... 本文参照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法,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量评估模型,对2005~2015年中国省级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估计模型检验与分析影响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间,各省市之间的旅游业碳排放量差异巨大,但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多数省市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呈现下滑趋势,在整个样本时期内,对应旅游业低碳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不同省市的旅游业碳排放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旅游交通消费是各省市旅游业碳排放量攀升的主要动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区位条件及城市化等因素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上一期的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对当期排放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面板数据 动态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岳立 雷燕燕 王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69-73,共5页
文章基于"自下而上"方式,计量2006-2016年全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结合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Tobit模型,剖析其时空协同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我国省域旅游碳排放效率现处于中等水平,增速平缓,具有一定路径锁定特征,局... 文章基于"自下而上"方式,计量2006-2016年全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结合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Tobit模型,剖析其时空协同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我国省域旅游碳排放效率现处于中等水平,增速平缓,具有一定路径锁定特征,局部空间呈波动性增长格局;可分为低效率制约、低效率驱动、高效率制约和高效率驱动四种省域发展模式。实证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在时空交互视角下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各省应立足于自身发展实情,有的放矢,积极调整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省域 旅游业碳排放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估算及Tapio脱钩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先超 滕洁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14,74,共7页
基于投入产出法,较为准确地估算了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总量、时间演变与比例特征,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变动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基于投入产出法,较为准确地估算了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的直接碳排放,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总量、时间演变与比例特征,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变动与旅游经济增长间的脱钩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低碳旅游发展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4年,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量增长较快,从295.25万t增长到783.14万t;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分部门来源中,旅游交通、餐饮、购物和住宿部门的碳排放量占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是未来湖南省旅游业减碳化的主攻方向;湖南省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变动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变动较大,呈现主要以扩张性脱钩与弱脱钩为主的状态,仅个别年份呈现出强脱钩状态,且不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 投入产出 脱钩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测度与空间分异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美忠 黄晓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目的】碳中和倡议下,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经济持续增长,但所产生的碳排放不断下降,碳排放脱钩效应逐渐显现。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空间特征,有利于为区域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方法】选... 【目的】碳中和倡议下,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经济持续增长,但所产生的碳排放不断下降,碳排放脱钩效应逐渐显现。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空间特征,有利于为区域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内2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法和Tapio脱钩模型,测度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并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究。进一步引入地理探测器方法,测算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1)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呈现强烈波动态势,但整体脱钩程度属于弱脱钩,且这一情况未来仍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2)城市群内各城市间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上海市、苏州市已基本实现强脱钩,处于优质脱钩状态,而泰州市、镇江市、湖州市等8座城市目前尚未实现碳排放正脱钩,整体上处于偏差脱钩状态。(3)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的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低,但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且各城市间的碳排放脱钩差异正在不断减弱。(4)不同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政策规制、生态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的影响作用较大且逐渐提高,产业结构与旅游人数规模的影响作用较小且逐渐减弱,经济水平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波动。【结论】要想加速推进旅游业碳排放脱钩进程,长三角城市群内各省市政府、企业与相关主体应共同努力,从政策、资金、技术、发展模式等方面出发,发展低碳绿色旅游,切实降低城市群旅游业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旅游业碳排放 脱钩效应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试点是否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凯 关锐 甘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6,共10页
作为调节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的综合性环境规制工具,低碳试点是促进旅游业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其能否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该研究利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 作为调节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的综合性环境规制工具,低碳试点是促进旅游业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其能否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该研究利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同时,将低碳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低碳试点实施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政策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剖析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低碳试点政策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过程中产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序上呈现小幅波动增长的演化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分地区检验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在西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负,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3)低碳试点政策通过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来促进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高,但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未能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因此,各级政府应通过推广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扩大低碳试点范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等途径谋求中国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政策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