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百年变革看中国新权威主义改革模式 被引量:8
1
作者 萧功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32,共12页
中国自洋务运动以后,走上了寻找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变法图强的百年之旅。从清政府的开明专制化过程失败,到陷入政治脱序的早期议会民主政治,再到北洋军政时代的碎片化状态与山头林立的国民政府统治期间,中国的现代化陷入困境。直到中国共... 中国自洋务运动以后,走上了寻找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变法图强的百年之旅。从清政府的开明专制化过程失败,到陷入政治脱序的早期议会民主政治,再到北洋军政时代的碎片化状态与山头林立的国民政府统治期间,中国的现代化陷入困境。直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动员体制形成,才将一盘散沙的中国凝聚成一个坚实的政治实体。经过文革的重大挫折后,经由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元老改革派主导的改革开放,最终形成了具有新权威主义特点的中国发展模式。这种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坚持执政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超越左右激进主义,在强势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步进行倒逼式改革。它坚持常识理性的经验主义,尊重多元文化以及开放性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中国模式 新权威主义 社会资本 薄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是必要的历史过渡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占阳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3,共4页
新权威主义有两大特征,一是有权威,特别是有强势领导人;二是有现代化取向的改革开放。没有权威,就没有新权威主义。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新权威和新权威主义。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历史 改革开放 领导人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权威主义体制与国家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萧功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共3页
从人类历史上看,一般说来所有的传统的集权国家,包括专制体制在内的所有的集权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尤其是走向以改革为导向的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难以避免我们所说的那种“薄壳效应”.所谓的“薄壳效应”指的就是在地球最薄的地方... 从人类历史上看,一般说来所有的传统的集权国家,包括专制体制在内的所有的集权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尤其是走向以改革为导向的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难以避免我们所说的那种“薄壳效应”.所谓的“薄壳效应”指的就是在地球最薄的地方最容易爆发火山.这种“薄壳效应”在所有的专制帝国中都难以避免,这是因为,传统集权国家长期积累的矛盾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人们会有一种宽松的预期,大量的政治诉求会在短时期内集中地以井喷的方式爆发出来.面对这种政治参与爆炸,集权政府将陷入两难状态:如果退让就会解体,如果镇压就会引起悲情,而这种悲情的结果又进一步导致革命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专制体制 新权威主义 改革开放时期 人类历史 政治参与 政治诉求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对袁世凯新权威主义统治的矛盾态度与困惑 被引量:2
4
作者 邓亦武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7-81,共5页
严复的新权威主义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的中央集权强权统治,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当他用这种思想来理解和观察具有明显新权威主义特征的袁世凯过渡性强权统治时,却表现出一种犹豫不决、忸怩暧昧、前后矛盾、迷茫彷徨的态度... 严复的新权威主义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的中央集权强权统治,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当他用这种思想来理解和观察具有明显新权威主义特征的袁世凯过渡性强权统治时,却表现出一种犹豫不决、忸怩暧昧、前后矛盾、迷茫彷徨的态度。这充分说明在清末民初复杂而诡秘的政治形势下,严复始终没有找到恰当的新权威主义权威象征符号和理想的政治强人,但给新权威主义的后继者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新权威主义 袁世凯政权 矛盾与困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政治的有限合理性与民主转型的必然性——以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主要论说对象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广清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2-98,共7页
东亚等发展中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治在一定历史阶段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但这种政治制度不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只是向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且其自身还存在着结构性弊端和潜在的危机。对其合理性... 东亚等发展中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治在一定历史阶段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但这种政治制度不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终极目标,只是向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且其自身还存在着结构性弊端和潜在的危机。对其合理性和适应性不应过分夸大,对其经验和制度不能简单模仿,更不能以之作为自己国家拒绝民主转型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有限合理性 民主转型 必然性 东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在中国是否可行?
6
作者 荣剑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1-142,共2页
目前有这样一种说法,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商品化)只能在政治集权的条件下实现,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国是 现代化进程 市场化 自由化 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权威主义——以萧功秦为中心
7
作者 蔡志栋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107,共9页
新权威主义是当代中国一大社会思潮,萧功秦是其坚定的代表人物。从发展过程来看,新权威主义经历了从20世纪的"三阶段论"到21世纪的"四阶段论",由此也更新了新权威主义的定义,甚至导致了名称的变迁。从论证理路来看... 新权威主义是当代中国一大社会思潮,萧功秦是其坚定的代表人物。从发展过程来看,新权威主义经历了从20世纪的"三阶段论"到21世纪的"四阶段论",由此也更新了新权威主义的定义,甚至导致了名称的变迁。从论证理路来看,新权威主义一方面高度关注理论建构;一方面,积极回应同时代的社会思潮;第三方面则表现为对历史进行重新诠释,史论结合,互相支撑。同时,新权威主义注意吸收国外相近理论,借鉴外国现代转型经验,为自己作辩护。然而,新权威主义始终面临着三大质疑:一是如何担保政治性的权威必然发生民主转型?二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本身也是多元的;三是国外经验和理论的有效性如何值得深入探索,绝非简单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保守主义 萧功秦 社会思潮 公民社会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权威主义——兼析新权威主义有关论点
8
作者 赵黎青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39,共4页
现阶段中国需要的是民主权威主义,而不是流行的新权威主义。 首先有必要对新权威主义的有关论点进行一些分析。 我对新权威主义的理解主要根据吴稼祥的文章的阐释。(参阅《世界经济导报》1989年1月16日)关于集权、专制与权威这三个概念... 现阶段中国需要的是民主权威主义,而不是流行的新权威主义。 首先有必要对新权威主义的有关论点进行一些分析。 我对新权威主义的理解主要根据吴稼祥的文章的阐释。(参阅《世界经济导报》1989年1月16日)关于集权、专制与权威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互相联系,但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民主权 个人自由 民族 经济现代化 国家权力 社会危机 共产党 最高权力机构 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世凯政权灭亡原因新解——从新权威主义结构张力看袁世凯政权的灭亡
9
作者 邓亦武 黄佳 《泰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由于民主基础十分薄弱,中国社会从专制向民主过渡的政权是新权威主义政权。然而,这种政治体制在内部结构上存在着张力,并会由于统治者的倒行逆施发展为结构危机,最终导致政权的覆灭。本文解剖袁世凯新权威主义政权与各政治派别以及民众... 由于民主基础十分薄弱,中国社会从专制向民主过渡的政权是新权威主义政权。然而,这种政治体制在内部结构上存在着张力,并会由于统治者的倒行逆施发展为结构危机,最终导致政权的覆灭。本文解剖袁世凯新权威主义政权与各政治派别以及民众的关系,从结构张力的角度论述袁世凯政权走向灭亡的原因,给袁世凯政权灭亡的原因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新权威主义 结构张力 灭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初袁世凯新权威主义政治
10
作者 邓亦武 张宪文 《菏泽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7-52,共6页
民初封建专制被打破,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又因民主基础薄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新权威主义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袁世凯在政治上专制集权,同时推行一系列具有现代导向... 民初封建专制被打破,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又因民主基础薄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新权威主义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袁世凯在政治上专制集权,同时推行一系列具有现代导向的行政改革,使中国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时期;在经济上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迎来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教育文化方面,鼓励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同时用传统文化整合意识形态,使教育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洪宪帝制前袁世凯的新权威主义统治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基础 新权威主义 现代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思想启蒙的现实意义——兼谈对新权威主义的一点看法
11
作者 应杭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2期8-11,共4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走向近现代文明的一次伟大跃进,它留给20世纪中国最大的思想成果无疑是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思想启蒙。民主和科学作为时代精神的沉淀,在中国历七十年而不衰,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在新时期重新弘扬这一启蒙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走向近现代文明的一次伟大跃进,它留给20世纪中国最大的思想成果无疑是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思想启蒙。民主和科学作为时代精神的沉淀,在中国历七十年而不衰,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在新时期重新弘扬这一启蒙精神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这一思想启蒙毕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没有直接导致现代文明的出现。本文拟在探讨“五四”思想启蒙的成就和局限的基础上,论述“五四”启蒙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 一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思想启蒙的两大基本内容。可以认为,“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五四”思想 思想启蒙 启蒙运动 民主与科学 博爱精神 现实意义 先哲 现代文明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视角的晚清中国宪政变革研究
12
作者 田马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5,共3页
新权威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或政治模式。它倡导国家在现代化早期阶段推行新式的权威统治。这种政治模式的适用国情包括国家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低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政治制度化程度、扩大的政治参与等。晚清中国推行的政治体... 新权威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或政治模式。它倡导国家在现代化早期阶段推行新式的权威统治。这种政治模式的适用国情包括国家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低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政治制度化程度、扩大的政治参与等。晚清中国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化建设等一系列宪政实践,与新权威主义一些特征非常相似。新权威主义模式是清末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晚清宪政实践 政治体制改革 渐进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与东亚文化的融合及在中国的发展
13
作者 蓝恭彦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43-46,共4页
新权威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成为当代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通过对于新权威主义概念的阐释,找出新权威主义与东亚文化融合的原因,论述新权威主义与东亚儒家文化... 新权威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成为当代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通过对于新权威主义概念的阐释,找出新权威主义与东亚文化融合的原因,论述新权威主义与东亚儒家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梳理中国政治发展从极权主义向新权威主义转型的过程,从而说明新权威主义对于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东亚文化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兼论新权威主义的人治本质
14
作者 郑广永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6年第1期59-68,共10页
反对人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并且必须接受监督;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和传统的家长制是造成官僚主义和个... 反对人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并且必须接受监督;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和传统的家长制是造成官僚主义和个人专断的原因。新权威主义论者把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归结为新权威主义的改革开放,这是错误的。新权威主义的本质是封建主义的人治。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新权威主义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民主法治 新权威主义 本质 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视域下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困境的根本原因解读
15
作者 李怀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
转型时期,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面临诸如进京上访、群体性事件、以命相搏等非制度化方式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实行的权威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行是建立在我国现实情况和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为实现现代化而作出的必然... 转型时期,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面临诸如进京上访、群体性事件、以命相搏等非制度化方式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实行的权威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行是建立在我国现实情况和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为实现现代化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权威体制所具有的弊端造成了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方式的非制度化困境,成为"不得已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权威体制 弱势群体 利益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权威主义体制最终要过渡到民主
16
作者 萧功秦 《当代社科视野》 2014年第1期26-26,共1页
2013年12月8日下午,萧功秦、华生、江平齐聚凤凰大学问沙龙第二期,与200多位现场观众一起探讨中国改革的新方向。中国新权威主义代表学者萧功秦以《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改革再出发》为主题发表演讲。本文是他演讲的最后一部分。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民主 体制 中国改革 现场观众 萧功秦 习近平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数据监测需新权威主义
17
作者 高洁 《现代广告》 2008年第3期17-17,共1页
很多的广告主对互联网监测数据不信任.在互联网广告投放上比较慎重。目前.网络数据监测方面需要权威.制订一套统一的标准,改善目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局面。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监测数据 网络数据 广告投放 互联网 广告主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亨廷顿新权威主义理论看中国政治改革 被引量:3
18
作者 盛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49,共5页
面对20世纪拉美和亚洲一些新独立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衰朽和政权动荡的现象,亨廷顿以"威权政府"和政治发展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指出现代化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只有建立起强大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 面对20世纪拉美和亚洲一些新独立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衰朽和政权动荡的现象,亨廷顿以"威权政府"和政治发展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指出现代化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只有建立起强大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同步协调发展,方可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种新权威主义对中国政治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 新权威主义 政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新权威主义历史探因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莹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2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俄罗斯当代“新权威主义”政治特点的基础上,从和东正教有关的“君权神授”思想和“第三罗马”理论与普京时代政治体制之间的思想联系入手,分析和论述了“新权威主义”产生的来自俄罗斯民族历史及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旨... 本文在简要介绍俄罗斯当代“新权威主义”政治特点的基础上,从和东正教有关的“君权神授”思想和“第三罗马”理论与普京时代政治体制之间的思想联系入手,分析和论述了“新权威主义”产生的来自俄罗斯民族历史及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旨在揭示隐藏在社会发展形态之下的深层民族性格动因;指出俄罗斯目前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政治形态和格局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其今后的态势走向也必定遵循一定的规律,并充分满足和显示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新权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村庄到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治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6-161,共6页
本文以一个中国村庄南街村为例分析了新权威主义的二重困境。相对于传统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的关键特征在于权威者“统制为民”的主观态度,和民众对于权威者治理成就的认同。新权威主义合法性基础,已经演化为不同于传统权威主义的经济... 本文以一个中国村庄南街村为例分析了新权威主义的二重困境。相对于传统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的关键特征在于权威者“统制为民”的主观态度,和民众对于权威者治理成就的认同。新权威主义合法性基础,已经演化为不同于传统权威主义的经济成就、清明政治和精英治理,但这些基础条件本身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并不足以维持新权威主义的长期存在。为了维持权威,新权威主义政治有滑向传统权威主义、采用极端做法的自然倾向,如社会资源控制、政治全能主义和意识形态式的道德教化,但其成本高昂,可行性值得商榷,并销蚀着原有的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权威主义 中国 传统权威主义 二重困境 南街村 政治 村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