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乔海明 张复新 +2 位作者 耿海波 黄建新 尚高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641,共6页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并与岩石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一致。首次利用容矿层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室内进行了硫酸盐还原试验。根据细菌的代谢特征,结合硫酸盐还原菌还原试验,分析了细菌在层间氧化带形成、铀氧化迁移和还原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好氧菌 地球化学分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十红滩 吐鲁番-哈密盆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高精度磁测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祜 刘章月 +1 位作者 柯丹 腰善丛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96-302,共7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3片测区进行地面高精度磁测试验研究成果显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中的氧化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的正值区,还原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的负值区,而氧化-还原过渡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从正值向负值过渡的零值区附...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3片测区进行地面高精度磁测试验研究成果显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中的氧化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的正值区,还原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的负值区,而氧化-还原过渡带大致对应于磁异常从正值向负值过渡的零值区附近,显示高精度磁测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定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氧化-还原过渡 高精度磁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58
3
作者 黄净白 李胜祥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6,共10页
文章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发育的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为地层超覆埋藏亚型、构造抬升破坏亚型、构造褶断保存亚型等3种亚型,文中主要讨论了这3种亚型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作者认为,除近... 文章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发育的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为地层超覆埋藏亚型、构造抬升破坏亚型、构造褶断保存亚型等3种亚型,文中主要讨论了这3种亚型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作者认为,除近代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以外,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也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因此,需要从成矿理论上认真总结和不断充实,以推动我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超覆埋藏亚 构造抬升破坏亚 构造褶断保存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成矿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燕 邱骏挺 +2 位作者 刘红旭 修晓茜 王文全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23-524,共2页
目前国内发现有关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参与成矿现象和微生物活动证据较多,而对该类矿床中微生物生存条件和其对铀富集机理方面的研究却十分欠缺。本文在参考和综合国内砂岩型铀矿床最新成矿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分子... 目前国内发现有关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参与成矿现象和微生物活动证据较多,而对该类矿床中微生物生存条件和其对铀富集机理方面的研究却十分欠缺。本文在参考和综合国内砂岩型铀矿床最新成矿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微生物 沥青铀矿 非晶铀矿 十红滩铀矿 蒙其古尔铀矿 铀矿 模拟实验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形成机理——以伊犁盆地南缘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陶勇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通过分析铀迁移、沉淀、富集的成矿特点,结合伊犁盆地南缘铀矿床中铀矿石成分研究,分析了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指出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形式迁移,在富含有机质、硫化物、硫化氢等有效还原剂的条件下,形成... 通过分析铀迁移、沉淀、富集的成矿特点,结合伊犁盆地南缘铀矿床中铀矿石成分研究,分析了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指出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形式迁移,在富含有机质、硫化物、硫化氢等有效还原剂的条件下,形成强烈的地化反差还原地球化学障环境,铀还原沉淀,最后富集成矿.为指导普查找矿、开展铀矿床矿石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伊犁盆地 成矿机理 地球化学障 找矿 矿石 形成机理 原地 参考依据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铼的地球化学行为及找矿意义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谈成龙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9-305,共7页
铼是地壳中一种极度分散的元素。在层间氧化带边界上 ,铼与铀的沉淀条件近似 ,在铼富集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 ,铼富集的范围几乎与铀矿卷重叠。本文根据自然界已查证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铼、铀同消长的基本事实 ,对现阶段铼... 铼是地壳中一种极度分散的元素。在层间氧化带边界上 ,铼与铀的沉淀条件近似 ,在铼富集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 ,铼富集的范围几乎与铀矿卷重叠。本文根据自然界已查证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铼、铀同消长的基本事实 ,对现阶段铼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找矿意义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地球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地貌对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惠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8期137-140,共4页
新疆三塘湖盆地是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盆地,其中地貌条件是其成矿有利的条件之一。通过分析盆地地貌特征和进行地貌分区,阐明了地貌对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作用,并提出了汉水泉—石头梅—三塘湖地段和淖毛湖地段为下... 新疆三塘湖盆地是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盆地,其中地貌条件是其成矿有利的条件之一。通过分析盆地地貌特征和进行地貌分区,阐明了地貌对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作用,并提出了汉水泉—石头梅—三塘湖地段和淖毛湖地段为下一步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远景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地貌 远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通辽地区第三系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振强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3-207,共5页
本文从第三系找矿目的层的分布、砂体发育特征、后生蚀变、有机质含量、地下水补 径 排体系及铀矿化 (异常 )等方面 ,对内蒙古通辽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 ,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关键词 通辽地区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概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天娇 刘红旭 +4 位作者 王永文 孟云飞 潘澄雨 丁波 刘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35-636,共2页
位于天山造山带西部的伊犁盆地,是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北依科古琴山,南临哈尔克山,呈东窄西宽的楔形向东尖灭。盆地基底及蚀源区为石炭纪-二叠纪海相中酸性火山岩,盖层为中生界-新生界陆相碎屑岩。盆地... 位于天山造山带西部的伊犁盆地,是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北依科古琴山,南临哈尔克山,呈东窄西宽的楔形向东尖灭。盆地基底及蚀源区为石炭纪-二叠纪海相中酸性火山岩,盖层为中生界-新生界陆相碎屑岩。盆地南缘受喜山运动北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影响,发育EW向大型断裂,沉积盖层被掀斜,向北缓倾。第四纪以来,盆地整体处于抬升。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集中分布于伊犁盆地南部的缓倾斜坡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伊犁盆地南缘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向构造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和定位的控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古抗衡 陈祖伊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61-364,共4页
正向构造指的是与铀矿带或铀矿床产出位置相关的背斜、隆起、上升断块等矿床地质构造。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酒东盆地东北缘等砂岩型铀矿成矿带的产出特征表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矿段和矿点总是选择性地就位于正向构... 正向构造指的是与铀矿带或铀矿床产出位置相关的背斜、隆起、上升断块等矿床地质构造。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酒东盆地东北缘等砂岩型铀矿成矿带的产出特征表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矿段和矿点总是选择性地就位于正向构造之中。其原因在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机理所决定。即正向构造抬升了容矿层位,使其出露或接近地表,容易接受补给区含氧含铀水的渗入,造成主砂岩层的层间氧化,铀在主砂岩层中迁移,并在氧化还原界面还原成矿。因此,正向构造对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和定位的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它可以作为产铀盆地砂岩型铀矿带成矿远景区段识别和预测的一项重要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构造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成矿机理 控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分散元素铼与硒的超常富集机制探讨——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正其 潘家永 +2 位作者 曹双林 管太阳 张国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8-362,共5页
本文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其中分散元素Re与Se的超常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分散元素Re与Se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但其超常富集又具有独立性;在矿源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分散元... 本文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其中分散元素Re与Se的超常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分散元素Re与Se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但其超常富集又具有独立性;在矿源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分散元素Re与Se超常富集并独立成矿,是一种潜在的分散元素成矿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Re Se 超常富集 氧化作用 砂岩铀矿 伊犁盆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被引量:86
12
作者 陈戴生 王瑞英 李胜祥 《铀矿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27-335,共9页
本文通过对512、511矿床及其它矿点的铀源、地质构造、含矿主岩岩性、古气候、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 氧化 砂岩铀矿 成矿模式 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映宁 李胜祥 +3 位作者 王果 李盛富 陈奋雄 郑恩玖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8,共8页
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层位水西沟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的分析,并与蚀源区岩石对比,初步认为水西沟群的稀土元素主要来自蚀源区的安山岩和花岗岩,与玄武岩无关。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其地区流体和岩石... 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层位水西沟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的分析,并与蚀源区岩石对比,初步认为水西沟群的稀土元素主要来自蚀源区的安山岩和花岗岩,与玄武岩无关。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其地区流体和岩石的pH值分布情况表明,层间氧化岩石带和原生还原岩石带的pH值相似,而矿石带的pH值偏低,这与在偏碱性条件下,REE和U的络合物容易形成,并且REE和U的络合物随着pH值的降低而迁移和沉淀富集是相吻合的。对REE的研究表明,在层间氧化岩石带中REE有所亏损;通过对REE的分异性的研究,认为在不同的分带中REE的分异程度不同,在矿石带中分异程度最大,更加富集LREE,并且随着岩石粒径的增大,LREE和HREE的分异也有增大的趋势;根据REE和U的亲和性及活动性特征,认为U和REE在迁移沉淀规律方面具有共性,以[UO2(CO3)3]4-及[REE(CO3)3]3-形式进行迁移;即在偏碱性的条件下,容易形成碳酸盐络合物,随着pH和Eh值降低,U和REE共同沉淀、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 氧化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的赋存形式 被引量:42
14
作者 闵茂中 彭新建 +1 位作者 王果 殷建华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93-201,共9页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贫矿石(U≤0.01%)中铀主要以分散形式,被砂岩填隙物中的粘土、褐铁矿等矿物,以及碎屑物和矿物的裂隙面等吸附,偶呈显微(μm级)、超显微状(〈1μm)沥青铀矿(其次为铀石)。随着矿...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贫矿石(U≤0.01%)中铀主要以分散形式,被砂岩填隙物中的粘土、褐铁矿等矿物,以及碎屑物和矿物的裂隙面等吸附,偶呈显微(μm级)、超显微状(〈1μm)沥青铀矿(其次为铀石)。随着矿石铀品位的增高,其中呈铀矿物形式的铀的比例逐渐增大,在特高品位(U〉1%)的矿石中,铀基本呈铀矿物(沥青铀矿,偶有铀石)形式产出。类质同象铀的份额极微,其可利用性缺乏实际意义。矿石中铀矿物主要赋存于矿化砂岩的填隙部位及碎屑物、矿物的孔隙或解理中,有时可交代碳屑、黄铁矿、绿泥石、黑云母等。由矿石中U^4+/U^5+含量比例推算原生铀矿物(沥青铀矿)的近似含氧系数变化范围为2.35~2.74,均值为2.49,与沉积、淋积铀矿床中的铀氧化物含氧系数相当,表明该类铀矿床生于常温条件下。极少数样品落入低温热水成因沥青铀矿的含氧系数范围(含氧系数低至2.35),表明个别地段可能出现低温热水铀成矿作用,推测可能受断裂构造热的影响。进而推测,特富矿石(U〉1%)可能是源自深部、沿断裂上升的含铀低温热水叠造作用的产物,板状矿体便是深、浅部流体混合的证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砂岩铀矿 铀赋存形式 铀矿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含煤系地层沉积相特征及其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 被引量:39
15
作者 李胜祥 陈戴生 +1 位作者 王瑞瑛 张克芳 《铀矿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文从研究伊犁盆地不同地段含煤系地层岩性变化特征入手,提出冲积扇快速入湖的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并讨论了4个沉积亚相,即冲积扇、扇前辫状河、滨湖三角洲、湖沼相的沉积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规律,研究了含煤系沉积相与层间氧化带... 本文从研究伊犁盆地不同地段含煤系地层岩性变化特征入手,提出冲积扇快速入湖的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并讨论了4个沉积亚相,即冲积扇、扇前辫状河、滨湖三角洲、湖沼相的沉积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规律,研究了含煤系沉积相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关系,指出了滨湖三角洲相砂体是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沉积相 氧化 砂岩 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生物成矿作用 被引量:33
16
作者 闵茂中 王汝成 +6 位作者 边立曾 张富生 彭新建 王金平 李朋富 尹琳 张光辉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介绍了我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的生物成矿现象、微生物活动证据、该类铀矿床具备的微生物生存条件和微生物富集铀的机制理论。认为该类矿床中U,Mo,Re,Se紧密共生,且在空间上有一定分布规律,推测是否与富集这些元素的微生物的空间... 介绍了我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的生物成矿现象、微生物活动证据、该类铀矿床具备的微生物生存条件和微生物富集铀的机制理论。认为该类矿床中U,Mo,Re,Se紧密共生,且在空间上有一定分布规律,推测是否与富集这些元素的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有关?建议开发砂岩型铀矿的微生物开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砂岩铀矿 生物成矿作用 矿床学 微生物富集成矿 微生物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稀土元素变化规律初探——以伊犁和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友良 朱西养 +3 位作者 张成江 陈跃辉 彭新建 王金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85,共13页
本文以发育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伊犁、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详细研究了成矿层间氧化带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在层间氧化作用中的变化规律。通过与北美页岩、还原带原生砂岩的对比,研究了稀土元素在不同氧化分带中的变化情况... 本文以发育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伊犁、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详细研究了成矿层间氧化带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在层间氧化作用中的变化规律。通过与北美页岩、还原带原生砂岩的对比,研究了稀土元素在不同氧化分带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层间氧化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总体亏损的背景上发生了明显的分异,LREE从氧化带到过渡带含量逐步降低,HREE由氧化带到过渡带趋于富集;δCe由氧化带到过渡带随氧化作用的减弱降低,δEu则逐步升高,呈现与表生风化作用相同的变化规律,较好地指示了层间氧化带中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虽然稀土元素存在一定的迁移变化,但没有中亚砂岩铀矿床出现的REE显著迁移,高度富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砂岩铀矿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地电化学异常形成机理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柯丹 刘洪军 +3 位作者 侯惠群 吴国东 郝伟林 易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45-3553,共9页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主要的砂岩型铀矿类型之一,属全盲矿,找矿难度大。地电化学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分支之一,为隐伏铀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并在实际找矿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研究表明,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上方,存在...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主要的砂岩型铀矿类型之一,属全盲矿,找矿难度大。地电化学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分支之一,为隐伏铀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并在实际找矿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研究表明,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上方,存在着地电化学提取U元素异常。总结和分析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在实际试验中发现的铀矿上方地电提取铀异常特征,在前人提出的元素由深部向地表迁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砂岩型铀矿地电化学异常的形成机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上方地电提取U元素主要呈现为跳跃的锯齿状高值异常,可以作为深部铀矿找矿的指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砂岩铀矿 地电化学 隐伏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铁物相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以伊犁盆地511铀矿床和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38
19
作者 彭新建 闵茂中 +3 位作者 王金平 贾恒 魏观辉 王建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空间上与层间氧化带各亚带的分布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铁元素的物相特征是其所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敏感标志。Fe_(Fe_2O_3)/TFe,Fe_((FeCO_3+FeS_2)/TFe,Fe_(Fe_2O_3)/Fe_((FeCO_3+FeS_2))等比值是反映地球化...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空间上与层间氧化带各亚带的分布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铁元素的物相特征是其所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敏感标志。Fe_(Fe_2O_3)/TFe,Fe_((FeCO_3+FeS_2)/TFe,Fe_(Fe_2O_3)/Fe_((FeCO_3+FeS_2))等比值是反映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应用铁物相特征及其以上比值,可以简捷地对层间氧化带进行亚带的划分,这对指导铀矿勘查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过渡带中菱铁矿(FeCO_3)和黄铁矿(FeS_2)等对地球化学环境敏感的矿物的富集,指示了有利于铀成矿的中性—弱酸性、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砂岩铀矿 铁物相 地球化学 黄铁矿 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空间定位——以准噶尔盆地东缘砂岩型铀矿探测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万汉平 程纪星 喻翔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6,共11页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铀矿勘探的主攻类型,探索可快速实现其有利成矿空间定位的技术方法对我国核能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准噶尔盆地东缘帐篷沟铀成矿远景区侏罗系沉积建造特征,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揭示了中上侏罗统有利...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铀矿勘探的主攻类型,探索可快速实现其有利成矿空间定位的技术方法对我国核能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准噶尔盆地东缘帐篷沟铀成矿远景区侏罗系沉积建造特征,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法揭示了中上侏罗统有利成矿地层空间展布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氧化还原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铁磁性矿物变化,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揭示了氧化还原带的分带特征,推断出氧化还原前锋线位置;综合有利成矿地层空间信息及氧化还原带特征,圈定了八道湾组及三工河组有利成矿空间,经钻孔验证,发现了铀矿化,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本文提出的采用电磁测深法联合地面高精度磁法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空间定位的方法,可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勘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砂岩铀矿 大地电磁测深 磁异常 成矿空定位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