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蕃赞普后裔昂地董氏在康区世袭统治史初探
1
作者 美郎宗贞 更藏多杰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4-134,192,共22页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乌冬赞因灭佛运动被拉隆·贝吉多杰刺杀身亡,摧毁了吐蕃先辈们所开创的统一政权和被遵行的法律法规与典章制度,致使吐蕃整个社会处于动乱无序之中。在此影响下,吐蕃各地出现了不同的地方势力,爆发了...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乌冬赞因灭佛运动被拉隆·贝吉多杰刺杀身亡,摧毁了吐蕃先辈们所开创的统一政权和被遵行的法律法规与典章制度,致使吐蕃整个社会处于动乱无序之中。在此影响下,吐蕃各地出现了不同的地方势力,爆发了席卷吐蕃全境的平民大暴动,导致母后派系的臣民相互对峙,赞普朗达玛·乌冬赞王子沃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宝座而相互斗争,最终云丹占据卫藏“四茹”,沃松占据阿里“三围”。后来,他们的子孙又逐渐繁衍至康区,形成了昂地董族地方势力。该王系后裔一直统治康区“吉地”和“昂麦”流域(今昌都类乌齐县与原昌都县之间昂曲河流域),史称“昂地拉董噶波”。当然,作为吐蕃悉卜野王族后裔,在吐蕃广大民众心中,还是拥有一定的号召力的。目前,关于昂地拉董噶波在康区的统治时间、世袭历史、社会治理等诸多问题,尚待深入系统研究。文章通过历史遗物、文献资料、口述史料,尤其是近期获得的珍贵颂词、传说等最新资料,理清昂地拉董噶波在康区“昂地”为中心区域的世袭统治历史脉络,初步探究昂地拉董噶波为调节地方势力纠纷、参与地方僧俗官员任免、促进区域社会网络平衡、安定康藏社会秩序的历史贡献,以及昂地拉董噶波在中央政府与康藏各地方势力之间上传下达秉承中央政府旨意办事代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赞普后裔 昂地拉董噶波 康区 昌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甲羌”在“羌姆”中的展演看汉藏往来的记忆共叙--以康区白玉寺“莲师羌姆”为例
2
作者 卢茜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1-22,共12页
白玉寺莲师“羌姆”凭借对“甲羌”的周期性展演,完善了自身宣扬佛理,整合僧俗,聚揽信众的宗教仪式功能,而围绕着“甲羌”的来源,在不同身份的人群中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记忆。文章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 白玉寺莲师“羌姆”凭借对“甲羌”的周期性展演,完善了自身宣扬佛理,整合僧俗,聚揽信众的宗教仪式功能,而围绕着“甲羌”的来源,在不同身份的人群中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记忆。文章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通过对文成公主引入说、汉藏通商说以及皇帝开许说等多重记忆生境的考证,挖掘其背后所隐喻的文化信息。特别是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借助当下时空与历史情境的对话,复现了藏边社会民族之间频繁的经济往来、族际互通及政治秩序互构的发展样态。凸显了在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下,展演“甲羌”所发挥的培育民众共融情感,强化族群文化认同,构筑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羌 羌姆 康区 汉藏交流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康区陕商在汉藏互动与文化交流中的角色 被引量:14
3
作者 石硕 邹立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1,共7页
自清代初期以来,陕商始终在康区汉藏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在于陕商善于把握商机,构建起层级式的商贸网络,扩大与藏区社会的商贸接触面,还在于陕商重视文化与社会交往在汉藏族际贸易中的作用,通过尊重、效仿藏民生活方式和频繁的... 自清代初期以来,陕商始终在康区汉藏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在于陕商善于把握商机,构建起层级式的商贸网络,扩大与藏区社会的商贸接触面,还在于陕商重视文化与社会交往在汉藏族际贸易中的作用,通过尊重、效仿藏民生活方式和频繁的社会接触与互动,推动贸易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陕商扮演着向康区传播汉文化与吸纳藏文化因素的双重角色,客观上推动了康区汉藏文化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商 康区 汉藏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康藏前锋》看民国时期康区教育 被引量:7
4
作者 姚乐野 秦慧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6,共5页
1933~1938年间,学界很多有识之士在《康藏前锋》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康区教育的文章,深刻地分析了康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康区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时教育人士的真知灼见... 1933~1938年间,学界很多有识之士在《康藏前锋》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康区教育的文章,深刻地分析了康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康区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时教育人士的真知灼见对于现今发展藏区的教育不无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康区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到民国时期康区宗教性集会与集市之关系考察——以甘孜镇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友珍 德吉卓嘎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52-57,共6页
宗教性集会是藏传佛教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有宗教和文化娱乐的功能,还具有经济功能——为剩余产品的交换提供时空条件。这样,借助宗教性集会形成藏区集市。文章以甘孜镇宗教性集会、集市为例,简要探讨明末到民国时期这一时间段内,康... 宗教性集会是藏传佛教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有宗教和文化娱乐的功能,还具有经济功能——为剩余产品的交换提供时空条件。这样,借助宗教性集会形成藏区集市。文章以甘孜镇宗教性集会、集市为例,简要探讨明末到民国时期这一时间段内,康区宗教性集会与集市的关系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 宗教性集会 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康区“改土归流”的动因及后续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国君 李红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22,共8页
康区乃中原进入西藏的战略要地,该地区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在于政教合一,致使在当地设置的土司也必然具有双重的政治身份。清前期,朝廷曾在此实施过局部的"改土归流",然因其环境恶劣等诸多因素,始终无法在此大规模建构直接统... 康区乃中原进入西藏的战略要地,该地区社会结构的重要特点在于政教合一,致使在当地设置的土司也必然具有双重的政治身份。清前期,朝廷曾在此实施过局部的"改土归流",然因其环境恶劣等诸多因素,始终无法在此大规模建构直接统治机构,为此只能继续沿用土司制度略加羁縻。1840年后,特别是20世纪初赵尔丰主持的康区"改土归流"时,英俄等列强觊觎西藏,诱使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与清王朝为敌,分裂祖国倾向日趋明显。清廷在西藏的经略决策不得不为之一改,必须凭借军事势力以对抗英俄的入侵。要军事卫藏,又不得不取道于康区,然该区土司割据,中梗于川、藏之间,致使西藏局势岌岌可危。如何经营西藏,以固川、滇、青屏障,成了当时国防之急务。为了巩固西南内陆边防,朝廷别无选择,只能在康区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此政策的推行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做出了卓越贡献,进而也为民国时期西康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尔丰 康区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40-60年代中期法国传教士“独占”康区的活动及其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向玉成 肖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74-81,共8页
19世纪40-60年代中期可谓法国传教士"独占"康区的年代。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对此阶段在康区活动的法国传教士人数、身份、时间、主要活动地域和线路及非正常死亡等情况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统计,并列表说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总体特... 19世纪40-60年代中期可谓法国传教士"独占"康区的年代。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对此阶段在康区活动的法国传教士人数、身份、时间、主要活动地域和线路及非正常死亡等情况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统计,并列表说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总体特点、相关原因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 法国传教士 “独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事在近代康区治理中的作用及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映占 张媚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6,共7页
本文在对通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选取了目前受关注较少的边疆通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对近代康区通事的类型、社会角色和功能发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康区通事名声形成的问题做了探讨。本文研究发现康区通事兼具翻译、报告... 本文在对通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选取了目前受关注较少的边疆通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对近代康区通事的类型、社会角色和功能发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康区通事名声形成的问题做了探讨。本文研究发现康区通事兼具翻译、报告人和业务助手等多重角色,其对近代康区民族与国家的整合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通事的舞弊行为也十分常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了损害和阻碍了边疆少数民族与政府及外界的持续不断的正常交往,从而不利于边疆民族与国家整合的深入发展。因此,通过对康区通事的研究表明,需要推广和普及教育来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多种语言、文字的交流和沟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事 语言翻译 康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康区藏族论著索引及文献辑录的历史考索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心愚 秦和平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9,107,共8页
在浩瀚的藏族文献中 ,康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品种多、数量大、覆盖面广 ,还因其多用汉文撰写 ,影响相当广泛。历史上曾经反复被人辑录 ,方便学者 ,弘扬藏学。本文在查阅绝大多数康区藏族文献的基础上 ,对相关论著索引及文献辑录进行历史... 在浩瀚的藏族文献中 ,康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品种多、数量大、覆盖面广 ,还因其多用汉文撰写 ,影响相当广泛。历史上曾经反复被人辑录 ,方便学者 ,弘扬藏学。本文在查阅绝大多数康区藏族文献的基础上 ,对相关论著索引及文献辑录进行历史考察 ,介绍编辑康区文献及索引的缘由及经过 ,指出其成功与不足 ,并结合清朝及民国政府的统治特点 ,着重阐述康区汉文文献的地位、类别、存藏特点 ,以及利用状况 ,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藏族论著 文献索引 文献辑录 历史考索 藏族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前期康区塘汛的设置及其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邹立波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5,共8页
清代前期是清王朝实现对西藏统治的重要时期。随着清朝治藏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沟通西藏与内地、贯穿康区的川藏线沿途塘汛,经历了由临时设置、初步确定到趋于完备的过程。康区塘汛的设置有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进一步强化清朝对西藏... 清代前期是清王朝实现对西藏统治的重要时期。随着清朝治藏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沟通西藏与内地、贯穿康区的川藏线沿途塘汛,经历了由临时设置、初步确定到趋于完备的过程。康区塘汛的设置有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进一步强化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使得大批汉族人深入康区,开辟了汉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通道,促进了汉藏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康区 塘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天主教在康区的传播探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君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8,共8页
目前对近代天主教在藏区传播的研究尚存在着许多空白 ,如对于天主教如何传入藏区以及藏区民众的信仰情况如何等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 ,利用在国外发现的新资料 ,以康区为例 ,对近代天... 目前对近代天主教在藏区传播的研究尚存在着许多空白 ,如对于天主教如何传入藏区以及藏区民众的信仰情况如何等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 ,利用在国外发现的新资料 ,以康区为例 ,对近代天主教传教士进入康区传教的历史情况加以考证 ,描述其基本发展脉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康区 天主教 传教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人文地理双重视野下的天主教在康区的早期传播及适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坚赞才旦 王晓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9-33,共5页
近代以来,国门洞开,天主教士陆续进驻康区。然而,康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传教士来说无疑是个挑战。本文从自然、人文地理双重视野出发,对天主教在康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探讨,进而从一个侧面窥视天主教的区域传播史。
关键词 自然 人文 天主教 康区 传播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末至民国康区外国教会 被引量:15
13
作者 邓前程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7,共7页
本文主要根据档案文献资料,旨在证明康区外国教会的传播与发展,经营时期上,集中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经营地域方面,以甘孜藏区为中心,向周围渗透;康区反洋教斗争具有多重性;康区外国教会在本质上,无疑扮演着西方列强侵略康藏地区先锋角色... 本文主要根据档案文献资料,旨在证明康区外国教会的传播与发展,经营时期上,集中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经营地域方面,以甘孜藏区为中心,向周围渗透;康区反洋教斗争具有多重性;康区外国教会在本质上,无疑扮演着西方列强侵略康藏地区先锋角色,但开办文化教育、医疗等事业等,又在客观上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 外国教会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硕特部南征康区及其对川滇边藏区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心愚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57-62,共6页
蒙古和硕特部南征康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领地 ,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这一军事行动持续时间较长 ,可分为三个阶段。和硕特部击败木氏土司 ,在川滇边藏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和硕特部 川滇边藏 影响 康区 藏族纳西族关系 木氏土司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蒙古 军事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官进入边疆:清初以降川边康区的行政体制建设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在清代的行政建制中,隶属于四川省雅州府打箭炉厅的川边康区为土司辖地。清末,该区域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建立州县体制。民国以降,历经"川边特别行政区"、"西康特别行政区"和"西康省"的行政建制,直到1... 在清代的行政建制中,隶属于四川省雅州府打箭炉厅的川边康区为土司辖地。清末,该区域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建立州县体制。民国以降,历经"川边特别行政区"、"西康特别行政区"和"西康省"的行政建制,直到1950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川边康区一步步从封建王朝的土司辖地转变为现代国家之同一化行政体系中的一个单元。在这一边疆转型的历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中央政府委任的流官大规模进入,以取代王朝时期的世袭土司,成为基层政权的领导者。综观这一历程,贯穿始终的线索是国家试图将"土著精英"改造为"国家官员",以吸纳进正式的行政体系的尝试和努力。这种尝试违背了流官制度的根本属性,却成为国家力量进入具有深厚地方传统的边疆地区时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边康区 流官 土司 改土归流 边疆 县级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区外国教会览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君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6-95,共10页
与汉区相比较,在康区特殊的地理与社会环境下,外国教会如何立足与发展、其内部组织与产业经营状况怎样、外国教会与近代帝国主义侵略康藏的关系以及如何评说外教传入对近代康区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惜资料匮乏,迄今未... 与汉区相比较,在康区特殊的地理与社会环境下,外国教会如何立足与发展、其内部组织与产业经营状况怎样、外国教会与近代帝国主义侵略康藏的关系以及如何评说外教传入对近代康区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惜资料匮乏,迄今未有详论,笔者近年从事康区藏族档案史料编纂工作,留心搜求,撰成此文,乞请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教会 天主教堂 康区 基督教 帝国主义侵略 四川省档案馆 西藏研究 巴塘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康区的金融财政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健吾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民国时期,康区金融业相当混乱,先后流行多种货币;地方财政收入微薄,百姓民不聊生,社会经济生活长期处于困顿、艰难的状态。康区的金融财政萧条与当时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迟缓有密切的关系,为国际、国内大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决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康区 金融 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方文献看19世纪下半叶中国内地会在康区的活动及与康藏社会的互动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艾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是19世纪下半叶进入康区的基督新教差会。因相关汉文记载和档案等文献匮乏,长期以来学界对内地会在康区活动的了解仅为梗概,有很多空白点。文章主要依据内地会在华传教史、相关传教士所撰论著和日记等... 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是19世纪下半叶进入康区的基督新教差会。因相关汉文记载和档案等文献匮乏,长期以来学界对内地会在康区活动的了解仅为梗概,有很多空白点。文章主要依据内地会在华传教史、相关传教士所撰论著和日记等英文资料,力图展现19世纪下半叶内地会在康区活动的具体情况及与康藏社会的互动,认为在康区官僧排斥西人进入康区的时代背景下,内地会传教士与康区社会之间仍有许多友好互动情形,这为深入认识近代外国人在康区的活动与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上康藏文化的兼容性等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会 康区 打箭炉 巴塘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区的历史与可能性 基于阿来四部长篇小说的历史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少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110,共27页
本文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讨论了阿来的四部长篇小说《格萨尔王》、《瞻对》、《尘埃落定》及《空山》(系列)。文章认为,康区历史上的空间感发生过重要转型,即从古代的四方四国模式收缩为晚期帝国及近现代时期的汉藏二元模式,再到当代的... 本文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讨论了阿来的四部长篇小说《格萨尔王》、《瞻对》、《尘埃落定》及《空山》(系列)。文章认为,康区历史上的空间感发生过重要转型,即从古代的四方四国模式收缩为晚期帝国及近现代时期的汉藏二元模式,再到当代的一元模式。与此相伴随,康区的时间也经历了不断规训的过程,即从循环的宗教时间转变为中原王朝的政治时间,再到现代线性时间。在上述转型之外,这些作品也分别暗含了空间里的中介与时间上的超越等另类时空发展模式。这一过程及结果既是康区的经验事实,也是历史叙事的功效。阿来的情感体验和文学追求是自下而上的,而其史观却相反。本文也考察了阿来这样的少数民族精英在建构关于本族群的文学化历史叙事中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 汉藏关系 社会记忆 阿来 历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区近代商业初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君 《中国藏学》 CSSCI 1990年第3期63-70,共8页
一康区社会以畜牧业为主,农牧民为了生活的需要,在彼此交换剩余产品的过程中,孕育了康区早期的商业,随着历史的发展康区的商业也得到了发展。据史籍记载,藏汉人民商贸往还发端于唐代的“茶马互市”,宋、明尤盛。至明时交易范围渐次扩展... 一康区社会以畜牧业为主,农牧民为了生活的需要,在彼此交换剩余产品的过程中,孕育了康区早期的商业,随着历史的发展康区的商业也得到了发展。据史籍记载,藏汉人民商贸往还发端于唐代的“茶马互市”,宋、明尤盛。至明时交易范围渐次扩展,除茶马互市外,还输入汉区红缨、毡衫、米、布、椒、蜡等日常生活用品。清雍正时,清王朝在康区设置土司210员,藏汉贸易大为发展。清末赵尔丰充任督办川滇边务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区 近代商业 茶马互市 商业资本 初析 藏汉 日常生活用品 赵尔丰 商业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