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抗癫癎药的联合用药 警惕药物中毒 被引量:2
1
作者 尹玉磊 韩胜利 +4 位作者 曾艳 贾丹 褚燕琦 沈芊 姜德春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428-429,共2页
癫癎药物治疗原则上要求单一用药。然而,癫癎患者常常因症状控制不佳而联合用药。因抗癫癎药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药动学的改变,增加了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药物中毒。本文通过分析癫癎患者联合应用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后,前者影响后者的药动学... 癫癎药物治疗原则上要求单一用药。然而,癫癎患者常常因症状控制不佳而联合用药。因抗癫癎药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药动学的改变,增加了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药物中毒。本文通过分析癫癎患者联合应用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后,前者影响后者的药动学过程而导致药物过量,提醒应关注抗癫癎药的联合使用,警惕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药物中毒,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癎药 联合用 相互作用 安全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癫癎药高敏反应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波 张洁 +2 位作者 唐静文 宁泽淑 杨理明 《中国医药》 2007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 总结儿童抗癫癎药高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粘膜损害7例,淋巴结肿大6例,肝肿大5例,脾肿大3例,肾受累2例,腮腺肿大1例。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芳香族抗癫癎药能导... 目的 总结儿童抗癫癎药高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粘膜损害7例,淋巴结肿大6例,肝肿大5例,脾肿大3例,肾受累2例,腮腺肿大1例。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芳香族抗癫癎药能导致儿童高敏综合征。调整抗癫癎药时应注意芳香族抗癫癎药之间的交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抗癫癎药 物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癫癎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江四清 赵德明 《安徽医学》 2009年第3期347-349,共3页
关键词 抗癫癎药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癎药物对癫癎患儿骨代谢影响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倩 霍亮 王华 《中国医药》 2017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癎药物对癫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初诊的3~12岁、服用单种抗癫癎药物治疗的患儿65例,根据用药情况将患儿分为托吡酯组(19例)、卡马西平组(2...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癎药物对癫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初诊的3~12岁、服用单种抗癫癎药物治疗的患儿65例,根据用药情况将患儿分为托吡酯组(19例)、卡马西平组(22例)和丙戊酸钠组(24例),同时选取常规体检的正常儿童1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6、12个月后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N端骨钙素(N-MID)、总I型胶原氨基端肽(TPINP)、碱性磷酸酶(ALP)、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3]、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血钙。分析年龄及性别对服用抗癫癎药物患儿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4组受试者治疗前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患儿治疗12个月后N—MID、TPINP、1,25-(OH)2D3均低于对照组[(73±14)、(71±13)、(75±11)U/L比(91±9)U/L;(769±60)、(772±51)、(759±68)μg/L比(809±27)μg/L;(27±10)、(28±10)、(27±9)μg/L比(35±7)μg/L],托吡酯组ALP、β-CTX均高于对照组[(232±58)U/L比(208±23)U/L、(1.76±1.51)μg/L比(0.96±0.09)μg/L],卡马西平组ALP高于对照组[(230±59)U/L比(208±2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和性别患儿服用抗癫癎药物治疗12个月后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3~12岁、单独服用抗癫癎药物的癫癎患儿中,抗癫癎药物服用时间越长,对骨代谢的影响越大;卡马西平对骨代谢的影响较丙戊酸钠及托吡酯明显;患儿的1,25-(OH)2D3发生异常改变的时间较早。年龄和性别不是影响骨代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癎药 骨代谢 碱性磷酸酶 13-胶原降解产物 N端骨钙素 总I型胶原氨 基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抗癫癎药影响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晓东 孙黎 袁孝蓉 《中南药学》 CAS 200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近10年来,对癫癎的研究迅速发展,临床上出现了一批新的抗癫癎药物(AEDs),如奥卡西平、氨己烯酸、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加巴喷丁、硫加宾、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与传统的抗癫癎药物相比,疗效相似,而耐受性更好.另外几个新抗癫癎药物的疗... 近10年来,对癫癎的研究迅速发展,临床上出现了一批新的抗癫癎药物(AEDs),如奥卡西平、氨己烯酸、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加巴喷丁、硫加宾、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与传统的抗癫癎药物相比,疗效相似,而耐受性更好.另外几个新抗癫癎药物的疗效相近,治疗谱相似.癫癎患者需要长年用药,甚至终身服药,因此,选择抗癫癎药物主要是基于药物的耐受性、避免对身体和精神的不良反应、防止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认知功能损害是影响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癎药 认知功能 研究进展 物副作用 奥卡西平 氨己烯酸 拉莫三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抗癫癎药控制的颞叶癫癎患者发作间期SPECT异常灌注灶修复与长程视频脑电图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为民 柳江燕 +1 位作者 赵斯钰 刘亚青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5期520-525,共6页
目的:探讨抗癫癎药(AEDs)长期控制的颞叶癫癎患者发作期间应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异常灌注灶的修复。方法:颞叶癫癎患者经AEDs、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尼莫地平治疗,并在两次发作间期行SPECT、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和C... 目的:探讨抗癫癎药(AEDs)长期控制的颞叶癫癎患者发作期间应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异常灌注灶的修复。方法:颞叶癫癎患者经AEDs、步长脑心通胶囊与尼莫地平治疗,并在两次发作间期行SPECT、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和CT/MRI检查。结果:44例癫癎患者平均年龄为25岁;平均病程为3.5年;44例患者中病因明确者为19例(家族史2例,围产期损伤1例,热性惊厥3例,颅脑损伤出血1例,颅脑外伤5例,脑膜脑炎3例,脑部手术2例,多病因2例)。癫癎发作控制平均为25个月。治疗前发作间期SPECT异常(颞叶和非颞叶)感兴趣区(ROI)为77.3%,长程V-EEG异常77.3%(其中癎样放电88.2%),治疗前CT/MRI异常47.7%。治疗后发作间期SPECT正常增加4.5%(P>0.05),异常灶减少8.3%(P>0.05);长程V-EEG正常增加27.3%(P<0.05),癎样放电减少53.3%(P<0.05);结论:长期控制的颞叶癫癎患者的异常灌注灶修复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癫癎,防治重点应放在颞叶癫癎症状出现之前的继发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抗癫癎药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抗癫癎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丽 丁瑛雪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63-464,共2页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分析抗癫癎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偏振分析法对226例癫癎患儿进行了576例次的AEDs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相应的疗效、药物的肝损伤及其关系进行分...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分析抗癫癎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偏振分析法对226例癫癎患儿进行了576例次的AEDs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相应的疗效、药物的肝损伤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内,各类药物对癫癎的控制率为:丙戊酸钠78.1%,鲁米那52.4%,卡马西平42.3%,丙戊酸钠+氯硝西泮55.6%,苯妥英那25%。肝损伤发生率4.9%(11/226例),其中丙戊酸钠引起的占63.6%,但仅占丙戊酸钠例次的1.5%。结论血药浓度监测是指导儿童癫癎治疗的重要指标,在本组AEDs中丙戊酸钠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疗效 肝损伤
原文传递
钙离子通道与抗癫癇药
8
作者 杨莹 岳旺 王蕾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5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Ca^2+通道拮 钙离子通道 神经生物学 抗癫癎药 脑神经科学 电压依赖性 20世纪 第二信使 突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抗癫药物对发育期大鼠脑的影响
9
作者 刘玉洁 石秀玉 +2 位作者 于新颖 胡琳燕 邹丽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抗癫药(AEDs)对发育期大鼠脑的影响,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观察AEDs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将生后7 d的Wistar大鼠234只任意分为13组:4种AEDs[苯巴比妥(PB),丙戊酸(VPA),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分别分为高、中、低...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抗癫药(AEDs)对发育期大鼠脑的影响,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观察AEDs影响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将生后7 d的Wistar大鼠234只任意分为13组:4种AEDs[苯巴比妥(PB),丙戊酸(VPA),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分别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大鼠。PB 80、40、20 mg·kg-1和VPA 200、100、50mg·kg-1分别溶于超纯水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21 d,LTG 80、40、20 mg·kg-1和TPM 80、40、20 mg·kg-1分别溶于1%纤维素钠灌胃每日1次共21 d,对照组予相同体积1%纤维素钠灌胃每日1次共21 d。从第22天始每组6只大鼠断头取脑,用Annexin-V FITC/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物质-3(NT-3)mRNA的表达;余12只大鼠过量麻醉后灌注固定,分别用于BrdU染色和Timm's染色。结果①4种AEDs均会造成幼鼠脑重减轻,其中VPA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脑重降低最明显,VPA高剂量组导致脑重降低15%。②4种AEDs均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的增加,其阈值分别为:PB 20 mg·kg-1,VPA 50mg·kg-1,LTG 80 mg·kg-1,TPM 40 mg·kg-1。③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4种AEDs可导致海马区BDNF和NT-3 mRNA表达的减少,其阈值分别为PB 40 mg·kg-1、VPA 100 mg·kg-1、LTG 80 mg·kg-1、TPM 40 mg·kg-1。VPA和LTG低剂量组可引起海马齿状回和门区BrdU标记的细胞数增加。Timm's染色结果显示4种AEDs CA3区和颗粒细胞上层Tim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AEDs会对发育期大脑造成损害,不同AEDs可引起大脑细胞凋亡增加和海马区神经营养物质表达减少,其阈值有所不同,这可能是造成认知损害的机制之一。VPA和LTG会造成神经发生增加,但不伴有明显的苔藓纤维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发育期 凋亡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药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与低剂量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镁配伍的抗惊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坤芳 刘玉玺 徐家立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草药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AESC)与西药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镁(VPM)配伍使用后抗癫痫效果,并与西药单药进行比较。方法:观察AESC和CBZ、VPM不同的配伍方式和剂量,对大鼠癫痫模型、小鼠电休克惊厥模型、小鼠戊四唑惊厥模型和小... 目的:探讨草药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AESC)与西药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镁(VPM)配伍使用后抗癫痫效果,并与西药单药进行比较。方法:观察AESC和CBZ、VPM不同的配伍方式和剂量,对大鼠癫痫模型、小鼠电休克惊厥模型、小鼠戊四唑惊厥模型和小鼠印防已毒素惊厥模型的作用,并观察AESC对健康自愿受试者CBZ和VPM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AESC 500 mg/kg与CBZ 30 mg/kg及VPM 68 mg/kg配伍后对上述三种模型的抗惊厥效应明显优于单用CBZ、VPM组(P<0.01)。结论:采用AESC与小剂量抗惊厥西药CBZ或VPM合理配伍使用可提高抗惊厥效应及减少抗惊厥西药剂量,从而减少西药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具有抗惊厥效应好、抗癎谱广、减少副作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AESC) 卡马西平(CBZ) 丙戊酸镁(VPM) 抗癫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伴发抑郁症的认识与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凤楼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抑郁症 抗癫癎药 抑郁 P450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种抗癫癎中成药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春来 洪震 +2 位作者 焦正 施孝金 钟明康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检测部分抗癫痫中成药中是否含有西药抗癫痫药物的成分。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3种抗癫痫中成药中是否含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结果:83.01%中成药中测出含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结论... 目的:检测部分抗癫痫中成药中是否含有西药抗癫痫药物的成分。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3种抗癫痫中成药中是否含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结果:83.01%中成药中测出含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结论:市场上大量未标明含有抗癫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严重影响癫痫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癎药
原文传递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80例成人癫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红斌 喻良 梁益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各种类型成人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各类型新诊断的成人癫癎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患者癫癎发作次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成人癫癎的总有效率为75....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各种类型成人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各类型新诊断的成人癫癎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患者癫癎发作次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成人癫癎的总有效率为75.0%;对部分性发作可能更为有效,有效率为77.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因疗效不佳退出为18.75%。结论:在单药治疗成人癫癎中,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癫癎药物,且对部分性和全面性癫癎发作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不良反应 抗癫癎药
原文传递
microRNA-146a对癫癎大鼠脑内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王翠翠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46a(miR-146a)对癫癎大鼠脑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癎组和miR-146a组(均n=8)。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癫癎大鼠模型,点燃后的惊厥行为按照Racine标准进行观察... 目的观察微小RNA-146a(miR-146a)对癫癎大鼠脑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癎组和miR-146a组(均n=8)。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癫癎大鼠模型,点燃后的惊厥行为按照Racine标准进行观察评分。miR-146a经侧脑室注射给药,脑电图监测给药后癫癎大鼠脑细胞异常放电的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脑内BCRP的表达。结果癫癎组大鼠脑内BCRP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miR-146a干预后,癫癎组脑内BCRP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miR-146a可以下调癫癎大鼠脑内BCR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6a 抗癫癎药 乳腺癌耐蛋白
原文传递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丁伯君 邓艳春 张文娟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2期189-191,198,共4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随访3~18个月,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48.6%,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随访3~18个月,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48.6%,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难治性癫痫治疗药物,可以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难治性 抗癫癎药
原文传递
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对癫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静 王凯旋 +4 位作者 韦翊 徐敏慧 苏金媚 包云光 赵仕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抗癫癎药托吡酯(topiramate,TPM)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对癫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3例单独服用TPM和CBZ的癫癎患儿及36例未用药物治疗的癫癎患儿(对照组)进行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的测定。结果TPM组血钙... 目的探讨抗癫癎药托吡酯(topiramate,TPM)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对癫癎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3例单独服用TPM和CBZ的癫癎患儿及36例未用药物治疗的癫癎患儿(对照组)进行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的测定。结果TPM组血钙浓度2.41±0.17mmol/L,较对照组的2.26±0.11mmol/L高,CBZ组2.15±0.26mmol/L,较对照组低(均P<0.05)。TPM组与CBZ组血磷浓度分别为1.55±0.17和1.52±0.26mmol/L,对照组为1.70±0.30mmol/L,TPM组与CBZ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血碱性磷酸酶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TPM和CBZ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P<0.05)。结论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均可引起血钙、磷的异常变化和骨密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癎药 托吡酯 卡马西平 骨代谢 儿童
原文传递
12例症状性癫癎的临床分折
17
作者 郑瑞凤 刘劲松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4年第S1期143-144,共2页
例1,男,31岁。因神志不清、抽搐伴尿失禁4h入院。患者清晨起床时,猝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被家人送当地诊所,常规治疗后未见好转。以癫癎大发作持续状态送我院。近5年来患者曾有多次类似发作史,每次均以癫癎发作,用镇静... 例1,男,31岁。因神志不清、抽搐伴尿失禁4h入院。患者清晨起床时,猝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被家人送当地诊所,常规治疗后未见好转。以癫癎大发作持续状态送我院。近5年来患者曾有多次类似发作史,每次均以癫癎发作,用镇静剂和输液治疗后好转。服用抗癫癎药无明显效果,家族中无癫癎病史。脑电图:各导联以9-11Hz、20-100μVα波为基本节律,两侧对称,间有阵发出现的中高波幅4~7Hzθ节律、及少许高波幅1-3Hzδ波,过呼吸下见棘-慢综合波,为中度异常脑电图。临床初诊为癫癎持续状态,给予吸氧、镇静、输液等治疗好转。5d后起床洗脸时上述症状又发作,急查血糖为2.1mmol/L,即静注50%葡萄糖60ml后症状缓解。行腹部CT提示胰腺尾部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折 抗癫癎药 症状性 中度异常脑电图 持续状态 发作 尿失禁 50%葡萄糖 输液治疗 Θ节律
原文传递
青光眼与托吡酯
18
作者 邱晓燕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5期551-551,共1页
托吡酯是一种抗癫癎药,用于单一或合并用于治疗成年或2岁及2岁以上的儿童癫癎患者,也用于预防成年人偏头痛。在澳大利亚175例应用托吡酯的报道中,有11例发生了青光眼,其中9例为女性,2例男性,平均年龄为36岁(22-47岁)。青光眼发... 托吡酯是一种抗癫癎药,用于单一或合并用于治疗成年或2岁及2岁以上的儿童癫癎患者,也用于预防成年人偏头痛。在澳大利亚175例应用托吡酯的报道中,有11例发生了青光眼,其中9例为女性,2例男性,平均年龄为36岁(22-47岁)。青光眼发病时间:在用药后1个月内发生4例,在用药后2个月内发生2例,5例患者发病时间不详。不良反应上报时,5例患者青光眼已恢复,3例患者还未恢复,其他患者恢复状态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托吡酯 抗癫癎药 发病时间 澳大利亚 平均年龄 不良反应 恢复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