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验案2则
1
作者 杨雅婷 昝雪韵 曾倩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有腰骶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晕厥,影响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状态。目前西医在临床上治疗此病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不宜...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有腰骶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晕厥,影响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状态。目前西医在临床上治疗此病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祖国医学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结合2则病案,论述针药联合治疗在寒凝血瘀型痛经中的应用,扩展了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思路,发挥了针药联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优势。Primary dysmenorrhea is one of the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which is manifested as periodic lower abdominal pain or lumbosacral pain, nausea, vomiting, diarrhea and other symptoms during or around menstruation. In severe cases, syncope occurs, affecting normal work and life status. At present, Western medicine often use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such drugs have large side effects,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a long time, and can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Combining two c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ld coagulation and blood stasis dysmenorrhea, expands the idea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ld coagulation and blood stasis dysmenorrhea,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少腹逐瘀汤加减 针刺 寒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葛华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11期28-28,共1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静 夏阳 《四川中医》 2010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盆腔炎病例56例,中医辨证以寒湿凝滞为主,运用少腹逐瘀汤内服、保留灌肠、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5.7%,其中治愈29例,有效19例,无效8例。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综合治疗慢性...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盆腔炎病例56例,中医辨证以寒湿凝滞为主,运用少腹逐瘀汤内服、保留灌肠、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5.7%,其中治愈29例,有效19例,无效8例。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寒湿凝滞 少腹逐瘀汤加减
原文传递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逢春 尹懿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关指标等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慢性盆腔痛、COX痛经时间、COX痛经程度、寒凝血瘀证、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血清CA125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改善其相关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借鉴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子宫腺肌病痛经 寒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栋 《四川中医》 2011年第5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前列腺炎Ⅲ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少腹逐瘀汤和普乐安治疗;对照组口服普乐安治疗。均于治疗8周后对其症状采用NIH-CPSl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前列腺炎Ⅲ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少腹逐瘀汤和普乐安治疗;对照组口服普乐安治疗。均于治疗8周后对其症状采用NIH-CPSl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Ⅲ型 少腹逐瘀汤加减 活血祛
原文传递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陈光华 陈教华 +3 位作者 吴云翔 彭迎迎 张磊昌 胡晓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0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肛肠科收治的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30例,按照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操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保留...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肛肠科收治的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30例,按照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操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TNF-α、IL-6水平,半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能够显著降低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放射性直肠炎 气亏血 少腹逐瘀汤加减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月经后期68例
7
作者 董杰 王志慧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0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月经后期 加减治疗 宫内节育器 中医辨证 人流术后 药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体会
8
作者 李丽贤 张婧 《中国民间疗法》 2007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加减治疗 痛经 冲任虚寒 青春期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付淑秀 王秀霞 张文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4期95-,共1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0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0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汤加减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甘丫琴 李赟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长期效果。方法:选择50例自愿接受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方法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临床长...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及长期效果。方法:选择50例自愿接受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方法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临床长期观察组(25例),双号为临床观察对照组(25例)。临床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地尼分散片,早、中、晚各服用1片,观察组在临床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联合中药灌肠,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手段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运用中药口服及中药灌肠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稍增加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P>0.05),降低阻力指数(P>0.05),在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hs-CRP、IL-6、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增加血清中IL-10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并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3个周期后的复发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采用中药联合灌肠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中药灌肠 寒湿凝湿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嫦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目的:分析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58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寒... 目的:分析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58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盆腔疼痛持续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显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盆腔疼痛持续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显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临床症状消退,促使月经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寒湿凝滞型 慢性盆腔炎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转南 丁月兴 钟伟英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3期98-101,106,共5页
目的 探讨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该院治疗的66例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常规组(33例)及研究组(3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 目的 探讨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该院治疗的66例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常规组(33例)及研究组(3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91%)高于常规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盆腔包块消退时间、盆腔疼痛持续时间、显效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7、9.910、9.076、9.289,P<0.001);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0、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5、8.389、8.738、8.162,P<0.05);研究组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神疲乏力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3、9.929、14.370、9.812,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05)。结论 为宫寒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疗法,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有效率,且能够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减少中医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宫寒血 慢性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6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后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及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9月在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妇科治疗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后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及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9月在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妇科治疗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片的同时加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舒张末期血流速峰值(D)、收缩末期血流速峰值(S)、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性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和孕酮(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及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和RI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和D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观察组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SH、LH、E;和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加减 子宫肌瘤 血流动力学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生林 张志良 《国医论坛》 2012年第1期29-29,共1页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因急性期失治误治形成慢性而经久不愈。笔者自2009年7月-2011年6月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 少腹逐瘀汤加减/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贺爱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达菲林治疗,治疗组予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达菲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达菲林治疗,治疗组予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达菲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A-12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达菲林能加快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达菲林 少腹逐瘀汤加减
原文传递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Primary dysmenorrhea, PD)的效果。方法: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用痛经宝颗粒,观察组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月经来潮...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Primary dysmenorrhea, PD)的效果。方法: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用痛经宝颗粒,观察组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月经来潮前1天、来潮后1天、来潮后2天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GE2高于对照组、PGF2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PD寒凝血瘀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 少腹逐瘀汤加减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易磊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150-150,152,共2页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法对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09~2017-11到我院就诊的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服用布洛芬进行治疗,试验组70例患者服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比...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法对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09~2017-11到我院就诊的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服用布洛芬进行治疗,试验组70例患者服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积分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VAS评分、腹部VAS评分。结果:通过3个月的月经周期治疗,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命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的月经周期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腰部VAS评分和腹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腰部VAS评分和腹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相比较服用布洛芬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在月经期间的疼痛感,在临床上痛经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少腹逐瘀汤加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玉兰 《山西中医》 2018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止痛治疗,治疗组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止痛治疗,治疗组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96.7%高于对照组80%(P<0.05);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少腹逐瘀汤加减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隔物炙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帅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8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隔物炙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2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4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隔物炙,对照组104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隔物炙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2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4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隔物炙,对照组104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2.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隔物炙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少腹逐瘀汤加减 隔物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惠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51-53,共3页
本文以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为例,探究中医药物方案(少腹逐瘀汤加减)临床价值,分析此病可选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84例患者,类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时间选取2020年8月10日(开始时间)/2022年4月30日(结束时间),患者... 本文以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为例,探究中医药物方案(少腹逐瘀汤加减)临床价值,分析此病可选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84例患者,类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时间选取2020年8月10日(开始时间)/2022年4月30日(结束时间),患者入院后住院号导入电子表格,随机均分,对照U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S组—常规药物+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效果。效果包括: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学/不良反应。结果 (1)临床疗效:S组/U组,前者治疗有效率>后者(值6.098,P<0.05),显差异。(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S组/U组腹痛评分(t值0.794)、腹痛持续时间评分(t值0.207)、经血暗评分(t值0.000)、经血夹血块评分(t值0.568)、畏寒肢冷评分(t值0.173)、经行不畅评分(t值0.549 ),差异不显(P>0.05);治疗后,S组/U组,前者腹痛评分(t值8.292)、腹痛持续时间评分(t值8.013)、经血暗评分(t值7.200)、经血夹血块评分(t值8.215)、畏寒肢冷评分(t值7.257)、经行不畅评分(t值8.028)<后者,显差异(P<0.05)。(3)血流变学:治疗前,S组/U组,纤维蛋白原(t值0.254)、红细胞压积(t值0.048)、血浆粘度(t值1.012),差异不显(P>0.05);治疗后,S组/U组,前者纤维蛋白原(t值3.463)、红细胞压积(t值3.148)、血浆粘度(t值2.904)<后者,显差异(P<0.05)。(4)不良反应:S组/U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0.718),差异不显(P>0.05)。结论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痛感明显,影响工作与生活,中医药物治疗方案—少腹逐瘀汤加减,对症治疗,有效改善病症、血流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血 少腹逐瘀汤加减 原发性痛经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