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数学的美与诗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朝邦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4-87,共4页
从美学与诗境中去论述数学中蕴涵的艺术魅力.尝试着把数学中的美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巧妙结合美学,使数学的艺术价值更直观,更具体,更具有诗情画意.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情感的简单呈现,更体现数学、诗歌、美学... 从美学与诗境中去论述数学中蕴涵的艺术魅力.尝试着把数学中的美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巧妙结合美学,使数学的艺术价值更直观,更具体,更具有诗情画意.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情感的简单呈现,更体现数学、诗歌、美学的和谐统一,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的美 数学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数学的美、数学的味、数学的情”——一节几何入门课的课堂实录与评价
2
作者 涂爱玲 梁艳云 《中学教学参考》 2016年第17期1-4,共4页
一节课想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美、数学的味、数学的情不容易.本文作出了样板.
关键词 数学的美 数学的 数学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学与美育渗透——感受数学的美
3
作者 贾和兴 《文教资料》 2005年第18期174-175,共2页
数学的关有多种展现形式,数学的简洁美,数学的数形和谐美、逻辑美、神奇美,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都有体现,如何去挖掘这些数学之美,带领学生去体验、去欣赏,是每个数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的美 感受 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发现数学的美
4
作者 侯雷 《四川教育》 2020年第15期41-41,共1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参与意识。听教师、听学生学生听教师。倾听是学生从课堂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学生要认真听讲,听清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头脑中不想其他事,不随便插嘴;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参与意识。听教师、听学生学生听教师。倾听是学生从课堂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学生要认真听讲,听清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头脑中不想其他事,不随便插嘴;同时要细心,注意教师在课上讲的重难点以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真听讲 重难点 听说读写 自主学习能力 插嘴 数学教学中 数学的美 写的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数学的美 培养思维品质
5
作者 曹冬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108-108,共1页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主要是思维的教育.重视学生数学审美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去钻研数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思维的体操 的享受 培养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 数学的美 意识的培养 教育. 钻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的美、理与情
6
作者 廖翠媚 《师道(教研)》 2020年第2期87-88,共2页
对于一节短短40分钟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呢?纯粹的知识,死板的做题方法,考高分的技巧?其实不然,青少年处于智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教师,特别是一名数学老师,我觉得应该在课堂上留下一些让学生... 对于一节短短40分钟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呢?纯粹的知识,死板的做题方法,考高分的技巧?其实不然,青少年处于智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教师,特别是一名数学老师,我觉得应该在课堂上留下一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发展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老师 小学数学课堂 创新能力 做题方法 数学的美 青少年 潜移默化 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日记:遇见数学的美好
7
《湖南教育(中旬)(B)》 2021年第6期40-43,共4页
数学日记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镜子,是连接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点滴印记。从2017年开始,浏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每年组织全市小学生数学日记征集活动,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对数学学... 数学日记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镜子,是连接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点滴印记。从2017年开始,浏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每年组织全市小学生数学日记征集活动,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评价意见,以及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与想法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释现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所 课外知识 数学与生活 数学日记 心灵对话 小学生数学 数学的美 浏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的美,让计算教学美不胜收
8
作者 赵青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7年第4期46-46,共1页
数学的美包含了简洁美、和谐美、相似美等。结合具体案例,阐释从数学的美的角度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等的计算教学,能让学生学会把复杂和凌乱的问题简单化、统一化和类比化,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的美。
关键词 数学的美 运算定律 计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核心知识 感悟数学的美
9
作者 杜卫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7年第10期89-89,共1页
数学是理性学科,抽象而复杂,如果能把握它的核心思想与内容,就能真正全面地去了解和学习它,感受它独特的美。教师可抓住核心知识,不断挖掘数学蕴藏的美,使数学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 核心知识 数学的美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希超 《科学之友》 202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近年来,教育行业快速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领悟数学的美感。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强化美育的教育... 近年来,教育行业快速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领悟数学的美感。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强化美育的教育力度,让学生学会感受、欣赏数学的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师 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 欣赏 数学的美 感受 教育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数学的魅力及数学教学中的美育问题
11
作者 温田丁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1-84,共4页
数学中充满了魅力,她有着真理美、意境美、形式美、简洁美、思维美。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的神韵,使他们热爱数学,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周密严谨的推理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品格。
关键词 数学的魅力 数学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寻数学之美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春燕 《辽宁教育》 2022年第1期82-83,共2页
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数学之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知数学自身的美,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育元素,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关键词 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 引领学生 充分挖掘 育元素 数学的美 感知数学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赏数学之美 感悟理性精神——以苏科版数学七(下)“证明”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思佳 龚辉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第12期55-57,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以应试为目的的现象仍然存在,教与学的目标紧紧围绕“解题”展开,基本不谈“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以应试为目的的现象仍然存在,教与学的目标紧紧围绕“解题”展开,基本不谈“欣赏”二字。数学的美是多方面的,有外在的形式美,也有内在的逻辑美、理性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 苏科版 逻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理性 理性精神 数学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体验中学数学之美
14
作者 张文波 《科技风》 2009年第2期-,共1页
数学的美在科学中无处不在,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明丽的山水,醉人的鲜花",是大自然之美;"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色彩"是艺术之美.同样数学也具有美感.
关键词 学生体验 数学的美 自然之 艺术之 旋律 鲜花 山水 色彩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的美和真将引领百科
15
作者 丘成桐 《青年博览》 2022年第17期58-59,共2页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本人十分荣幸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并作就职演说。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就职演说是1854年由大数学家黎曼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给出的,这个演说奠下了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演讲后黎曼的老师高斯极为兴奋,因...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本人十分荣幸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并作就职演说。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就职演说是1854年由大数学家黎曼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给出的,这个演说奠下了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演讲后黎曼的老师高斯极为兴奋,因为它解决了高斯一直想解决的问题,而高斯被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职演说 现代物理学 现代数学 黎曼 哥廷根大学 数学 数学的美 科学史
原文传递
数学之美
16
作者 张帆芃宇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1年第7期50-50,共1页
从小我就对数学十分感兴趣,在别人看来枯燥的数字、公式、计算,我却觉得很有意思,总能从中感到别具一格的美。仿佛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它在和我捉迷藏、玩游戏甚至是挑战。在思考和演算的过程中我体验着别样的... 从小我就对数学十分感兴趣,在别人看来枯燥的数字、公式、计算,我却觉得很有意思,总能从中感到别具一格的美。仿佛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都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它在和我捉迷藏、玩游戏甚至是挑战。在思考和演算的过程中我体验着别样的快乐,每攻克一道难题都有着满满的成就感。数学的美不同于艺术的美,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希望大家都能爱上数学,欣赏数学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捉迷藏 成就感 玩游戏 数学的美 爱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17
作者 石冬菊 《学周刊(下旬)》 2016年第5期207-208,共2页
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数学是美的,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和谐、奇异和严密之中,然而由于这种隐蔽的、深邃的美对学生而言有时却显得难以理解甚至枯燥乏味,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完善数学教学,在&q... 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数学是美的,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和谐、奇异和严密之中,然而由于这种隐蔽的、深邃的美对学生而言有时却显得难以理解甚至枯燥乏味,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完善数学教学,在"数学美"的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奏好数学教学中最美的音符
18
作者 王献春 《学周刊(下旬)》 2012年第6期162-163,共2页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数学看成一门枯燥的科学,事实上,数学本身蕴含着那独特的美。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元素的鉴别、分析、提取能力,这样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数学看成一门枯燥的科学,事实上,数学本身蕴含着那独特的美。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元素的鉴别、分析、提取能力,这样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不仅有智育功能,而且起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美育功能。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挖掘数学美,来认识数学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的美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证明、变式与推广
19
作者 成敏 徐凤旺 《中学数学研究》 2024年第9期64-66,共3页
1.试题呈现及求解已知a,b,c是满足a+b+c=3的正数,求证:a^(3)+b^(3)/a^(2)+ab+b^(2)+b^(3)+c^(3)/b^(2)+bc+c^(2)+c^(3)+a^(3)/c^(2)+ca+a^(2)≥2.①这是2016年叙利亚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中的一道不等式证明题,此题看上去条件式子结构简单... 1.试题呈现及求解已知a,b,c是满足a+b+c=3的正数,求证:a^(3)+b^(3)/a^(2)+ab+b^(2)+b^(3)+c^(3)/b^(2)+bc+c^(2)+c^(3)+a^(3)/c^(2)+ca+a^(2)≥2.①这是2016年叙利亚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中的一道不等式证明题,此题看上去条件式子结构简单,不等式的分母都是二次三项式,形式上具有数学的美感.在文[1]中严心悦老师通过函数单调性对此题作了解答,读后深受启发,于是对该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得到了不同于文[1]中的证明方法和试题的几个变式与推广,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式 二次三项式 函数单调性 数学的美 不等式 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通报》2573问题的证明及变式推广
20
作者 徐凤旺 成敏 刘天明 《中学数学研究》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1问题呈现题目已知实数a,b,c,d>0,且a+b+c+d=1,求证:7+2b/1+a+7+2c/1+b+7+2d/1+c+7+2a/1+d≥24.这是《数学通报》2020年第11期数学问题解答2573问题的一道不等式证明题,可以看出该不等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由常数项和一次项构成,条件... 1问题呈现题目已知实数a,b,c,d>0,且a+b+c+d=1,求证:7+2b/1+a+7+2c/1+b+7+2d/1+c+7+2a/1+d≥24.这是《数学通报》2020年第11期数学问题解答2573问题的一道不等式证明题,可以看出该不等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由常数项和一次项构成,条件和结论结构对称,具有数学的美感,文[1]主要是通过基本不等式和权方和不等式得到证明,读后深受启发,本文拟对该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变式及推广做进一步的探究,与大家一起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不等式 结构对称 常数项 问题解答 权方和不等式 不等式的证明 数学的美 变式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