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损益相抵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萍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制度
法律适用范围
法律适用条件
合同法
立法
民法
财产损害
非财产损害
损害事实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损益相抵规则的民法适用与立法启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学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9-72,共4页
损益相抵规则是民法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也是民事责任救济功能的应有之义。现行民事立法欠缺对该规则的规定,显属立法漏洞,应由法官根据民法解释方法予以补漏。民法典总则的制定为该规则得以成文化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
适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侵权责任中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及计算方法
3
作者
邓晗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9-103,共5页
损益相抵原则与侵权责任法的特性相契合,反映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公平、平等原则。确定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应适用损益相抵原则。对该原则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如何确定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肯定适用的范围以及排除适用的范围...
损益相抵原则与侵权责任法的特性相契合,反映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公平、平等原则。确定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应适用损益相抵原则。对该原则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如何确定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肯定适用的范围以及排除适用的范围。不同的利益遭到损害时,应当采用不同的赔偿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同时避免加害人承担不应有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利益
扣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效率分析
4
作者
杨志利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0-41,共2页
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是合同法克服违约赔偿效率损失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他们使双方当事人成本内化和联合预防成本最小化,实现了违约救济的经济目标和合同剩余的最大化。这两个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使...
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是合同法克服违约赔偿效率损失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他们使双方当事人成本内化和联合预防成本最小化,实现了违约救济的经济目标和合同剩余的最大化。这两个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使当事人的事前及事后行为更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体现了合同法对当事人行为的正确激励,体现了法律与经济学在根本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效率
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额外减损收益之损益相抵及相关制度研究
5
作者
丁光泮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4-47,共4页
在违约损害赔偿领域中,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是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的两项重要制度,它们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得当可以公平合理地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责任范围。而赔偿权利人在对方违约之后因减损行为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应否适用损益相抵乃是其中一...
在违约损害赔偿领域中,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是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的两项重要制度,它们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得当可以公平合理地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责任范围。而赔偿权利人在对方违约之后因减损行为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应否适用损益相抵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立法、判例及学说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了粗浅探讨,并认为对直接源自减损行为的额外收益应与损害相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外减损收益
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损害赔偿
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死亡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原则
6
作者
巩寿兵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基于生命的无价性,在死亡损害赔偿中,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在严格限制适用前提下的零散的或者碎片化的适用状态。所以,要对其适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详细地考察它的具体适用规划,对赔偿权利人所获得的死亡赔偿金金...
基于生命的无价性,在死亡损害赔偿中,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在严格限制适用前提下的零散的或者碎片化的适用状态。所以,要对其适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详细地考察它的具体适用规划,对赔偿权利人所获得的死亡赔偿金金额的确定和赔偿权利人所获得的利益的种类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原则
第三人给付
工伤保险请求权
扶养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损益相抵规则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
2
7
作者
娄正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司法实践中,对于损益相抵规则的理解不同,出发点不一,在法律适用上呈现散乱甚至冲突状态。其原因在于有的是根据完全赔偿理论,有的是根据惩罚预防说作为损益相抵规则的依据,其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但都缺乏完整统一性,不能体现私法...
司法实践中,对于损益相抵规则的理解不同,出发点不一,在法律适用上呈现散乱甚至冲突状态。其原因在于有的是根据完全赔偿理论,有的是根据惩罚预防说作为损益相抵规则的依据,其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但都缺乏完整统一性,不能体现私法关系当事人之间联系的直接性。损益相抵不在于是否足额赔偿或惩罚赔偿,核心在于是否符合矫正正义下的损害赔偿基本原理以及受害人收到的利益是否是侵权人矫正自己不公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完全赔偿
惩罚预防
矫正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损益相抵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
2
8
作者
董佳羽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6-71,共6页
损益相抵是将由损害事件所获利益扣除以确定赔偿范围的责任,其不同于债的抵销和有过失规则。损害赔偿之债的成立,以受害人受有利益为适用损益相抵为前提,关键在于判断利益和损害事件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不同时期适用因果关系的理论不同...
损益相抵是将由损害事件所获利益扣除以确定赔偿范围的责任,其不同于债的抵销和有过失规则。损害赔偿之债的成立,以受害人受有利益为适用损益相抵为前提,关键在于判断利益和损害事件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不同时期适用因果关系的理论不同,但理论学说上的演进关系不能取代实践中的综合适用关系,成立因果关系仍需考量是否符合法规目的。实践中仍有必要对利益予以类型化研究,以降低结果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利益
损害赔偿
案例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损害赔偿中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
9
作者
张琳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7期102-105,共4页
损益相抵规则虽未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却较为普遍,适用上亦存在诸多误区。文章以实务案例为起始,阐述损益相抵的概念与特征,从法律规范分析的角度论述损益相抵与过失相抵的异同,并解析损益相抵的构成要件,重点对...
损益相抵规则虽未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却较为普遍,适用上亦存在诸多误区。文章以实务案例为起始,阐述损益相抵的概念与特征,从法律规范分析的角度论述损益相抵与过失相抵的异同,并解析损益相抵的构成要件,重点对损益相抵的适用进行阐释,包括排除适用的情形、案件类型化、诉讼中如何适用等,以期提供应对实务中涉及损害赔偿的复杂纷争的解决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过失
相抵
排除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应否损益相抵的几种情况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振波
《政法论丛》
2000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损益相抵
毁损残存物
赠与财产
保险赔偿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损害赔偿之损益相抵原则研究
11
作者
马小会
《知识经济》
2008年第6期20-21,共2页
损益相抵原则是指受害人基于同一原因受到损害但同时获得利益,在决定损害赔偿额时,应将其所获得的利益从损害赔偿总额中扣减,其体现了侵权损害赔偿的填补功能。在我国,损益相抵原则一直被忽视,致使此类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模糊不清,纠纷不...
损益相抵原则是指受害人基于同一原因受到损害但同时获得利益,在决定损害赔偿额时,应将其所获得的利益从损害赔偿总额中扣减,其体现了侵权损害赔偿的填补功能。在我国,损益相抵原则一直被忽视,致使此类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模糊不清,纠纷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本文笔者拟对损益相抵原则之内涵与理论依据、认定标准、具体适用方面做些初步探计,并对我国关于此原则的的规定和适用给予建议,藉以引起人们对该原则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原则
因果关系说
扣减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法律分析
12
作者
王中华
《中国经贸》
2017年第5期-,共2页
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合同法的重视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法律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合同法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规则
法律
分析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损益相抵
被引量:
18
13
作者
杨立新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3-80,共8页
损益相抵原则是债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债法审判实务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损益相抵的概念、理论依据、构成和具体的计算方法,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进行了理论上的研讨...
损益相抵原则是债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债法审判实务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损益相抵的概念、理论依据、构成和具体的计算方法,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进行了理论上的研讨,指出了其成功之处和存在的缺陷,并对在实务中如何适用损益相抵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相抵
损害赔偿之债
损害赔偿法
相当因果关系
被害人
返还原物
建筑材料
司法解释
消极利益
侵权损害赔偿
原文传递
损益相抵适用的类型化研究
被引量:
17
14
作者
程啸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46,共20页
损益相抵乃是损害赔偿法的一项基本规则,旨在落实完全赔偿与禁止得利原则,从而贯彻实现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由于赔偿权利人获得利益的来源多样化,损益相抵应依因果关系及法律评价加以认定,故此立法上无法进行抽象规定。而从研究的方...
损益相抵乃是损害赔偿法的一项基本规则,旨在落实完全赔偿与禁止得利原则,从而贯彻实现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由于赔偿权利人获得利益的来源多样化,损益相抵应依因果关系及法律评价加以认定,故此立法上无法进行抽象规定。而从研究的方法论上说,应区分赔偿权利人所获得利益的四种不同类型,即因第三人给付而获得的利益、因受害人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因损害事件而获得的利益以及因客观原因而获得的利益,分别判断这些利益是否具有可扣减性。此种类型化研究,有助于司法实践正确地适用损益相抵,避免对受害人的补偿不足或过度补偿,从而更好地贯彻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社会保险
补偿功能
原文传递
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及其援用
被引量:
11
15
作者
钟淑健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损益相抵规则虽在我国立法中尚无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适用该规则裁判案件。损益相抵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难点在于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即因同一赔偿原因而产生的可予扣减利益的识别,以及审判实践中如何援用和指引该规则...
损益相抵规则虽在我国立法中尚无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适用该规则裁判案件。损益相抵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难点在于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即因同一赔偿原因而产生的可予扣减利益的识别,以及审判实践中如何援用和指引该规则解决纠纷问题。可予扣减的利益包括积极利益和消极利益,对于强迫得利情形的处理原则为只有在受害人主观上愿意或客观上将利用这种增值时方予以适当抵扣。具体案件审理中,法官不得依职权主动援引该规则裁判案件,但应当行使阐明权,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的分配和举证责任的转移等予以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相抵
积极利益
消极利益
证明责任
举证责任
原文传递
论损益相抵规则
被引量:
4
16
作者
崔建远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6,共14页
损益相抵,属于赔偿责任的范围确定问题,而不是两个债权的相互抵销,因此不适用债的抵销规则,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它是确定受害人因相对人违约而遭受的“净损失”的规则,是计算债权人所受“真实损失”的法则,而不是减轻违约方本应承担责...
损益相抵,属于赔偿责任的范围确定问题,而不是两个债权的相互抵销,因此不适用债的抵销规则,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它是确定受害人因相对人违约而遭受的“净损失”的规则,是计算债权人所受“真实损失”的法则,而不是减轻违约方本应承担责任的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以禁止得利为法理依据,凡因同一损害原因受有损害并受有利益者,则所谓损害仅存在于损害与利益二者间的差额。损益相抵的发生,需要受害人因同一损害事实受有利益。为合理限制应予相抵的利益,受利益与损害事实尚需存在相当因果关系,即具有通常可能性,以排除偶然发生的利益。具体的决定标准则为规范意旨,也就是损益相抵必须符合法律的规范意旨、必须不使加害人不当地免负赔偿责任、对受害人须可期待。哪些利益可以在损害赔偿时予以扣除,情形复杂,具体的依据不同,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净损失
因果关系
规范目的论
禁止得利
原文传递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损益相抵悖论
被引量:
1
17
作者
黄海洲
《求索》
CSSCI
2013年第12期183-185,33,共4页
《侵权责任法》的责任承担规则中,损益相抵规则是受到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但在侵权法体系中,损益相抵规则自身却存在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导致该规则成为侵权法中的一大悖论。笔者将从损益相抵的概念悖论、价值悖论和适用范围悖论三方...
《侵权责任法》的责任承担规则中,损益相抵规则是受到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但在侵权法体系中,损益相抵规则自身却存在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导致该规则成为侵权法中的一大悖论。笔者将从损益相抵的概念悖论、价值悖论和适用范围悖论三方面来阐述该规则自身的逻辑矛盾,论证损益相抵规则虽然形式上符合一般社会观念对于公平和正义的朴素追求,但实质上却并不能与侵权责任法既有的逻辑要求和体系强制相协调,盲目地使用这一规则容易导致侵权法内部概念和逻辑的混乱。在现今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发展阶段,不适宜将损益相抵规则独立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承担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
损益相抵
悖论
侵权责任承担规则
原文传递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杨志利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08年第1期41-52,共12页
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是合同法克服违约赔偿效率损失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它们使双方当事人成本内化和联合预防成本最小化,实现了违约救济的经济目标和合同剩余的最大化。这两个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使...
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是合同法克服违约赔偿效率损失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它们使双方当事人成本内化和联合预防成本最小化,实现了违约救济的经济目标和合同剩余的最大化。这两个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使当事人的事前及事后行为更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体现了合同法对当事人行为的正确激励,体现了法律与经济学在根本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效率
法经济学
原文传递
侵害物权赔偿损失金额的确定——以差额法与损益相抵规则为中心
19
作者
李遐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116,共6页
物权损害赔偿方式中,恢复原状之于赔偿损失具有优先适用性,但赔偿损失仍有很大适用空间。损害是被侵害之物权的前后两种状态的差额,因此差额法是计算损害赔偿金额的主要方法。物权之原有价值应该优先采用具体计算方法,只有在通过具体计...
物权损害赔偿方式中,恢复原状之于赔偿损失具有优先适用性,但赔偿损失仍有很大适用空间。损害是被侵害之物权的前后两种状态的差额,因此差额法是计算损害赔偿金额的主要方法。物权之原有价值应该优先采用具体计算方法,只有在通过具体计算方法不能确定损失数额或者以具体计算方法确定损失数额过巨的情况下,再采用抽象计算方法。而现有价值应以抽象计算方法为主。损益相抵并非差额法的组成部分,他们是相互独立的计算赔偿数额的规则。受害人的何种得益可以相抵应以"损益同源"作为主要判断依据,但能否相抵还要受到得益之目的性的限制,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案情判断能否损益相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
赔偿损失
差额法
损益相抵
原文传递
题名
损益相抵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萍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制度
法律适用范围
法律适用条件
合同法
立法
民法
财产损害
非财产损害
损害事实
利益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损益相抵规则的民法适用与立法启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学成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学院
复旦大学医事法研究中心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9-72,共4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经费项目(B102)
文摘
损益相抵规则是民法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也是民事责任救济功能的应有之义。现行民事立法欠缺对该规则的规定,显属立法漏洞,应由法官根据民法解释方法予以补漏。民法典总则的制定为该规则得以成文化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
适用方法
Keywords
profit and loss balance
fair principle
good faith principle
applicable method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侵权责任中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及计算方法
3
作者
邓晗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9-103,共5页
文摘
损益相抵原则与侵权责任法的特性相契合,反映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公平、平等原则。确定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时,应适用损益相抵原则。对该原则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如何确定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肯定适用的范围以及排除适用的范围。不同的利益遭到损害时,应当采用不同的赔偿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同时避免加害人承担不应有的责任。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利益
扣减
计算方法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效率分析
4
作者
杨志利
机构
辽宁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0-41,共2页
文摘
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是合同法克服违约赔偿效率损失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他们使双方当事人成本内化和联合预防成本最小化,实现了违约救济的经济目标和合同剩余的最大化。这两个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使当事人的事前及事后行为更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体现了合同法对当事人行为的正确激励,体现了法律与经济学在根本上的一致性。
关键词
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效率
法经济学
分类号
F08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额外减损收益之损益相抵及相关制度研究
5
作者
丁光泮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
出处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4-47,共4页
文摘
在违约损害赔偿领域中,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是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的两项重要制度,它们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得当可以公平合理地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责任范围。而赔偿权利人在对方违约之后因减损行为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应否适用损益相抵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立法、判例及学说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了粗浅探讨,并认为对直接源自减损行为的额外收益应与损害相抵。
关键词
额外减损收益
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损害赔偿
民法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死亡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原则
6
作者
巩寿兵
机构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文摘
基于生命的无价性,在死亡损害赔偿中,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在严格限制适用前提下的零散的或者碎片化的适用状态。所以,要对其适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详细地考察它的具体适用规划,对赔偿权利人所获得的死亡赔偿金金额的确定和赔偿权利人所获得的利益的种类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死亡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原则
第三人给付
工伤保险请求权
扶养费
Keywords
death compensation
the principle of deduction of collateral benefits
third party payment
injury insurance claims
alimony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损益相抵规则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
2
7
作者
娄正前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1,共7页
文摘
司法实践中,对于损益相抵规则的理解不同,出发点不一,在法律适用上呈现散乱甚至冲突状态。其原因在于有的是根据完全赔偿理论,有的是根据惩罚预防说作为损益相抵规则的依据,其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但都缺乏完整统一性,不能体现私法关系当事人之间联系的直接性。损益相抵不在于是否足额赔偿或惩罚赔偿,核心在于是否符合矫正正义下的损害赔偿基本原理以及受害人收到的利益是否是侵权人矫正自己不公行为。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完全赔偿
惩罚预防
矫正正义
Keywords
profit and loss offset
full compensation
penalty prevention
corrective justice
分类号
D91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损益相抵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
2
8
作者
董佳羽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6-71,共6页
文摘
损益相抵是将由损害事件所获利益扣除以确定赔偿范围的责任,其不同于债的抵销和有过失规则。损害赔偿之债的成立,以受害人受有利益为适用损益相抵为前提,关键在于判断利益和损害事件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不同时期适用因果关系的理论不同,但理论学说上的演进关系不能取代实践中的综合适用关系,成立因果关系仍需考量是否符合法规目的。实践中仍有必要对利益予以类型化研究,以降低结果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利益
损害赔偿
案例类型化
Keywords
offsetting benefits
benefits
compensation
stereotyping of cases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损害赔偿中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
9
作者
张琳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7期102-105,共4页
文摘
损益相抵规则虽未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确立,但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却较为普遍,适用上亦存在诸多误区。文章以实务案例为起始,阐述损益相抵的概念与特征,从法律规范分析的角度论述损益相抵与过失相抵的异同,并解析损益相抵的构成要件,重点对损益相抵的适用进行阐释,包括排除适用的情形、案件类型化、诉讼中如何适用等,以期提供应对实务中涉及损害赔偿的复杂纷争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过失
相抵
排除适用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应否损益相抵的几种情况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振波
机构
山东英天律师事务所
出处
《政法论丛》
2000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损益相抵
毁损残存物
赠与财产
保险赔偿金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损害赔偿之损益相抵原则研究
11
作者
马小会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知识经济》
2008年第6期20-21,共2页
文摘
损益相抵原则是指受害人基于同一原因受到损害但同时获得利益,在决定损害赔偿额时,应将其所获得的利益从损害赔偿总额中扣减,其体现了侵权损害赔偿的填补功能。在我国,损益相抵原则一直被忽视,致使此类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模糊不清,纠纷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本文笔者拟对损益相抵原则之内涵与理论依据、认定标准、具体适用方面做些初步探计,并对我国关于此原则的的规定和适用给予建议,藉以引起人们对该原则的关注。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原则
因果关系说
扣减利益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法律分析
12
作者
王中华
机构
中共山东省汶上县委党校
出处
《中国经贸》
2017年第5期-,共2页
文摘
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合同法的重视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法律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合同法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规则
法律
分析和研究
分类号
Z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损益相抵
被引量:
18
13
作者
杨立新
机构
烟台大学法律系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3-80,共8页
文摘
损益相抵原则是债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债法审判实务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损益相抵的概念、理论依据、构成和具体的计算方法,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进行了理论上的研讨,指出了其成功之处和存在的缺陷,并对在实务中如何适用损益相抵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
损益相抵
损害赔偿之债
损害赔偿法
相当因果关系
被害人
返还原物
建筑材料
司法解释
消极利益
侵权损害赔偿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损益相抵适用的类型化研究
被引量:
17
14
作者
程啸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46,共20页
基金
中国法学会2016年部级法学课题"<侵权责任法>实施状况调研"(CLS[2016]C22)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中国统一损害赔偿法的构建与完善"(Z04-1
课题编号:20131089328)的研究成果
文摘
损益相抵乃是损害赔偿法的一项基本规则,旨在落实完全赔偿与禁止得利原则,从而贯彻实现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由于赔偿权利人获得利益的来源多样化,损益相抵应依因果关系及法律评价加以认定,故此立法上无法进行抽象规定。而从研究的方法论上说,应区分赔偿权利人所获得利益的四种不同类型,即因第三人给付而获得的利益、因受害人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因损害事件而获得的利益以及因客观原因而获得的利益,分别判断这些利益是否具有可扣减性。此种类型化研究,有助于司法实践正确地适用损益相抵,避免对受害人的补偿不足或过度补偿,从而更好地贯彻损害赔偿法的补偿功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的公平价值。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损益相抵
社会保险
补偿功能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及其援用
被引量:
11
15
作者
钟淑健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制度衔接与规则协调>(08BFX070)的前期成果
文摘
损益相抵规则虽在我国立法中尚无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适用该规则裁判案件。损益相抵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难点在于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即因同一赔偿原因而产生的可予扣减利益的识别,以及审判实践中如何援用和指引该规则解决纠纷问题。可予扣减的利益包括积极利益和消极利益,对于强迫得利情形的处理原则为只有在受害人主观上愿意或客观上将利用这种增值时方予以适当抵扣。具体案件审理中,法官不得依职权主动援引该规则裁判案件,但应当行使阐明权,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的分配和举证责任的转移等予以指引。
关键词
损益相抵
积极利益
消极利益
证明责任
举证责任
Keywords
vorteilsausgleichung
positive benefits
passive benefits
proof liability
onus of proof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损益相抵规则
被引量:
4
16
作者
崔建远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6,共14页
文摘
损益相抵,属于赔偿责任的范围确定问题,而不是两个债权的相互抵销,因此不适用债的抵销规则,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它是确定受害人因相对人违约而遭受的“净损失”的规则,是计算债权人所受“真实损失”的法则,而不是减轻违约方本应承担责任的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以禁止得利为法理依据,凡因同一损害原因受有损害并受有利益者,则所谓损害仅存在于损害与利益二者间的差额。损益相抵的发生,需要受害人因同一损害事实受有利益。为合理限制应予相抵的利益,受利益与损害事实尚需存在相当因果关系,即具有通常可能性,以排除偶然发生的利益。具体的决定标准则为规范意旨,也就是损益相抵必须符合法律的规范意旨、必须不使加害人不当地免负赔偿责任、对受害人须可期待。哪些利益可以在损害赔偿时予以扣除,情形复杂,具体的依据不同,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词
损益相抵
净损失
因果关系
规范目的论
禁止得利
Keywords
offset of profit and loss
net loss
causality
normative teleology
prohibition of profit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损益相抵悖论
被引量:
1
17
作者
黄海洲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13年第12期183-185,33,共4页
文摘
《侵权责任法》的责任承担规则中,损益相抵规则是受到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但在侵权法体系中,损益相抵规则自身却存在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导致该规则成为侵权法中的一大悖论。笔者将从损益相抵的概念悖论、价值悖论和适用范围悖论三方面来阐述该规则自身的逻辑矛盾,论证损益相抵规则虽然形式上符合一般社会观念对于公平和正义的朴素追求,但实质上却并不能与侵权责任法既有的逻辑要求和体系强制相协调,盲目地使用这一规则容易导致侵权法内部概念和逻辑的混乱。在现今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发展阶段,不适宜将损益相抵规则独立作为一种侵权责任承担规则。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
损益相抵
悖论
侵权责任承担规则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杨志利
机构
辽宁大学
出处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08年第1期41-52,共12页
文摘
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是合同法克服违约赔偿效率损失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它们使双方当事人成本内化和联合预防成本最小化,实现了违约救济的经济目标和合同剩余的最大化。这两个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使当事人的事前及事后行为更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体现了合同法对当事人行为的正确激励,体现了法律与经济学在根本上的一致性。
关键词
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效率
法经济学
Keywords
mitigation
gains offsetting
losses efficiency
Lawand Economics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侵害物权赔偿损失金额的确定——以差额法与损益相抵规则为中心
19
作者
李遐桢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116,共6页
基金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沿海石油开发生态损害赔偿研究"(HB14FX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海洋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12YJA820074)阶段性成果
文摘
物权损害赔偿方式中,恢复原状之于赔偿损失具有优先适用性,但赔偿损失仍有很大适用空间。损害是被侵害之物权的前后两种状态的差额,因此差额法是计算损害赔偿金额的主要方法。物权之原有价值应该优先采用具体计算方法,只有在通过具体计算方法不能确定损失数额或者以具体计算方法确定损失数额过巨的情况下,再采用抽象计算方法。而现有价值应以抽象计算方法为主。损益相抵并非差额法的组成部分,他们是相互独立的计算赔偿数额的规则。受害人的何种得益可以相抵应以"损益同源"作为主要判断依据,但能否相抵还要受到得益之目的性的限制,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案情判断能否损益相抵。
关键词
损害赔偿
赔偿损失
差额法
损益相抵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损益相抵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吴萍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损益相抵规则的民法适用与立法启示
李学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侵权责任中损益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及计算方法
邓晗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效率分析
杨志利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额外减损收益之损益相抵及相关制度研究
丁光泮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死亡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原则
巩寿兵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损益相抵规则的困境与出路
娄正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损益相抵的适用范围
董佳羽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损害赔偿中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
张琳
《法制与经济》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论应否损益相抵的几种情况
李振波
《政法论丛》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损害赔偿之损益相抵原则研究
马小会
《知识经济》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法律分析
王中华
《中国经贸》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损益相抵
杨立新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8
原文传递
14
损益相抵适用的类型化研究
程啸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7
原文传递
15
损益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及其援用
钟淑健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1
原文传递
16
论损益相抵规则
崔建远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原文传递
17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损益相抵悖论
黄海洲
《求索》
CSSCI
2013
1
原文传递
18
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经济分析
杨志利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08
1
原文传递
19
侵害物权赔偿损失金额的确定——以差额法与损益相抵规则为中心
李遐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