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三) 被引量:22
1
作者 图力古尔 包海鹰 +1 位作者 李玉 苗联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0,共4页
报道了吉林省新分布担子菌 6种 ,即黄环鳞伞Descoleaflavoannulata (L Vassilieva)Horak ,刺毛暗皮伞Phaeomarasmiuserinaceellus (Peck)Sing ,二孢长根奥德蘑Oudemansiellaradicata (Relh :Fr )Sing var bispora (Redhead ,GinnsetShoe... 报道了吉林省新分布担子菌 6种 ,即黄环鳞伞Descoleaflavoannulata (L Vassilieva)Horak ,刺毛暗皮伞Phaeomarasmiuserinaceellus (Peck)Sing ,二孢长根奥德蘑Oudemansiellaradicata (Relh :Fr )Sing var bispora (Redhead ,GinnsetShoemaker)Z L YangetZang ,带状盔孢菌Galerinavittaeformis (Fr )Sing ,迭生灵芝Ganodermalobatum (Schw )Akt 和环沟纹韧革菌Stereumstrigoso zonatum (Schw )Cunn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环鳞伞 刺毛暗皮伞 带状盔孢菌 环沟纹韧革菌 新记录 吉林 担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浓缩担子菌发酵液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竞 周集体 +4 位作者 曹文伟 王栋 项学敏 曲天明 徐和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5-419,共5页
利用中空纤维超滤器对灵芝发酵液中聚合物的浓缩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推导出该超滤器放大的适宜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10000d的聚砜不对称膜是适于超滤浓缩灵芝发酵液的超滤膜.适宜的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0.2MPa... 利用中空纤维超滤器对灵芝发酵液中聚合物的浓缩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推导出该超滤器放大的适宜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截留分子量10000d的聚砜不对称膜是适于超滤浓缩灵芝发酵液的超滤膜.适宜的超滤条件为操作压力0.2MPa,料液温度20~30℃,循环速度0.22m/s;在此条件下超滤200min,通量及截留率分别稳定在9.1L/(m2h)和96%左右,发酵液聚合物浓缩5倍以上,其收率达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浓缩 灵芝 聚合物 发酵液 担子菌 深层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子菌黄卷缘齿菌的化学成分(英文)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兴娜 杜建厂 +1 位作者 谭仁祥 刘吉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研究担子菌黄卷缘齿菌Hydnum rep andum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二维核磁共振(1H1-HCO SY,HM QC,HM BC,NOESY)、质谱、高分辨质谱、旋光鉴定结果。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 目的研究担子菌黄卷缘齿菌Hydnum rep andum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二维核磁共振(1H1-HCO SY,HM QC,HM BC,NOESY)、质谱、高分辨质谱、旋光鉴定结果。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sarcodon in A(Ⅰ)、scabron ine B(Ⅱ)、3β-羟基-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Ⅲ)、(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Ⅳ)、(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Ⅴ)、苯甲酸(Ⅵ)、对羟基苯甲醛(Ⅶ)、对羟基苯甲酸乙酯(Ⅷ)、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Ⅸ)、硫代乙酸酐(Ⅹ)、(2S,2′R,3S,4R)-2-(2-羟基-十八碳酰胺)二十二碳烷-1,3,4-三醇(Ⅺ)。结论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在黄卷缘齿菌中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卷缘齿菌 担子菌 二萜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加角担子菌B6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环境和西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逸 王兴祥 +2 位作者 王宏伟 刘付燕 戴传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5-1192,共8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加角担子菌B6的菌丝对连作西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西瓜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措施。施加B6的活菌丝(C)显著减少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增加细菌/放线菌的比例,在西瓜成熟期,与对照(A)和施加灭活的B6菌...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加角担子菌B6的菌丝对连作西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西瓜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措施。施加B6的活菌丝(C)显著减少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增加细菌/放线菌的比例,在西瓜成熟期,与对照(A)和施加灭活的B6菌丝(B)相比,土壤中尖孢镰刀菌(FO)的数量分别减少了29.9%和63.3%。相比对照(A),在成熟期,C处理中土壤脲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分别提高了19.0%、159.0%和31.3%;西瓜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增加32.7%和4.6%,西瓜根系活力(TTC法)增强46.2%,丙二醛(MDA)含量减少51.4%。与对照(A)和施加灭活B6菌(B)相比,施加B6菌(C)后,西瓜单果重分别增加44.8%和40.9%,总产量分别增加103.8%和64.9%,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5.1%和10.0%。施加B6的活菌丝能够通过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西瓜植株的抵抗力,进而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连作障碍 担子菌B6 土壤酶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子菌组成型漆酶产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钞亚鹏 叶军 钱世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8-632,共5页
运用平板筛选法从 2 0株不同来源的菌株中得到一株产组成型漆酶的担子菌 (Basi diomycetesp .)。它在自制DC培养基上产酶能力达到 0 58IU/mL ;振荡培养的产酶效果约是静置培养的 4倍。漆酶的产生与生物量在培养 8d内呈现平行关系 ,但... 运用平板筛选法从 2 0株不同来源的菌株中得到一株产组成型漆酶的担子菌 (Basi diomycetesp .)。它在自制DC培养基上产酶能力达到 0 58IU/mL ;振荡培养的产酶效果约是静置培养的 4倍。漆酶的产生与生物量在培养 8d内呈现平行关系 ,但随后酶量并不随之而继续上升。 4g/L的酪氨酸和胰蛋白胨有利于酶的产生 ,分别可使酶活力最高增加到2 49IU/mL和 2 0IU/mL。某些化学试剂对酶的产量尚未达到诱导效果 ,但丁香醛连氮和邻联甲苯胺对酶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0℃下刺激 1h后 ,可使酶活力提高 1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漆酶 组成型 产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子菌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刘淑珍 钱世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PhenylSepharoseTM6FastFlow疏水柱层析等方法 ,得到电泳纯的漆酶同工酶Lac1 ,纯化倍数为 31 8.4,活力回收率为 1 8.6%。用SDS PAGE测得该酶分子量为 60 .3kD ,而经质谱分析为 5 5 .94kD。最适反应... 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PhenylSepharoseTM6FastFlow疏水柱层析等方法 ,得到电泳纯的漆酶同工酶Lac1 ,纯化倍数为 31 8.4,活力回收率为 1 8.6%。用SDS PAGE测得该酶分子量为 60 .3kD ,而经质谱分析为 5 5 .94kD。最适反应温度为 65℃ ,最适反应pH值为 2 .2~ 2 .8,酶的等电点pI(室温 )为 4.0 2 ,其N末端序列为AIGPVTDL ,用硫酸 酚法测得其含糖量为 49.2 %。 2 5℃条件下 ,以ABTS( 2 ,2’ azinobis ( 3 ethylbenzthiazoline 6 sulphonate)为底物的Km为 1 7.5 μmol L。该酶在 45℃ ,pH3.0~ 9.5较稳定。Cu2 + 对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Fe2 + 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Mn2 + 和Ag+ 对酶活无明显影响。DTT(Dithiothreitol,二硫苏糖醇 )和NaN3完全抑制酶的活性。Koshland试剂对漆酶的活力影响比较大 ,色氨酸可能是酶活力的必需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漆酶 分离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角担子菌B6对连作西瓜土壤尖孢镰刀菌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肖逸 戴传超 +2 位作者 王兴祥 刘付燕 王宏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784-4792,共9页
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土壤中角担子菌(Ceratobasidum stevensii)B6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同时跟踪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的发酵组分对开花期西瓜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PCR扩增分析表明引物Cf1/Cr1有很好的特异性,能对... 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土壤中角担子菌(Ceratobasidum stevensii)B6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同时跟踪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的发酵组分对开花期西瓜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PCR扩增分析表明引物Cf1/Cr1有很好的特异性,能对角担子菌B6特异性扩增得到371bp的条带,对其它10株真菌不能有效扩增。使用荧光定量PCR对施加角担子菌B6的土壤总DNA扩增,结果表明将活菌B6固体发酵物施加到土壤1周后,B6的数量有一定的增殖,达到7.4 log(pg DNA/g干土),随着时间推移,数量逐渐减少,在第5周的时候低于检测限;而液体发酵液处理从一开始施加到土壤后,B6的数量就开始逐渐减少,在第4周的时候就低于检测限。施加活的B6菌4周内能够有效地控制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尖孢镰刀菌数量维持在5×103 CFU/g干土左右),之后随着B6数量的减少尖孢镰刀菌数量大量增加。活菌B6在土壤中能够存活1个月左右,不会过度影响土著微生物区系,是一株环境友好型菌株,对土壤微环境的干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担子菌B6 尖孢镰刀菌(FO) 实时定量PCR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五) 被引量:20
8
作者 图力古尔 王呈玉 李玉 《菌物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报道了 6种吉林省新记录担子菌 ,即斑玉蕈 [Hypsizygusmarmoreus (Peck)Bigelow],大幕侧耳[Pleurotuscalyptratus (Lindbl :Fr )Sacc ],矮包脚菇 [Volvariellapusilla (Pers :Fr )Sing ],白顶丽蘑[Calocybeleucocephala (Fr )Qu啨l ],... 报道了 6种吉林省新记录担子菌 ,即斑玉蕈 [Hypsizygusmarmoreus (Peck)Bigelow],大幕侧耳[Pleurotuscalyptratus (Lindbl :Fr )Sacc ],矮包脚菇 [Volvariellapusilla (Pers :Fr )Sing ],白顶丽蘑[Calocybeleucocephala (Fr )Qu啨l ],彩丽小菇 (MycenapictaHarmaja)和平截棒瑚菌 [Clavariadelphustruncatus(Qu啨l )Donk ]。其中 ,斑玉蕈为首次在我国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担子菌 斑玉蕈 大幕侧耳 矮苞脚菇 白顶丽蘑 彩丽小菇 平截棒瑚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子菌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液在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余龙江 李为 +1 位作者 刘幸福 张晓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92-996,共5页
研究了担子菌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液在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担子菌Bds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液制备的诱导子对紫杉醇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且以木质纤维素发酵至第 7天的降解液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最明显。因... 研究了担子菌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液在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担子菌Bds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液制备的诱导子对紫杉醇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且以木质纤维素发酵至第 7天的降解液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最明显。因此 ,可以用担子菌Bds发酵木质纤维素所得的降解液制备紫杉醇生物合成的诱导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木质纤维素 紫杉醇 红豆杉细胞 诱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担子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迅 胡沂淮 +1 位作者 裴建军 邵蔚蓝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42,共4页
担子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担子菌中的深入研究,担子菌的品质、产量、栽培效率和利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从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化系统两个方面重点阐述讨论担子菌在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担子菌 品质 产量 栽培效率 利用价值 转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四) 被引量:16
11
作者 图力古尔 李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报道了吉林省新分布担子菌6种,即刺孢蜡蘑Laccariatortilis(Bolt )S F Gray,大型皮伞MarasmiusmaximusHongo,粗毛原迷孔菌ProtodaedaleahispidaImazeki,巢孔菌Poronidulusconchifer(Schw )Murr 中华散尾菌LysurussinensisLioyd和袋形地... 报道了吉林省新分布担子菌6种,即刺孢蜡蘑Laccariatortilis(Bolt )S F Gray,大型皮伞MarasmiusmaximusHongo,粗毛原迷孔菌ProtodaedaleahispidaImazeki,巢孔菌Poronidulusconchifer(Schw )Murr 中华散尾菌LysurussinensisLioyd和袋形地星Geastrumsaccatum(Fr )Fisch 。其中,原迷孔菌属和巢孔菌属为吉林省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担子菌 刺孢蜡磨 大型皮伞 粗毛原迷孔菌 巢孔菌 中华散尾菌 袋形地星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革孔菌科(担子菌门,非褶菌目)中国二新记录种(英文) 被引量:17
12
作者 崔宝凯 戴玉成 Henning KNUDSEN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4-147,共4页
1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n wood-inhabiting fungi in China, two species of the Hymenochaetaceae were found: Fomitiporia texana (Murrill) Nuss and Inonotus ochroporus (Van der Byl) Pegler. Because they w... 1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n wood-inhabiting fungi in China, two species of the Hymenochaetaceae were found: Fomitiporia texana (Murrill) Nuss and Inonotus ochroporus (Van der Byl) Pegler. Because they were not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fungal flora (Dai, 1999; Dai et al., 2001; Dai & Niemel?, 2006; Nú?ez & Ryvarden, 2000; Ryvarden, 2005), and their illustrated descriptions are given according to our coll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革孔菌科 担子菌 非褶菌目 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子菌草菇总RNA的快速抽提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迅 裴建军 邵蔚蓝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4,共4页
针对高等真菌草菇 (Volvariellavolvacea) ,提供一种改进的简易抽提总RNA的方法。纯化的RNA可直接作如下的各种应用 ,如RT PCR、polyA RNA的富集、差异显示、North ern杂交、引物延伸、cDNA合成、基因表达谱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 针对高等真菌草菇 (Volvariellavolvacea) ,提供一种改进的简易抽提总RNA的方法。纯化的RNA可直接作如下的各种应用 ,如RT PCR、polyA RNA的富集、差异显示、North ern杂交、引物延伸、cDNA合成、基因表达谱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我们用此方法成功地从草菇中抽提到总RNA ,A2 60 /A2 80 为 1 7~ 2 0 ,A2 60 /A2 30 大于 2 0 ,数值显示RNA的纯度是足够高的 (RNA没有被蛋白或苯酚等污染 )。电泳图上 2 8S∶1 8S比例约为 2∶1 ,显示RNA没有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草菇 总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HEF凝胶电泳探测远缘担子菌间原生质体融合后的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荣 刘祖同 +1 位作者 张树庭 尤美莲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3-219,共7页
用电场诱导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 Co5104,his^-)和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florida Pf67, ade^-)两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两类属间融合子:一类为不断发生分离的单核体,另一类为稳定的双核异核体。利用等高钳位均匀电场(CHEF)... 用电场诱导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 Co5104,his^-)和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florida Pf67, ade^-)两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两类属间融合子:一类为不断发生分离的单核体,另一类为稳定的双核异核体。利用等高钳位均匀电场(CHEF)凝胶电泳技术比较融合子与两亲本的染色体长度多型性(CLP),显示出融合子的染色体变异以整条染色体的丢失为主。结合形态观察和DAPI核荧光染色的结果,推测单核融合子在胞质融合后很可能发生了核融合,但来自亲本Pf67的染色体不断丢失,最后融合子的遗传组成以来自Co5104的染色体为主;而双核融合子在质配之后可能并未发生核配,不过,来自各亲本的染色体最终均只有部分得以保留在融合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原生质体融合 CHEF凝胶电泳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子菌亮光钹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建厂 王兴娜 +1 位作者 谭仁祥 刘吉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研究亮光钹菌Coltriciumnitidum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氯仿-甲醇混合溶剂(1∶1)浸泡提取,浓缩提取液,所得浸膏经硅胶、反相硅胶(RP-8)、SephadexLH-20、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 目的研究亮光钹菌Coltriciumnitidum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氯仿-甲醇混合溶剂(1∶1)浸泡提取,浓缩提取液,所得浸膏经硅胶、反相硅胶(RP-8)、SephadexLH-20、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丁酰胺()、邻苯二酚()、肉齿菌素A(sarcodoninA,)、24-亚甲基-羊毛甾-7,9(11)-二烯-3-醇()、麦角甾-5,8-过氧-6,22-二烯-3-醇()、麦角甾-5,7,22-三烯-3-醇()、麦角甾-7,22-二烯-3β-葡萄糖苷()、(4E,8E)-N-D-2′-hydroxy-palmitoyl-1-O-β-D-glycopyranosyl-9-methyl-4,8-sphingadienine()。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高等真菌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光钹菌 担子菌 多孔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担子菌——鲍氏层孔菌(桑黄)的新认识 被引量:134
16
作者 戴玉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4,W001,共2页
关键词 药用担子菌 鲍氏层孔菌 桑黄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七) 被引量:8
17
作者 范宇光 图力古尔 《菌物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34-37,共4页
报道了吉林省新记录分布担子菌6种,即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Chodat&C.Martín)、短柄金舌囊蘑[Melanoleuca brevipes(Bull.)Pat]、紫皮丽蘑[Calocybe ionides(Bull.)Donk]、皮尔松湿伞(HygrophoruspersooniiArn... 报道了吉林省新记录分布担子菌6种,即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Chodat&C.Martín)、短柄金舌囊蘑[Melanoleuca brevipes(Bull.)Pat]、紫皮丽蘑[Calocybe ionides(Bull.)Donk]、皮尔松湿伞(HygrophoruspersooniiArnolds)、微黄拟锁瑚菌[Clavulinopsis helvola(Pers.)]和弹球菌(Sphaerobolus stellatusTode)。其中,弹球菌属为吉林省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肉褐鳞环柄菇 短柄蟹囊蘑 紫皮丽蘑 皮尔松湿伞 微黄拟锁瑚菌 弹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对两种担子菌菌丝体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家选 沈元月 +1 位作者 钟阳和 顾桂芬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共2页
本文采用串并联通气栽培法 ,研究了CO2 浓度对两种担子菌 (灵芝和灰树花 )菌丝体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于大气CO2 浓度水平下的气体环境对菌丝的萌发生长不利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相对较高的CO2 含量对菌丝体萌发有刺激作用 ... 本文采用串并联通气栽培法 ,研究了CO2 浓度对两种担子菌 (灵芝和灰树花 )菌丝体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于大气CO2 浓度水平下的气体环境对菌丝的萌发生长不利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相对较高的CO2 含量对菌丝体萌发有刺激作用 ,能够促进菌丝体健壮生长 ,缩短萌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食用菌 菌丝萌发 CO2浓度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海洋担子菌产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庆芳 王倩倩 +4 位作者 迟雪梅 于爽 陈立功 迟乃玉 刘春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6,共8页
从海泥中筛选到了一株高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的担子菌(Basidioascus sp.)酵母菌株(31号),在前期单因素优化实验(单因素优化结果为:蔗糖4%、酵母粉0.3%、NaNO_(3)0.4%、无机盐添加量(KH_(2)PO_(4)0.02%、KCl 0.10%、... 从海泥中筛选到了一株高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的担子菌(Basidioascus sp.)酵母菌株(31号),在前期单因素优化实验(单因素优化结果为:蔗糖4%、酵母粉0.3%、NaNO_(3)0.4%、无机盐添加量(KH_(2)PO_(4)0.02%、KCl 0.10%、MgSO_(4)·7H_(2)O 0.10%)、初始pH7.0、装液量125mL/250mL、接种量2%、发酵转速200r/min、发酵温度20℃,酶活力达到435.37U/mL)的基础上,对其进行PlackettBurman、Box-Behnken等相关实验,以进一步提高31号菌株产GOD酶活性,结果表明,GOD酶活性显著提高。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了发酵温度、蔗糖添加量和接种量是影响31号菌株产酶的重要因素。最陡爬坡实验及响应面实验联合优化,确定了三个最显著影响因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6℃、蔗糖3.92%和接种量3.58%。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定31号菌株产GOD酶的最佳条件,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菌株产GOD酶活力达503.22U/mL,与优化前酶活435.37U/mL相比,优化后GOD酶活提高了1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担子菌 葡萄糖氧化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子菌不亲和性因子特性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
20
作者 姚方杰 李玉 《菌物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对不亲和性因子的交配特性 ,不亲和性因子的构成 ,不亲和性因子的复等位基因现象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担子菌 不亲和性因子 交配特性 复等位基因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