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
乔海明
张复新
耿海波
黄建新
尚高峰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2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高精度磁测定位技术研究 |
刘祜
刘章月
柯丹
腰善丛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2009 |
9
|
|
3
|
试论我国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 |
黄净白
李胜祥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2007 |
58
|
|
4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成矿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
张玉燕
邱骏挺
刘红旭
修晓茜
王文全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形成机理——以伊犁盆地南缘为例 |
刘陶勇
|
《新疆地质》
CAS
CSCD
|
2004 |
15
|
|
6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铼的地球化学行为及找矿意义探讨 |
谈成龙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2004 |
7
|
|
7
|
三塘湖盆地地貌对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作用 |
刘惠华
|
《西部探矿工程》
CAS
|
2014 |
2
|
|
8
|
内蒙古通辽地区第三系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分析 |
张振强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2003 |
1
|
|
9
|
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概述 |
刘天娇
刘红旭
王永文
孟云飞
潘澄雨
丁波
刘涛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正向构造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和定位的控制 |
古抗衡
陈祖伊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2010 |
16
|
|
11
|
层间氧化带分散元素铼与硒的超常富集机制探讨——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
王正其
潘家永
曹双林
管太阳
张国玉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2
|
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
陈戴生
王瑞英
李胜祥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1997 |
86
|
|
13
|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张映宁
李胜祥
王果
李盛富
陈奋雄
郑恩玖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4
|
我国西北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的赋存形式 |
闵茂中
彭新建
王果
殷建华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2006 |
42
|
|
15
|
伊犁盆地含煤系地层沉积相特征及其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 |
李胜祥
陈戴生
王瑞瑛
张克芳
|
《铀矿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9
|
|
16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生物成矿作用 |
闵茂中
王汝成
边立曾
张富生
彭新建
王金平
李朋富
尹琳
张光辉
|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03 |
33
|
|
17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稀土元素变化规律初探——以伊犁和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 |
陈友良
朱西养
张成江
陈跃辉
彭新建
王金平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8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地电化学异常形成机理及其找矿意义 |
柯丹
刘洪军
侯惠群
吴国东
郝伟林
易超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9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铁物相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以伊犁盆地511铀矿床和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
彭新建
闵茂中
王金平
贾恒
魏观辉
王建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8
|
|
20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空间定位——以准噶尔盆地东缘砂岩型铀矿探测为例 |
万汉平
程纪星
喻翔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