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透射电镜中厚样品的电子散射与透过率特性的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芳 曹猛 张海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3,共6页
电子散射和电子透过率是影响厚膜样品扫描透射电镜成像及其检测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样品材料中电子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能量为100~300 keV的电子在微米级厚非晶薄膜样品中的散射过程,并计算了在扫... 电子散射和电子透过率是影响厚膜样品扫描透射电镜成像及其检测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样品材料中电子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能量为100~300 keV的电子在微米级厚非晶薄膜样品中的散射过程,并计算了在扫描透射电镜明场模式下的电子透过率特性。电子透射厚样品的散射次数和出射角分布都由于样品厚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且展宽。所获得的电子透过率随样品厚度的变化规律与文献中实验报道一致。分析了入射电子能量、接收半张角及样品材料类型等参数对电子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透过率随着电子能量的提高而增大,随着样品材料的原子序数和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模拟结果还证实,部分电子经多重弹性散射而返回接收半张角会使电子透过率的减小偏离指数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镜 电子透过率 蒙特卡罗模拟 电子散射 厚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透射电镜分析纳米材料的固态稀释效应
2
作者 蔡宗强 鲍忠兴 金光祖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92,共5页
当目标物尺寸小至5 nm后,在EDS成分分析时,样品中被散射的电子束会激发邻近材料的讯号,导致原分析区域内某些特定元素测得的成分浓度远低于目标物原有的浓度,此现象在本研究中称为固态稀释。本研究通过C2光圈改变电子探针尺寸和收敛角度... 当目标物尺寸小至5 nm后,在EDS成分分析时,样品中被散射的电子束会激发邻近材料的讯号,导致原分析区域内某些特定元素测得的成分浓度远低于目标物原有的浓度,此现象在本研究中称为固态稀释。本研究通过C2光圈改变电子探针尺寸和收敛角度,分析纳米结构元件氮化铟镓多层量子阱在不同试片厚度中铟(In)浓度的变化,借以探讨固态稀释问题。借助STEM仪器操作参数的调整,降低电子束扩展效应,EDS线扫描测得的铟浓度可以提升一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谱仪(EDS) 扫描透射电镜(STEM) 多层量子阱(MQW) 固态稀释 纳米材料 氮化铟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胞白血病的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谢风莲 胡汉华 汤建安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8期221-221,共1页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诊断特征。方法:利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观察8例患者外周血或骨髓血中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电镜下可见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1)微绒毛特点数量多、微绒毛长,形态各样...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诊断特征。方法:利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观察8例患者外周血或骨髓血中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电镜下可见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1)微绒毛特点数量多、微绒毛长,形态各样。(2)胞核特点卵圆形,稍有刻痕,异染色质沿核膜内面分布。(3)胞质特点细胞器丰富,但未见核糖体板层复合体。结论:毛细胞的微绒毛特点是超微结构诊断的重要特征,胞核和胞质特点可用做鉴别诊断的参考特征,核糖体板层复合体不一定是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白血病超微结构诊断特征 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透射电镜分辨率可达亚纳米级
4
作者 罗山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镜 分辨率 纳米级
原文传递
透射电镜原子成像新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江华 《功能材料信息》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首先对现代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的最新发展作重点介绍,这些新技术包括:出射波函数重构,物镜上带有球差(Cs)矫正器的高分辨电镜,带有单色器的具有高能量分辨率的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高分辨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以及记录动... 本文首先对现代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的最新发展作重点介绍,这些新技术包括:出射波函数重构,物镜上带有球差(Cs)矫正器的高分辨电镜,带有单色器的具有高能量分辨率的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高分辨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以及记录动态过程的透射电子显微技术。之后介绍我们在湖南大学用普通高分辨电镜为基础建立的原子成像技术平台,并举例说明这些原子成像技术可以为解决材料科学哪些关键问题带来突破。关于透射电镜的新发展,通过讨论原子像的最佳成像条件着重强调图像解释问题以及定量结构分析。关于新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我们首先演示一些在介电陶瓷薄膜、纳米孔器件以及其它材料研究方面得到的非常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例。然后重点介绍我们课题组最近利用原子分辨率TEM图像和定量结构分析在研究铝合金方面的最新成果。我们研究的铝合金包括6xxx系AlMgSi(Cu)合金、7xxx系AlZnMg(Cu)合金和2xxx系AlCuMg合金。这些铝合金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现代汽车、高速列车、飞机和航天飞行器制造的主要材料。人们对这些铝合金的研究和制造已有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但这些材料中的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尚未解决或者说尚未完全解决。使这些铝合金性能优异的内在强化相的结构与演变问题及其与合金性能的本征关系问题,就属于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受到了测量技术的限制。现代原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镜 材料科学 成像技术 原子像 科学研究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 应用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揭示氢溢流促进TiO_(2)体缺陷修复机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夏怡泽 欧阳 +4 位作者 王飞 袁文涛 杨杭生 张泽 王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0-380,共11页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缺陷是决定其催化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但由于缺少外场环境下原子尺度的缺陷动态结构信息,精确调控材料中的晶体缺陷依然极富挑战性。本工作利用原位球差校正环境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ESTEM)研究了Pd⁃TiO_(2)催化剂中T...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的缺陷是决定其催化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但由于缺少外场环境下原子尺度的缺陷动态结构信息,精确调控材料中的晶体缺陷依然极富挑战性。本工作利用原位球差校正环境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ESTEM)研究了Pd⁃TiO_(2)催化剂中TiO_(2)载体结构在不同气氛下的动态演变,原位观察了TiO_(2)载体中纳米级空洞结构在600℃氢气气氛下的消失行为。结合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衍射(XRD)、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谱学表征,揭示了氢气气氛下Pd⁃TiO_(2)催化剂的结构演变机制。研究发现,高温氢气环境下Pd⁃TiO_(2)表面的氢溢流导致TiO_(2)载体上产生了大量的氧空位(V_(O))并被负价Pd离子稳定,高浓度V_(O)促进了TiO_(2)载体中离子扩散,极大促进了具有高表面能的纳米级空洞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镜 环境扫描透射电镜 二氧化钛 晶体缺陷 氢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高角环形暗场像的实验关键点 被引量:5
7
作者 郝龙龙 覃丽禄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3期7-10,49,共5页
高角环形暗场像(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HAADF)作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ion microscope,STEM)最主要的成像方式之一,是近年来各科研领域高分辨研究的热点技术,在球差矫正器的应用下可实现单原子或... 高角环形暗场像(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HAADF)作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ion microscope,STEM)最主要的成像方式之一,是近年来各科研领域高分辨研究的热点技术,在球差矫正器的应用下可实现单原子或原子柱的亚埃级位置和化学成分分辨。实验环节中关键点的认识是获得高质量高角环形暗场像的关键。该文以FEI Titan G2 60-300 Chemi-STEM球差矫正型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为例,从实验环境控制、样品防污染、电镜参数设置与操作等关键点方面,阐述了获取高质量高分辨高角环形暗场像的实验要点、技巧与相关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环形暗场像 扫描透射电镜 高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中扫描透射成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8
作者 赵学平 侯小虎 +4 位作者 刘飞 梁绍波 郭春霞 崔晓明 白朴存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
使用扫描电镜自带的背散射电子探头(BSED)作透射散射电子探测器,设计了一套适合FEI Quanta 650FEG扫描电镜使用的扫描透射(STEM)成像装置,并制定了该STEM成像装置的操作说明。以埃洛石复合ZrO_(2)纳米颗粒为观察对象,对自制STEM成像装... 使用扫描电镜自带的背散射电子探头(BSED)作透射散射电子探测器,设计了一套适合FEI Quanta 650FEG扫描电镜使用的扫描透射(STEM)成像装置,并制定了该STEM成像装置的操作说明。以埃洛石复合ZrO_(2)纳米颗粒为观察对象,对自制STEM成像装置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TEM像衬度与背散射电子探头到样品之间的距离相关,通过调整背散射电子探头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高角环形暗场像的采集,使ZrO_(2)纳米颗粒的亮度明显高于埃洛石;STEM像衬度与透射电镜采集的HAADF-STEM像一致,元素分布状态也与埃洛石和ZrO_(2)纳米颗粒对应,表明所研制的STEM成像装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扫描透射电镜 成像装置 像衬度 高角环形暗场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相关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卫亚 沈智奇 +4 位作者 王丽华 郭长友 季洪海 凌凤香 王丽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5-760,共6页
工业多相催化剂是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长期以来,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和技艺,而难以从原子分子水平的科学原理方面给出令人信服的形成机制。为开发更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工业催化剂,通过各种表征技术对... 工业多相催化剂是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长期以来,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和技艺,而难以从原子分子水平的科学原理方面给出令人信服的形成机制。为开发更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工业催化剂,通过各种表征技术对催化剂制备中的过程产物及最终产品进行表征是一个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在当前各种现代表征手段中,透射电子显微镜尤其是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在材料的纳米、微米区域进行物相的形貌观察、成分测定和结构分析,可以提供与多相催化的本质有关的大量信息,指导新型工业催化剂的开发。该文讨论了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获取催化剂中纳米结构信息的方法,并综述了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多相催化剂方面的一些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透射电镜 高分辨透射电镜 扫描透射电镜 X射线能谱 电子能量损失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镉汞薄膜减薄损伤的扫描电镜研究
10
作者 许秀娟 周哲 +2 位作者 折伟林 付伟 李春领 《红外》 CAS 2017年第8期19-22,共4页
对由碲镉汞薄膜减薄工艺导致的损伤层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碲镉汞薄膜经减薄工艺后的损伤层,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实验结果。结果对由碲镉汞薄膜减薄工艺形成损伤层的认识和后续的工艺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碲镉汞 减薄 损伤层 扫描电镱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基合金多级时效不同热处理阶段的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方磊 赵新奇 +5 位作者 陈江华 刘吉梓 杨修波 刘萍 明文全 伍翠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02-210,共9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附带能谱仪(EDAX)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对Al-4.6Zn-0.9Mg合金三级时效工艺过程中强化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00℃单级时效合金强度优于120℃单级时效;三级时效的再时效过程中,由于二级时效...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附带能谱仪(EDAX)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对Al-4.6Zn-0.9Mg合金三级时效工艺过程中强化相析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00℃单级时效合金强度优于120℃单级时效;三级时效的再时效过程中,由于二级时效温度不同,合金内析出相的种类、尺寸及分布有显著差异;多级时效过程中如果二级时效温度位于300℃~400℃之间,第一级时效形成的析出相会溶解,且在再时效前期合金元素在晶界处显著偏聚,尽管在该回归温度区间内时效,很多析出相会溶解,但其中的合金元素并没有完全扩散开,依然留下了某种成份偏聚。这些偏聚的原子集团不能在后续再时效过程中重新形成GPII区。这使得再时效时析出相成核数量很少但粗化速度非常快,材料强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回归处理 析出相 扫描透射电镜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对超积累植物印度芥菜细胞中镉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红霞 张惠娟 +2 位作者 高津旭 刘崴 李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3-729,共7页
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区隔化作用能有效降低细胞质内金属离子的浓度,是对重金属重要的解毒机制之一,而细胞内各组织的区隔化作用大小并未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研究了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对超积累植物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细胞... 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区隔化作用能有效降低细胞质内金属离子的浓度,是对重金属重要的解毒机制之一,而细胞内各组织的区隔化作用大小并未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研究了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对超积累植物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细胞及亚细胞中镉分布的影响。印度芥菜幼苗分别用0.5、1.0、2.0、3.0、5.0 mg/L镉胁迫1、5、7、10、14天后收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印度芥菜根系和叶片亚细胞中镉的含量。结果表明:镉在细胞壁中的比例占50%~64%,细胞液占22%~38%,细胞器占7%~17%,镉在细胞壁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细胞液和细胞器,证明细胞壁区隔化在镉的解毒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的增加,根系和叶片中亚细胞各组织中镉含量持续增加,超过7天,镉含量显著升高,说明镉对植物的危害是一个缓慢过程。印度芥菜对镉胁迫浓度的最大耐受量为1.0 mg/L,超过此浓度,植物细胞的破坏症状加重;细胞超微结构研究也表明,镉胁迫浓度超过1.0 mg/L后,细胞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出现质壁分离、液泡增大甚至空泡化、质膜粗糙等现象,继而影响到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在考察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时,要充分考虑时间和浓度梯度两个参数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胞 胁迫时间 胁迫浓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扫描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合金时效初期析出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林林 孙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本文利用原子分辨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DDF-STEM)成像技术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Mg97Gd2Y1(at.%)合金200℃时效初期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合金时效初期优先形成与富稀土原子柱近邻组合关联的各种纳米级... 本文利用原子分辨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DDF-STEM)成像技术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Mg97Gd2Y1(at.%)合金200℃时效初期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合金时效初期优先形成与富稀土原子柱近邻组合关联的各种纳米级细小富稀土团簇。这些由富稀土原子柱构建的团簇可以通过分解、重组而转变成β′′型局域网格状析出以及"之"字形G.P.区,进而形成β′相晶核。通过对具有典型构型的析出团簇形成能和结合能的计算,进一步验证了合金时效初期结构演变过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合金 时效初期结构 析出 结构演变 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79)Fe_(21))_(0.44)(Al_2O_3)_(0.56)纳米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松青 杨渭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79Fe2 1含量x的 (Ni79Fe2 1)x(Al2 O3) 1-x纳米颗粒膜样品 ,并对样品的巨磁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在 (Ni79Fe2 1) 0 .4 4(Al2 O3) 0 .56 颗粒膜样品中 ,扫描透射电镜 (TEM)照片清晰显示纳米...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79Fe2 1含量x的 (Ni79Fe2 1)x(Al2 O3) 1-x纳米颗粒膜样品 ,并对样品的巨磁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在 (Ni79Fe2 1) 0 .4 4(Al2 O3) 0 .56 颗粒膜样品中 ,扫描透射电镜 (TEM)照片清晰显示纳米Ni79Fe2 1颗粒包裹于Al2 O3中。观测到了室温下近 2 .5 %的巨磁电阻效应 ,发现样品的巨磁电阻效应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单调下降 ,不存在一个最佳退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79Fe21)0.44(Al2O3)0.56纳米颗粒膜 磁控溅射法 巨磁电阻效应 扫描透射电镜 退火温度 超微颗粒 多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C < 111 > 磷化镓晶片缺陷的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坚邦 郑安生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0-343,共4页
使用 S T E M、 S E M 观察了磷化镓晶片在切割、研磨等工艺过程中引入的损伤。切片损伤层深度约303 μm , 磨片损伤层深度小于20 μm 。还观察到一些磷化镓单晶锭局部表面布满麻坑, 认为这是单晶生长时, 磷挥发造... 使用 S T E M、 S E M 观察了磷化镓晶片在切割、研磨等工艺过程中引入的损伤。切片损伤层深度约303 μm , 磨片损伤层深度小于20 μm 。还观察到一些磷化镓单晶锭局部表面布满麻坑, 认为这是单晶生长时, 磷挥发造成的。同时离晶体表面100 ~150 μm 范围内有镓凝聚物, 是磷挥发后造成镓过剩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磷化镓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方法(HR-EELS)研究铁电薄膜
16
作者 张敬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2-342,共1页
关键词 电子能量损失谱 铁电薄膜 BaTiO3/SrTiO3 谱方法 高分辨 SI(001) 扫描透射电镜 电子衍射图 缺陷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原子尺度微观结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文会 张乐 +5 位作者 向彦娟 韩伟 户安鹏 李会峰 徐广通 郑爱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0-235,共6页
借助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Cs-STEM)对Al 2O 3负载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进行原子尺度结构表征,以期解析活性相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Al 2O 3表面,存在金属单原子、“原子簇”及“小金属簇”等“碎片”结构,该结... 借助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Cs-STEM)对Al 2O 3负载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进行原子尺度结构表征,以期解析活性相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Al 2O 3表面,存在金属单原子、“原子簇”及“小金属簇”等“碎片”结构,该结构利用常规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无法清晰地观察到。通过分析这些微观结构的衬度信息及结合X射线能谱的结果(STEM-EDS)可知,该“碎片”结构为分散在Al 2O 3载体表面的活性金属组分。根据不同外界条件(硫化度、温度)下HDS催化剂的原子尺度结构图可分析出,这些金属“碎片”结构随硫化程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逐渐发生聚集,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MoS 2活性相片晶。此外,将微观结构与HDS活性进行关联可知,“碎片”结构对催化剂的HDS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镜 加氢脱硫催化剂 微观结构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electron tomography in materials science based on TEM and STEM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茂华 杨延清 +4 位作者 黄斌 罗贤 张伟 韩明 汝继刚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3031-3050,共20页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electron tomography(ET) based 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science were introduced. The variou...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electron tomography(ET) based 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science were introduced. The various types of ET based on TEM as well as STEM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which included bright-field(BF)-TEM tomography, dark-field(DF)-TEM tomography, weak-beam dark-field(WBDF)-TEM tomography, annular dark-field(ADF)-TEM tomography, energy-filter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EFTEM) tomography, 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HAADF)-STEM tomography, ADF-STEM tomography, incoherent bright field(IBF)-STEM tomography,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EELS)-STEM tomography and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XEDS)-STEM tomography, and so on. The optimized tilt series such as dual-axis tilt tomography, on-axis tilt tomography, conical tilt tomography and equally-sloped tomography(EST) were reported. The advance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such as discrete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DART), compressed sensing(CS) algorithm and EST were overviewed. At last,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ET in materials science wa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tomography materials scienc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体增韧聚丙烯材料橡胶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鹏伟 谷晓杰 孙刚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2年第3期14-16,共3页
选用与聚丙烯相容性优异的弹性体A、相容性一般的弹性体B作为增韧剂,研究弹性体的含量对材料橡胶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弹性体含量的增加,两种弹性体改性的聚丙烯材料橡胶形貌都经历了从球状到条状的形貌突变,其中相容性优异的弹性... 选用与聚丙烯相容性优异的弹性体A、相容性一般的弹性体B作为增韧剂,研究弹性体的含量对材料橡胶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弹性体含量的增加,两种弹性体改性的聚丙烯材料橡胶形貌都经历了从球状到条状的形貌突变,其中相容性优异的弹性体A在含量20%~25%(wt.)出现了形貌突变,相容性一般的弹性体B在含量15%~20%出现了形貌突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25%弹性体B增韧聚丙烯材料中将其中2.0%的弹性体B替换成2.0%的弹性体A,从而改善弹性体B与聚丙烯材料的相容性之后,其橡胶形貌从条状分布变为球状分布。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弹性体与聚丙烯材料的相容性对最终的弹性体形貌有着重要影响,弹性体与聚丙烯材料的相容性越好,其橡胶形貌趋向于球状分布,弹性体与聚丙烯材料的相容性越差,其橡胶形貌趋向于条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弹性体 扫描透射电镜 橡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onization Pattern of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Yu62 on Maize Roots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元 陈三凤 李季伦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6期748-752,共5页
Plasmid pVK1001 which carried the gfp gene of GFPmut2, a mutant of GFP, was introduced into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Yu62 by electroporation. Maize seedlings were inoculated with the GFP-labelled baeteria and grown gno... Plasmid pVK1001 which carried the gfp gene of GFPmut2, a mutant of GFP, was introduced into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Yu62 by electroporation. Maize seedlings were inoculated with the GFP-labelled baeteria and grown gnotobiotically in flask with semi-solid agar medium. Observat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at 8 d and 12 d after inoculation.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showed that A. brasilense Yu62 could penetrate into the cortex tissue, colonizing in the intercellular spaces of the parenchyma cells of the cortex tissue. Transmiss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bacteria colonized on the root surface and only a minority of them resided in the root inter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Azospirillum brasilense Yu62 COLONIZATION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 CLS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