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4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3例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临床分析与抗生素管理改进措施研究
1
作者 何颖 刘志勇 +3 位作者 杨汉松 蔡雅丽 许景林 陈冬梅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4,146,共8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抗生素管理改进方案对减少肠道病毒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诊断为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器官衰竭分为一...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抗生素管理改进方案对减少肠道病毒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诊断为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器官衰竭分为一般感染组和重症感染组,比较两组间患儿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共纳入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153例,主要集中在5~7月份;其中男94例、女59例;出生胎龄39.3(38.1~40.3)周,出生体重3 200.0(2 950.0~3 450.0)g;早期新生儿35例;发病日龄15.0(8.0~23.0)天。所有患儿中首发症状为发热146例,病程中出现发热152例,发热病程1.8(1.5~2.4)天。入院中位白细胞计数为5.0(3.5~7.2)×10^(9)/L,中位C反应蛋白水平2.4(0.5~7.3)mg/L;中位降钙素原水平0.2(0.1~0.3)ng/mL。一般感染组146例患儿均好转出院。7例重症感染患儿合并出血肝炎综合征4例,死亡2例;合并心肌炎3例,死亡2例。与一般感染组相比,肠道病毒重症感染组胎龄较小,病程中出现纳差反应差比例较高,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较低,乳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病毒PCR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型共检出9种血清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3、埃可病毒12及埃可病毒30型最多见,共占62.7%。实施抗生素管理质量改进后,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率较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与改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以轻症为主,但重症感染病死率高;轻、重症患儿在实验室检查结果上存在一定差异。肠道病毒PCR、测序分型及抗生素管理改进措施对合理诊治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临床特征 重症感染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
2
作者 薛云丽 马登慧 +3 位作者 辛苑梦 赵伟 路尧 常俊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调查以及与心理弹性和感知护士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某院NICU的122例新生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PPUS)、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护士对患儿家长支持量表(NPST)分别调查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情况,分析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2例NICU新生儿家长PPUS评分为94.85±11.36分,其中女性、年龄<25岁、分娩时孕龄<37周的PPUS评分相对更高(t=2.010,2.003,2.070;P<0.05),经相关性分析,NICU新生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以及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480,-0.466;P<0.05),经多因素分析,性别、CD-RISC、NPST评分均为导致NICU新生儿家长产生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影响因素(β=-0.953,-1.977,-1.635,SE=0.411,0.756,0.709;P<0.05)。结论:NICU新生儿家长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与心理弹性、感知护士支持之间呈负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加强患儿家属心理弹性,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层面减轻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家长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Zhu-Tokita-Takenouchi-Kim综合征1例报告
3
作者 刘伟娜 皮亚雷 +1 位作者 白星宇 陈惠芬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76,共4页
患儿,男,足月儿,生后16 min,因生后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16 min入院,体格检查可见腭裂,胸骨左缘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全外显子组检测发现患儿SON基因存在c.5753-5756del(p.Val1918GlufsTer87)杂合变异,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为新... 患儿,男,足月儿,生后16 min,因生后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16 min入院,体格检查可见腭裂,胸骨左缘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全外显子组检测发现患儿SON基因存在c.5753-5756del(p.Val1918GlufsTer87)杂合变异,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综合评级为“致病性变异”,该患儿最终诊断为Zhu-Tokita-Takenouchi-Kim(ZTTK)综合征。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随访至生后8个月,仍喉鸣明显,可少量吃奶,独坐不稳。该患儿是目前报道年龄最小者,其症状拓展了临床疾病谱,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u-Tokita-Takenouchi-Kim综合征 SON基因 基因变异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出生后置于不同体位擦干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孙立琴 朱青 +1 位作者 王岚 李六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以不同体位置于母体腹部擦干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类实验设计,将2024年3-4月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56例分为三组:仰卧位组132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仰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侧卧位组108例,在新生儿出...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以不同体位置于母体腹部擦干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类实验设计,将2024年3-4月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56例分为三组:仰卧位组132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仰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侧卧位组108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左/右侧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俯卧位组116例,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俯卧(头偏向一侧)置于母亲腹部擦干。三组出生后均不常规口鼻咽吸引。比较三组新生儿擦干时间、呛咳次数、必要时吸引率、新生儿复苏率、Apgar评分和转入NICU或新生儿病房率。结果三组呛咳次数、必要时吸引率、新生儿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仰卧位组新生儿呛咳次数、必要时吸引率、复苏率显著高于侧卧、俯卧位组(均P<0.05);侧卧位组与俯卧位组新生儿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以侧卧、俯卧位相较于仰卧位置于母亲腹部擦干,有利于减少呛咳次数,降低必要时吸引率和分娩时新生儿复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新生儿 体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呛咳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黄静 刘晓晨 +3 位作者 高雄 李晓文 李广红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氧化因子丙二醛(MDA)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NRDS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各指标预测NRDS发病的价值。结果NRDS组脐血铜水平、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脐血锌、铜、SOD、MDA、SOD/MDA预测NRDS发病的AUC分别为0.728、0.917、0.627、0.780、0.824。结论脐血微量元素铜、锌水平降低及氧化/抗氧化因子失衡可能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量元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全流程质控信息平台的构建策略与实践
6
作者 葛小玲 马晓静 +5 位作者 贾品 顾青 田友平 胡晓静 杨杪 黄国英 《中国数字医学》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为保障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探索全国性的协同管理模式。方法: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一套全国新生儿先心病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等全流程管理的信息系统。结果:系统集成了从筛查、诊断至治疗的全面可视化监管流程,... 目的:为保障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探索全国性的协同管理模式。方法:基于移动互联网,设计一套全国新生儿先心病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等全流程管理的信息系统。结果:系统集成了从筛查、诊断至治疗的全面可视化监管流程,确保了质量管理的可控性,从而为业务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协同作业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结论:该平台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并为推动先心病筛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同质化管理探索了新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VPR2基因变异致肾性尿崩症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宋立 杨媛 +1 位作者 王琳 郝丽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639-641,共3页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通常分为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和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NDI)。DI的患病率为1∶25000,其中遗传性病例占比不到10%[1]。CDI是因精氨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通常分为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和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NDI)。DI的患病率为1∶25000,其中遗传性病例占比不到10%[1]。CDI是因精氨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缺乏导致。NDI是由于肾脏对AVP作用的抵抗,使其反应能力降低,导致不能吸收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肾性 尿崩症 AVPR2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新生儿粪便中拮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益生菌的研究
8
作者 武昌俊 蔺小培 +3 位作者 葛瑞钦 童琳 吕涵 周秀红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从母乳喂养新生儿粪便中筛选分离出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益生菌菌株,并通过体外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和益生性。方法: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抑制实验,分别通过溶血性、药敏特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性、抗氧... 目的:该研究旨在从母乳喂养新生儿粪便中筛选分离出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益生菌菌株,并通过体外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和益生性。方法: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抑制实验,分别通过溶血性、药敏特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性、抗氧化能力实验评价益生菌菌株安全性和益生性。结果:从健康母乳喂养新生儿粪便中分离筛选出20株益生菌菌株。20株菌株中,XF-35对幽门螺杆菌抑菌圈直径最大,显著高于其它菌株和对照菌株LGG(P<0.05)。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析,将菌株XF-35鉴定为副格氏乳杆菌。副格氏乳杆菌XF-35菌株无溶血性,与LGG相比,其表现出相似的抗生素耐药性模式。同时,副格氏乳杆菌XF-35表现出较高的人工模拟胃肠液耐受性和抗氧化能力。结论:副格氏乳杆菌XF-35是一株具有良好安全性和益生性,并能拮抗幽门螺杆菌的益生菌菌株,具有作为益生菌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新生儿粪便 益生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味刺激联合母亲声音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
9
作者 涂满梅 付芳 +1 位作者 李翠 王丽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气味刺激联合母亲声音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需外周静脉穿刺的90例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气味刺激联合母亲声音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需外周静脉穿刺的90例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1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母亲声音干预,实验2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气味刺激与母亲声音干预,比较不同时点组间疼痛评分、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结果:穿刺过程中、穿刺后1min、穿刺后3min时点,三组NIPS评分比较:实验2组<实验1组<对照组(P<0.05);穿刺过程中、穿刺后1min时点,三组心率水平比较:实验2组<实验1组<对照组(P<0.05);穿刺过程中、穿刺后1min、穿刺后3min时点,三组经皮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实验2组>实验1组>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中,采取气味刺激联合母亲声音护理,可减轻患儿疼痛感,保证心率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稳定性,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刺激 母亲声音 新生儿 外周静脉穿刺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筛查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魏林燕 黄秋燕 +2 位作者 吕碧绿 吴春红 杨小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了解茂名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主要疾病类型及流行情况,为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提供针对性方案。方法通过对茂名地区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静脉血或足跟血采集,制成干血斑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采用串联质谱... 目的 了解茂名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主要疾病类型及流行情况,为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提供针对性方案。方法通过对茂名地区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静脉血或足跟血采集,制成干血斑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法检测分析,气质联用及基因检测技术辅助诊断,诊断阳性患儿进行跟踪随访,并对所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本地区活产儿117,615,自愿入组筛查53,909例,筛查率45.83%,初筛阳性率为3.80%,对其进行召回复检,召回率98.29%,20例新生儿被诊断为IMD,疾病总阳性率0.04%~0.03%。其中,氨基酸代谢疾病新生儿7例(35.00%,1/7,701),有机酸代谢病新生儿7例(35.00%,1/7,701),尿素循环障碍3例(15.00%,1/17,970),脂肪酸氧化障碍新生儿3例(15.00%,1/17,970)。原发性低游离肉碱缺乏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和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是本地区最常见的四种疾病。结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串联质谱筛查扩展了本市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病种,识别出本市主要病种,为精准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纸片干血斑酶活性检测用于新生儿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筛查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高晓岚 梁欢 +4 位作者 陈国庆 张惠文 韩连书 邱文娟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8,共8页
目的探索滤纸片干血斑(DBS)检测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活性用于筛查新生儿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Ⅱ)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DBS的IDS活性,对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21年2月至4月出生的2202例男性新生儿进行MPSⅡ筛查。... 目的探索滤纸片干血斑(DBS)检测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活性用于筛查新生儿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Ⅱ)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DBS的IDS活性,对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21年2月至4月出生的2202例男性新生儿进行MPSⅡ筛查。将2012年3月至2020年12月儿内分泌遗传科收集的已确诊的51例MPSⅡ患儿、15例MPSⅡ女性携带者及32例非MPSⅡ患儿(对照组,均为男性)作为试筛人群。初步拟定筛查阳性切值,阳性者召回后复查酶活性,并进行尿液黏多糖和IDS基因检测。结果51例MPSⅡ患儿中位年龄4.2岁,15例MPSⅡ女性携带者中位年龄27.5岁,32例对照组中位年龄4.5岁,绘制ROC曲线在98例试筛人群中获得DBS法检测血IDS活性的最佳阈值为9.59ρmol/(punch·20 h),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22.7%,AUC为0.962(0.928~0.995);并进行白细胞法与DBS法的一致性检验分析,Kappa=0.96(P<0.001)。以DBS法检测2202名新生儿IDS活性水平,中位数为58.22ρmol/(punch·20h),中位数的20%为11.64ρmol/(punch·20h)。无论以DBS IDS活性≤9.59ρmol/(punch·20h),还是≤11.64ρmol/(punch·20 h)作为阳性切值,均为6例(0.27%)阳性。6例阳性患儿全部召回,筛查阳性者中,虽有3例尿黏多糖检测定性阳性,但电泳仅显示硫酸软骨素区带,未见硫酸皮肤素及硫酸类肝素区带;基因检测发现5例携带母亲来源的IDS错义突变c.851C>T(p.P 284 L),另有1例携带c.1499C>T(p.T 500 I)错义突变,均被归为良性变异。结论DBS IDS活性检测能够有效地快速识别出MPSⅡ可疑患儿,可尝试用于新生儿MPSⅡ的筛查,但仍需大样本量研究确定准确的阳性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 滤纸片干血斑 新生儿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系统在颅内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
12
作者 孙俭凤 谭继磊 +2 位作者 梁华 陆彩纳 梁洁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5期112-115,133,共5页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在颅内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根据Papile影像学分度标准分为轻度出血组(Ⅰ/Ⅱ级,79例)和中重度...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系统在颅内出血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根据Papile影像学分度标准分为轻度出血组(Ⅰ/Ⅱ级,79例)和中重度出血组(Ⅲ/Ⅳ级,6例),对两组aEEG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重度出血组睡眠觉醒周期(Cy)评分低于轻度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的Cy评分与颅内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26,P=0.037),Cy评分越低,颅内出血越严重。结论aEEG的Cy改变与新生儿颅内出血严重程度有关,aEEG能早期诊断和预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睡眠觉醒周期 新生儿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部神经胶质迷芽瘤新生儿案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13
作者 夏磊 吕荣吉 +4 位作者 雷冰 张樱彦 孙东娇 赵家文 徐发林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61-764,共4页
基于1例新生儿口咽部神经胶质迷芽瘤病例,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口咽部神经胶质迷芽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口咽部神经胶质迷芽瘤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或漏诊,甚至未明确诊断前放弃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取决于发病的年龄及肿块位置和大... 基于1例新生儿口咽部神经胶质迷芽瘤病例,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口咽部神经胶质迷芽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口咽部神经胶质迷芽瘤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或漏诊,甚至未明确诊断前放弃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取决于发病的年龄及肿块位置和大小,积极手术是诊疗修复的重要手段,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迷芽瘤 口咽部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4
作者 羊慧丹 施佳奇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80例,均需在入院后通过脐静脉置管接受静脉营养支持,评估脐静脉置管在提供营养支持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80例患儿中,脐静脉... 目的观察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80例,均需在入院后通过脐静脉置管接受静脉营养支持,评估脐静脉置管在提供营养支持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80例患儿中,脐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8.8%(79/80),脐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0 d,平均(7.2±0.1)d,并发症发生率3.8%(3/80)。患儿在通过脐静脉置管进行营养支持期间,总蛋白、白蛋白指标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儿营养支持中应用脐静脉置管,能够有效地为新生儿提供必要的营养,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 营养支持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病例临床和抗体分布特征
15
作者 王薇 葛云萍 李争艳 《临床研究》 2025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病例临床和抗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自济源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母婴血型不合疑似发生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阳性新生儿溶血病160例,根据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标准分为溶血... 目的探讨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病例临床和抗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自济源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母婴血型不合疑似发生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阳性新生儿溶血病160例,根据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标准分为溶血组(80例),非溶血组(8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经皮测胆值、送检日龄、黄疸出现时龄)、血清学指标[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水平及溶血组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结果溶血组的经皮测胆值高于非溶血组,黄疸出现时龄低于非溶血组,送检日龄≤3 d多于非溶血组(P<0.05)。溶血组的Hb、RBC、HCT水平低于非溶血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高于非溶血组(P<0.05);两组的WBC、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的B/A、TBiL、IBiL水平高于非溶血组(P<0.05);两组的DBiL、ALB、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的Rh系统的抗体占比最高,其中抗-D抗体占比最高(47.50%),其次为抗-E抗体(17.50%);MNS系统抗体占比居中(抗-S为3.75%,抗-M为6.25%);Kidd系统抗体分布最低,抗-JKa占比1.25%,抗-JKb占比为2.50%。结论新生儿溶血病黄疸出现早,经皮测胆值较高,血清学中的Hb、RBC、HCT明显降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肝功能指标水平中B/A、TBiL、IBiL水平较高,以Rh系统抗-D抗体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外不规则血型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特征 抗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gar评分、磁共振成像综合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
16
作者 张靖 任亚方 +2 位作者 王品 惠晓君 王景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Apgar评分、磁共振成像(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轻度组(n=60)、中度组... 目的探讨Apgar评分、磁共振成像(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分为轻度组(n=60)、中度组(n=30)和重度组(n=18例)。所有患儿进行Apgar评分,并在出生5~7 d后进行MRI检查,获得MRI综合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的Apgar评分和MRI综合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pgar评分、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患儿随访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0例)和预后不良组(n=28例)。收集患儿及患儿母亲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E脑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gar评分联合MRI综合评分对HIE脑损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组,MRI综合评分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中度组,MRI综合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gar评分与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r=-0.702,P<0.05),MRI综合评分与新生儿HIE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73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母亲年龄、孕次、产次、流产史、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胎龄、性别、新生儿黄疸、继发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母亲生产时脐带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宫内窘迫史、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患儿败血症占比及MRI综合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患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Apgar评分、MRI综合评分及败血症为HIE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gar评分联合MRI综合评分预测HIE脑损伤患儿预后的灵敏度、准确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41%、83.16%、0.811,均高于单一指标;特异度为72.95%,低于单一指标。结论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Apgar评分呈负相关,与MRI综合评分呈正相关,二者是影响HIE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二者联合预测HIE患儿预后的价值高于单一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损伤 新生儿 APGAR评分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1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胆红素水平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陈婷婷 胡文静 黄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ABO-HDFN患儿胆红素水平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131例确...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ABO-HDFN患儿胆红素水平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131例确诊为ABO-HDF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水平,同时进行溶血三项血清学检测,并收集患儿体重、胎龄、就诊日龄等临床资料,分析患儿胆红素水平、溶血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结果1131例确诊为ABO溶血的患儿中,胎龄39.14(38,40.14)周,体重3240(2890,3540)克。TBIL和IBIL水平在出生体重、是否多胎、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和就诊日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和IBIL水平在性别、血型和胎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血清学检测中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阳性率19.36%(219/113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84.08%(951/1131),放散试验阳性率100%;将三项血清学结果分为“三项阳性”、“两项阳性”和“一项阳性”三组,患儿TBIL、IBIL、Hb和COHb水平在不同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3 d患儿DAT、游离抗体试验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9.22%(161/551)、90.74%(500/551),日龄4~7 d患儿DAT、游离抗体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11.31%(57/504)、79.96%(403/504),日龄≥8 d患儿DAT、游离抗体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1.32%(1/76)、63.1%(48/76)。随着日龄的增加,患儿直抗、游离的阳性率也随之降低(P<0.001)。结论ABO-HDFN严重程度跟血清学三项试验、Hb和COHb有关;针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患儿,应及时进行胆红素水平和三项血清学检测,对ABO-HDFN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水平 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血清学检测 就诊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清miR-138-5p和miR-574-5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魏贤 何源 +2 位作者 黄杰 冯卓 王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72,83,共5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患儿血清miR-138-5p和miR-574-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23年8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ARDS患儿112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98...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患儿血清miR-138-5p和miR-574-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23年8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ARDS患儿112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98)和预后不良组(n=14);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104例作为对照组。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38-5p和miR-574-5p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miR-574-5p,miR-138-5p水平对nARDS患儿预后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iR-574-5p表达水平(1.72±0.23 vs 1.04±0.17)升高,miR-138-5p表达水平(0.55±0.08vs 1.02±0.1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57,25.597,均P <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38-5p表达水平(0.41±0.06 vs 0.57±0.08)降低,miR-574-5p表达水平(2.07±0.25 vs 1.67±0.19)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88,7.069,均P <0.05);预后不良组产妇年龄、宫内窘迫、羊水异常比例较预后良好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59,4.257,6.577,均P <0.05)。miR-574-5p是nARDS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38-5p是保护因素(均P <0.05)。血清miR-138-5p,miR-574-5p单独及联合诊断nADRS患儿预后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793(0.706~0.864),0.898(0.826~0.947)和0.931(0.867~0.970),二者联合预测优于miR-138-5p,miR-574-5p各自单独诊断(Z=2.151,1.982,均P <0.05)。结论 nARDS患儿血清miR-138-5p表达水平降低,miR-574-5p表达水平升高,二者对nARDS患儿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微小RNA-138-5p 微小RNA-574-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精子冷冻复苏对辅助生殖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
19
作者 方庭枫 区颂邦 +1 位作者 廖早文 欧阳能勇 《生殖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比较睾丸新鲜精子与冷冻复苏精子对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睾丸穿刺取精(TESA)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及其配偶的临床及实... 目的比较睾丸新鲜精子与冷冻复苏精子对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睾丸穿刺取精(TESA)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及其配偶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共340个TESA-ICSI周期。根据精子类型将患者分为新鲜精子组(n=221)和冷冻精子组(n=119)。比较两组患者的胚胎发育、妊娠及新生儿结局;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活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新鲜精子组的原发不孕比例显著低于冷冻精子组(70.14%vs.79.83%,P<0.05),两组间其余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胚胎发育情况比较,双原核(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鲜精子组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冷冻精子组(38.01%vs.49.58%,P<0.05)。两组共活产96例新生儿,两组间新生儿分娩孕周、单胎出生体重、新生儿畸形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新鲜精子组双胎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冷冻精子组[(2.28±0.38)kg vs.(2.79±0.31)kg](P<0.05)。在校正了女方年龄、女方体质量指数(BMI)、男方年龄、男方BMI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睾丸精子冷冻复苏对活产率并无显著影响(校正OR=0.77,P=0.442)。结论睾丸精子冷冻复苏不明显影响辅助生殖的胚胎发育、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穿刺取精 睾丸精子冷冻 无精子症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新生儿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IM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燕 罗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improved simul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iSIM)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接受新生儿学教学的医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改良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improved simul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iSIM)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接受新生儿学教学的医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给予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iSIM模拟教学法。对比2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评分、临床综合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评分分别为(85.14±6.25)分、(83.66±5.14)分,高于对照组[(77.21±5.98)分、(78.51±6.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依据、诊疗方案制定、预后指导以及沟通能力医学生占比分别为80.00%、82.50%、85.00%、87.50%、90.00%、87.50%以及85.00%,高于对照组(55.00%、62.50%、50.00%、60.00%、57.50%、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灵安全度、主观能动性、临床信息评估能力、学习目标明确性、操作体验性以及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SIM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疾病鉴别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医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IM模拟教学法 新生儿疾病 鉴别与诊断 临床综合能力 教学工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