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柑橘纤维的益生菌水凝胶载体制备及其控释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少杨 李子院 +4 位作者 覃黎娜 陈心怡 汪利琪 姜铁民 李海云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59,共7页
为提高益生菌在胃肠液中的存活率及释放率,本研究以柑橘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埋材料,柠檬酸为交联剂制备水凝胶。通过吸附包埋植物乳植杆菌B5,测定包埋后水凝胶的包埋率、控释性能、胆盐耐受性及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水... 为提高益生菌在胃肠液中的存活率及释放率,本研究以柑橘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埋材料,柠檬酸为交联剂制备水凝胶。通过吸附包埋植物乳植杆菌B5,测定包埋后水凝胶的包埋率、控释性能、胆盐耐受性及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水凝胶均具备良好的包埋效果,包埋率均高于79%;当柑橘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比为1:4时,水凝胶的控释性能最佳,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率达到89.25%;载菌水凝胶能明显提高植物乳植杆菌B5在胆盐溶液中的存活率,最高达到87.09%;在4℃下保藏30 d后,水凝胶包埋的植物乳植杆菌B5的存活率均高于60%,当柑橘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比为1:4时,水凝胶包埋的植物乳植杆菌B5存活率为70.66%,活菌数仍大于7 lg CFU/mL。研究表明柑橘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凝胶能有效减少益生菌与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接触,从而显著提高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纤维素 水凝胶 植物乳植杆菌 包埋 控释性能 储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聚氨酯包膜缓释肥的制备及控释性能研究
2
作者 常馨彤 刘艳芬 +4 位作者 白玉莹 陈敬辉 王紫方 赵雪超 李永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以天然植物油多元醇蓖麻油为基础,合成的聚氨酯制备肥料包膜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石油基产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异氰酸酯种类以及蓖麻油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团摩尔比对聚氨酯包膜材料力学性能、交联密度... 以天然植物油多元醇蓖麻油为基础,合成的聚氨酯制备肥料包膜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使用石油基产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异氰酸酯种类以及蓖麻油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团摩尔比对聚氨酯包膜材料力学性能、交联密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采用转鼓式包衣机构建植物油基聚氨酯缓控释肥料,分析其缓控性能和耐受性能,揭示其水分触发式缓控释对应规律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MDI)为原料,且蓖麻油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团摩尔比为1.0∶1.2时,所得聚氨酯交联密度、刚性、疏水性和抵抗水渗透能力较强,养分初期释放率不足1.5%,养分释放期长达140 d,缓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聚氨酯包膜 缓释肥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粒工艺的肥芯-包膜微结构特征与缓/控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培钊 廖宗文 +1 位作者 葛仁山 毛小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05-1610,共6页
目的从控释肥的肥芯研究及评价入手,提高产品控释性能。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种不同造粒工艺的肥芯及其包膜缓/控释肥的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2种肥芯的包膜缓/控释肥氮素淋溶特性分析了不同造粒工艺对缓/控释性能的影响。结果油冷... 目的从控释肥的肥芯研究及评价入手,提高产品控释性能。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种不同造粒工艺的肥芯及其包膜缓/控释肥的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2种肥芯的包膜缓/控释肥氮素淋溶特性分析了不同造粒工艺对缓/控释性能的影响。结果油冷复肥颗粒外表面最光滑,转鼓复肥颗粒外表面最粗糙且多孔,高塔复肥和圆盘复肥颗粒外表面居中;油冷复肥核芯紧实度最优,转鼓复肥紧实度最差,高塔复肥和圆盘复肥核芯紧实度居中;油冷芯肥的膜-芯接触最紧实,转鼓芯肥的膜-芯有明显空隙,而高塔芯肥和圆盘芯肥则居中。土柱淋溶试验表明,油冷核心缓/控释肥的氮累积溶出率远低于转鼓核芯缓/控释肥。结论产品控释性能与其膜-芯结构的差异有密切关系,本论文研究和发现了控释肥肥芯对控释肥养分控释效果改善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粒工艺 微结构 包膜 缓/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潲水油醇解制备固液反应型包膜控释肥膜材的方法及膜控释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毛小云 莫莉萍 +2 位作者 谷文祥 徐勇军 廖宗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4-709,共6页
探讨以潲水油为主要原料制备包膜缓/控释肥膜材的工艺方法,并采用固液反应包膜工艺制备了6种包膜尿素,通过水浸泡法对包膜尿素的氮素控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潲水油精制以添加浓硫酸2.6%、水40%和6次水洗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比... 探讨以潲水油为主要原料制备包膜缓/控释肥膜材的工艺方法,并采用固液反应包膜工艺制备了6种包膜尿素,通过水浸泡法对包膜尿素的氮素控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潲水油精制以添加浓硫酸2.6%、水40%和6次水洗可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比采用磷酸精制经济;醇解工艺中潲水油与多羟基化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0∶0.7-1.0∶0.9时可获得适宜粘度和羟值的醇解产物;醇解潲水油与多聚异氰酸酯不同配比的膜材预聚体与膨润土制得的膜对尿素饱和溶液中尿素透过量测定结果显示,膜的通透性随膜材预聚体中醇解潲水油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分别采用2种不同羟值醇解潲水油与多聚异氰酸酯按质量比2.0∶1.0、2.5∶1.0和3.0∶1.0配制膜材预聚体制备的6种包膜尿素水中溶出率试验结果表明,6种包膜尿素均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养分水中24 h溶出率为8.9%-11.1%,7 d累计溶出率为35.7%-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潲水油 包膜控释肥膜材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控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宫铭 徐强强 +2 位作者 褚佳 汪晓芹 宫永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2,共4页
采用模板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和壳聚糖进行聚合,制备具有仿细胞外层膜结构壳聚糖纳米颗粒。用动态光散射仪(DLS)、透射电镜(TEM)和zeta电位对纳米颗粒的粒径、zeta电位进... 采用模板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和壳聚糖进行聚合,制备具有仿细胞外层膜结构壳聚糖纳米颗粒。用动态光散射仪(DLS)、透射电镜(TEM)和zeta电位对纳米颗粒的粒径、zeta电位进行表征,并通过体外阿霉素控释实验对该纳米颗粒的控释性能进行研究。该仿细胞外层膜结构壳聚糖纳米颗粒将在基因治疗、药物控释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对于探索仿细胞外层膜结构纳米颗粒的控释性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 纳米颗粒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MA30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中性红控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宫铭 宋成建 +3 位作者 曲建林 汪广恒 于伟 宫永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75-5078,5083,共5页
将聚阳离子壳聚糖(CS)与聚阴离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二元共聚物(poly(MPC-co-MA),PMA30)进行静电复合,制备CS/PMA30聚离子水凝胶,并用红外(IR)、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其特征官能团、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然后,以中性红为... 将聚阳离子壳聚糖(CS)与聚阴离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二元共聚物(poly(MPC-co-MA),PMA30)进行静电复合,制备CS/PMA30聚离子水凝胶,并用红外(IR)、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其特征官能团、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然后,以中性红为模型药物对CS/PMA30水凝胶的控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S/PMA30体系是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物理交联水凝胶,对模型药物中性红具有明显的控释性和pH值响应性。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水凝胶 磷酰胆碱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包衣剂的控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利华 文卓琼 +3 位作者 王锦 熊远福 唐丽 熊海蓉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0期177-180,共4页
为了探明控释肥包衣剂的控释性能,参考国标GB/T 8572-2001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测定样品中N、P、K含量,并测定包衣肥中养分初期释放率、微分释放率和养分累积释率。结果显示:包衣肥中养分N、P、K的初期释放率<15%,其中N的初期释放率大于... 为了探明控释肥包衣剂的控释性能,参考国标GB/T 8572-2001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测定样品中N、P、K含量,并测定包衣肥中养分初期释放率、微分释放率和养分累积释率。结果显示:包衣肥中养分N、P、K的初期释放率<15%,其中N的初期释放率大于P和K的初期释放率;与未包衣的对照肥相比,包衣肥养分N、P、K的初期释放率均明显降低,包衣肥中养分的释放更均匀平稳,能够满足作物生长中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表明控释肥包衣剂的控释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控释 控释肥包衣剂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缓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及控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剑秋 张民 +2 位作者 陈宏坤 范玲超 徐淑班 《化肥工业》 CAS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研制并完善了腐植酸缓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风化煤粒度、黏结剂与风化煤质量比(B/H)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产时的温度显著影响其控释效果,70℃... 研制并完善了腐植酸缓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风化煤粒度、黏结剂与风化煤质量比(B/H)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产时的温度显著影响其控释效果,70℃和80℃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养分控释性能好;风化煤的粒度也是影响其释放率的关键因素,粒度越大,肥料养分释放越快;B/H越大,肥料养分释放速率越慢;黏结剂对腐植酸缓控释肥养分释放控制的贡献率大于风化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控释 生产工艺 控释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体微结构对药物装载与控释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朱婷 李永吉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27期31-32,共2页
本文探讨纳米载体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随着微结构的改变,载体宏观性状和载药释药性能变化,旨在阐述药物载体的"结构-性能"的相关性。
关键词 纳米载体 微观结构 控释性能 “构-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有序介孔纳米碳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与控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静 陈琳 +3 位作者 张欢 杨永珍 刘旭光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0,共8页
药物的靶向控释已成为肿瘤化疗研究的热点。以有序介孔纳米碳球(OMCNs)为基质,先后对其进行磁化、氨基和肼基修饰,最终制得可与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共价结合的磁靶向药物载体(HMOMCNs)。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 药物的靶向控释已成为肿瘤化疗研究的热点。以有序介孔纳米碳球(OMCNs)为基质,先后对其进行磁化、氨基和肼基修饰,最终制得可与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共价结合的磁靶向药物载体(HMOMCNs)。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HMOMCNs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显示:HMOMCNs的粒径约为100 nm左右,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对DOX的最大载药量为529.18 mg·g^(-1);HMOMCNs对DOX具有p H控释性,随着p H的降低,其累积释药率增加,当p H降至5.5时,10 h累积释药率达到最大,最大值为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纳米碳 磁靶向 药物缓释 控释性能 盐酸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和控释性能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颐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方法利用滴入法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以牛血清蛋白为药物模型,研究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结果可溶性甲... 目的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方法利用滴入法制备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态,以牛血清蛋白为药物模型,研究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结果可溶性甲壳素与海藻酸钠进行了良好的混溶,并且在钙离子(Ca2+)溶剂环境下形成交联微球。该微球对药物的包封率及缓释性能与海藻酸钠微球相比都有较大改善,包封率从42%提高到74%,药物缓释时间从4 h上升到24 h。结论可溶性甲壳素/海藻酸钠微球的释药具有pH响应性,在pH为1.2的条件下释药慢,而在pH为7.0~7.4时释药快,可用于小肠或结肠定位缓释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海藻酸钠交联微球 可溶性 制备 药物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肽共聚物纳米胶束药物控释性能研究”通过验收
12
《上海化工》 CAS 2006年第6期7-7,共1页
由华东理工大学承担的“聚肽共聚物纳米胶束药物控释性能研究”项目最近通过上海市科委验收。该项目在研究聚肽共聚物的化学结构与自组装行为和载药性能的关系、通过不同化学结构聚肽共聚物的共混控制纳米胶束的结构与形态等方面具有创... 由华东理工大学承担的“聚肽共聚物纳米胶束药物控释性能研究”项目最近通过上海市科委验收。该项目在研究聚肽共聚物的化学结构与自组装行为和载药性能的关系、通过不同化学结构聚肽共聚物的共混控制纳米胶束的结构与形态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胶束 控释性能 共聚物 聚肽 通过验收 药物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结构 自组装行为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纤维素-柑橘果胶复合乳酸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少杨 李子院 +4 位作者 陈红联 覃黎娜 姜铁民 李海云 蒋季岑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试验旨在增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m plantarum)的抗逆性,提高其经胃肠道后的存活率。试验以柑橘纤维素和柑橘果胶为原料,对植物乳植杆菌B5 (L. plantarum B5)进行包埋,构建复合乳酸菌微胶囊,通过测定包埋率、结构表征、控... 试验旨在增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m plantarum)的抗逆性,提高其经胃肠道后的存活率。试验以柑橘纤维素和柑橘果胶为原料,对植物乳植杆菌B5 (L. plantarum B5)进行包埋,构建复合乳酸菌微胶囊,通过测定包埋率、结构表征、控释试验、耐胆盐及储藏稳定性试验,对复合微胶囊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微胶囊对L. plantarum B5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当柑橘纤维素和柑橘果胶的配比为1∶3时(CL13微胶囊),包埋率最高达到95.82%。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表明,纤维素和果胶中的羧基与钙离子通过桥连配位形成微胶囊。扫描电镜图像显示,菌体成功包埋于微胶囊的内部及表面。所有微胶囊均具备良好的控释性能,CL13微胶囊的控释效果显著高于其他配比的微胶囊(P<0.05),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率达到90.28%。微胶囊能够显著提高L. plantarum B5在胆盐和低温环境下的存活率(P<0.05),微胶囊稳定性良好。研究表明,柑橘纤维-柑橘果胶微胶囊能够有效保护L. plantarum B5顺利到达肠道,在宿主体内最大限度地发挥益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柑橘纤维素 柑橘果胶 包埋率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MA30水凝胶对考马斯亮蓝控释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宫铭 宋成建 +3 位作者 曲建林 汪广恒 于伟 宫永宽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壳聚糖(CS)是自然界中唯一的聚阳离子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无刺激、pH响应性等优点,因而在药物控释领域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将聚阳离子壳聚糖与聚阴离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二元共聚... 壳聚糖(CS)是自然界中唯一的聚阳离子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无刺激、pH响应性等优点,因而在药物控释领域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将聚阳离子壳聚糖与聚阴离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甲基丙烯酸二元共聚物(poly(MPC-co-MA),PMA30)进行静电复合,制备CS-PMA30聚离子水凝胶。以考马斯亮蓝为模型药物,对CS-PMA30水凝胶的控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CS-PMA30体系是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物理交联水凝胶,具有pH响应性,有望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水凝胶 磷酰胆碱 控释性能
原文传递
聚胺类功能性2,4-滴制剂的制备与控释性能评价
15
作者 杨正业 唐庆红 +2 位作者 吕强 付群梅 吕龙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3-568,共6页
[目的]提高2,4-滴等有机酸类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方法]使用聚N,N-二甲基乙烯基胺、聚N,N-二甲基烯丙基胺、甲基化聚乙烯亚胺(PEI)、聚脒等4种聚胺类功能性高分子与2,4-滴结合形成水溶性制剂,并测试其对2,4-滴透析释放情况的影响。[结果... [目的]提高2,4-滴等有机酸类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方法]使用聚N,N-二甲基乙烯基胺、聚N,N-二甲基烯丙基胺、甲基化聚乙烯亚胺(PEI)、聚脒等4种聚胺类功能性高分子与2,4-滴结合形成水溶性制剂,并测试其对2,4-滴透析释放情况的影响。[结果]水中透析以甲基化PEI、聚N,N-二甲基烯丙基胺、聚N,N-二甲基乙烯基胺的控释能力为佳。叔胺度69.0%的甲基化PEI质量≥42.6%时,释放率在32%左右达到控释平衡,且药剂释放比较集中。[结论]聚胺类高分子与2,4-滴的结合可以改善2,4-滴的控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胺类功能性高分子 2 4-滴水溶性制剂 控释性能 除草活性
原文传递
腐植酸缓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及控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剑秋 张民 +2 位作者 陈宏坤 范玲超 徐淑班 《腐植酸》 2013年第5期38-38,共1页
研制并完善了腐植酸缓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风化煤粒度、黏结剂与风化煤质量比(B/H)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征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缓控释肥在生产时的温... 研制并完善了腐植酸缓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风化煤粒度、黏结剂与风化煤质量比(B/H)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腐植酸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特征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缓控释肥在生产时的温度显著影响其控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工艺 控释 腐植酸 控释性能 生产过程 释放特征 控释效果 风化煤
原文传递
无机包膜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与肥效探讨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谭金芳 介晓磊 +3 位作者 化全县 余长坤 王宜伦 马卫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对缓/控释肥料的定义、分类、材料、工艺和控释性能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综述了缓/控释肥料研究与生产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无机包膜 控释肥料 生产工艺 肥效 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蒙脱石制备及其作为氟尿嘧啶药物控释载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超 皮振邦 +4 位作者 田熙科 王传金 杨立军 李辉 林亚萍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2-654,共3页
采用超细技术制备出超细蒙脱石 ,使蒙脱石比表面积大幅提高 ,吸附能力显著增强 ;并且利用超细蒙脱石的无毒性、高比表面积、高吸附性等性质 ,将其作为抗癌药物氟尿嘧啶的控释载体 ,研究了超细蒙脱石对氟尿嘧啶的吸附及体外释放性能 ;体... 采用超细技术制备出超细蒙脱石 ,使蒙脱石比表面积大幅提高 ,吸附能力显著增强 ;并且利用超细蒙脱石的无毒性、高比表面积、高吸附性等性质 ,将其作为抗癌药物氟尿嘧啶的控释载体 ,研究了超细蒙脱石对氟尿嘧啶的吸附及体外释放性能 ;体外释放实验表明 ,超细蒙脱石具有良好的控释性能 ;使超细蒙脱石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药物控释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蒙脱石 抗癌药物 氟尿嘧啶 药物控释载体 控释性能 制备 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蛋白-结冷胶冷诱导凝胶微观结构与控释特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晨 袁哲 +2 位作者 闫可心 胡海玥 汪建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热变性后的燕麦蛋白(oat protein isolate,OPI)与结冷胶(gellan gum,G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葡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形成OPI-GG冷诱导凝胶,通过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 热变性后的燕麦蛋白(oat protein isolate,OPI)与结冷胶(gellan gum,GG)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葡糖酸-δ-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GDL)形成OPI-GG冷诱导凝胶,通过质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凝胶微结构以及分子构象的变化,探究不同凝胶微结构与凝胶控释特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G添加量为0.1%、pH 5时,凝胶硬度最大,随着GG浓度升高,凝胶硬度逐渐变弱。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的观察可知OPI-GG凝胶可形成两种网络微结构,在pH 4和pH 5时,OPI与GG之间由于静电引力使其相互作用力增强,形成致密且均匀的单网络微结构;在pH 6和pH 7时,OPI与GG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产生相分离,从而形成双网络结构。具有不同微结构的OPI-GG凝胶可作为基质包埋核黄素,双网络结构的凝胶可有效提高核黄素的包埋率(75%),其在pH 1.2磷酸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中浸泡2 h后核黄素的释放率为33%;致密的单网络结构OPI-GG凝胶包埋率为61%,在pH1.2 PBS中可有效阻止核黄素的释放,其释放率为18%,并在pH 7.4 PBS中使核黄素逐步释放,8 h后释放率为53%。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制备的OPI-GG双网络结构冷凝胶具有较好的核黄素包埋能力,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的OPI-GG单网络冷凝胶具有较好的控释能力,因此,不同微结构的OPI-GG冷凝胶具有作为营养素包埋和递送体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结冷胶 凝胶结构 控释性能 双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离散元仿真及微结构分析法研究高铝瓷球对尿素表面改性和养分控释的效果
20
作者 田虹雨 董晶晶 +11 位作者 解臣硕 崔静 段建杭 张天骄 代佳颖 王硕 张丽莉 魏占波 武良 郭武松 刘之广 张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0-911,共12页
【目的】尿素表面改性是提高包膜质量和养分控释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研究了不同磨料对肥料核芯表面的改性效果,以及改性提高肥料养分控释的效果。【方法】供试肥芯为大颗粒尿素(直径3~5 mm,N46%),供试磨料包括白刚玉、棕刚玉、高... 【目的】尿素表面改性是提高包膜质量和养分控释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研究了不同磨料对肥料核芯表面的改性效果,以及改性提高肥料养分控释的效果。【方法】供试肥芯为大颗粒尿素(直径3~5 mm,N46%),供试磨料包括白刚玉、棕刚玉、高铝瓷球、高铝瓷柱和氧化锆球。经测量不同磨料研磨后尿素的休止角,证明采用堆密度1.336 g/cm~3、直径6 mm的球形高铝瓷在10 min内对尿素表面改性效率最高,故用作后期的试验磨料。将1.5 kg的高铝瓷球与1 kg大颗粒尿素加入转鼓中,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模拟磨料摩擦与尿素颗粒自摩擦的粒子运动、碰撞、受力和分布特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磨料、表面改性尿素和包膜尿素的表面和切面结构特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包膜尿素膜表面结构微观特征与粗糙度;采用静水溶出率法测定纳米SiO2改性蓖麻油基聚氨酯包膜的表面改性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结果】EDEM仿真结果表明,转鼓底部颗粒运动快(1.125 m/s),边缘运动慢(0.00309 m/s),转动过程中,小颗粒物聚集在转鼓底部产生偏析。尿素自摩擦力约0.035 N,加入密度大于尿素的球形高铝瓷磨料后,混合体系的摩擦力变大(约0.042 N),尿素颗粒间的碰撞次数较自摩擦体系高出13.0%,因此改性效率得以提高。表面改性显著降低了颗粒表面粗糙度,在1μm^(2)检测范围内,粗糙度(Ra)平均降低了79.2%。由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普通尿素表面粗糙,膜材料填充在凹陷部位,包膜耗费的膜材料较多,且膜与尿素贴合不紧密,在运输或长期储存过程中易发生膜破损,失去养分控释能力;改性后的尿素表面光滑,减少了无功能的膜材浪费,且膜厚均匀,膜层与核芯结合紧密,膜切面结构均匀,不易破损。养分释放结果表明,以5%包膜率的纳米SiO_(2)改性蓖麻油基聚氨酯对尿素包膜,表面改性尿素相较普通尿素可使养分释放期延长6倍,由表面改性前的24天提升至169天。【结论】依据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球形高铝瓷作为磨料与尿素混合后,提高了尿素颗粒的摩擦效率,大大降低了尿素表面的粗糙度。表面改性后的尿素作为控释肥核芯,不仅节省了膜材料的用量,且膜层与肥芯结合紧密均匀,延长了等膜量下的养分释放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磨料 表面改性 离散元仿真 膜结构特征 养分控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