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对象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区域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研究
1
作者 毛正君 李欢 +3 位作者 石硕杰 孙婕文 仲佳鑫 于海泳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5,共15页
采用无人机遥感获取低成本、高空间分辨率且实时的影像,并基于面向对象分类自动提取滑坡承灾体信息意义重大。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遥感获取分辨率为0.13 m的174 km^(2)正射影像,在分析其滑坡承灾体影像特征... 采用无人机遥感获取低成本、高空间分辨率且实时的影像,并基于面向对象分类自动提取滑坡承灾体信息意义重大。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遥感获取分辨率为0.13 m的174 km^(2)正射影像,在分析其滑坡承灾体影像特征后,设定实验区并采用多尺度分割和单一尺度分割两种面向对象的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方法,比较了基于两种尺度分割的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精度和时间效率,通过方案优化实现了研究区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结果表明:(1)通过引入反映分割结果的均质性的局部方差指数,对实验区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最优分割尺度划分,通过构建光谱、范围、形状特征规则,能够依次在不同层次上提取出相应的承灾体信息;(2)在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结合试算设置实验区单一分割尺度,承灾体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虽逊于多尺度分割但相差不大,所需时间不到多尺度分割的四分之一;(3)综合考虑研究区滑坡承灾体空间分布、影像特征信息和实验区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结果,确定研究区单一分割尺度优化方案。研究结果以期为区域滑坡承灾体信息提取、滑坡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承灾体 无人机遥感 面向对象分类 尺度分割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技术融合的山区房屋承灾体调查方法研究
2
作者 朱小勤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是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房屋建筑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承灾体,因此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做好房屋承灾体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针对传统承灾体调查方法在人员投入、成本需... 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是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房屋建筑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承灾体,因此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做好房屋承灾体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针对传统承灾体调查方法在人员投入、成本需求和作业效率等方面的痛点和不足等问题,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外业移动端信息化调绘技术、内业质检信息化判读等多种技术应用到山区农房承灾体调查中,研究结果表明,多技术交叉融合方法对提升山区农村房屋灾害风险调查水平作用明显,在房屋承灾体相关调查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房屋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多技术融合 承灾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暴潮灾害的承灾体风险预警评估研究
3
作者 张正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风暴潮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对沿海地区的承灾体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风暴潮灾害的承灾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通过对海平面上升预测和海岸侵蚀的分析,评估海洋灾害对承灾体的影...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风暴潮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对沿海地区的承灾体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风暴潮灾害的承灾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通过对海平面上升预测和海岸侵蚀的分析,评估海洋灾害对承灾体的影响。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探讨了风暴潮灾害对承灾体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结果 表明,该风险预警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风暴潮灾害对承灾体的影响,为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海平面上升 海岸侵蚀 承灾体风险预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灾体空间化的湖南省高温灾害风险评估
4
作者 王金虎 王钰尧 王宇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4958-14967,共10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统计年鉴数据、NPP-VIIRS(NPOESS preparatory project-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夜光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湖南省的高温灾害进行空间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揭示其对人口、社会经济、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统计年鉴数据、NPP-VIIRS(NPOESS preparatory project-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夜光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湖南省的高温灾害进行空间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揭示其对人口、社会经济、农业等方面的影响。以湖南省2015—2020年的历史气象、地理信息等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减灾能力等要素,构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GDP进行空间分配,并完成线性校正后的结果与统计值的偏差为2.73%;②孕灾环境因素中,在远离河流以及人口稠密的平原区,更易出现高温灾害;③湖南省从南到北的高温危险度呈“高-低-高”的趋势,其中高危险度区集中在湖南省东北部以及岳阳市的北部,次高危险度区集中在湖南北部以及长沙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承灾体 空间化 风险评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房屋建筑承灾体外业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夏佳毅 解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9期76-79,共4页
针对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使用中系统卡顿、采集效率低、更新慢的问题,基于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调用天地图API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接口,依托安卓(Android)开发环境(Android S... 针对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使用中系统卡顿、采集效率低、更新慢的问题,基于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调用天地图API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接口,依托安卓(Android)开发环境(Android Studio),基于Java语言,结合SQL数据库,通过使用ArcSDE数据库引擎构建空间数据库,打造了一个多功能的房屋普查移动端数据采集平台,实现了房屋普查数据的录入、编辑、输出、地图操作、拍照、可视化等功能,解决了国家平台在线版App在数据采集时对服务器瞬时访问量大、软件卡顿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房屋普查数据采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 承灾体 移动端 数据采集 开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化普查技术研究
6
作者 林小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7期18-21,M0005,共5页
针对为全国公路运营管理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开展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信息化普查技术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普查技术标准。创新性地引入“信息化普查仿真”理念,将自动化检测车与无人机结合起来... 针对为全国公路运营管理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开展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信息化普查技术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普查技术标准。创新性地引入“信息化普查仿真”理念,将自动化检测车与无人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三维实景普查的全新思路,并研发了相应的数字信息化SOA架构普查平台分析和管理数据库。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可有效提高公路普查的效率、缩短普查周期、节省普查费用,并可向其他领域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承灾体 自然害风险 信息化普查 自动化检测 SOA架构普查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空间格局的城市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宗学 唐清竹 +1 位作者 陈浩 杨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针对目前流域内部跨行政区单元空间精细化模拟并用于评估城市洪涝灾害工作的空白,本文着重聚焦精细化经济指标空间分布并将多源数据融合,构建了基于精细化空间格局的城市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体系,量化了深圳河流域脆弱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目前流域内部跨行政区单元空间精细化模拟并用于评估城市洪涝灾害工作的空白,本文着重聚焦精细化经济指标空间分布并将多源数据融合,构建了基于精细化空间格局的城市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体系,量化了深圳河流域脆弱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数据不足以准确模拟流域GDP密度,结合多源数据是进行GDP空间精细化更加有效的办法;深圳河流域GDP密度与第二、三产业空间化结果显示出高度一致性,产值密度最高达617214万元/km^(2);流域两岸脆弱性等级存在显著差异和区域特征,深圳侧脆弱性明显高于香港侧,高脆弱性地区约占流域面积的8.8%。研究结果有助于识别灾害危险性大小和损失程度,提高城市洪涝灾害评估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承灾体 脆弱性 空间 精细化 深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数据支持的城市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以深圳极端天气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范雅婷 李越凡 +1 位作者 涂伟 李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13,共13页
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度和强度的显著增强,对高密度城市中公众和基础设施等承灾体造成严峻威胁,揭示和评估城市承灾体脆弱性对提升城市韧性具有重大意义。相对传统数据在极端突发灾害事件中的应用局限,社交媒体数据包含了实时且丰富时... 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度和强度的显著增强,对高密度城市中公众和基础设施等承灾体造成严峻威胁,揭示和评估城市承灾体脆弱性对提升城市韧性具有重大意义。相对传统数据在极端突发灾害事件中的应用局限,社交媒体数据包含了实时且丰富时空信息而呈现出巨大潜力。研究以2018年“山竹”台风灾害3个时间序列阶段和深圳76个街道的空间分布为例,获取并预处理灾害期间相关微博数据后,分别基于LDA模型和SnowNLP模型训练得到公众灾害感知脆弱性和公众情绪脆弱性,并基于语料库构建进一步细分得到6种类型的基础设施脆弱性。研究发现这3种脆弱性的集中峰值呈现依次滞后的时间序列特征以及南北圈层差异和“哑铃状”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针对性提出提升城市承灾体脆弱性时空协调性的相关建议,对城市灾害韧性提供一定规划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灾体脆弱性 社交媒 公众感知 公众情绪 基础设施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旭山 刘京会 宋珂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为了降低洪涝灾害对北京市承灾体的损害,制定了一个同时考虑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框架,运用熵权-TOPSIS算法对承灾体指标数据客观赋权并得到标准化后的脆弱性指数,将初始权重和脆弱性指数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数据... 为了降低洪涝灾害对北京市承灾体的损害,制定了一个同时考虑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框架,运用熵权-TOPSIS算法对承灾体指标数据客观赋权并得到标准化后的脆弱性指数,将初始权重和脆弱性指数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数据集代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得到优化权重;进一步结合ArcGIS技术对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评估,并利用自然断点法将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划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①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城市POI密度、植被覆盖率和排水管网等指标对北京市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影响显著;②北京市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在空间上呈现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城市中心区脆弱性等级高,边缘地区脆弱性低。研究成果对于降低北京市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权重优化模型及脆弱性评估模型也可应用到其他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承灾体脆弱性 熵权法 TOPSIS BP神经网络 ARCGIS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害简析及承灾体调查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永武 阚文亮 《防灾博览》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此次强地震,正值深夜,极震区村镇自建房屋损毁严重,地震造成共计151人死亡,983人受伤,其中甘肃省117人死亡,785...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此次强地震,正值深夜,极震区村镇自建房屋损毁严重,地震造成共计151人死亡,983人受伤,其中甘肃省117人死亡,785人受伤;青海省34人死亡,198人受伤。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员中,因砂土液化引起的泥流致死20人,占死亡人数的13.2%;房屋倒塌致死131人,占死亡人数的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震害 极震区 死亡人数 泥流 临夏回族自治州 砂土液化 积石山 承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潮灾害承灾体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11
作者 孙际钰 王永增 鹿原 《中国减灾》 2024年第10期52-53,共2页
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3年,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伴随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总体来看,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重,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9%。风暴潮灾害给沿海地区的经... 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3年,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伴随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总体来看,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重,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9%。风暴潮灾害给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对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风暴潮灾害承灾体风险预警技术进行研究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经济损失 风暴潮 海洋 海浪 多源遥感数据 承灾体 生态 自然资源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滑坡灾害承灾体损失风险定量评估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光旭 席建超 +1 位作者 戴尔阜 吴文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6,共8页
滑坡被认为是全球第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我国山区、丘陵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滑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既是转变我国防灾减灾理念、有效降低滑坡灾害损失的迫切要求,也可以填补当前滑坡研究的不足。通过查阅全国... 滑坡被认为是全球第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我国山区、丘陵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滑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既是转变我国防灾减灾理念、有效降低滑坡灾害损失的迫切要求,也可以填补当前滑坡研究的不足。通过查阅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地方志记录,结合地球系统科学共享数据,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采用国际减灾战略组织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我国县域单元滑坡灾害的人员要素和社会经济损失风险状况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并通过GIS制图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中西部边缘地带、华东中部部分县市和江南丘陵地区是我国滑坡灾害承灾体高损失风险的集中分布区域;部分县市单次滑坡灾害对人员要素的致损风险极值高达35.8人/万人,对经济的致损风险极值也高达GDP暴露量的5%以上,年人员损失风险在30人以上,经济损失风险多达千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滑坡危险性 承灾体脆弱性 承灾体损失风险 县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一体三维建模技术在房屋承灾体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马淑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是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而房屋建筑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承灾体,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的重点调查对象。传统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实景三维模型分辨率低,建筑物细部纹... 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是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而房屋建筑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承灾体,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的重点调查对象。传统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实景三维模型分辨率低,建筑物细部纹理模糊,难以全面地观测建筑物裂痕或危体裂缝情况。本文提出一种航空影像融合近地影像的空地一体三维建模方法,经验证,本文方法能丰富房屋建筑物实景三维模型的侧面纹理,提高了模型分辨率,更能精确地满足房屋承灾体精细化调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一 三维建模 房屋承灾体 调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4
14
作者 王静爱 商彦蕊 +2 位作者 苏筠 王志强 杨春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基于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区域组合,得到中国旱灾中心与农业承灾体的分布规律;选择雨养农业(兴和)、灌溉农业(邢台)和水田农业(鼎城)为主要承灾体类型(典型区),构建了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指标体系;提出脆弱性评价的区域模型,即:雨养... 基于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区域组合,得到中国旱灾中心与农业承灾体的分布规律;选择雨养农业(兴和)、灌溉农业(邢台)和水田农业(鼎城)为主要承灾体类型(典型区),构建了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指标体系;提出脆弱性评价的区域模型,即:雨养农业的易损-适应模型、灌溉农业的生产-生活压力模型和水田农业的需水-灌水模型,并以兴和为例,进行了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评价;依据构建的3个典型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形成机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提出制定适应降水变化的波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区域政策、建立农业生态-生产范式、建立“水银行”管理机制、建立用水效益和开源节流的评估体系以及加强“截水—抽水—控水”为一体的灌溉系统工程建设,提高灌溉应急能力等对策,以期为农业旱灾的防御和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灾体脆弱性 雨养农业 灌溉农业 水田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樊运晓 罗云 陈庆寿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是由致灾环境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决定的。承灾体的脆弱性对区域减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成为区域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文章确定了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及建立原则 ,在前... 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是由致灾环境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决定的。承灾体的脆弱性对区域减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成为区域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文章确定了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及建立原则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反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承灾体 脆弱性评估 评价指标 反推法 信息量法 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中的量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83
16
作者 樊运晓 罗云 陈庆寿 《灾害学》 CSCD 2000年第2期78-81,共4页
承灾体脆弱性与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对区域减灾、减灾投资以及灾害保险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则成为该项研究的关键。本文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承灾体 脆弱性 评价指标 自然 量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被引量:86
17
作者 樊运晓 罗云 陈庆寿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1期85-87,共3页
合理确定脆弱性指标的权重是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的关键 ,本文在文献 [2 ]的基础上 ,通过信函和网上电子邮件的方法请国内外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洪涝灾害专家构造指标重要度两两判断矩阵 。
关键词 区域承灾体 脆弱性指标 层次分析法 权重 自然 地质 地震 洪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灾形成过程中的承灾体脆弱性分析——以湖南鼎城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苏筠 李莲华 +1 位作者 吴之正 王静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87,共5页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因此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灾前期—灾中期... 农业旱灾的形成是降水不足或不均与农业生产系统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承灾体脆弱性的高低会起到“放大”或“缩小”灾情的作用,因此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抗灾减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选择湖南省鼎城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灾前期—灾中期旱灾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承灾体脆弱性的关系,分别针对轻度干旱和中重度干旱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对水田-水稻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的承灾体脆弱性分布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脆弱度由高至低排序为西北岗地区、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平原/岗地区、东北湖/平原区,这一分析结果与实际灾情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通过分析脆弱性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发现地形和灌溉分别是影响灾前期和灾中期承灾体脆弱性的最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减灾防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鼎城 农业旱 承灾体脆弱性 过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承灾体数据支撑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 被引量:15
19
作者 安基文 徐敬海 +1 位作者 聂高众 白仙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5-1241,共17页
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是震后地震应急响应的核心技术支撑。目前,随着高精度人口社会经济数据的推广,中国地震局下属单位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所采用的承灾体数据大多由原来的县级精度提升到30”×30”(经纬度)的高精度。然而,基础数... 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是震后地震应急响应的核心技术支撑。目前,随着高精度人口社会经济数据的推广,中国地震局下属单位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所采用的承灾体数据大多由原来的县级精度提升到30”×30”(经纬度)的高精度。然而,基础数据精度得到提升的同时,灾情评估的主要算法和技术流程却没有改变。结果是评估准确度得到了一定提高,而县级精度数据支撑下的评估耗时较多(10~20min,大震时可在30min以上),震害损失空间分布不够精细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文中首先介绍了高精度承灾体数据(30”×30”),描述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的原理及县级数据支撑下的实现过程,之后阐述利用高精度承灾体数据改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数据基础的原理,在评估过程中利用栅格代数运算提高计算效率和保持数据精度的原理,以及通过分割和重新组织快速评估技术流程提高评估速度的方法。经试验验证,改进后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的准确度有所提高,能够产出高精度的(30”×30”)的震害分布,并且评估耗时缩减到1min以内(不含出图耗时)。大范围的高精度承灾体数据是一种模拟数据而非调查数据,尽管其基础是普查数据,但准确度与实际情况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研究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承灾体数据 地震情快速评估 地震应急救援 震后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及其在洪水灾害承灾体易损性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金菊良 魏一鸣 杨晓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53-60,共8页
洪水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模型一般是非线性的、动态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性。本文给出了用于洪水灾害承灾体易损性建模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算法,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其应用。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洪水 承灾体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