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灵活就业者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
1
作者 周佳宁 张建锋 +1 位作者 王宁 张应良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8,共17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灵活就业者收入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提升了灵活就业者收入增长的效率和公平,但数字化指数却相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灵活就业者收入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提升了灵活就业者收入增长的效率和公平,但数字化指数却相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灵活就业者创业行为、社会保障水平和理财产品配置促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就业机会对灵活就业者形成了资源替代效应并缩小了收入差距,创业行为和社会保障水平则更适用于资源强化理论而加剧收入分化,理财产品配置拉大了灵活就业群体与非灵活就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没有造成灵活就业职业内部收入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灵活就业者 收入效应 包容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银发就业者”合法就业权益
2
作者 李丰 《上海人大月刊》 2025年第3期31-31,共1页
今年是我第八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时间越长,对基层代表职责使命的感受越发深刻。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民生需求通过代表履职不断汇入国家治理体系。我是一名“农民工代表”,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履职关切,持续为一线工人、流动务工... 今年是我第八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时间越长,对基层代表职责使命的感受越发深刻。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民生需求通过代表履职不断汇入国家治理体系。我是一名“农民工代表”,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履职关切,持续为一线工人、流动务工人员、困境儿童等群体发声。使命感带来成就感,如今,我的多件建议已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或引起相关部委重视,这让我的努力有了价值,也为我带来更多激励。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发布后,立刻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我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延迟退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代会 法定退休年龄 民生需求 就业者 困境儿童 就业权益 延迟退休 国家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模式下平台就业者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红 张弛 沈畅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61,共9页
平台就业者作为平台经济背景下的新兴职业,对于社会生活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台就业者中,Z世代的年轻就业者群体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就业者的职业追求。相比薪资等物质条件,Z世代更加注重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职业认同... 平台就业者作为平台经济背景下的新兴职业,对于社会生活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台就业者中,Z世代的年轻就业者群体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就业者的职业追求。相比薪资等物质条件,Z世代更加注重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职业认同感则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置因素。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可以使就业者在工作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为自身职业发展谋求更多发展可能性,进而更有可能实现自身价值。本文通过对25名Z世代平台就业者进行访谈,并获取其原始记录作为文本资料,构建了平台经济模式下的平台就业者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辨析Z世代就业群体的独有特征,阐明其个人就业动机、工作生态、平台管理、社会环境等在平台经济背景下的概念内涵。本研究明确了平台经济模式下影响平台就业者职业认同感的因素,探究了Z世代年轻就业者群体借由提升职业认同感达成自我价值实现的路径,并为平台型企业发展策略及平台就业者职业发展长远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平台就业者 职业认同感 扎根理论 Z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沈坤荣 张锐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103,共18页
平台经济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关注。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分析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提高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并且... 平台经济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关注。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分析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提高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各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通过提高就业匹配度和社会资本的途径实现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提升;文化程度能够调节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的影响;相对于灵活就业者而言,平台经济对正规就业者主观福利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对其收入并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平台经济对灵活就业者中的青年、男性、文化程度较高、城镇户口、东部地区个体的收入和主观福利的提升效应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技能培训,提供职业转型支持和必要的社会保障,以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主观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灵活就业者 劳动收入 主观福利 就业匹配度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统一的机制弥合
5
作者 秦前红 王汝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生产资料和劳动方式的变革催生了多种类型的灵活就业群体,平台依附型就业者由此而生。就业权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是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统一的理论动因,但平台依附型就业者就业风险分担不平等、劳动基准保护不平等、司法裁判不... 生产资料和劳动方式的变革催生了多种类型的灵活就业群体,平台依附型就业者由此而生。就业权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是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统一的理论动因,但平台依附型就业者就业风险分担不平等、劳动基准保护不平等、司法裁判不一致等因素的存在,要求从现实层面注重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的保护。推动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应适度拓展社会保险权利,构建良性的风险分担机制;适度提供劳动基准保护,构建良性的生存保障机制;适度调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构建良性的司法裁判机制。通过找准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之间的差距,来构建适宜的弥合机制,进而推动就业领域法律平等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统一 实质平等 形式平等 平台依附 灵活就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方探索到顶层设计:灵活就业者工伤保险的理论与现实必要及决策选择
6
作者 乔庆梅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2,共12页
灵活就业者面临较高的职业风险,他们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法定权利和社会权利,以及化解职业风险的普遍需求。各地在解决灵活就业者工伤保险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存在保障范围、保障待遇内容和保障水平有限,保障期限短,经营优势不足等... 灵活就业者面临较高的职业风险,他们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法定权利和社会权利,以及化解职业风险的普遍需求。各地在解决灵活就业者工伤保险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存在保障范围、保障待遇内容和保障水平有限,保障期限短,经营优势不足等局限。解决灵活就业者工伤保障问题,应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坚持社会保险的基本方向,在修订现行工伤保险法规的基础上,将灵活就业者纳入现行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并创新经办技术手段。建议采用平台缴费、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结合的筹资方式,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或行业平均收入作为缴费和待遇计发基数,开放个人参保,变列举式为因果推定式的工伤认定,改变现行责任分担方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灵活就业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者 工伤保险 地方探索 制度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陈浩 董诗蕊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4,共16页
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从劳动参与率、劳动供给时间和劳动供给质量层面,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总体上促进了灵活就业者... 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从劳动参与率、劳动供给时间和劳动供给质量层面,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总体上促进了灵活就业者的积极劳动供给,既显著提高了该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质量,又有效减少了该群体的劳动供给时间。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通过减轻医疗负担所带来的收入替代效应以及促进合理就医行为所形成的健康保障效应影响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供给。异质性分析显示,医保整合政策对低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良好以及存在过度劳动的灵活就业者劳动决策的积极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由此,应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扩面,促进务工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增强医保政策改革对灵活就业群体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 灵活就业者 劳动供给 多期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就业者工作价值观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曹霞 张誉丹 +2 位作者 瞿皎姣 王玉娟 刘翔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0,共9页
揭示平台就业者工作价值观的潜在类别特征,有助于弥补现有工作价值观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来自不同平台及行业的平台就业者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得到300份有效问卷,基于此,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探究平台就业者工作价值观的潜在类别结构,及... 揭示平台就业者工作价值观的潜在类别特征,有助于弥补现有工作价值观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来自不同平台及行业的平台就业者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得到300份有效问卷,基于此,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探究平台就业者工作价值观的潜在类别结构,及其是否在员工创造力和工作激情两个结果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平台就业者的工作价值观具有3个潜在剖面,即传统型、中立型和现代型;不同类别的工作价值观群体对个体创造力和工作激情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现代型工作价值观群体的创造力水平和工作激情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就业者 潜在剖面分析 工作价值观 创造力 工作激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险对灵活就业者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轶帆 尤明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4期165-167,共3页
幸福感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映新业态灵活就业者工作质量状况。基于CGSS(2017)数据构建有序l ogi st i c模型,分析医疗保险对新业态灵活就业者的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对新业态灵活就业者... 幸福感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映新业态灵活就业者工作质量状况。基于CGSS(2017)数据构建有序l ogi st i c模型,分析医疗保险对新业态灵活就业者的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对新业态灵活就业者的幸福感提升都有显著影响,新业态灵活就业者的幸福感为中等水平,并且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就业形态 灵活就业者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业态就业者职业伤害风险和解决对策
10
作者 吴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0102-0105,共4页
在现代企业建设发展中,新业态就业者的职业伤害风险及保障措施,标志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新业态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界定不明确,相应的职业伤害风险保障制度及机制难以满足就业者需求,所以如何明确新... 在现代企业建设发展中,新业态就业者的职业伤害风险及保障措施,标志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新业态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界定不明确,相应的职业伤害风险保障制度及机制难以满足就业者需求,所以如何明确新业态就业者面临的职业伤害风险及影响因素,如何有效完善职业伤害风险保障内容,构建公平合理的保障机制,是目前学术界探讨的主要课题。本文在了解新业态就业者职业伤害风险的基本概念后,根据就业者的风险特征及形成风险的主要原因,深层探讨了新业态就业者职业伤害风险保障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业态 就业者 职业伤害 人身风险 经济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冬梅 胡毅 林建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3,共5页
针对教育收益率测算中可能存在的弱工具变量问题,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结合工具变量估计框架下的各种模型设定检验,对我国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检验和测算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的变量存在内生性,个体配偶... 针对教育收益率测算中可能存在的弱工具变量问题,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结合工具变量估计框架下的各种模型设定检验,对我国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进行测算。检验和测算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的变量存在内生性,个体配偶的受教育年限是内生变量受教育程度的强工具变量,而个体的出生季度是弱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结果显示我国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正规就业者 弱工具变量 模型设定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就业者工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罗俊峰 童玉芬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笔者利用2012年原国家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Mincer工资方程、Cotton分解模型,分析流动人口就业者工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低学历、农村户籍,在落后地区、劳动密集型等低端行业就业的流动人口工资低且性别差异更... 笔者利用2012年原国家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Mincer工资方程、Cotton分解模型,分析流动人口就业者工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低学历、农村户籍,在落后地区、劳动密集型等低端行业就业的流动人口工资低且性别差异更明显。工资性别差异主要由性别歧视以及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引起,且年龄、外出务工年限、户口性质对歧视的影响较大。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保护女性流动人口就业者的合法权益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就业者 工资性别差异 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者收入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凤莲 程荣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80,共11页
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者工资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然而,在理论上,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所以确定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 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者工资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然而,在理论上,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所以确定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失业持续时间对中国城镇人口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发现失业持续时间每延长10%,再就业后工资就下降0.46-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持续时间 就业者 收入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更担心在人工智能时代失业?——基于就业者和消费者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军 詹韵秋 王金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2,共9页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017年加入国家战略规划,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其蓬勃发展也严重影响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者和消费者的角度研究工人特征、工作性质与A I取代...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017年加入国家战略规划,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其蓬勃发展也严重影响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者和消费者的角度研究工人特征、工作性质与A I取代的内在联系,以此揭示A I和机器人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规律。实证结果表明,29.51%的就业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将会被A I取代,提高个人受教育水平以及获得代表技能水平的职业许可证书能够让就业者对自己的工作前景更乐观;消费者视角下的分析表明养育孩子、照顾老人/病人、幼儿服务以及教育类服务被A I技术取代的可能性较小,而一般家务和车辆运输等服务容易被A I取代。此外,不同的雇佣类型和行业分类可以使就业者对被A I替代持相对悲观态度。本文的实证结论有助于在提升就业者人力资本水平、分行业就业调控、关注不稳定就业者等方面给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 就业者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就业者”的韩国高职教育模式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阮艺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39,共2页
韩国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就业技能的就业者为目标,虽然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称呼上有"中间职业者"、"多技能者"等区别,但是培养模式有共同的特点,都强调学校与企业界的合作,并且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实... 韩国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就业技能的就业者为目标,虽然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称呼上有"中间职业者"、"多技能者"等区别,但是培养模式有共同的特点,都强调学校与企业界的合作,并且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 培养模式 学校 就业者 学生 韩国 企业界 中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难点探究——基于灵活就业者缴费能力生命表的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5,108,共6页
在未富先老且灵活就业者已成为我国城镇劳动者主体的现实国情下,尽快完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向灵活就业者的"全覆盖",既关系着国计民生,又影响建立"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实现。本文应用人口生命表技术,... 在未富先老且灵活就业者已成为我国城镇劳动者主体的现实国情下,尽快完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向灵活就业者的"全覆盖",既关系着国计民生,又影响建立"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实现。本文应用人口生命表技术,依据国家1%人口抽样调查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我国的"灵活就业者缴费能力生命表",进行分年龄的灵活就业者实际缴费能力的客观定量分析发现,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向灵活就业者"扩面难"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参数设定不适应灵活就业者现实缴费能力,并针对性地提出适度降低灵活就业者缴费基数下限标准,适度延长灵活就业者缴费年限等促进扩面工作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者 缴费基数 缴费能力 基本养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宏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6-102,共7页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形势产生了不利影响。论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主要是非正规部门的疲软所致,其一方面导致失业现象增多,另一方面又导致非正规就业者生存环境恶化。论文在探讨灵活就业者的个人和市场特征及其社...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形势产生了不利影响。论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主要是非正规部门的疲软所致,其一方面导致失业现象增多,另一方面又导致非正规就业者生存环境恶化。论文在探讨灵活就业者的个人和市场特征及其社会保障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加快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国应该顺势而为,建立以市场化经营社会保险基金为导向的,融合灵活就业者市场和经济特征的,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者 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时机 社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素养如何促进灵活就业者的收入流动?——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利华 俄狄依撒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第12期32-42,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发挥灵活就业者数字素养的生产力价值对于促进其收入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2016、2018、2020年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素养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增强社会网络和增加就业选择三条路径显著提升灵活就业者的收入阶层... 数字经济时代,发挥灵活就业者数字素养的生产力价值对于促进其收入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2016、2018、2020年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素养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增强社会网络和增加就业选择三条路径显著提升灵活就业者的收入阶层,促其收入向上流动;数字素养对于灵活就业者收入阶层的提升作用存在主体和区域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青年大于中老年,高学历大于低学历,受雇大于自雇,城镇大于乡村,西部赶超东部.基于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加强数字素养培养、增加女性灵活就业机会、加快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灵活就业者 就业机会 收入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宁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32-36,共5页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使大量从事城镇灵活就业为主的农民工市民化,加剧中国灵活就业者的规模扩张,亟须能较好适应灵活就业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模式。笔者通过我国灵活就业者258.55万条抽样调查的工资收入数据进行其达到现行...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使大量从事城镇灵活就业为主的农民工市民化,加剧中国灵活就业者的规模扩张,亟须能较好适应灵活就业者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模式。笔者通过我国灵活就业者258.55万条抽样调查的工资收入数据进行其达到现行缴费基数下限标准的比例测算及各地现行的灵活就业者参保模式的分类分析,得出我国70.99%的灵活就业者实际收入达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工资40%的缴费基数下限标准;而大多数省市现行缴费基数下限都高于此标准,背离灵活就业者的实际缴费参保能力、适应性较差的结论。建议选择低基数的参保模式,切实促进灵活就业者参保,确保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灵活就业者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模式 参保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就业者生存状况及社会支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晓洁 徐德印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通过对流动就业者生存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该群体的构成、职业特点以及现有社会支持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流动就业者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较低以及与当地居民互动不良的实际状况,重点从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的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的提... 通过对流动就业者生存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该群体的构成、职业特点以及现有社会支持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流动就业者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较低以及与当地居民互动不良的实际状况,重点从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的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支持等方面探索流动就业者社会支持网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就业者 社会支持 流动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