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白兰木材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韦鹏练 廖克波 +2 位作者 符韵林 俞建妹 袁振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9-231,245,共4页
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山白兰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山白兰木材属易干木材,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两项缺陷等级均达到3级;干燥速度2级,较快;截面变形1~2级,无内裂。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 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山白兰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山白兰木材属易干木材,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两项缺陷等级均达到3级;干燥速度2级,较快;截面变形1~2级,无内裂。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mm厚山白兰木材干燥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木材 干燥特性 百度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人工林生物量及生长规律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武明 邱炳发 +2 位作者 覃静 徐同波 覃德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对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27年生山白兰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长规律进行测定和研究,分析山白兰人工林不同径阶的生物量分配规律和林分生物量,并建立山白兰林木生长方程。结果表明,山白兰生物量随着径阶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径阶的生物量... 对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27年生山白兰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长规律进行测定和研究,分析山白兰人工林不同径阶的生物量分配规律和林分生物量,并建立山白兰林木生长方程。结果表明,山白兰生物量随着径阶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径阶的生物量差异较大;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02.01 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87.10%,灌木层、草本层及腐殖质层生物量分别为12.79、0.24和2.07 t.hm-2。通过树干解析数据拟合的林木生长方程,拟合效果好、精度高,可用于该地区山白兰人工林生长过程预测。山白兰是早期速生、且保持较长快速生长的树种,在0-16 a为其胸径速生期,0-12 a为其树高速生期,材积生长在第27年达到数量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生物量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莫德祥 廖克波 +1 位作者 吴庆标 覃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72-14075,共4页
[目的]揭示山白兰人工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进行人工林碳汇造林项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南亚热带地区27年生山白兰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样方收获等方法对其生物量、... [目的]揭示山白兰人工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进行人工林碳汇造林项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南亚热带地区27年生山白兰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样方收获等方法对其生物量、碳含量分配进行研究。[结果]山白兰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58.21 t/hm2,其中乔木层占植被层碳储量的87.24%,灌木层占10.77%,草本层占0.18%,凋落物层占1.81%;土壤层中0~80 cm的碳储量为102.01 t/hm2,为植被层的1.82倍。山白兰人工林乔木层年净固碳量为3.50 t/(hm2.年)。[结论]山白兰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比较可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生物量 碳储量 碳素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6000对山白兰苗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蒋林 於艳萍 +3 位作者 刘昆成 谢安德 潘启龙 王凌晖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7-79,共3页
选择1a生山白兰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水溶液对山白兰进行处理,研究PEG-6000对山白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大,MDA含量增加,SOD和POD都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一直... 选择1a生山白兰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水溶液对山白兰进行处理,研究PEG-6000对山白兰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大,MDA含量增加,SOD和POD都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一直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山白兰 PEG-6000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引种新区林分生长表现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丹 苏勇 +3 位作者 黄承标 王凌晖 黄松殿 王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27,共5页
为了探明山白兰引种新区栽培过程中的林分生长效果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于1978年从云南省引种山白兰到南宁市郊南部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林分平均胸径、树高、立木蓄积量分别为5.48 cm、5.57 m、25.09 m^3/hm^2;35年生... 为了探明山白兰引种新区栽培过程中的林分生长效果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于1978年从云南省引种山白兰到南宁市郊南部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林分平均胸径、树高、立木蓄积量分别为5.48 cm、5.57 m、25.09 m^3/hm^2;35年生分别为14.22 cm、14.63 m、310.88 m^3/hm^2,显示出幼林期生长迅速、而成熟期生长较缓慢的特点。(2)0~10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为1.112~1.402 g/cm^3,总孔隙度为47.47%~60.25%,通气度为10.39%~19.60%,最大、毛管、最小持水量分别为22.50%~42.76%、20.43%~40.69%、18.34%~37.93%。(3)土壤pH值为4.02~4.32,有机质含量为6.08%~30.64%,全N、P、K分别为0.58%~1.36%、0.27%~0.36%、2.02%~4.58%,速效P、K分别为0.71~1.56、13.27~40.20mg/kg。说明山白兰在广西南宁市郊南部地区引种,其气候及土壤条件是适宜的,林分各项生长量指标基本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引种 生长 土壤理化性质 南宁市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山白兰叶面积分析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慧 郑明朝 +1 位作者 谢安德 王凌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862-10864,10876,共4页
[目的]建立合理准确的叶面积测定方法,为山白兰的栽培管理,科研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山白兰叶片为材料,对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关系以及5种不同方法测定叶面积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 [目的]建立合理准确的叶面积测定方法,为山白兰的栽培管理,科研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山白兰叶片为材料,对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关系以及5种不同方法测定叶面积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均呈高度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844和0.987,且各回归方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但以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S=0.644LW+1.175拟合得最好;5种不同方法测定叶面积之间有极显著差异,测定结果的精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图像处理法、求积仪法、回归方程法、纸称重法和打孔称重法;叶面积聚类分析可把5种不同方法分为2类。[结论]综合考虑到非破坏性取样及野外直接操作等因素,认为最佳测定山白兰叶面积的方法是回归方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叶面积 相关分析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树种山白兰人工幼林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文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3,共4页
对山白兰幼林生长规律研究的结果为;(1)季节性生长节律,一年分为3个生长期,即滞生期(1~3月和11、12月),生长量较小或停缓;生长期(4~10月),生长迅速;高峰期出现在速生期中的6~8月,树高生长出现两次高峰(多为6月和8月),高峰期月生长量... 对山白兰幼林生长规律研究的结果为;(1)季节性生长节律,一年分为3个生长期,即滞生期(1~3月和11、12月),生长量较小或停缓;生长期(4~10月),生长迅速;高峰期出现在速生期中的6~8月,树高生长出现两次高峰(多为6月和8月),高峰期月生长量平均达20cm,胸径生长出现一次高峰,一般在5~8月,峰期生长量达0.11cm。(2)水热条件对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程度;月平均温度对树高和胸径生长的影响较月降水量为大。(3)幼林的生长过程规律为;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多在5a以前出现,高峰期树高连年生长量达2.61m,胸径达 4.2cm;7a后分别为1.0m和1.0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人工幼林 生长规律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11-A最优回归设计研究配施氮磷钾肥对山白兰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福妹 李武志 +4 位作者 庞圣江 郝建 潘启龙 韦菊玲 黄振声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2期49-52,共4页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选当年播种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监测苗木的地径和苗高指标,探讨氮、磷、钾肥3个因素对山白兰(Paramicheliabaillonii)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山白兰育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合理的配施氮、磷、钾肥可以显著促...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选当年播种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监测苗木的地径和苗高指标,探讨氮、磷、钾肥3个因素对山白兰(Paramicheliabaillonii)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山白兰育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合理的配施氮、磷、钾肥可以显著促进山白兰苗木的生长;建立了山白兰苗期生长量(地径和苗高)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关系的回归模型,得出氮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0.83、3.21、1.2、2.61、0.64、0.24g/株依次为促进地径和苗高增长的最佳组合,分别使二者增长量达到最大值1.10cm和67.2cm。综合考虑,推荐使用苗高组合,可使地径和苗高分别达到1.04cm和67.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Paramichelia baillonii 氮磷钾肥 生长 311-A
原文传递
珍贵树种山白兰的组织培养研究
9
作者 乔梦吉 郑明朝 +5 位作者 宋小秋 俞建妹 江蓓 谭菲 黄柏华 蒋中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655-657,共3页
[目的]研究山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以山白兰盆栽苗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白兰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芽... [目的]研究山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以山白兰盆栽苗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白兰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芽的诱导率达到88.9%;MS+6-BA 0.3 mg/L+NAA 0.05 mg/L+KT 1.0 mg/L为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可达到2.6;生根诱导难度较大,在1/2 MS+NAA 2.0 mg/L上生根率达到54.5%。[结论]结果为山白兰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丰富广西林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 山白兰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的抗旱性评价
10
作者 李武志 陈建全 +4 位作者 梁福江 蒙明君 谢安德 潘启龙 郝建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为了考察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lonii)苗木的抗旱性,设置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测定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山白兰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山白兰的生长增量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 为了考察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lonii)苗木的抗旱性,设置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试验,测定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山白兰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山白兰的生长增量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胁迫浓度越大对苗木生长量的抑制作用越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山白兰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均高于对照(CK)。在浓度10%处SOD、POD活性达到最大值。山白兰的细胞膜透性均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EG6000浓度为5%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浓度高于5%时,膜透性急剧增加,高浓度胁迫对山白兰膜透性的伤害程度较高;山白兰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山白兰的MDA含量与PEG6000胁迫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当胁迫浓度低于10%时,脯氨酸含量增幅较小,高于10%时,增幅变大。脯氨酸含量与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山白兰的隶属综合值为0.472,属于中抗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苏勇 秦武明 +3 位作者 蒙好生 覃静 韦中绵 钟志兴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0-264,共5页
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广西南宁地区山白兰人工林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采伐林龄为27a时,其年均投资利润率为36.23%,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36%,财务净现值为2 140.73元.hm-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6.77a,在第24年采伐可获得... 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广西南宁地区山白兰人工林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采伐林龄为27a时,其年均投资利润率为36.23%,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36%,财务净现值为2 140.73元.hm-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6.77a,在第24年采伐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单位出材量因素对其收益影响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人工林 经济效益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树皮率、心材率及木材密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勇 符韵林 +4 位作者 廖克波 韦鹏练 徐同波 冯永敏 邓洪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采用排水法、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了山白兰树的密度、树皮率、生材体积和树皮率。结果表明:山白兰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呈先减少,随后略增加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生材密度减小,生材密度的平均值为0.864g.cm-3;基本密度自髓心向外呈增大趋... 采用排水法、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了山白兰树的密度、树皮率、生材体积和树皮率。结果表明:山白兰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呈先减少,随后略增加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生材密度减小,生材密度的平均值为0.864g.cm-3;基本密度自髓心向外呈增大趋势,随着树高增加,基本密度减小,基本密度的平均值为0.462g.cm-3;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树高的增加,生材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小,生材含水率的平均值为89.0%;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平均值分别为16.2%、20.4%;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心材百分率平均值为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密度 树皮率 心材率 生材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申礼凤 谢安德 +2 位作者 王凌晖 贲丽云 潘启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24-1328,共5页
山白兰又名合果木、山桂花等,为木兰科合果木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集科研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用途的速生优良树种。文章从山白兰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生境、育苗技术、造... 山白兰又名合果木、山桂花等,为木兰科合果木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集科研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用途的速生优良树种。文章从山白兰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生境、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以及木材特性等方面综述了山白兰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和育苗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及药理分析、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研究利用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山白兰幼苗细胞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勇 谢安德 +3 位作者 王凌晖 潘启龙 唐春红 黄智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08-1611,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一年生山白兰幼苗在浓度分别为0、2、4、6、8 g/L NaCl溶液胁迫下的细胞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增大,差异达显著...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一年生山白兰幼苗在浓度分别为0、2、4、6、8 g/L NaCl溶液胁迫下的细胞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增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脯氨酸含量却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抗盐性指标的结果表明,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5.18%、33.51%,可用于山白兰抗盐性指标评价,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只能作为辅助性评价指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NACL胁迫 膜透性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和光周期对山白兰苗木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慈江 何福英 +2 位作者 刘莉 韦秋梅 杨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2-2373,共12页
为筛选出山白兰(Michelia baillonii)苗木培育过程中适宜的光环境,该研究以一年生山白兰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2、16 h·d^(-1)两个光周期,配合使用红蓝复合光(8R1B、6R1B)、红蓝紫绿复合光(8R1B1P1G、6R1B1P1G)4种光质和白光(W)对照... 为筛选出山白兰(Michelia baillonii)苗木培育过程中适宜的光环境,该研究以一年生山白兰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2、16 h·d^(-1)两个光周期,配合使用红蓝复合光(8R1B、6R1B)、红蓝紫绿复合光(8R1B1P1G、6R1B1P1G)4种光质和白光(W)对照,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隶属函数法,探讨了山白兰苗木生长、光合色素、内源激素含量对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光质、光周期及其交互作用对山白兰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叶绿素a、玉米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IAA/ABA、(IAA+GA_(3)+ZR)/ABA]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2)16 h·d^(-1)光周期有利于苗高增长量、叶面积、苗木质量指数、生物量、叶绿素a、生长素(IAA)、ZR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的提高。(3)当光周期为16 h·d^(-1)时,8R1B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和苗木质量指数均最大,分别为21.84 cm、158.39 cm~2和2.43;8R1B处理下的叶绿素a/b比值、ZR含量高于6R1B处理,8R1B1P1G处理下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IAA、赤霉素(GA_(3))的含量、叶绿素a/b、内源激素的比值较6R1B1P1G处理大。综上所述,较高比例红光的红蓝复合光质、适当延长光周期有利于提高山白兰苗木质量,而紫绿光的添加未对生长有促进效果,16 h·d^(-1)×8R1B处理是最适宜山白兰苗木生长的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LED 光质 光周期 生长 光合色素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磷水平对山白兰幼苗养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云 吴芳兰 +1 位作者 陈凯 杨梅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6期790-797,共8页
为探究不同低磷(P)水平对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lonii)幼苗养分吸收和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2年生山白兰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1、10、5、1和0 mg/L 5个P水平,其中31 mg/L为正常P水平,采用沙培试验处理150天后,测定山白兰幼苗... 为探究不同低磷(P)水平对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lonii)幼苗养分吸收和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2年生山白兰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1、10、5、1和0 mg/L 5个P水平,其中31 mg/L为正常P水平,采用沙培试验处理150天后,测定山白兰幼苗根、茎和叶中的大、中及微量元素含量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山白兰幼苗苗高与地径增长率均随P水平降低而降低。不同低P水平下,山白兰各器官的氮(N)、P和钾(K)含量受到显著影响,随P水平降低均呈下降趋势;各器官的钙(Ca)、镁(Mg)和铁(Fe)含量受到的影响较小,其中根中Mg含量在P水平低于5 mg/L时,随P水平降低显著降低。低P水平不同程度地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和Y(Ⅱ),提高Fo和qN,其中5 mg/L处理是叶片光合能力受到胁迫的临界点。低P水平显著影响山白兰植株中的大量元素积累,对中微量元素积累影响较小。当P水平低于5 mg/L时,叶片光合能力受到破坏,通过提高光能耗散保护光合机构,维持植株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P胁迫 营养元素 叶绿素荧光 山白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白兰苗木移植密度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黎明 《广西林业科学》 199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对山白兰苗木移植密度的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苗木移植密度(株行距)为25cm×20cm,该密度的苗木生长表现好,苗圃产苗量较高,公顷产量13.5万株。
关键词 山白兰 移植密度 苗高 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年生山白兰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18
作者 白春磊 聂珍臻 覃德文 《绿色科技》 2015年第8期36-37,共2页
以12年生山白兰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山白兰的生长过程和林分生物量累计与分配规律。结果得出:林分总生物量为62.52t·hm-2,乔木层生物量50.04t·hm-2,占林分总比例的87.48%,灌木层、草本层、腐殖质层生物量分别占林... 以12年生山白兰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山白兰的生长过程和林分生物量累计与分配规律。结果得出:林分总生物量为62.52t·hm-2,乔木层生物量50.04t·hm-2,占林分总比例的87.48%,灌木层、草本层、腐殖质层生物量分别占林分总生物量的10.88%、0.27%、1.61%;林分净生产力为5.22t·hm-2·a-1。为今后评定山白兰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制定生产经营方案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白兰 生物量 林分净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山葡萄白兰地高级醇、总酸及总酯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治同 胥廷良 +1 位作者 南海龙 林柯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1期34-36,共3页
以山葡萄白兰地为原料,经过超高压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白兰地中高级醇、总酸及总酯的变化,利用spss15.0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对不同压力处理的白兰地进行品评。结果表明,以200 MPa处理10 min后,白兰地的高级醇、总酸分别下降9.2... 以山葡萄白兰地为原料,经过超高压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白兰地中高级醇、总酸及总酯的变化,利用spss15.0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对不同压力处理的白兰地进行品评。结果表明,以200 MPa处理10 min后,白兰地的高级醇、总酸分别下降9.26%(P<0.05)和0.27%(P<0.05),总酯略有上升,品评结果表明压力为200MPa处理10 min时的白兰地口感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白兰 超高压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谷浑白兰地望新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世奎 程起骏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吐谷浑白兰地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再研究,并在青海海西州都兰县、柴达木地区做了若干实地的田野考察,参照了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 吐谷浑 白兰 白兰 白兰古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