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综合定位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吕洪城 朱木棕 肖浩荡 《现代医院》 2011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方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的满意率和消耗时间。方法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根治术病人、肺癌病人、肺大泡和肺结核病人手术治疗病人95例,分为A组(n=65):2006年1月~2007年12月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病... 目的探讨综合方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的满意率和消耗时间。方法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根治术病人、肺癌病人、肺大泡和肺结核病人手术治疗病人95例,分为A组(n=65):2006年1月~2007年12月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病人,定位方法采用传统的听诊法。B组(n=30):2008年1月~2010年12月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病人,采用听诊法、气流法和气道峰压法等综合方法定位。术中监测两组的Bp、EKG、SpO2、CVP、HR,并记录两组定位各自所用的时间、满意率,综合定位方法同时记录双侧气道峰压(Ppeak)。结果 A组比B组定位显著耗时长(p<0.01);A组定位满意率低于B组(p<0.05);B组定位后,双肺气道峰压无差异(p>0.05)。两组在侧卧位后导管位置不满意病例均在再次调整导管位置后,顺利完成肺隔离术。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综合方法较传统的听诊法可以提高定位准确率,缩短双腔支气管定位时间,对设备要求不高,在广大基层医院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支气管插管 管端定位 听诊法 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综合法与纤支镜法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本忠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5期1097-1098,共2页
我院2012年3月~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其中A组采用气流法、听诊法、气道峰压综合法定位,B组采用纤支镜定位。术中监测两组的MAP、SPO2、HR、ECG、PETCO2,并记录两组定位各自所用的时间、满意度。... 我院2012年3月~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其中A组采用气流法、听诊法、气道峰压综合法定位,B组采用纤支镜定位。术中监测两组的MAP、SPO2、HR、ECG、PETCO2,并记录两组定位各自所用的时间、满意度。结果 A组比B组显著耗时长(P<0.01),A组29例定位满意,B组满意率100%(两组在侧卧位后均有几例导管位置不满意,经调整后双肺顺利隔离)。综合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也具备较高的定位准确率,对设备要求不高,在基层医院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 管端定位 综合法 纤支镜法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支气管气囊测压法在择期胸科手术定位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祖江 杨升宝 孙洪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9期1272-1275,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支气管气囊测压法在胸科手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于全麻下接受择期胸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与听诊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成功满足插管条件... 目的探究与分析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支气管气囊测压法在胸科手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于全麻下接受择期胸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球囊组与听诊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成功满足插管条件后给予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球囊组给予气囊测压法定位,听诊组给予传统听诊法定位,对比两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结果、定位时间、定位满意、各个时间点通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球囊组与听诊组相比,初次肺分隔成功率较高、一次插管位置准确率较高、插管位置过深及过浅率较低,定位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球囊组与听诊组相比,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听诊组与球囊组麻醉前和单肺通气5 min、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SpO2、PETCO2、Paw各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听诊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球囊组为11.11%,听诊组与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相比于传统听诊法具有更高的定位成功率,操作简便,可以获得相同的通气氧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 气囊测压法 传统听诊法 定位 胸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法和双侧气道峰压差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定位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木棕 吕洪城 肖浩荡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气流法和双侧气道峰压差法综合方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80例开胸手术,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传统的听诊法定位。B组采用气流法、双侧气道峰压差法综合方法定位。记录两组定位消耗时间、定位... 目的探讨气流法和双侧气道峰压差法综合方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80例开胸手术,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传统的听诊法定位。B组采用气流法、双侧气道峰压差法综合方法定位。记录两组定位消耗时间、定位满意率,B组记录双侧气道峰压差。结果 B组比A组定位满意率高(P<0.05)。B组比A组定位消耗时间显著缩短(P<0.01),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气流法、双侧气道峰压差法综合定位方法通过整合流程以取长补短,快速简便,定位满意率高,无需特殊设备,在广大基层医院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法 双侧气道峰压差法 左侧支气管插管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全丰 艾玲 +1 位作者 鲁佩 徐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bronchial tube,DLT)应用于胸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择期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左侧RobertshawDLT)和实验组(可视左侧Rober... 目的探讨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bronchial tube,DLT)应用于胸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择期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左侧RobertshawDLT)和实验组(可视左侧Robertshaw-DLT)。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DLT,对照组通过听诊法定位,实验组通过导管内置摄像头定位。待定位完成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记录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用时、定位准确率;记录气管隆突及支气管损伤情况;记录术中肺萎陷情况;记录术后咽痛、声嘶等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插管后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插管定位用时显著缩短(P<0.05)、准确率显著提高(P<0.05);气管隆突或支气管黏膜损伤明显减少(均P<0.05);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可安全用于胸科手术,定位精准快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左侧支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腔镜手术气道管理的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经俊 方存贵 +4 位作者 万宗明 张蓓 卜先龙 匡勇 李元海 《安徽医学》 2018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观察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胸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左侧DLT)和试验组(可视左侧DLT),各30例。静脉快速麻醉诱导后分别置... 目的观察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胸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左侧DLT)和试验组(可视左侧DLT),各30例。静脉快速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DLT,对照组通过听诊法完成定位,试验组通过导管壁内置摄像头完成定位。待定位完成后行纤维支气管镜确认,记录插管定位用时,计算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次数;观察并记录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插管定位后气道损伤、术中肺萎陷情况及术后咽痛、声嘶、咳嗽等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插管定位用时明显缩短[(51.3±9.5)s比(225.6±31.2)s,P<0.05],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高[93.3%比63.3%,P<0.05],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次数少[(1.21±0.84)次比(3.52±1.15)次,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5分钟平均动脉压较低、心率较慢(P<0.05);术后咽痛、咳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下降(P<0.05),试验组插管定位后发现1例隆突及支气管轻度损伤,而对照组有5例隆突及支气管轻、中度损伤。结论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可安全应用于胸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胸腔镜手术 左侧支气管插管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视内窥镜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腔镜手术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炎荣 邱晓涛 +2 位作者 方创茂 陈树群 许裕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2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帝视内窥镜)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胸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普宁华侨医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分组探究(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左侧DLT,... 目的:观察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帝视内窥镜)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胸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普宁华侨医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分组探究(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左侧DLT,试验组采用帝视内窥镜联合可视左侧DLT。静脉快速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DLT,对照组通过听诊法完成定位,试验组通过帝视内窥镜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壁内置摄像头完成定位。待定位完成后行纤维支气管镜确认,记录插管定位用时,计算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次数;观察并记录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插管定位后气道损伤及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插管定位用时明显短(P<0.05),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高(P<0.05),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次数少(P<0.05);插管完成后即刻和插管完成后5 min平均动脉压较低、心率较慢(P<0.05);术后咽痛、声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隆突及支气管损伤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帝视内窥镜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应用于胸腔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视观察用内窥镜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胸腔镜手术 左侧支气管插管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