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对年鉴派史学的影响 |
王作成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当代法国年鉴派史学在史学认识论上的对话 |
徐万发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3
|
年鉴派研究述评 |
陈梅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矛盾、冲突的史学——评年鉴派 |
张维
|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0 |
|
5
|
二战后年鉴派社会史研究片论 |
杜涛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6
|
历史就是历史——年鉴学派对历史学学科定位的一种回答 |
李霄翔
舒小昀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7
|
社会学年鉴派与杜梅齐尔“三功能”学说的形成 |
沈玉婵
|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8
|
年鉴学派理论原理的发展 |
Ю·Н·阿法纳西耶夫
王薇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1982 |
0 |
|
9
|
在国族与世界之间:莫斯对文明与文明研究的构想 |
王铭铭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10
|
“道德环境”与文明——涂尔干之学的启发 |
王铭铭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1
|
马克·布洛赫对法国农村史研究的贡献——以《法国农村史》为考察对象 |
张爱东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2
|
论“问题史学”的产生及其当代意义 |
吴云霞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13
|
想象史研究述评 |
徐善伟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4
|
历史学的新走向──评《西方新史学述评》 |
夏之民
|
《中国大学教学》
|
1993 |
0 |
|
15
|
“活凭证”、“文明形态时间”和“长时段”——西方现代史学历史时间观述评 |
林芊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
16
|
二战以来国外史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
李延长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7
|
当代西方史学发展的趋势 |
彭厚文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1993 |
0 |
|
18
|
历史叙述单位的变迁 |
林校生
|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9
|
当代西方历史解释观点述评 |
武守志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1988 |
0 |
|
20
|
当今法国的史学流派 |
石伊奇
|
《文史知识》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